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授
『壹』 历史教授怎么考
首先你是抄名高中生的话,就必须考上历史学本科专业(重点大学为佳),然后再读硕士博士。现在要告诉你的是,历史教授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考试是只是初、中级阶段有用,比如高考这种选拔性教育。而你想成为历史教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的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等你博士毕业,如果进了高校,先是讲师,在世副教授,才是教授。期间的艰辛不是幻想出来的,是要你实实在在的刻苦学习,历史需要智慧,但是刻苦阅读同样重要
『贰』 教授的中国历史
教授抄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在宋代才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在中国汉、唐的大学中即设有此官职;在现代汉语与日本语的语境中,多作为英语“Professor”一词的同义语使用,指在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例如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及明、清两代的府学都设教授。清代末年兴办新学后,大学设正教员、副教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教授、助教授;1917年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正教授、教授和助教授。1924年的大学条例,取消助教授一职。 1927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未变。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叁』 中国最为出名的几位研究历史的教授
当代无大师,都是砖家。民国时期有很多大事陈寅恪(研究明代柳如是),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师),鲁迅(中国小说史),金岳霖(中国哲学史),还有郭沫若,吴晗之类的人品就有点差劲了。。。。
『肆』 如何通过电影教授历史
可以拍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能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如说很多历史电影就非常具备教育
『伍』 中国目前著名的历史教授
中国目前著名的历史教授:
中国史:朱绍侯、张岂之、茅海建、杨天石、邓小南、内杨奎松、葛剑雄、葛兆容光、张政烺、李学勤、王子今、包伟民、姚大力、朱维铮、常建华、谢贵安、王记录、孙卫国、王卫平、曹家齐、阎步克、程民生、王学典、冯天瑜、赵世瑜、苏全有、汪朝光、杨军、李治安、步平
世界史:齐世荣、吴于廑、吴恩远、郑异凡、朱寰、林志纯、钱乘旦、侯建新、刘景华、刘家和、沈志华、刘祖熙、刘德斌、刘新成、徐蓝、李剑鸣、韩东育、资中筠、李工真、晏绍祥、杨伯江、金重远、王晓德、张广翔、张建华、梁茂信、徐浩、冯昭奎、姚海、杨栋梁、任东波、赵学功、宋成有
其实你翻一下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那些编写者都是很有名的当代史学家。
『陆』 山大历史系八大教授的详细资料
你可能说的是50年代初山东大学历史系的“八马同槽” 吧。
这8位历史教授: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其中,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是1950年后,进入山东大学的。现在,8位著名教授,历史学家都已经逝世。
“八马同槽”,是山大历史系在青岛的一个鼎盛时期,但仅仅局限于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运动搅乱了山东大学。
杨向奎,是青岛解放后,新成立的21人校务委员会成员之一,8人中,就他1人进入委员会。1950年3月,山大决定:文学系和历史系合并组成文史系,杨任系主任。文史系里分为文、史两个组。1951年3月,杨正式就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任。1952年6月,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56年6月调北京工作,离开青岛。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室主任,是位历史学的大家,一代宗师。
杨向奎在青岛时,曾任著名刊物《文史哲》的主编。这本刊物1951年5月1日在青岛创刊,创刊当年的夏天,陈毅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说:“山东大学创办《文史哲》是开风气之先,继续办下去,一定可以引起全国各大学的重视。”1954年,刊物受到领袖的青睐。
当年在《文史哲》上开展了《红楼梦》研究的讨论。
杨向奎对《红楼梦》下了工夫,特别是对宁、荣二府的来源,对丰润和辽东两个曹氏族谱和宗谱的研究,有很大成果。这可能和杨向奎是丰润人有关。
1954年,《文史哲》发表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的文章,领袖发表了他的那篇文章,引发了全国文艺界的一些大事。
对于《文史哲》的创刊,不知道为什么,《青岛市志.大事记》中,没有记载。
那本1954年在青岛编辑出版的《文史哲》,青岛文史界是否有研究文章呢?
