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
❶ 想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或央美造型艺术研究所的油画博士,向网友们寻求一些经验。
我跟你有一样的疑问,握个手吧。他们每年招的人少排队的人多,而且这些博导也更倾向于已经做出成绩的艺术家,但是再难还是要试试,毕竟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没出路
❷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领导机构
研究生院院长 田黎明
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卢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协理事。作品《碑林》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肖像系列”之一《小溪》获北京’88国际水墨画展览大奖。出版有《田黎明画集》、《田黎明画集》、《田黎明专集》、《当代新文人画大系·田黎明画集》等。
研究生院副院长 张海玲
女,汉族,1956年6月出生,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委委员。1974年9月在辽宁省凤城县插队(知青),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在沈阳军区某野战军医院工作,1980年1月在河北省地质局地质六队医务室工作。198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1年1月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1998年11月任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正处级)并分管该所行政管理工作,2001年11月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2004年11月任院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2005年11月至2010年1月任院人事处处长(期间于2008年2月兼任研究生院副院长)。
研究生院副院长 徐福山
1970年生于山东平度。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年常委,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方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主要学术成果:先后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及艺术评论30余篇;1994年出版有《徐福山书画》专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主编有《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规划教材《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表现效果图技法》、《视觉传达设计形成原理》、《展示与材料设计》、《建筑模型设计》、《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工业设计与表现技法》、《陶艺基础》 等11本教材,其中3本获“十一五”规划奖;2006年10月副主编了《室内设计师考试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2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徐福山花鸟作品集》,2010年4月主编了《当代优秀青年画家作品集》。
研究生院副院长 许俊
1960年生于北京。198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4年毕业创作获叶浅予奖学金。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国画及书法、篆刻的研究、教学和创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2010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出版个人专著专集有《许俊画集》、《当代名家山水精品·许俊》、《名家名画·许俊作品》、《当代书画家艺术从书·虚台楼画》、《青绿山水画技法》、《当代名家青绿山水精品·许俊》、《当代中国画名家精英·丹青之梦》、《许俊解析王希孟》、《新编青绿山水画》、《画苑名家经典·许俊卷》、《许俊国画作品辑》、《许俊诗书画作品选》、《水墨风格·许俊》、《许俊兰竹图册》、《许俊山水写生》等。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国务院办公厅中南海紫光阁、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南海勤政殿、北京京西宾馆中央会堂、台湾山艺术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❸ 如何联系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导师
1、学院网站
2、学院论坛找学长学姐
3、搜寻导师发表过的文章,有一定几率可以找到他们的邮箱
❹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博士报名审核查询名单
哥们,这问题被我看到,算你走运~~ 请看:中央美院 、清华美院、国美、南艺、中国艺术研回究院:有美答术学博士点和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并且都有艺术学一级博士点。 北大 、东南大学:有艺术学博士点,也可以招美术学方向的博士浙大也可以招。西安美院、上`海大学 、南`京师大、首`都师大、苏州大学、川大、北`京师大:有美术学博士点 ,且,除首师大、苏大外,都有艺术学博士点。,华东师大、中国人`民大学也可以招美术的博士江南大学有艺术设计学博士点武汉理工大学有艺术学博士点,但偏重于设计理论方面。 福建师大、东北师大、湖南师大、哈尔滨师大有艺术学博士点,新增的,学术影响很有限 建议你查查上述学校的博士生招生简章,看看其招生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校和导师。最好选个牛一点的导师,这有助于毕业后找工作。关于如何报考的问题,各校一般都要求有硕士学位才能报考,本科毕业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的也可以同等学力考生的身份报考,但要考加试科目。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建议你查询上述学校(你感兴趣的)的招生简章。简章上写的报考要求都很清晰。祝你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❺ 考博前,去见导师,一般会提问什么范围的问题
一般问问你哪里人,学术背景,发什么文章,搞什么研究,对什么有兴趣,有什么好成果,导师是谁之类的
一般不会问比较专业的学术问题,大可放心。
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简介
2003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在我院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自2006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2007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开始招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8年经教育部,文化部批准开始招收攻读艺术学博士、硕士学位海外留学生。
几十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等。他们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构成了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礼,积累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
中国艺术研究生院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可以担任硕士生导师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有300余人。与此同时,一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新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应运而生,许多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访问学者、研究生课程班学员达700余人。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接收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访问学者和进修生,积累了丰富的培养海外学生的经验。
201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河北传媒学院签署协议,决定自今年起两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次合作,既是探索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扶持民办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尝试,也是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上的优势互补。
❼ 想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找人情况严重么不找人就没戏是么。。
当然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就目前来讲,相较于其它艺术类院校还是很公平公正的,虽然提问时间在好多年前了,但是我有必要让后来的学生看到真实的回答,而不是误解艺研院。一般来说,考生最好是提前定好要选择的导师,清楚他的研究方向,然后最好来艺研院听听课,开学季都会在一楼张贴课表,可能你选择的老师就有课程安排,这样就可以提前见到导师啦,老师们都很欢迎外面的学生来听课学习。我不清楚提问中“找人情况”是什么,是送礼还是托关系?我不能百分百的确定艺研院一定没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是就我了解的信息看,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因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直属的科研单位,就是说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而不是授课带学生,除了舞蹈和电视电影专业一个老师在一个年级带三个左右的学生之外,其它专业的老师最多带两个学生(这是硕士的情况,博士的话,一个老师只带一个博士),而且老师都比较注重自己学生的专业水平,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摇钱树,指望着这个赚钱发财。不过考学要花钱是肯定的,如果幸运的话,可以跟着选择的老师上上课(有些老师在考试前是不见任何考生的),但是他们只是稍加指点,不会像高考时候一样,一个星期几节课的那种安排,你需要自己看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联系老师,然后再过去上课,课时费的话,有些老师是不收钱的,我当初的老师就是那样,所有我十分感激她并敬重她的人品,但是有些也是收费的,毕竟老师付出了劳动,你获得了知识,付课时费也是理所应当,课时费的多少一般就是北京的市场价格吧,这个要你自己打听了,我不方便透露,但是绝对不会太高太离谱,如果你真的想考入的话,课时费还是蛮值的。当然如果你不想花钱,也不是不可能考进来的,我身边就有很多寒门学子,只要你自己肯努力,一定可以梦想成真的!希望所有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学子们都可以如愿进入理想的学府!
❽ 各位好,打算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请知情者告知其学费、奖学金情况,因为不属于教育部,高学费是大问题
研究院学费每年20000,住宿费另算,随导师外出费用自理
❾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考博的参考书有哪些,考哪位导师好
艺术研究院不指定参考书,主要是因为博士考试考的范围比较广泛,比较有深版度,单纯的看参权考书难免会显得局限,书本无法满足考试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国内考试制的影响,很多同学还是要以课本为依附才会显得安心,那么还是有些值得借鉴的参考书的,比如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王宏建的《艺术概论》等,另外还要看一些中西文论、艺术理论、美术史论、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的著作等。
考研政治,英语可以用手机APP--毙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