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华南农业大学丁玲华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丁玲华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2-14 09:48:44

Ⅰ 吴启堂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1989年10月法国国立洛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
1990.5 - 1992.5: 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 , 任讲师 ;
1992.5 - 1995.12: 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任副教授;
1995.12 -至今 :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 主持和完成国家863探索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 在法国《科学通报》、《 Plant and Soil》、《Chemospher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论文30多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5部,著有《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土壤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及模拟软件》等,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5篇论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篇获中国农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Ⅱ 徐春香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徐春香,女,博士,副教授。1998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学位, 2001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回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学答位。2001年1~7月,获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资助,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UL)热带作物改良实验室进修半年。
2002年4月分配至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组织培养,香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主持省基金课题1项及校长基金2项,发表论文近20篇。先后承担本科课程《果树栽培学》、《园艺植株栽培学》、园艺方向及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英语》、《园艺植物有机栽培》等及部分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Ⅲ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艺术抄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知识丰富袭、技能熟练、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6人,正教授6名,副教授18名,并有多名教师从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归来。在教学与科研中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Ⅳ 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农药学专业的导师哪个好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是华南地区农药学人才培养中心和生物农药研发基地,是我 国植物性农药研发人才的摇篮。全系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2人。学科带头 人徐汉虹教授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农药学系依托实验室是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生态毒理农业部重点开放实 验室、华南植物性农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工程与安全评价中心,依托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昆虫学和广东省重点学科-农药学,是国家农药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植物源农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广东省农药标准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广东省 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农药学、昆虫学和生物制药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农药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1939年,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院士留美归国 后,开始系统研究植物性农药,经过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在植物性农药的研发上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其影响贯穿我国植物性农药发展史 。1952年,赵善欢院士创建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在我国率先开设《植物化学保护》课程。1962年,开设了《昆虫毒理学》和《昆虫生理 学》等课程。1980年8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昆虫毒理研究室。受农业部委托,举办2期全国高等院校化保师资培训班,举办多期农药培训班, 学员800余人,为全国农林院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为植物化学保护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01年,在原植物化学保护教 研室的基础上,经批准正式成立农药学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药学系拥有3000m2的教学科研用房,拥有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实验室、农药残留检测 室、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细胞培养与生测室、植物化学实验室、昆虫毒理实验室、农药生物化学实验室、农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农药合成室 、生物技术实验室、昆虫电生理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气相与气质联用实验室、流式细胞仪分析室、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显微镜 室、植物性农药中试车间等功能性实验室,建有面积近2公顷种植206种杀虫植物标本园,试验研究用网室200m2、养虫室80 m2,种植供试作物的耕地约2000m2,资料室1个(100m2),会议室1个(30座),学术报告厅2个(80座和40座) 。 拥有价值约2400万元的仪器设备,拥有Bruke600兆核磁共振仪、气-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 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电生理仪、电化学分析系统、FPLC蛋白质纯化系统、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双回流二 次蒸馏水器、分子蒸馏仪、荧光显微镜、体视镜、冻干机、光照培养箱、低温冰箱、大容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面积测定仪、Potter喷雾塔等 仪器设备。具备充分的生物试验材料,拥有主要作物、蔬菜的常规病害的病原菌,如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等,常年饲养小菜蛾、亚洲玉米螟、斜纹夜蛾、敌菜夜蛾、家蝇和致倦库蚊等重要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常年培育松材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 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的离体细胞培养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农药学系在昆虫毒理学、昆虫生理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性农药、光活化杀虫 剂、害虫综合防治、农药加工与配制、农药残留检测与污染治理、农药生物技术等方面和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在赵善欢院士开创的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领域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本系先后对我国900余种植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首次发现50多种植物的杀虫活性 、20多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和10余种植物的杀螨活性,对印楝、鱼藤、非洲山毛豆、黄杜鹃、紫背金盘、羊角扭、万寿菊、鳢肠、孔雀 草、黄缨菊、观音坐莲、微红新月蕨等60多种植物中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和结构鉴定,系统研究了鱼藤酮、印楝素、三联噻吩、闹 羊花素、羊角扭甙、黄缨菊素等30多种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研制出绿晶、全敌、欧美德、异羊角扭甙、椰甲清、闹羊 花素等10多种商品化农药,其中印楝素、异羊角扭甙和闹羊花素为国内首次登记,杀虫剂产品由30多家企业转化生产销售并出口,成为我国绿 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推荐使用农药。 建立了我国最大农药活性植物标本园,引种国内外农药活性植物200多种。首次将印楝成功引种到我国,在云南、四 川和海南等地种植印楝100万亩,将非洲山毛豆引种到广东,成为鱼藤酮的新资源,形成了特色产业链。印楝已成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绿色屏 障,使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印楝的成功引种被认为是我国继橡胶树引种后的又一创举,成为四川省政府督办的一号工程,云南省21世 纪支柱性产业、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主要项目。 在研究昆虫与植物关系的基础上,开辟了光活化农药研究领域。系统调查筛选了我国光活化杀虫植物 ,分离鉴定出系列光活化杀虫成分,并研究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机理,通过制备纳米微胶囊剂,成功将光活化农药用于农田系统。这些开创性研 究奠定了我国光活化农药的研究基础,使光活化农药的概念在国内农药界广为接受,并引发了国内许多单位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 首次提出“导向农药”的新概念,建立了“导向农药”研究理论体系,引领农药向智能化、靶向化方向发展。 2000年以来,获省部级奖励40多项。在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上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全国发明 创业奖、广东省首届优秀发明专利金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20多项。杀虫剂产品“椰甲清淋溶性粉剂”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发明专利金奖、教育部科 技进步二等奖、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发明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奖励。学科带头人徐汉虹教授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 者、丁颖科技奖、广东省劳动模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等奖励或称号。胡美英教授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丁颖科 技奖、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奖励和称号。 从1997年以来,先后承担国际课题8项,“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部级课题5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其中35项获得授权,出版教材和专著 16部,主编了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学统编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一、二、三和四版)和《生物农药》,《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和 《光活化农药》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统一推荐用书。 农药学系系主任为徐汉虹教授,党支部书记为曾鑫年教授,副主任为杨晓云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委员会主任为徐汉虹教授。 教职员工有:徐汉虹,曾鑫年,胡美英,万树青,杨晓云,廖美德,钟国华,张志祥,周利娟,黄继光,翁群芳,胡琼波,刘承兰,田永清,江定心,罗建军,刘新清,黄翠玲,陈菊
胡美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兴宁市人,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参加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植物化学保护进修班学习。1982-198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校进修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成绩优秀。 1988年2月-7月考入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1988年至1990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合作科研,进行黄杜鹃、青蒿、印楝等杀虫植物对农业害虫的作用研究,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黄杜鹃等杀虫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抽提、分离和结构鉴定工作。曾任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植物保护系副主任,现任农药学系主任、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副主任、昆虫毒理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经济科技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四害防治学会药械组组长。

