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1. 北影,中戏,上戏的院长分别是什么啊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长是张会军,中央戏剧学院的校长是徐翔,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是韩生。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BFA),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和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所在地,是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世界著名艺术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18日创建于南京薛家巷)以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召开了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中央戏剧学院现有两个校区,东城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始建于1945年。学校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三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学校设有8个学院(系),设置本科专业(方向)20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
2. 关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所导师
首先 电影学系的老师 都是好老师 不存在你说的 对自己学生好不好的问题 我是专05的 电影学系05的跟我们住隔属壁 电影学系的老师 给他们一人配了一台电脑 虽然配置不是很高 但是这样的老师 哪找
研究方向肯定不同 但是理论的 应该是都研究 只是有所侧重 还是看你自己喜欢什么
吴琼老师 被誉为电影学院第一美女老师
张东钢比较能侃 陈小云比较温和
地位 不分高低
不能说其他老师 你好比杨远樱 王志敏 虽然社会知名度比不上张颐武这样道貌岸然的老师 但是那都是响当当的大腕啊 理论界里当仁不让的爱因斯坦 只是有的年岁大了 不带研究僧 只带博士了
不用这么挑老师 能上就行
3.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现任专业课老师都有谁
蒋斌,1995年毕业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形体教师,副教授
4. 北京电影学院老师有哪些
截至2018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老师有:谢园、胡晓光、扈强、张建新、蒋斌、许晓丹、陈兵、汤旭丽、张辉、胡爱民、王劲松、姜丽芬、滴妮、周冰、国庆、高敬瑜、王春子、向能、张菁菁、张杰勇等。
截至2018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561人,其中专任教师336人,外教85人,学校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两个候选单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单位。
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创新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和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驱、长城科学百余人。
(4)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扩展阅读: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方网站信息,学校已建成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2011年规划协同创新中心、3个共建机构,并拥有中关村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和北京电影学院大学科技园,根据人才培养、艺术创新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还设有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动画研究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研究所和其它机构。
5. 北京电影学院
1、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内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容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2、北京电影学院设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和美术学三个博士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制作学、表演学、管理学、动画学和美术学等八个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学校具有艺术(MFA)和公共管理(MPA)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在电影、广播电视、美术、戏剧、音乐、艺术设计领域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现有8个系、5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和基础部,共计15个教学实施单位。本科共有11个专业: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影学、 动画专业。
3、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499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113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1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2640人。学校正在通州区宋庄镇建设新校区,占地500亩,可容纳4000名学生。
6. 北京电影学院有配音系吗
截止到2019年2月北京电影学院没有配音系。
相关介绍: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北专京电影学院下辖19个教学实属施单位,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设有3个博士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制作学、表演学、管理学、动画学和美术学等8个二级学科。
(6)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951年,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培养电影文学人才,决定增设编剧系(教育部确认为电影编剧编辑专修科,下简称编剧班),与此同时,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改名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
2002年,文学系增设了“影视文化与传播”本科专业方向,并于2003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同年,文学系增设了“电视剧剧作”专业方向。
除学历教育外,文学系历史上还招收过多种层次的进修班(如编剧进修班、理论进修班、高等学校电影课程青年教师进修班、高级编剧进修班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电影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电影学院-院系设置
7. 跪求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段佳老师的联系方式 最好是电话
她是我们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动漫系主任,她的电话我有,但不能给你。
8. 北电教授发律师声明是怎么回事
早前,北电性侵事件曾引发不少关注,近日,一名自称是北电学生的网友在微博上开设为@北电侯亮平 的账号,实名举报北电摄影学院以宋靖、吴毅为首的教授们多次潜规则大学生,常年贪污受贿的事实。
同时,律师还称该起事件直指宋靖女士,并波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其他多名教职员工,几乎覆盖学院全体教师队伍,干扰了学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害了学院及教职员工的名誉,破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该起事件发生后,宋靖女士按照相关程序向学院、教委、纪委如实汇报,其与学院保卫部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被依法受理。
律师声明
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淮律师依法接受宋靖女士的委托,全权代理宋靖女士被名誉侵权、侮辱、诽谤所涉及的全部法律事宜,现就该事件郑重声明如下:
第一. 相关微博虚构事实,散布者的用心叵测
自2017年5月10日起,微博“宋泽尘Leslie_AM”、“北电摄院11级毕业生”、“北电侯亮平”等用户接连发布微博,以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名义,散布宋靖女士常年贪污受贿,拥有过亿资产,且男女关系混乱等不实信息。现宋靖女士郑重澄清:前述微博捏造事实,虚构情节,有关资产过亿、购买八套房产、包养学生等说法均属杜撰编造。
微博用户“北电侯亮平”隐匿真实姓名,未提供有效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未依法向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不符合实名举报的构成要件。相关人员于高考前夕向不特定网民散布不实信息,可见该起事件的主导人员及其背后推手居心叵测。
第二. 社会影响恶劣,侵害他人权益涉嫌犯罪
该起事件直指宋靖女士,并波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其他多名教职员工,几乎覆盖学院全体教师队伍,干扰了学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害了学院及教职员工的名誉,破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
相关人员暗藏在信息网络背后,以学生之口吻,用实名举报为幌,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制造舆论影响,扰乱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不仅严重侵犯了宋靖女士的合法权益,且已涉嫌侮辱、诽谤。
