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考博士需要导师推荐

考博士需要导师推荐

发布时间: 2021-01-29 00:56:39

① 考博一定要导师推荐信吗

您好呀。
看你考的学校有没有要求。有些院校必须有硕士导师的推荐信,但大部分学校只需要专家推荐信,且看你考哪种学校。

② 往届生考博还需要导师推荐表吗

看自己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如果报考条件上面注明:有两名(若干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版教权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
有这一点要求的话,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需要提供。

③ 学硕导师推荐直接读博和硕博连读有什么区别

1、读博起点不同:

直博从本科进行选拔,选拔优秀的本科生直接专读博士。只能从校属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就是本科生直接读博士学位。而硕博连读是在研2时选拔优秀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2、选拔条件不同: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一般在第四学期参加博士生资格考核,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直博是指在本科毕业前,不需要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并且不必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选拔直接获得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3、培养时间不同:

直博一般4-5年,硕博连读一般需要5年。招生单位一般鼓励学生提前毕业。经招生单位认定不宜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转为硕士研究生模式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为5年。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④ 【交流】为什么说考博只要导师同意,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联系导师:
1.要了解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以免导师提起他的著作时一无所知。尽量多了解他的论著,也为以后的考试做打算。
2.多种联系方式并用。比如说第一次打电话老师记住联系者的名字了,第二次很可能就忘了。那还可以写e-mail,还可以写写信,传统的联系方式或许更能打动导师。
3.真诚和决心。在导师面前,申请者可能是一个陌生人,那么陌生人的真诚最能打动一个人的心。有些问题和想法不妨实话实说。还有就是表明决心很重要。
二、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关于导师的联系我主要建议大家首先通过email电子邮件的形式联系,然后再考虑其他的方式电话或者拜访,有很多同学问及email地址获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学校的官方网站上一般会有介绍,主要在...一、联系导师:
1.要了解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以免导师提起他的著作时一无所知。尽量多了解他的论著,也为以后的考试做打算。
2.多种联系方式并用。比如说第一次打电话老师记住联系者的名字了,第二次很可能就忘了。那还可以写e-mail,还可以写写信,传统的联系方式或许更能打动导师。
3.真诚和决心。在导师面前,申请者可能是一个陌生人,那么陌生人的真诚最能打动一个人的心。有些问题和想法不妨实话实说。还有就是表明决心很重要。
二、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关于导师的联系我主要建议大家首先通过email电子邮件的形式联系,然后再考虑其他的方式电话或者拜访,有很多同学问及email地址获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学校的官方网站上一般会有介绍,主要在研究生院的导师介绍,各个院系的导师介绍等会可以找到。
2、导师发表的论文,大家可以通过万方,全文期刊网等中文期刊查询也可以通过web
of
sicence
,scopus等外文期刊网查询导师的论文获得email地址。
3、通过向本实验室的的学长们获得email地址的方法很多,获得不是太大的问题。
三、写第一封与博导联系的email:
email在整个博士导师联系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地位,如何通过email很好的和导师沟通和交流则是非常重要。第一封email只要内容是关于个人的一个介绍:年龄,求学的经历,学术的成果,硕士论文的内容可以较多的介绍一下等等,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导师通过这封emial对一个陌生的同学能够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第一印象做好!为以后的进一步联系作准备!其次关于信的内容可以简要的谈谈自己对未来所报考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的了解和理解,让导师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你的诚心、信心和决心!第三主要是表达一下自己报考的强烈愿望,因为大家也知道好多同学联系了很多的导师和学校最后报考的也是其中的很少几个!所以一定要表达坚决报考的意愿和对导师课题的浓厚的兴趣。

⑤ 想要考博, 但是所有的博士都需要导师的推荐信,原来的研究生的导师早就不联系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不跟硕导再联系???
如果我是博导,冲着这条也可能不收你。。。。。。。当然啦,我离博导十万八千里呢

