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发布时间: 2021-01-26 21:43:52
①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这幅画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24岁时复,伦勃朗的成就制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于是他便定居在阿姆斯特丹潜心作画。不久,他的名为《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的巨幅集体肖像画使他一夜之间闻名于画坛。这种带风俗性的集体肖像画是时代的需要,在照相术上问世以前,资产阶级都喜欢悬挂这种画。
②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的简介
【名称】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此画作于1632年
【作者】伦勃朗
【规格】约有169.5×216.5厘米
【属地】此画现藏在荷兰海牙毛里茨海斯美术馆
【简介】
荷兰原来是尼德兰的一部分。16世纪时,一个富庶的尼德兰,却被当时最封建与落后的专制国家西班牙所统治着。尼德兰人民经过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才使北方诸省首先获得了独立,1609年,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荷兰独立后,经济迅速获得发展,在随之而来的思想自由中,产生了新兴的民族美术趣味。美术很快从神话和宗教的狭窄范围中解脱出来,把描绘对象推向更广大的现实生活领域,便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为这一阶级所特有的贪图安乐的观念。在17世纪,荷兰美术中的肖像画成了最繁荣的画种。画家伦勃朗·哈门斯·范·兰即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肖像画代表。《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伦勃朗画的团体肖像画之一。画面上右侧那个主要人物,即是医学博士杜普教授,其余七人也都是真实的人物。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幅富有情节性的肖像画。作为团体肖像画,当时大多数作品也如我们今天习见的团体像照片一样,是平均排列的。而伦勃朗所创作的这幅肖像,则与众不同,他将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所有被画者组织在特定的情节之中。这种风格是深深被画者所欢迎的,于是伦勃朗的订件应接不暇了。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