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京大学民俗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

南京大学民俗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2-14 11:52:01

❶ 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的专家论坛

2月11日,全体与会代表在柳林宾馆出席了组委会组织的“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专家论坛”。会议由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魏力群主持。在上午举行的大会发言中,柳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还成、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会主任陈竟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魁立、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南京大学教授范毓周先后就柳林县孟门镇历史文化、在孟门设立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和举办年俗节的原因与意义、孟门年俗文化节感言、民俗文化的立体六维结构、民俗文化的整体保护、从文化多元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作了多方位的主题发言。在下午的分组会议上,代表们群情踊跃,畅所欲言,就民俗文化与年节文化的渊源和价值、民俗文化艺术应当纳入到教育体系、民俗文化应走抢救、保护、开发三位一体的道路等有关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讨论中许多代表还结合两天来在孟门参观考察的体会和感悟,就孟门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发展问题提出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言和创意。

❷ 陈竟的介绍

陈竟,教授,国家高级美术师,民俗文化艺术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1940年4月生,江苏泰州市人。1963年大学毕业。曾在政府机关、文联、大学等单位工作,担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剪纸报》主编、南京东方艺术院副院长等职。现在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香港)国际剪纸协会主席。

❸ 后冯家沟古村的后冯家沟的发展史

后冯家沟村,简称“后冯沟”,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黄土高原腹部的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北,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毗邻。
该村有冯、李两大族人。而冯氏族人先于李氏族人在这里落脚,又为了与距离古孟门城更近的冯家沟区别,便加了个“后”字。全村73户,209人,622亩耕地,400亩红枣林。
后冯沟紧靠小垣则黄河古渡,毗邻黄河商贸重镇孟门、碛口,因而后冯沟人历来以经商为业,大都在孟门、碛口、柳林、军渡、石州、汾阳、平遥、河曲、吴堡、镇川等明清商贸重镇进行生意买卖。所谓“后冯家沟没穷的,小垣则家没熊的”,正说明了后冯家沟人的富有,和邻村小垣则黄河汉子的剽悍。孟门一带历来广植桑树,特别在李家塔和前冯家沟,养蚕缫丝成为手工作坊的聚集地。随之,后冯家沟人也学会了缫丝,甚至青出于蓝,养蚕缫丝也成为后冯家沟人的拿手好戏,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有很多以此为生计的人。因此,他们也在这里留下了一座座精美古院。但是,一个座落在山沟里的村子,即使有再好,也总得有人来发现和宣传,如:冯骥才发掘的的榆次后沟古村、吴冠中发现的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而柳林县后冯沟村,也有一位名人发现了它。
2005年10月,我国著名民俗艺术专家、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在曹大斌、陈黎云等人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后,惊叹地说道:“我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啊,这里居然还保留着农耕社会的原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被这里的一切感动了啊!”
2006年2月9日,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在孟门南山寺开幕,近百名国内外民俗文化专家、学者于当日下午,来到这个黄河畔的山村,观看了这里的原生态古村落及其年俗文化和手工缫丝等的展示、展演。

❹ 传统过年习俗与现代过年习俗的差异

当今世界尊崇人数最多、起源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春节,正在经历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内容繁复的传统习俗越来越多地受到互联网的撞击。

1月29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对于10多亿中国人及海外华人而言,张贴年画窗花、燃放焰火爆竹、穿戴全新服饰、烹饪祈福饭食、登门拜年祝愿、祭灶守岁求安、沿街舞狮挥龙,以及其它趋吉避邪等传统习俗,必定是人人难以割舍、历久不破的过年“图腾”。

然而,在许多年轻一代的眼中,不少的传统年俗已不够时尚和前卫,“网上过年”开始流行、似乎更具吸引力和更有“年味儿”。

21岁的南京大学三年级学生唐建家住一千多公里外的西安市,他留校过年。唐建说:“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网上大拜年和放鞭炮。”

自从离家上学后,大年初一向长辈们下跪叩头贺新年的规俗,唐建就再也没有“履行”过,他一直通过互联网发送文字和各种象征性的图标传递拜年祝福。

他父亲说:“我不习惯也不喜欢这种方式,很想儿子过年回家与我们团聚。”用传统中国人的眼光看来,在辞旧迎新时不能举家团圆是严重的缺憾甚至是禁忌。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说,中国网民已达1.2亿,即约10%的中国人使用电脑上网。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说:“互联网虽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颠覆或稀释了中国人的许多传统年俗。”

