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大学教授主席

大学教授主席

发布时间: 2021-02-02 18:55:39

A. 北京大学法系第一任主席是

沈宗灵(1923年-2012年2月20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23年生于杭州,长期内居住在上海。抗日战容争期间,家住上海租界。 1942年,沈宗灵中学毕业,进入光华大学,攻读政治学。一年后转入复旦大学法律系。1946年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人文科硕士学位。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执教。曾任北大法律系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比较法-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家会总干事,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总干事,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学会中国分会第一任主席。1994年当选为国际比较法科学院联系成员。主要从事法理学和比较法学研究。 沈宗灵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B. 北京大学学生会的历届主席有哪些

第11届:潘霄鹏(1955年3月13日当选)
第12届:谭浩强(自动控制系)
第13届:谭浩强(自动控制系)(1957年3月17日当选)
第14届:潘丽华(女)(1959年3月21日当选。曾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西亚非联络处处长);曾点(女)(1960年3月当选)
第15届:俞纪美(1962年4月7日当选。曾任中国国际商会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第16届:张福森(自动控制系)(1964年3月19日当选。曾任司法部部长)
第17届:徐荣凯(动力系)(1965年9月7日当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清华大学学生会于1966年6月解散,徐荣凯也自动离职。曾任云南省长)
第18届:戴桂兰(女)(1974年2月8日当选)
第19届:(空缺)因“四人帮”破坏,本届学生代表大会虽正常召开,但并未选出主席。
第20届:彭顺生(化学工程1975级)(1978年6月20日当选,现为广东深圳市润丰千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京(自动化系)(1979年4月当选,1955年出生,现任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
第21届--第30届
第21届:林炎志(工程物理系)(1980年12月12日当选,1948年4月出生。林炎志是第一位由全校学生普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这种空前民主的选举方式在当时造成了轰动。现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第22届:宋 军(工程力学系)(1982年9月24日当选,1961年出生,现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23届:赵 艰(化工系1980级)(1983年9月16日当选,现日本工作)
第24届:杨振斌(自动化系1981级)(1984年10月当选,1963年10月出生。他最先提出学生会要成为“同学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这12个字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会的宗旨一直沿用至今。现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第25届:郭 谦(汽车系1982级)(1985年9月27日当选,1964年12月出生,现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
第26届:潘福祥(经管学院1984级)(1986年5月23日当选,1964年出生,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第27届:郭宏林(1987年5月14日当选)
第28届:方方(经管学院1984级)(1966年4月出生,1988年5月12日当选,现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杨红征(计算机系)(1989年10月当选,现任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第29届:杨岳(精仪系1986级)(1990年3月26日当选,1968年9月出生,现任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苏辉(自动化系1987级)(1991年5月16日当选)
第30届:吕运强(1988级)(1992年5月17日当选,现为美国ABB公司高级工程师,旅美华人专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尹霞(女)(计算机系1990级)(1993年3月当选,1972年4月出生,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研究所副教授)
第31届--第40届
第31届:蔡涛(材料系)(1994年4月16日当选,现任中星微电子公司总裁助理);孙勤芳(女)(电子系)(1995年3月27日当选)
第32届:石磊(电机系)(1996年4月7日当选);杜汇良(汽车系)(1997年4月11日当选,1974年12月出生,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第33届:孟华东(电子系)(1998年5月16日当选。。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王勇(精仪系1996级)(1999年5月15日当选,1977年3月出生,现任世纪明德集团董事长)
第34届:申跃(女)(土木系1996级)(2000年5月15日当选);孔磊(汽车系)(2001年5月25日当选)
第35届:阳波(水利系)(2002年6月1日当选,现任共青团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松涛(土木系1999级)(2003年6月19日当选,1980年4月出生,现任共青团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
第36届:郑晓博(计算机系2000级)(2004年6月6日当选。现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李冠华(精仪系2001级)(2005年6月2日当选)
第37届:毛捷(法学院2002级)(2006年6月3日当选,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郝瀚(汽车系2003级)(2007年6月7日当选,现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分团委书记);药宁(工业工程系2004级)(2008年4月26日当选)
第38届:张昭遂(电机系2005级)(2008年12月21日当选);齐兴达(汽车工程系2006级)(2009年12月27日当选)
第39届:刘烨(水利系2007级)(2010年12月19日当选); 张可(人文社科学院历史系2008级)(2011年12月24日当选)
第40届:忻隆(数理基科班2009级)(2012年12月15日当选);宋云天(水利系2010级)(2013年12月21日当选)
第41届:刘畅(建筑学院2011级)(2014年12月27日当选); 唐诗童(建筑学院2012级)(2015年12月20日当选)

C. 北京大学校长是什么级别

北京大学校长是副部级级别。

北京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也是国家32所副省版部级高权校之一。

大学行政级别的划分:中国大陆有三十二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其中加上了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市(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扩展材料:

目前普遍认为“副部级大学”是当前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些高校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由中共中央、中央组织部联合任命,而非通常的教育部任命。副部级大学只是一般的俗称,严格意义上,国内的普通本科高校都是正局级单位,但是,有一些高校因为合并,政策照顾等等原因,这些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高配为副部级,由中组部管理。

