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席
『壹』 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等相当于什么职称
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分别是四个级别的大学教师职称。
大学里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
助教: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以熟悉大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教学的组织。
讲师(中级):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讲师也有不同的等级。
副教授(副高):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成新课。
教授(正高):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主导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担的。
(1)大学教授席扩展阅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3日发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规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要“切实把师德评价放在首位”。
办法明确,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高校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具体监管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监管。
办法要求,高校要按照中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等,明确职称评审责任、评审标准、评审程序。文件制定须按照学校章程规定,广泛征求教师意见。
办法指出,高校每年3月31日前须将上一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情况报主管部门。高校职称评审过程有关材料档案应妥善留存至少10年,保证评审全程可追溯。
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高校主管部门将采取“双随机”方式定期按一定比例开展抽查。根据抽查情况、群众反映或舆情反映较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巡查。
根据办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情况,将被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因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通过评审聘任的教师,撤销其评审聘任结果。对违反评审纪律的评审专家,将被取消评审专家资格,列入“黑名单”。
『贰』 国外大学老师、教授头衔的解释和辨析
"满意回答 2009-09-27 20:21"中对Reader, Fellow和Director的回答与翻译会严重误导读者,可能在学术界被传为笑话。
请允许我试着回答。
Honorary Professor是荣誉教授,Emeritus Reader、Emeritus Professor 是退休荣誉教授。英国大学通常只有Reader和Professor有Emeritus退休头衔。
英国Professor数量极少,相当于美国讲席教授Chaired Professor。
英国Reader数量也很少,同属教授委员会,相当于美国一般正教授Full Professor。英制香港一直把英国大学Reader头衔译为教授。
英国大学Senior Lecturer (新大学Principal Lecturer )相当于美国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英国顶级大学的Senior Lectuer能直接相当于美国的正教授Full Professor。
英国大学的Lecturer 相当于美国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Fellow: ResearchFellow与普通Lecturer平级,但通常是合同制。Teaching Fellow 能相当于Senior Lecturer 或 Principal Lecturer (新大学)?。 专业学会 Fellow 是资深高级会员,不属大学编制。
Director: 可以是系院校级的各种学术或行政职务。但不是正副校级。
Dean, Head of School 是学院院长。
英国大学校长的英文原文是 Vice-Chancellor (适合于绝大多数英国大学), Rector (少数新大学)。
『叁』 personal chair是啥意思是一名英国大学退休教授之前获得的席位,怎么翻译。在线等。。。
personal chair 个人教席
祝: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不明白的再问哟,请及时采纳,多谢!
『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师讲席”教授有哪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师讲席”,是为了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内学者来校短期工容作和讲学,将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直接带入学校并加以传授,推动学校的部分重点学科达到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伍』 怎么区别大学教授的各种称呼
这些都是虚 就是听起来好听 让人觉得 那个教授有好多头衔啊 只是光环 没有啥实在意义
『陆』 大学教授等同厅级吗
