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考研究生怎么联系导师

考研究生怎么联系导师

发布时间: 2021-02-01 22:19:45

1. 考研怎么联系导师

复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复试备考需要全方位准备。
事实一:联系之前多打听
在联系导师之前,尽量多方打听导师的爱好、性格、学术风格等细节信息,可以先和导师的研 究生取得联系,做好充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沟通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不要 过度热情,不切实际赞美导师,同时也不要过于拘谨。
事实二:了解导师学术成果
通过互联网找到导师最主要的着作或最得意的学术成果,联系之前多读几遍,尽量理解并记住 其中的主要观点,和导师谈话时做到有备无患。
事实三:不要问基本问题
不要直接询问导师关于招考人数、参考书目、历年试题等招生简章上已经有明确说明的问题,导师的工作也很忙,解释这一的问题会让他觉得考生依赖性太强。
事实四:了解导师的忌讳
同时联系多位导师一定要谨慎,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清楚是否该导师比较忌讳考生的这种行为。一般导师比较看重学生的第一选择,认为把自己作为第一选择的考生对其研究领域热情很高,以后 指导起来比较轻松。
事实五:理解联系不等于承诺
和导师取得联系并不意味着导师和考生之间有了某种承诺,导师在复试成绩没有出来,对学生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做出许诺的。
事实六:端正自己的动机
考生应端正和导师联系的动机,加强联系的目的在于让导师熟悉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让自己更 具体地了解导师。导师一般不会透露关于考试题目的关键信息,抱着这种目的和导师接触的考生千 万要慎重,可能会适得其反。大家在联系导师时注意上述的六个事实,最重要还是要和导师真诚交流,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 合自己的导师!

2. 研究生考试要提前跟导师联系吗该怎么联系

联系导师等进了复试再说吧,除非有不少专利啊论文啊,发邮件给导师版人家觉得这个学生挺靠谱权会搭理你,要不然除非是本校学生,哪个导师要花心思搭理一个不知道底细的学生呢。

研究生考试,是指研究生招生考试,俗称“考研”,一般要求参加考试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通过考试入学后,进行全日制学习,完成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等要求后,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2014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并取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限制。调剂成为了考研成功与否的双刃剑,调剂作为复试的第二条生命,受到越来越多考生的关注。

3. 考研究生怎么联系导师 从什么时候开始联系 要注意什么问题

从学校网站或复是认制识的师兄师姐或是你现在的任课老师都行啊!最好是初试后在联系,你现在联系导师,人家也很忙啊,再者你还不一定能进复试,所以一般老师都不会聊很多,除非你进复试了且可能性很大,这时候联系导师是最好的!

4. 如果考外校的研究生,那导师怎么联系

原则上不需要先联系导师,一般学校报考的时候也不需要你报导师。有的导师,你找专到他了,他可能就属会告诉你好好考试。如果你可以有关系找到他,他可能会给你一些关注和指点的,但是考试的信息他不一定会有(除非黑幕),好处只有你上线后他可以优先要你。
联系导师的方式。。。。。。千方百计的通过你认识的人吧。有的学校网站上可能有导师的邮箱等信息,你可以试试给他邮件。(我朋友给一个他想跟的导师发邮件,结果得到的回复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好好考试吧)

5. 考研时怎么联系导师呢

直接给老师电话,越出来见面,我同学这样。通过熟悉的老师帮忙递话引荐,也有同学这样。也有不找老师的就考上的

6. 请问考研究生该如何联系导师或者是导师的学生

先还是多了解你要考的那个系的老师的情况,再联系导师。所以只要考分可以,你又回表明意向了答,在得到分数的第一时刻。这种事最好先下手为强,老师一般都不会刻意拒绝的,不能过多纠缠,这样给老师的印象不好,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找到那个系的学生聊聊老师的情况,只需表明一下意向就可以,当然在考研分数出来之前,学生是最清楚老师的情况的。待差不多了,可以找老师谈谈或给他发封邮件说明情况最好是先通过bbs或其它各种渠道联系一下导师的学生,向他咨询咨询

7. 考研究生要复试,怎么联系导师

  1. 当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要依照近年来本院系的复试分数线估测自己是否能够上线。如果有希望上线,跨考教育立刻行动起来,提前开始准备复试,提前与导师进行联络。和导师联系,并不是指拉关系、走后门,而是让导师熟悉,对未来的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 复试是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考生提前联系导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紧张情绪。和导师联系的目的尽管并不是获知复试题目,然而考生通过采取有效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多地从导师那里得知复试的相关信息。考研初试时联系导师还有些避嫌的想法,那么初试结束后联系导师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3. 和导师联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登门拜访或电话联系,或者发邮件等。可以通过E-mail和导师联系,有的导师在复试前为了避嫌,不接受考生的联系,但是并不拒绝发邮件的方式。第一封邮件内容主要是关于个人的介绍,目的为了让导师产生兴趣,所以一定要表达坚定的报考意愿和对导师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

  4. 如果学术功底比较扎实,则可以尝试在邮件中跟导师探讨一两个学术问题。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得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5. 对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这些文章在中国期刊网上一般都能找到,只需找到最近几年的文章即可,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个大体的了解。最好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热点内容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发布:2025-08-21 21:59:41 浏览:925
美国各大学校申研要求 发布:2025-08-21 21:46:55 浏览:724
山东大学威海声乐哪个老师好 发布:2025-08-21 21:40:45 浏览:2
武汉大学教授周怀北 发布:2025-08-21 21:29:54 浏览:174
台湾大学在职博士后 发布:2025-08-21 21:29:20 浏览:80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排名 发布:2025-08-21 21:20:55 浏览:823
大学老师与学生发 发布:2025-08-21 21:18:56 浏览:970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峰教授 发布:2025-08-21 21:16:29 浏览:723
四川大学高数老师 发布:2025-08-21 20:51:36 浏览:237
2016浙江暑期大学开学时间 发布:2025-08-21 20:51:29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