⑥ 考博士需要什么

1、从总体上来说,需要满足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简章标示的所有内容,包内括拥护中容国共产党的领导,获得硕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等等一系列要求;
2、从考试科目来看,一般是三门课程,分别为英语、专业1、专业2,每门100分,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3、从联系导师来看,考博不同于考硕士,事先要联系导师,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几乎所有高校都会公布导师的邮箱和办公室电话,一般可以事先联系,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带着自己的成果去学校汇报一下,以获得导师的认可;
4、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差别很大,录取比例也不一致,所以,请参考各校网站信息了;
5、“钱”,这个留言不错,考博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包括现场报名-初试-复试等等环节,如果学校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城市的话,往返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报名费、体检费等等,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⑦ 考博导师考核和推荐意见一般给打多少分呀

现在读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公开招考。我不太清楚,你专说的到时属候考核和导师推荐,是哪一种方式下的,因为申请考核和公开招考都会涉及到导师考核和研究生导师推荐。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导师考核和研究生导师推荐,这个分数是没有什么标准的,也就是说,不同学校的分数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首先,研究生导师的推荐意见,基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推荐意见上都是比较正面的评价,录取学校一般不太看,只是作为一个佐证,证明你整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如果人品或是读研期间出了很大的问题,导师是不会写推荐信的。所以主要看的,还是读研期间的科研状况,还有你的科研潜力。
其次,导师考核这个是个比较主观的评价,无论在申请考核还是在公开招考中都是这样。有的老师可能觉得你很好,打了90分,有的老师可能觉得不太好,只给60分。最后你的成绩,是几个导师的平均分。并且,不同专业的打分和录取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专业可能70分就算很高,但是有的专业可能90分也不算很高。
如果实在不放心,就找一找已经在读的师兄师姐,问问往年录取的人,分数大概是多少,心理有个谱。当然,往年的分数同样只是一个参考。

⑧ 考博士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考博之前,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是每个准备读博的同学都会考虑的问题。虽说博士是考上的,但与导师的关系也很大。据一些博导反映,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在报考时没有联系导师,等考试成绩出来后却得知导师已经没有指标了,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遗憾的结果,最好还是能联系就尽量提前联系一下导师。

如果报考专业比较偏,或者是实行导师制的专业,一定要提前联系。如果报考的是普通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基本可以不用联系导师,单个导师对你考博的作用忽略不计。而且联系导师,也可以增加双方交流的机会,会对后继的一些事宜有一定帮助,研究计划书现在也是重要的一环,一般导师的回信往往信息量很大,可以有一个大体的判断。

那么一般如何联系导师呢?

一、院校官网查找联系方式

选择好中意的院校,然后在该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上可以查到博士生导师的名字、招生方向、考试科目以及基本信息。

如果找不到,可以和学校研招办联系,要到该导师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与导师联系。

二、多种联系方式并用

打电话、加微信、发短信、发邮件,有多种联系方式,都可以联系导师。不过还是建议发邮件会比较好一点,使用传统的联系方式往来,可以多次交流,或许更能打动导师。

三、个人相关信息介绍详细

在导师面前,你可能是一个陌生人,如何让陌生人了解你,那就是把个人相关信息介绍的越详细越好。

一般要有个人简历,学习成绩介绍,发表的学术论文,最好有关于硕士期间研究内容的介绍,研究成果,自己掌握的实验技术、特长,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

四、写邮件时注意细节

发邮件时有些细节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信函的格式都有讲究,这也是起码的礼节和要求。内容开头要有称呼,结尾有落款,附件添加清楚,内容通顺条理,言简意赅。

⑨ 考博需要提前找导师搞关系吗是不是好多都内定好了

考博联系导师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复试的时候,与导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大家在考博英语方面存在问题,可以咨询华慧

⑩ 考博一定要导师推荐信吗

两名副教授以上的老师写推荐信就行了.
一般是自己写好,然后请写推荐信的导师改一改,再请他签字.
祝你成功.

热点内容
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 发布:2025-08-22 13:43:34 浏览:622
大学生电话通讯录 发布:2025-08-22 13:40:23 浏览:866
研究生要给导师送钱吗 发布:2025-08-22 13:28:23 浏览:622
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 发布:2025-08-22 12:50:42 浏览:24
大学生活规划作文 发布:2025-08-22 12:45:42 浏览:80
2014年湖南大学保送生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22 12:45:36 浏览:200
大学老师自荐书模板 发布:2025-08-22 12:34:43 浏览:978
大学学科专业排名 发布:2025-08-22 12:29:14 浏览:430
大学生骑摩托 发布:2025-08-22 12:29:10 浏览:974
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2 12:19:28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