普通大学教授没有行政级别,普通部署学校的校长是厅级
『柒』 什么是讲席教授
讲席教授就是讲座教授。
讲座教授是法定大学颁发授予全职教学人员中拥有崇高学术地位或重大研究成就的教席名衔。虽然在各大学规定不同,但作为荣誉性质的名衔,讲座教授常可不受一般教授授课时数以及退休年龄的限制,是一所高等大学具有最高学术地位的学者。
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不同于国外的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一般也不需要全职。但对于工作量有严格的要求。比如长江学者要求每年全职回国工作3个月,部分高校要求1个月或者2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讲座教授要全职工作。
(7)大学教授席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及明、清两代的府学都设教授。清代末年兴办新学后,大学设正教员、副教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教授、助教授。
1917年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正教授、教授和助教授。1924年的大学条例,取消助教授一职。 1927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未变。
『捌』 清华教授缘何接受普林斯顿终身讲席
日期有网友爆料,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以颜宁为代表的青年科学家赴世界顶尖高校任教,将对处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中国高校,产生什么影响?该负责人直言,这是国际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清华对此保持开放、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近年来,我国大学师资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一流大学师资流动更加频繁,合作日益紧密,像姚期智、施一公等从普林斯顿回到清华,带动了清华相关学科的发展,加强了中美两国科研等领域的合作。颜宁选择再次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我们相信,这有助于将中国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清华的学术风格传播到国际学术舞台,产生更大的影响。”
『玖』 讲席教授和讲座教授有什么区别
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是位于正教授(Full Professorship)之上的一个头衔,获此头衔的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特别杰出专且成就非凡的属教授。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德国,一个讲席就意味着一个研究领域,而讲席教授其实就是这个研究领域的整体负责人,其学术和科研实力及特色自不待言。
『拾』 请问教席教授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一些大企业会
对教育事业有一些赞助,教席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赞助形式。企业捐一笔款,这笔款是专门用于教学和研究的,他们会请一些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非常有成就的教授来
承担捐赠教席的教授。大学传统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最高级别是捐赠教席教授,这是很难得的职称。在美国最大的商学院中,每个专业也就有
1-2位捐赠教席教授,这是对学校、也是对捐赠教席教授本人的学术和教学水平的认可,它应该说是一种荣誉。
这是德国教席教授的介绍:
德国的大学教席制度与大师的诞生
在著名的大学里,一定有大师,而大师的形成,与制度保障不无关系。而德国的大学教席制度,正可谓成就大师的制度
作者曾经就读过的德国慕尼黑大学
杨萌
截至到2005年,德国各州大学都按照新的公务员法将教授划分为三个等级,且对应着不同的薪酬。其中最低的一级是专为类似美国的“副教授”而
设,旨在鼓励年轻出色的博士免经传统的教授资格认证程序而直接进入教授队伍。但是,教授未必拥有“教席”,而只有拥有“教席”位置的教授才至少会配备一名
秘书和学术助理。这样的“教席教授”享有固定研究经费以及在人事上的支配权,有利于形成自己在研究方向上的特色。同时,即使同为三级教授,具体到个人,所
享有的资源也不一定相同。
笔者结合自己在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求学时的观察,以教授的席下资源为切入点来介绍德国教席制度特色以及对教授形成研究特色所带来的影响。
德国没有“评职称”
与我国科研教学人员“职称评审”体系不同,德国并没有“评职称”这种说法。
大学教席数量与级别是相对固定的,即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教席,且是终身制。申请者只要符合教席的各项要求,申请成功后就是该教席的主持人,被贴上该教席的级别标签,享有该教席的所有资源。
这就意味着,若教席拥有人不满永远呆在二级教授的教席上,就必须申请高级别的教席。为此,他必须尽早针对其他法学院的三级教席的特色着手准备申请,包
括出版一流的专著以及在著名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前提:他想申请的其他大学法学院里有教授因为退休或者另就他
职而形成的三级教席空缺。
因此,一名教授要拥有教席资格,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例如,慕尼黑大学是首批被德国纳入“精英大学计划”的三所高等学府之一,其法学院是德国著名法学院之一。学院为刑事法学学科设置三名三级教授和两名二
级教授,其中仅三级教授拥有教席资格。这五个教席在研究方向上各有特色,且相对固定,相互间配合非常默契,但也并非没有变化。例如,德国著名刑法学者罗克