第三. 宋靖女士已按程序汇报,并将依法维权
该起事件发生后,宋靖女士按照相关程序向学院、教委、纪委如实汇报,其与学院保卫部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被依法受理。
宋靖女士现正式聘请本律师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律师代表宋靖女士严正要求相关人员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希望广大群众和各大媒体、网站停止传播不实言论,并对该起严重侵权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制止,坚决抵制和抨击为一己私利利用信息网络污蔑他人、煽动舆论的行为。对拒不停止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故意扩大损害的有关人员和单位,宋靖女士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宋靖女士和本律师将依法支持其他受害教职员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学院形象,弘扬社会正气。
特此声明!
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
律师:张起淮
2017年6月10日
9. 北京电影学院怎么样
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该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 办学规模 北京电影学院占地105亩。全日制在校学历生近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及培训生3000人左右。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占地667亩,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6000人。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以其办学思想科学化、专业架构整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实践教学规范化、教学保障现代化的办学优势,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经过60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发展适应中国电影强国建设需要的电影教育,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推出的全球25 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我校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名。 人才队伍 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527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包括教授59人、副教授120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5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在电影创作、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 学科专业设置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文学、导演、摄影、电影学和影视技术等5个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础部和培训中心,共计19个教学实施单位,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位列世界前茅。 硬件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试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28万元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 国际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国际化办学提升办学水平。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学校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校每年还聘请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每年都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的近千部影视作品参展,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办于2001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7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我校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学术交流 学校是亚洲电影学术交流的中心,先后开展了学院大讲堂、学院放映厅、校友携片交流、人文讲堂、大师作品回顾展-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回顾展等各类活动,举办了文学系金字奖、摄影系先力奖、 “动画学院奖”、导演系导演奖、表演学院奖、声音学院奖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的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理论家、管理和技术专家等来校任职、讲学、交流。 校园生活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颇具“电影味”。学校有大学生电视台、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联盟等优秀学生社团,各系(院)有青年记录影像小组、锐影评团、电影合作社等优秀学生社团。每年举办艺术创作、作品展映、佳作评选、各国电影周、民族电影周、电影音乐会、体育节、校园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艺术院校女生节、首都高校最社团之夜等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其中校园歌手大赛已经成为首都高校优秀学生活动品牌。学校注重实践教育,构建了以军训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毕业联合作业及毕业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京城内外,大江南北,处处留下同学们的足迹和思想历程。学校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大学生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立体地呈现出一个校园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浓厚、电影特色突出的大学校园。 育人成就 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有陈强、赵联、庞学勤、于洋、许还山、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李文化、魏铎、沈杰、阿达、吴贻弓、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韦林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李前宽、颜学恕、滕文骥、郭宝昌、翟俊杰、韦廉、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张黎、侯咏、赵非、王小列、肖锋、赵小丁、陶经、李少红、胡玫、陈国星、霍建起、尹力、冯小宁、何群、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肖雄、张铁林、刘佳、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胡亚捷、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陆川、王全安、余男、柳云龙、袁立、黄渤、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研创实力 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根据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建有电影理论研究所、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中国动画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教育信息情报研究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编辑部等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2012年,参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申报成功北京市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能够进行正规的商业电影生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或参与创作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创作的影片,多次荣获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国内影视奖项。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所拍摄的一万余部电影作品中,由我校师生校友担任主创的占70%左右。学校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发展远景 自新世纪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从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自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培养电影专业人才,明确提出到2020年左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当前,学校正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推进“5+1”战略,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