大学教授先进事迹
1. 怎么写关于宣传大学老师优秀事迹的推文
就是正常的宣传文啊 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毕竟具体情况我们也不了解 不可能帮你写
2. 林崇德的先进事迹
2004年11月,教育部党组作出向林崇德等5位模范教师学习的决定,并号召全国教师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11月14日,林崇德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首场师德报告后,赴上海等地进行巡回报告。
林崇德教授是象山人,1954年毕业于象山石浦小学;1960年高中毕业时,在高考志愿书的23个志愿中全部填上师范,结果如愿以偿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13年的中小学教师,26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他积极投身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他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潜心教书育人,注重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奉献祖国的高尚情操,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影响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如今,他培养出了100多位研究生,其中6位博士后,51位博士,这些学生中有31人成为教授,24人成为博士生导师.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育标兵.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B.Spock)相媲美,中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林崇德教授说:我不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授业解惑,更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我愿坚守三尽讲台,让学生遍布四面八方;我们总会两鬓斑白,青春却会延续在学生身上 。44年前,林崇德就以这样的诗行抒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他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直到今天,每当他有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大学毕业后林崇德到北京的中小学工作,一干就是13年。文革时期,他排除干扰,坚持家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林崇德人生一大乐事。上了讲台,他就兴奋,有时竟忘了自己还在发着高烧.他说:不讲课,我就憋得慌,两星期不见学生,会非常难受。
林崇德教授说:大学中学教师都要有爱的教育。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一直是林崇德处理与学生关系时的自我要求.作为一名心理学的教授,林崇德一直努力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但是了解研究生教育的人都知道,导师们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绝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们.正是由于林崇德给予学生这种近似于父爱的师爱,通过情感的沟通与互动,言传身教,更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挑起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林崇德教授说他生在石浦,是大海教会了自己在逆境中保持豁达;是善良,勤劳,真诚的母亲教会了自己勤奋.正是在困境中的勤奋劳作和逆境中对各种关系处理的锻炼,才有了今天的我.中国教育报曾以《豁达和勤奋――人生发展中的两个风火轮》报道了他的事迹.
为了让中国心理学在国际学术界有发言权,林崇德勤奋攻关.他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有时没有大年初一.他的学生,北师大副校长董奇说:我最敬佩的是林老师的勤奋. 他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以豁达,勤奋来勉励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不少学校也以此作为校风.
除了教学,林崇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他于1985协助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成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
早在1983年,林崇德就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建构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的中国心理学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应用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从1978年开始,他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受益学生近30万人.
在紧张的教学科研间隙,他不忘将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出版了16部专著;还主编了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了24项奖项.他著作的厚度已达到180厘米,早已超过他16 9厘米的身高.用著作等身已不能准确形容他的勤奋了.
林崇德教授说:石浦小学是我的母校,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每逢石浦教学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林教授总会出现.8・18台灾后,林教授了解到金星学校教学楼倒了,他马上寄来2万元.1991年,他凭着自己那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职务的时机,经过多方努力,全国第一次家长学校学术研讨会举办地落在了母校.当时,他还请来了3个副部长来象参加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县教育界迄今为止举办级别最高的一次会议.2002年,石浦小学要举办建校175年校庆.他担任了校庆筹备领导小组名誉主任的职务.为了搞好校庆,他忙前忙后,出钱又出力.他带头为校庆赠钱2万元,专门为校庆出版68万字的巨著《发展心理学》;他请书法泰斗启功为学校题写校名,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国家总督学柳斌等为校庆题写贺词,请《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傅国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等来校参加校庆,并作学术报告.
目前,林崇德教授担任宁波市教育局教育科研课题组的学术顾问,多次回来指导,讲课,但每次都是不要酬金,不住宾馆,不去旅游.他还担任象山中学,滨海学校,文峰学校的办学顾问或名誉校长.每次回家时,总会到各个学校去走走,为各校作指导.目前,我县正在蓬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林教授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心理教育学专家,又担任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县教育局打算近期邀请他进行专题指导.他说,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的竞争中,他已经为宁波市争取到了一个名额,他正在争取在宁波召开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会议.
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然当教师,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3. 急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5000字,第三人称。最好在16:00之前。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于1994年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中学,98年调到**小学,99年到**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2000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2002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2002年 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2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同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他们好的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能够积极指导季冬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和黄珍老师的数学课,就如何上好课经常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我始终相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我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2002年,朱思颖同学在张家港市小学生电子报刊比赛中获三等奖,今年黄晓春同学获二等奖。当然比赛结果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是要让比赛带动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你自己再改一下吧,你的字数太多啦,更不写不出来啊,呵呵
就借鉴这篇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