曾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国家和广东省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校优秀党员、校“九五”科技研究先进工作者、校研究生优秀导师等荣誉,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30多项,获得奖励9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有"荔枝蒂蛀虫辐照检疫处理研究"、"柑桔锈螨辐照检疫处理研究",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课题有"闹羊花素-Ⅲ杀虫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闹羊花素对昆虫产卵忌避化学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项,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课题有"杀虫植物黄杜鹃的毒理及应用研究"、“果蔬农药残留高效降解酶分离纯化及其工程菌构建”等,主持的“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研究的"川楝素杀虫乳油的研究"获19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羊角扭甙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印楝素杀虫剂的研究"1997年通过部级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

发表论文1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 Appl. Entomol.” 、“ J. Nat. Prod.” 、“Entomology Sinica”、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等著名杂志,参编教材4部。

在教学上,主讲研究生的农药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昆虫毒理学、农药剂型与加工制备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学保护、昆虫毒理学、昆虫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多年来共培养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16名,硕士47名。

Ⅳ 华南农业大学的8位院士是

1、刘耀光

刘耀光(1954年3月-),男,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院士与杰出学者委员会主任。

1981年,刘耀光毕业于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

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耀光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


2、赵善欢

赵善欢(1914—1999),男,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共党员。

赵善欢先生1929年进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学习昆虫学,1933年毕业留校任教,1935年被选送到美国俄勒冈农业大学深造,获学士学位,1936年9月转学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1939年回中山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抗战胜利后被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借聘为教授,并被聘任为台湾农业试验所应用动物系主任。

1952年任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副院长,文革结束后任院长至1983年。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卢永根

卢永根(1930年12月2日—2019年8月12日),出生于香港,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

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华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至1965年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担任丁颖院长的秘书、科研助手;1978年至1979年公派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

1979年至1983年担任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1980年至1982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

1983年至1995年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3月被选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8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4、庞雄飞

