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研究生
⑴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⑵ 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
1. 导师最佳年龄:30~35。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内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容几率比较大。2. 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3. 不要选胖子做导师。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⑶ 导师对于研究生的作用到底有多少
导师确实在研究生的学习进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基本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就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引导和督促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导师一般还能提供比其他老师给你的更多的学习和研究上的支持;导师很可能与自己的研究生和蔼交流并建立父子或兄弟般的真挚感情。
具体说来,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在学习和人生中有以下作用:
指导专业阅读
研究生的学习不仅与本科学习一样具有专业化特点,而且更加细分和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抽象程度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的介入就显得重要了。导师往往是所带研究生学习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大局和枝节都比较熟悉,因此导师指导下的专业阅读往往更为精粹、更为有效、更为省力。导师指导专业阅读包括专业基础阅读和专业课程阅读,指导形式由低到高分为三种,最初是开列书目,将本专业和具体课程包罗的主要经典、权威著作陈列出来并限定阅读时间;其次是交流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经验心得,导师点评;最后是撰写论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在于推陈出新、激发创造,学生根据阅读的收获选取角度在导师指点下撰写研究论文。
指导专业研究
研究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只立足于知识的薪火传承,还要追求知识的开拓创新,所以开展研究是研究生的光荣使命,而导师往往在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指导起来轻车熟路。许多刚刚入学甚至是入学多时了的研究生将研究工作视为畏途,以为是件高深莫测的事情,盲目地将其神秘化,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更反映了研究生需要导师的指导。学生在接受导师的研究指导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研究方法的领悟,如何选题,如何查文献,如何撰写论文,如何投寄稿件,这些都是做学问的基本素养;二是研究方向的选择,哪些是前沿研究,哪些是研究热点,哪些研究相对容易出成果,哪些研究困难较大,这些不可能只是个人的兴趣问题;三是导师课题的融入,导师一般都有研究课题,融入导师的课题团队既容易步入研究正轨又与大家交流了感情。
指导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压轴大戏,它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具有决定意义。毕业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学习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从准备开题到最后通过答辩一般要历时一年半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需要完成三到五万字的写作,许多人会几易其稿。这项艰巨的工作当然主要靠研究生本人完成,但导师的点拨和启发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茅塞顿开的指点使学生增加信心、少走弯路。总之,导师是研究生闯过毕业论文难关的强力后盾。
其它方面作用
导师不只是一个指引学习和研究的象征符号,也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许多导师思想精妙、行为高远、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很可能就是难觅的为人治学楷模,与之相处将使自己得到全面熏陶,真可谓受益终生。大部分导师也是经过寒窗苦读熬出来的,他们理解读书的艰难,不少导师愿意给自己的弟子提供适当的经济帮助,绝大部分导师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也很乐意给想去攻读博士的弟子推荐介绍。由此可见,导师的作用不仅有学习上的集中性,也有生活上的广泛性。
指导专业阅读和指导专业研究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专业功底,指导毕业论文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学术水平,其它方面作用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人格魅力。任何一个研究生在入学后就要开始仔细而认真地反思。
⑷ 一个导师要带几个硕士研究生啊
如果你的导师是教授级别以上的每年可以带三个或者以上的研究生,如果是副教授就能带两个或者三个,原则上是这么规定的
可是现在扩招的很厉害,所以一般每个导师都带很多,尤其是比较牛的导师
⑸ 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方法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研究生可以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选择研究生。
关于研究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延伸:
1、首先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填写志愿表,每个研究生可以填1-4个志愿。 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和院学术委员会分配研究生。如果选择某个导师的研究生数不多于3人(第一志愿),则导师没有选择权。不足3人,院学术委员会可能给您分配被其他导师落选的研究生。如果多于3人,则导师可以从中挑选3个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2、研究生在填表之前,通过几种途径了解导师的情况:一是看网上的导师简介,但内容少,了解不深;二是通过高年级的研究生了解导师;三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拜访有意选择的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兴趣。这时导师也借机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5)导师研究生扩展阅读: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而用人单位则向学校介绍本单位的情况、需要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协商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方案。双向选择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与毕业生直接见面洽谈。学校可向毕业生出具推荐函(信),毕业生则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谈落实工作单位,确定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经学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形成就业方案。
“双向选择”认为,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如果雇员感觉到对企业不满意,就可以提交离职申请,并解除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意味着,双方在这种互相找寻的过程中地位几乎是平等的。
参考资料:网络-双向选择
⑹ 研究生导师是干什么的
每个研究生都有各来自的培养计划中的课自程安排,而课程安排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的,而全部课程是研究生院安排的,你有哪些课程安排就去听哪些课并参加考试。待课程学习结束后,导师会指导你选课题定课题,然后在你做课题的过程中,可以去找导师为你指导。导师并不是研究生的全职教师,对你只有一个引导的作用,也不会教你去怎么做课题,只是在你自己的思路的基础上指导你而已。
⑺ 什么是研究生的导师
应该叫指导教师来,研自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里去,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你学习的主要方向,还有毕业论文通常也和导师的课题有关或者是把课题的一部分给研究生来做。
如果是要选择导师的话,看看你有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者你觉得好相处的,要不就找个研究经费多的吧。
⑻ 导师究竟能带给研究生什么
导师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他人学习、进修、或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师或科研人员。
导师究竟能给研究生带来的:
1、实验设备,办公条件。
2、研究想法,也就是研究方向。
3、一定的生活补贴。
4、学位硕士。
其实除了上面的几条基本内容外,就研究生而言,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让导师给予帮助。
1、研究生可以向导师要相关研究方向课题组的所有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很多研究生进入学校,都感觉到不知从何下手。
2、研究生可以要求导师尽快修改自己的论文。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博士生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写了学术论文,并把这些论文给了导师。
3、研究生可以要求和导师一起参加学术交流。现在参加很多会议,经常看见研究生“独当一面”,不见导师在旁边。但是,由于很多教授对研究生没有太多“兴趣”,也因此,研究生很难通过自己去结识一些知名学者。如果和导师一起参加,情况就很不一样。可以通过导师认识很多“前辈”。这对于研究生今后的发展,无疑有很多好处。
4、研究生可以要求导师一起分析实验结果。研究生做完实验,得到一些结果。让他们写一个实验报告还是没有问题,但是,一开始就能够从实验结果中分析所以然还是有难度的。也因此,研究生可以要求导师给予一些帮助。
凡是学术上的事情,研究生都可以向导师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