他说:“不管你愿不愿意,几乎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正在改变或影响最受中国人重视的过年传统习俗,古老的界限、禁忌与清规戒律经受着它的撞击。”

浩瀚数千年,无论是写春联、拜年,还是给压岁钱、接财神、闹花灯等传统习俗,都是以家人一起团聚辞旧迎新为前提,家人面对面分享过年的喜庆,被看成是最有人情味、最为正统的形式。

陈竟说:“但许多年轻人正在丢掉这些。即使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也对许多传统的年俗没有多少参与的兴趣。”

中国年俗专家徐艺乙对此亦心怀忧虑:“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年轻人总是走在传统的前头,一方面反映年轻人追求时尚、叛逆传统,另一方面也给传统中国年俗提出了挑战。”

然而,互联网“年味儿”的拥趸者们却有自己的辩护理由。北京中关村一家IT公司的程序员白洁说:“我认同过农历新年,也购买了很多年货,不过,那不是家乐福超市或农贸街上的商品,而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对联、灯笼、红包、鞭炮、财神爷的形象等等,全部是动画制作,还伴有悦耳的响声。”

她说:“我还亲自制作了网络除夕团圆饭,布置了同时有绿树鲜花及雪地清泉、在不同地域和时令景致的餐厅,并为所有的家人都留了位置,尽管是虚拟的,但辞旧迎新的气氛颇为热烈。”

她认为,中国年俗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选择继承和创新,“目前所有的过年传统习俗也是在过去几千年里逐步发展起来的,谁说十几年或几十年后,随着网络的彻底普及,‘网络过年’不会成为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呢?”

民俗专家陶思焱认同这种看法。他说:“互联网并不会让中国人抛弃春节,而只是改变一部分人的过节方式。在传统的和家团圆的涵义基础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年俗也已经有了一些发展变化。”

互联网撞击中国传统年俗,并未严重冲淡传统的年味儿,因为目前网络的经常使用者还主要是16岁至35岁的城市年轻人。在广大农村,中国人的过年方式仍然传统,各种习俗仍然在现实中继承。(完)

❺ 人们在除夕那天会干什么

1、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2、除夕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3、除夕给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延续到了现在,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4、除夕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5、除夕夜守岁

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❻ 陈竟的社会评价

剪纸艺术的守望者
出生于1940年的陈竟一生情系民间艺术,他了解民俗、热爱民俗,与民间艺术尤其是剪纸艺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先后参与组织成立了乌鲁木齐民间文艺家协会、新疆民间剪纸研究会、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以及东西方剪纸艺术家协会。陈竟已经出版了《中国民俗剪纸艺术研究》、《中国民俗剪纸》等近10本著作。 陈竟生长在文化古城江苏泰州,奶奶精于剪纸,外公擅扎灯彩,外叔公的泥塑远近闻名,他从小就饱受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熏陶。上学后,水粉画家曹锦江、漫画家王荫华、国画家顾强先都是他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为陈竟在民族民间艺术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文革”中遇到了严重的破坏。 “文革” 结束后,出于民间文化工作者的良心与责任感,他开始四处奔走,发掘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民间艺人用剪刀或刻刀徒手剪出人物、花鸟等各种形象,用于婚丧嫁娶和日常装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剪纸开始流传到海外。1981年,第一届日中现代剪纸展在日本举行,这是中国现代剪纸第一次在日本展出,引起轰动。 为了使剪纸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陈竟开始为成立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而奔走。1984年,在山西临汾召开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2届年会上,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宣布成立,陈竟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负责具体事务。
此后,陈竟进行了大量的剪纸艺术的搜集整理、挖掘保护工作,并大量挖掘、培养人才,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发现了许多大师级的民间艺术家。他尊重他们,帮助他们。由于他的培养、指导,还有人被评上了教授、副教授。“民间艺术可以激发人的爱国心,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及民族自信心。我与民间艺术打了一辈子交道,爱它,离不开它。”陈竟说。