庞雄飞(1930.8.1-2004.3.25),广东佛山人,昆虫学家。

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59年获莫斯科农学院农学副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庞雄飞长期从事昆虫学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长期研究工作。

他在该领域中,改进和发展生命表方法,提出种群控制指数作为定量研究各类因子作用的“算子”;

建立害虫天敌及其与其他因子协同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适应于种群控制研究的状态空间方程,打下了种群生态控制研究方法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天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系统整理了中国的瓢虫科,描述瓢虫、赤眼蜂和缨小蜂100多个新种,对其中的重要天敌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其发现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5、郑儒永

郑儒永,1931年1月10日出生于香港,女,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

1949年郑儒永考入广州岭南大学;

由于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195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担任研究实习员,师从戴芳澜教授;

1956年至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兼真菌研究室业务秘书;

1959年至196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真菌室业务秘书;

1970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担任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19年4月2日郑儒永和她的丈夫黄河研究员,将150万元捐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

郑儒永长期致力于真菌分类的合理化与完善。主要研究小煤炱菌目、白粉菌目、毛霉目等目真菌的系统分类学。

6、黄耀祥

黄耀祥(1916.08.17一2004.2.22),广东省开平人。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开创水稻矮化育种,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发现和利用新的具有sd-g的矮性基因源,开创丛生快长高光效高产株型育种;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先后开创的“半矮秆早长”和“半矮秆根深早长”株型模式构想,培育出特高产、超高产大穗型的水稻新品种。

由于黄耀祥对中国水稻育种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7、罗锡文

罗锡文,男,1945年12月出生,湖南省株洲市人。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8、林鸿宣

林鸿宣,1960年11月出生于海南文昌,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1983年林鸿宣从华南农学院毕业后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1986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

199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6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年至2001年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RGP)做博士研究;

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2007年担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林鸿宣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

Ⅵ 华南农业大学是不是211啊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不是国家211工程。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坐落在广州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为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称号。

(6)华南农业大学丁玲华副教授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3400余人,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

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1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27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25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2人,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

Ⅶ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和副教授差别大吗

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差别都是很大的
这是职称上面的差别,也是待遇方面的差别
在学术上,职称的差别对于评奖评优有决定意义
在待遇上,职称对于实得利益也有绝对的影响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华南农业大学教师有博士学历的有多少,分别是谁

截止到
2012年10月,学校有教师176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人员(教授、研专究员)属348人,副高职称人员(副教授、副研究员)56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总数的51.7%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60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05 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0.1%和39.9%;45岁以下(含45 岁)的有1306人 ,
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的有 649 人 , 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4.0%和36.7%。

另外分别是谁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你需要问道谁就可以去查看他的简历。对于在中国毕业的博士,上中国知网查找他的博士论文也是一个办法。

Ⅸ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专任教师1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1人,讲师55人,助教45人。现有博士、在读博士生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近30%的教师有出国留学工作经历,常年聘请外籍教师约8-10名。教师中有4名教师为“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另外,学院聘有兼职教授2名,外籍教师8-10名。学院还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博士生的公共英语和日语教学以及负责与英国University of Ulster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教学。

Ⅹ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工程学院正努力培养和支持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一个实力雄厚 的教学科研队伍,力争使我院在农业工程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院从1958年建立初期仅有13人的教师队伍,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 一个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1名,教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48人,硕士学位87人;45岁以 下教师占80%以上。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人次。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次;担任一级学会副理事长2人、常务理事2人、理事3人;担 任国家一级学报编委会4人,其中副主任2人。ASABE、AAAE、ISTVS、ISTRO等国际学术 组织成员10人次。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7人,其中省级3人、校级14 人。农业机械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
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人。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一批科技项目,2012年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

热点内容
清华大学王喆老师 发布:2024-05-19 11:42:48 浏览:950
台湾大学教授野岛 发布:2024-05-19 11:42:31 浏览:424
自考本科可以报考什么公务员考试 发布:2024-05-19 11:34:59 浏览:508
美国大学女版库里 发布:2024-05-19 11:32:08 浏览:314
大学本科生如何做科研 发布:2024-05-19 11:31:20 浏览:217
美国警察类大学生 发布:2024-05-19 11:25:10 浏览:271
澳门大学研究生历史教授是谁 发布:2024-05-19 10:59:18 浏览:255
在大学招生办工作好吗 发布:2024-05-19 10:54:00 浏览:544
美国父母对待子女离家上大学 发布:2024-05-19 10:49:49 浏览:510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报录比 发布:2024-05-19 10:24:57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