这8名教授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赵俪生,这位“信仰马克思的自由主义者”。他有跌宕传奇的一生。
赵教授山东人,原名赵甡,取自《诗.大雅》“甡甡之鹿”。在原籍景德镇小学毕业后,上世纪20年代随母亲到青岛,生活困难,住在西镇贫民院。在多人的帮助下,到铁路中学上了6年学。1932年就在《胶济日报》发表过作品。我不清楚20至40年代西镇的贫民院中,是否还出过其他的教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家”。
他的自传中有“一二.九的五次游行,我全参加了,而且掌过门旗;我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还当过清华文学会的主席”等等。
我是从他的自传,才记住“12.9运动”共游行5次。
也就在“12.9运动”中,蒋南翔动员他参加组织,他考虑一番,表示想当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原话好象是“做一个马尔托夫式的孟什维克”。
他1950年回到青岛,到山大任教。
1955年华岗出了问题,又赶上肃反还没结束,赵俪生被揪了出来,批斗一番。好在问题得到改正,夏征农来青岛,到山大宣布给他平反。但57年的“反右”中,他又倒霉了。
夏征农现在健在,104岁。和赵俪生都曾经是“左联”成员。前几年北京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是青岛某人的爷爷,不知道真假。这是位老资格,可能是现在唯一健在的“五四运动”参加者,仅有的两位健在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另一位肖克)。他和山东及青岛的许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6年6月,杨向奎调动工作离开青岛,由黄云眉接任山大历史系主任。
他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学者、教授。
童书业是学究式的教授,和黄云眉一样,都是浙江人。青岛解放后的1949年下半年,经杨向奎介绍,他从上海来到青岛。他的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在青岛,一次华岗作报告,讨论时对华岗讲话中的细节发生争论,于是请童教授评判,他把报告背了出来。当时医学院的人没去听报告,由童书业去传达。他不仅完整的复述一遍,就是华岗讲话时咳嗽的地方,他也咳一声。
这位老教授在青岛时,多次挨整。
赵俪生曾回忆童书业,大概意思:1948年时,童参加过顾祝同的一次会议,国军的人员说,打共产党,一夜可以消灭千把。童回来后曾向一些人说过。经过多人传播,成为童书业一夜打死过上千共产党员。他的档案里就有这样的揭发材料。所以,50年代中期,他成为山大历史系三大“反革命”之一。
还有一段:60年代初台湾当局要反攻大陆,叫运动整怕了的童知道后非常紧张。他找到党支部书记说,国民党来了肯定要我带领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敢不带他们去。现在我就跟你约定好,到时候我就使劲咳嗽,听到咳嗽声,你马上躲起来。
文革中,童教授的一大罪状,和台湾当局反攻大陆联系上了。
以上对童书业的描述,是否有演绎的成分?我就不清楚了。
张维华,山东人,是个有气节,敢说实话的教授,1952年到青岛。
50年代中期,他也是山大历史系的三大“反革命”之一,而且位于3人之首。
先发到此,有时间再继续发。
『柒』 讲清朝历史的那个教授叫什么名
阎崇年:山东蓬莱人,汉族,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蓬莱市戚继光研究会名誉会长。[3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2004年,阎崇年初登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共37讲。
2006年9月,阎崇年再登“百家讲坛”,主讲《明亡清兴六十年》系列,共46讲,并出版同名图书。
2008年3月,阎崇年三登“百家讲坛”,主讲《康熙大帝》系列,共23讲,并出版同名著作。
2012年,阎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共64讲。
纪连海,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之一。其主讲“正说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纪晓岚、刘墉等)激情澎湃、诙谐幽默、设问解疑、鞭辟入里,极受欢迎,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亿万观众热捧的超级学术明星,被誉为《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中的“最另类”。
『捌』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都有谁
蔡崇榜,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宋代史学。
陈廷湘,博士生导师,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
郭齐,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朱熹诗文研究。
郭声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
何平,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国际关系。
何一民,博士生导师,城市史研究。
霍巍,博士生导师,汉唐考古,西南(包括西藏)考古,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
李文泽,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
刘复生,博士生导师,宋史,西南民族史。
罗志田,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史。
『玖』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得的什么病
肝病。
高华教授自2007年罹患肝病,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中国人民回大学教授张鸣表示,“答我感到病魔正在吞噬他的身体,他已经非常虚弱,肚子腹水已经很大了,脸色蜡黄蜡黄的。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说话没有什么障碍。他在病床上还在为学生改论文,他还说,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
(9)历史教授扩展阅读:
高华 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担任过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