❼ 关于“传承”民俗传统的作文 急!!!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再有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在精神上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这样理解: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我就认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不是两全其美吗?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袭,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
每4年举办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为关爱的当代文化盛事,众所周知,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为祭祀雷电大神宙斯而举办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风俗。历经2800多年断断续续的发展演变而至今日之气象,乌丙安评价它“为发挥古代民俗文化资源的现代化效应树立了最高典范”。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认为,要认识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效应”,就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现代性认定,即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作出选择,以便认定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他还谈到了许多具体措施,比如推动文化保护立法、建立专业协会和专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等等。
一、政府立法保护 赋予节日新元素
虽然传统节日的主人不是政府,而是黎民百姓。但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作用很关键。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宣传、立法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一步挖掘各种节日文化的内涵,继承创新,赋予他们新时代的元素。政府在这个过程里面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应该扶植,因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在政策上要明白地表明,可以这样过下去。另外,政府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人们在过这个节,那就要通过研究看看这个节日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这个民族起到的作用具体是什么样的,这样把它的历史来源搞清楚,把每次活动都记录下来。政府的高度重视,既是在时间上给予必要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积极引导,如果政府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的文化,传统节日自然会出现新气象。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定式,民间老百姓一直在过,也一直在保护着它的习俗。不管离家多远,亿万农民工坚持回家过大年,这就是一个证明。现在,国家考虑把一些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这不但顺应民心,而且符合时代潮流。因为任何一个文明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引进一种管理机制,从制度、法律、财力物力上对文化遗产进行更充分更有效的保护。忽略和淡化民族传统节日,不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其实,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关键是挖掘其文化内涵。像清明节,在世界范围内,汉民族是最早、也是唯一设立民俗节日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民族。古代的清明节,扫墓、踏青、植树是三大主题。中秋节,是和谐团圆、喜庆丰收的节日。这些历史底蕴和人文精华应当让更多的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了解。要警惕民族传统节日在商家的炒作下变味成“送礼节”“美食节”。要倡导对传统节日的发展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过得更时尚更具吸引力。
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
回族人民封斋使回族逐步养成了坚韧、刚强、廉洁的美德。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感到白天不吃不喝对身体健康和生产劳动都不利,不少人已自觉地放弃了白天封斋的习惯。广义的斋戒要求人们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对耳、目、身、心、嘴都要有所节制,要做到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中国傣族的泼水节也是非常有名的民族节日。
三、传媒担当宣传教育重任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他。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我们传媒应该做的事情。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来讲,有研究的人来讲,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年轻人。
四、恢复传统活动、食品等,创新传统节日,吸引年轻人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一些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有的保存得还很好,我们民间还保存了很多东西,我们不要盲目地抛弃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看看我们的传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至少通过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傣族的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代的年轻人共同努力。不然,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就会像我们现在看不到恐龙一样看不到皮影、泥人等等,他们也会像现在我们研究恐龙一样研究那些被我们丢失的传统文化。曾听了一句戏言“恐龙说:不好意思,消失太早了,让你们这么辛苦的研究我。”不觉得可悲吗?人们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可惜晚了。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研究传承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流传千古。

❽ 民俗专家谈是否可以用端午快乐吗

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陈竟表示,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万不能只有粽子文化。
卫生防疫就是我国传统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陈竟介绍,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在端午节,插艾叶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这是因为端午节悬挂菖蒲也是重要习俗之一。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形状似剑,人们将其挂在门上,借以杀菌防病,所以民间又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之说。
在端午节,一些人还用绑有红线的笤帚,扫除垃圾,清洁卫生。
端午节的吃食文化也很丰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陈竟介绍,民间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但其实雄黄含有汞,是有毒的。还有一些地方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历代诗赋、笔记等记载龙舟竞渡的数不胜数。这一文化一直保留至今。

❾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论文联盟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进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

❿ 除夕有哪些风俗习惯

除夕习俗: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除夕习俗: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习俗: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除夕习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除夕习俗: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习俗: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习俗: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热点内容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收费 发布:2024-05-19 12:24:24 浏览:644
南昌开学时间大学 发布:2024-05-19 12:20:55 浏览:162
临沂大学城附近楼房 发布:2024-05-19 12:19:32 浏览:897
贵州大学现代文学考研 发布:2024-05-19 11:52:36 浏览:38
清华大学王喆老师 发布:2024-05-19 11:42:48 浏览:950
台湾大学教授野岛 发布:2024-05-19 11:42:31 浏览:424
自考本科可以报考什么公务员考试 发布:2024-05-19 11:34:59 浏览:508
美国大学女版库里 发布:2024-05-19 11:32:08 浏览:314
大学本科生如何做科研 发布:2024-05-19 11:31:20 浏览:217
美国警察类大学生 发布:2024-05-19 11:25:10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