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老师的
1. 困惑:如何评价一个大学老师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因此,对企业员工的评价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业绩,而业绩所支撑的就是盈利。 但是对一个大学的评价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学的目的是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我还有疑问,不知有没有更专业的说法)。利润肯定不可以用来评价大学,为公众做了哪些服务,也不适合用来评价大学。同理,评价一个大学教师,也是不容易操作的。大学教师能用业绩来评价吗?那么业绩所支撑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多少?科研做得多少?还是培养学生的好坏?科研做得好坏?从企业走到大学,这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大学教师有三个职责: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服务先不谈,有活就干,没活也不能抢。而对于教学和科研,我一直困惑的是如何评价。就教学来说,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课上得好呢?我曾经以不经意的方式询问过学生:你们如何决定选哪个老师的课?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大部分学生选课看这个老师给的分高不高,因为要评奖学金,分数很重要;再有一部分学生看上这个老师的课轻松不轻松,比如考试前划重点,上课一直就像考试辅导,这样上完这门课考试时轻松就能拿高分;再才有少部分学生看老师课讲得好不好。也就是说,看学生的选课情况,是很难判断一个老师课上得好不好的。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教师还算负责认真的话,大学教师上课是很难分出伯仲的,各有各的特点,除非有特别好和特别差的。上课不是一个特别考验大学教师才能的东西,只要够认真负责,大多数大学教师都能胜任上课。所以,用上课来评价大学教师,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那么只有科研了,虽然用科研考核大学教师的骂声很大,但我觉得也只能用科研来评价。大学教师的科研在为社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包括了培养研究生,因此责任重大。那么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呢?这真是一个难题,目前我们通常是以发表文章和专利,以及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的数量来评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数数,数文章数、数点数、数科研经费数。这个就引发了n多的口水战,有人说华丽丽滴SCI不能做为评价的唯一依据,有人就反驳说基础研究就只能看华丽丽滴SCI,而且我不保证我这些华丽丽滴SCI有任何应用的价值。做技术的就又叫起来,你做不知有没有应用价值的研究,就不能要大笔的经费,你用大笔的钱,做你不关心也不知道有没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然后获得极高的评价,这样三赢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做科学的又反驳说,我们做的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阳春白雪的科学,而你们总用下里巴人的技术眼光来看我们,鼠目寸光,中国的科研落到你们手里,真是悲哀。 好吧,就这么吵来吵去,搞得导师和研究生也吵起来了。研究生说:导师必须以培养学生为最重要的目标,以为学生考虑为最重要的事情。教授说:亲,我要培养你们,我还要为受众面更广的本科生上好课,我还有自己的研究计划,毕竟我的科研也不能只停留在培养研究生的花拳绣腿上,还要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啊! 所以,究竟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师,我算不算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仰望星空,我发现依然无解。还是,低头泡茶吧! 附记: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突然,而是一直在想,因为一直无法做到问心无愧。有时觉得自己该更努力一些,但总是力不从心,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结果在教学的时候想着科研,在科研的时候想着教学,总是坐卧不安,患得患失。所以,我觉得做一个大学教师,其实很煎熬,不是别人给你的煎熬,是自己内心的煎熬。总想对得起所有人,所有事。
2. 当一个大学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我感觉大学老师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角色,因为大学老师要培养很多中国要用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老师的难免要呕心沥血。
3. 大学老师的职称有哪些
助教、讲师、副教抄授、教授
大学教师职称是大学里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讲师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副教授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成新课。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主导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担的。
(3)一个大学老师的扩展阅读: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4. 如何成为一个大学老师
先说明两个概念,研究生是指学历,和专科、本科属于同一范畴;而硕士,博士是指学位,与学士是同一范畴。所以硕士又可称为硕士研究生,再往上读的是博士研究生。
两年前有个北大毕业的博士到吉林某高校应聘,前期一切都好,但当招聘方看到他的第一学历是某不知名大学的本科学历之后,态度明显转变,最终没有要他。现在招聘大学教师的要求更高,一位大连理工的信息类博士后到东北大学应聘教师岗位没有成功,原因同样是第一学历过低(如果不是这样,博士即可)。
现在在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几乎没有一本和二本的高校会聘任硕士,即使有,也往往要求应聘者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都必须是211工程高校毕业的,甚至还都得有学位。这不仅对于那些二、三本,自考,成人本科,专升本及专科直接考研者来说是个坏消息,甚至将那些本科没学位试图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缺憾的重点大学毕业再读研的人都拒之门外。
可能有人会说他的大学同学07年初硕士毕业当大学老师了,所以他也想走同样的路。这些朋友不知道,这两年高校招老师的条件是一涨再涨,从05年起高校开始逐渐减少招聘硕士的人数,而07年毕业的硕士赶上了一次机会,就是07年教育部搞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次评估使得很多高校把积攒了几年,甚至下一年度的编制都用完了。已经有懂行的人算过,2010以后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规模会逐渐萎缩,一如现在的高中,往昔的初中和小学,恐怕以后即使是名校的博士也很难得到高校的青睐了,高校负责人的目光只会盯在那些博士后或者海归的博士身上。
5. 一个大学老师的水平
比较差,生物,材料之类的学科好一点的国内博士都能有9篇,比较难发文章的学科一年也得有两篇左右,不然靠工资吃饭都有问题。
当然国外除外。
6. 怎样成为一个大学老师
想成为大学老师,首先要受到更高的教育,需研究或博士生毕业,需要在专业方面有更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有教书育人甘当人梯的精神,当然还有符合学校的要求条件。
7. 一个大学老师的年薪
中国的抄大学老师年薪情况是不一样的,整体而言,重点大学的教师收入水平要比一般大学的高,学术成就高的老师要比学术水平一般的老师收入高。一线大城市的高校老师收入要比普通城市的高。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收入也是差距很大的,少的可能年薪只有十来万,多的年薪上百万,还不包含其他补贴。
8. 怎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1、高学历;
2、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考试;
3、语言表达能力良好。
第一:具有一定的高学历。现在就国内的高校来讲,不同级别的高校对大学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国内知名大学,至少是要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生毕业或者是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博士生毕业,才有机会进入这些高校;
如果说是普通本科省属院校,特殊专业可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去,但是一般专业只要要国内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才能过得了学历这一关;而如果是高职高专类的高校,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总之,高学历是进入大学当老师的一个门槛。
第二:要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考试。只是自己的学历高只是当大学老师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还必须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这个大部分都是被学校招聘以后由省教育厅组织培训考试通过以后,自己在网上申请通过才能拿到此证。
这个和从事会计专业需要会计资格证,医生需要从医资格证是一样的。
第三:如果自己做一名大学老师要想走上讲台,只有前面两条还不行,还需要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因为大学老师不能只是自己会,还要学会怎么教,这个就需要对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人。
如果语言表达不行还需要锻炼。当然现在高校还有一类老师不从事教学工作只是搞科研,这类教师的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就相对低很多。
总之,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首先是要过了学历的门槛,进入高校以后再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行。
(8)一个大学老师的扩展阅读:
报考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 [3] 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