信(Roxin)教授主持的教席所配备的资源是五个教席中最充沛的,这个教席的研究方向是刑事法学和刑事诉讼法。罗克信教授退休后,其主持的教席由以计算
机刑法研究闻名的西伯(Sieber)教授接手。
一年后西伯教授就任著名的“马普外国刑法和国际刑法研究所主任”,其教席继任者萨茨格(Satzger)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欧洲刑法。教席的易手无疑意味着法学院研究重点领域的变化,由此可见教席教授的影响力。
教席教授拥有三大资源
一名教席教授至少拥有行政秘书、学术助理和小型的专业图书馆三大资源。此外,教习教授也可以聘请在校学生作学生助理。当然,图书馆也对外开放,
任何人凭借有效的个人证件都能进行图书查阅。有的三级教授还有自己的研究所,或者几位教授共同负责一个研究所。例如,许纳曼教授是慕尼黑大学“法哲学和法
信息学研究所()”执行主任,同时还是“整体刑事法
研究所()”主任。他有1名全职行政秘书,6名全职
或半职(还有的是1/4职)学术助理,2至3名学生助理,和1个专业图书馆。
1、行政秘书的特殊作用。许纳曼教授选用的行政秘书为这一教席服务了数十年,自该教席前任主持人考夫曼教授在任时就已在岗,是一位业务熟练的女士,负
责维护研究所内部的日常秩序,为来访者安排与教授见面的时间等。教授在外做长途学术旅行时,会通过电话录音给秘书,安排各学术助理和学生助理的工作重点,
对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指导。内容由秘书打印出来,分发到相关人员手中,从而省却了给众人一一写邮件的麻烦。秘书负责打印的录音内容甚至还包括:教授对各类
论文的鉴定意见,为其指导的获得奖学金资助的外国博士研究生给不同基金会拟定的意见,以及各类邀请函,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秘书必须具有良好的保守秘密的
职业操守,她的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教席教授文案工作的负担,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2、学术助理和学生助理的用场。学术助理和学生助理的数量会根据教授承担的项目数量及工作强度发生微调。
申请学术助理位子的人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已有法学文凭并打算跟随教授攻读博士;第二,获得博士学位后正在撰写教授资格论文;第三,单纯是为了参与教授主持的课题。
学术助理的职责主要包括:教授出差时代教授上课,负责为小型研讨课以及研讨课进行前期文献准备、辅导学生选题,修改试卷和公布成绩,参与教授主持的项
目课题,为教授参与的著作编撰工作提供文字校对、文献更新及查询支持,等等。在项目较多的教授手下做学术助理,无疑可以得到更多磨练,从而更快地成长起
来。
此外,教席教授还可以聘请学生助理。学生助理与学术助理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地位和作用迥异。法学院的大学生进入第六个学期后,成绩比较出色的可以申
请成为教授的学生助理,负责简单的文字校对和文献查询,复印文献以及借阅图书和从大学信件中心取信件等简单工作。有的学生就是从助理做起,经过历练,后来
成为教授的学术助理,在教授指导下写博士论文,直至获得教授资格。
3、小型图书馆的多功能用途。教席教授名下的小型图书馆的藏书以专业图书为主,而且符合各教席的研究特色的要求。例如,许纳曼教授席下的图书馆收藏有
丰富的法哲学书籍。有一位台湾师兄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他就是冲着这个图书馆来慕尼黑做博士论文的。其实,图书馆的空间实在是太有限,研究里的图书资料还
有条理地分布在研究所的其他多间办公室。笔者在教授手下写论文期间,2/3的时间是在一间专为外国博士候选生设置的办公室度过的,除了窗户一侧,办公室里
三面墙壁都因堆满文献而成了书墙。
图书馆外表老旧,却忠实履行着多项职能。这里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口试举行地之一,是各种研讨课举行地,也是博士口试的进行地,还是外国博士候选生的过渡办公室,甚至是研究所迎接圣诞、庆祝某位同事博士论文或者教授资格论文获得“优秀”的欢庆场所。
教席资源与教授研究特色的良性互动
教席教授拥有的各种学术资源为教授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提供了基本条件,反过来,教授的学术特色则可以引来更多的学术资源,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教席制度为教授配置的各种学术资源保证了教授们能全心投入教学科研,成就自己,而著名的教授们却成就了大学之荣。在著名的大学里,一定有大师,而大师
的形成,与制度保障不无关系。而德国的大学教席制度,正可谓成就大师的制度。不仅如此,德国的大学也有着尊重学术传统的特色,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师们所拥有
的学术资源能够代代相传。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教授们自然会有闲暇的心情赋予自己教席的个性化特征。它可以是沉静、安详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但所有教授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教席的所有成员带来一种家的感觉。
有的教授喜欢定期组织助手们郊游或远足,顺便在森林里寻找不同的鸟类,比如曼海姆大学的库伦(Kuhlen)教授;有的喜欢组织大家到啤酒节上品味酒香,或举行家庭烧烤宴,如许纳曼教授。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起第176届慕尼黑啤酒节开幕在即。许纳曼教授应该会照样在特蕾莎广场的某间啤酒大棚里预订几张长桌,带领所有的助手和客人陶醉
在一片酒香和乐海里。这位《瓦格纳最后的爱》的剧作者喜欢歌剧,酒至酣处会引吭高歌,随口来一段歌剧。他在专业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教席人员的感染力,既
有个人素质和能力为基础,更有德国的教席制度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