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饶毅
A. 教授饶毅:我为什么不建议中国学生上美国顶尖大学
你好,下面是您想要知道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导语
很多父母内心希望通过孩子弥补自己在学历方面的缺失或不足,也有更多华人父母将子女所读大学的名头,当作自己身为家长的“毕业证”,而不考虑特定院系对孩子一生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上顶尖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院,对于大多数华人来说,或许真的不如去上“次尖”大学或研究生院,能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来源: 饶毅海外留学政策(ID:fgzhwlx)
01
事实未必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一般而言,无论海内外的华人父母,大都简单地认为上顶尖大学或研究生院只会对子女有好处。这当然是有可能性的,有时也的确会发生。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发生更频繁——那就是对于大多数华人的孩子来说,上顶尖学校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一生的负面作用。
一般国内的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令人惊讶,海外华人中也不流传这种看法,原因是绝大多数华人并不知道这是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华人或没进过顶尖院校,或即便进过但也不愿对外讲出全部事实——特别是不令人喜悦的事实;也因为华人父母经常简单地迷信,或臆测顶尖大学的好处。
02
什么是“顶尖”大学?
首先定义“顶尖”。这里说的顶尖意味着至少在前10名,特别是指那些排在前5名之内的大学。从大学来说,公认的顶尖综合性大学本科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而顶尖的理工科院校也就是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麻省理工学院(MIT)。从研究生来说,顶尖并非仅以学校综合实力为标准,而通常只在某专业领域做到顶尖的系科。
当然,本文大概基本无用,因为绝大多数的华人,不仅不了解这些学校对他们的孩子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而且也不愿去了解。很多父母内心希望通过孩子弥补自己在学历方面的缺失或不足,也有更多华人父母将子女所读大学的名头,当作自己身为家长的“毕业证”,而不考虑特定院系对孩子一生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B. 北大教授饶毅放弃美籍后,为什么遭到美国拒签
顶级问题。
一般规律,墙头一个草,风吹两边倒,这样的,谁都不喜欢!婚嫁专要从一而终,属不喜欢水性杨花;类比国籍,也不是高兴了改来改去的,见利忘义,跟见义忘利,没有什么区别。要维稳,就不能变来变去,今天这个国籍,明天那个国籍,后天再换一个。就是这个道理的啦。曾经有位放弃了中国国籍的女士,放弃了,却在抱怨到中国为什么要收签证费,人们也不喜欢,这是同样的道理。
C. 饶毅夫人是谁
北大生科院院长是饶毅。
饶毅夫人就是指饶毅的夫人吴瑛,不是称号回。
吴瑛,饶毅的夫人,答斯坦福大学博士,哈佛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
饶毅就很强了。
饶毅:博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
1985至1991年在旧金山加州大学读研究生,1986年起随美国科学院士Y. N. Jan和L. Y. 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果蝇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1991至1994年在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作博士后, 随美国科学院士D. A. Melton教授,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至2004年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
具体的可以去下面网页看一下。
D. 生物科学专业最有影响力的教授
施一公,饶毅,饶子和,王晓东……要说影响力,那就是施一公了
E. 北大教授举报武大院长,是何原因
对于这件事,最近也是传的火热,对于武汉大学的这个院长学术造假的这个问题,如果属实的话确实也是影响十分的大的,对于北大的这个教授饶毅来讲,他也不是第一个举报学术造假的人,我相信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所以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讲,这种作假的情况一定要见一个打一个,一定让这种不良风气在我们国家消失,还给我们这个社会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气息!同时也希望各位作假的教授们、老师们,赶快道歉,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不仅让自己是一个解脱而且还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F. 如何评价饶毅教授在2017年北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如下全文:
致辞来 | 饶毅(源教师代表、科学家)
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
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
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
世界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
而对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这不是:
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缚、自怜;
而是:
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G. 饶毅举报裴钢涉嫌学术不端,是事实还是恶意诋毁
对于科研学术工作者,学术造假或者学术不端是禁区,坚决不能碰。当然不排除部分科研学术工作者因为某些利益关系,比如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等需要论文作为支撑,于是便走了捷径。而一旦学术造假被查实,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可谓是名誉扫地。尤其是针对业内专家学者而言,更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不然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饶毅教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饶毅教授辞去国外高校工作,全心回国发展。回国后第一站便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由此可见其突出的个人能力。在北大担任院长的饶毅、在清华担任的院长施一公和在武汉大学担任院长的舒红兵,3名业内专家共同参选中科院院士。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也听说了,饶毅和施一公出局,舒红兵当选。也正是那一年,饶毅对外公开宣布,再不参加院士竞选。
H. 美国大学教授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 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 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 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 (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 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 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 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 入围。 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 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 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 (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 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 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 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 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 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 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 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 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 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 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 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 发一篇《科学》 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 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 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 《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 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 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 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 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 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 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