985工程高校中,除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这7所高校外,其余高校的校长、书记由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联合任命,中央组织部传达。其余的中央部属高校由教育部任命校长、书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副大军区级,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直属院校,对应地方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D. 哪个教授给毛主席读过书

可能是给毛主席读过书的都成了教授。

E. 清华大学学生会的历任主席

  1. 吕应中(机械系)(1949年4月29日当选)——江苏丹阳人。历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主任、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核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曾主持清华大学屏蔽实验反应堆和零功率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与运行,参加并指导了热中子钍增殖反应堆、高温气冷反应堆、固有安全性反应堆和全国能源系统模型的研究。

  2. 林寿屏(经济系)(1949年10月当选)——浙江常山人。北京市科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第一、二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继续教育协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他主持下在北京率先恢复了中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作出了贡献。

  3. 徐乃明(机械系)(1950年3月28日当选)——曾任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

  4. 凌瑞骥(电机系)(1950年9月当选)——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专业,1958年7月至1966年6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首任党委书记。

  5. 朱镕基(电机系)(1951年3月11日当选)——湖南长沙人。曾任国务院总理(1998年至2003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任院长。

  6. 邵敏(女)(机械系)(1951年9月底当选)——邵敏是建国后清华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

  7. 方耀堂(水利系)(1952年夏当选)——方耀堂当选学生会主席时,正是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期,清华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转变为一所工科大学,学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面临新的形势,蒋南翔校长专门召见方耀堂,听取汇报,指示工作。但由于方耀堂本人的工作能力有限,学生会工作差强人意。

  8. 张慕葎(1953年春当选)——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他是第一位获得连任的学生会主席,在他任职期间,推动全校各系建立了系学生会。

  9. 张慕葎(1953年9月19日当选)

  10. 林泰(建筑系)(1954年3月13日当选)——福建长乐人。他长期致力于高校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有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社政司“两课”在职硕士学位班教学督导巡视员,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从本届起,学生会主席任期改为一年。


F. 大学里,学生会主席有权力吗能管老师吗

有一定的权利,是针对其他学生干部的

但是不可能管老师

辅导员就是大学里级别最低的老师,学院级别的学生会主席受辅导员管理

G. 哪个教授研究毛主席最好

毛新宇教授最好不过,毛新宇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专注毛泽东思想和明史研究内。 1992年容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进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参军入伍,开始研究军事战略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 2003年7月份获得博士学位; 曾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正师职研究员,大校军衔。 2008年7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走上高级领导岗位,为副军级。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副军职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H. 大学里做学生会主席有什么用吗,大家对学生干部有什么

大多数从学生会中退出的同学们都对学生会有着质疑和否定的倾向,关于参与学生会是否有用的讨论也在每个学年的下学期末变得更为热烈。在学生会两年,审视自己过去的经历,忍不住想聊聊这个话题,给一个标题党风格的论断:学生会不是没用,但确实也没什么用。
学生会是有用的。在我看来,我认为学生会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你输送廉价的成就感。
我们为什么需要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因为大学和中学不一样,中学相比大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学生活有一个稳定的支柱,可以给你源源不竭自我肯定的支柱,那就是成绩。不管是一次月考成绩的上浮,还是写出了一篇标准的考场作文,亦或是做完一张数学卷子,都能够轻易的获得反馈,获得肯定和继续向前走的力量,因为你做的这些都可以通往一个看得见的未来,那就是高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周围人的大一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怀念高三的内容。而大学却不一样,它是人生很特殊的一个阶段,在大学的我们拥有已经成人的自由与权利,却不需要承担与之相对应的义务,你所做的就是为你的未来做准备。那么说实话,谁也不知道未来通向何方。你会犹豫,挣扎,反复质疑自己每天的生活是不是必要的,你会发现或许过了很久都没有拥有如愿以偿的获得感。
学生会究其本质上是一个群体,人总是在群体当中寻求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自我强化感的,在一次项目中,你和学校的各个部门接触打点流程,似乎掌控一切;你给部门的学弟学妹布置任务,对策划、总结,宣传稿的要点事项说的头头是道;你和那些商家谈笑风生,几千几万块钱只不过是几杯酒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学生会积累下来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很容易完成一个一个项目,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持久的接触与互相帮助使得我们和更多的人成为朋友,互相宽慰,获得成就感,继续寻找方向继续前行。
但是学生会也没什么用,正如学生会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成就感,但它却是廉价的。
我有一个学长,成绩中游,大一大二因为在自己院会参加了几个效果还不错的活动,很受到学工老师的赏识。于是大三成功当上本院的学生会主席。和他关系不错,经常听到他和我分析他们学院各个老师之间的势力对比,院长和老师,教授之间的矛盾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知我嘴严,也有时评价一下学生会的同事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略带兴奋的告诉我他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是如何游刃有余,着眼细节,让每一个自己身边的人都感到满意。我能看到他是由衷的高兴,大三一年,在学生会活动中忙忙碌碌每天都非常充实。只是大三过去之后,马上面临未来的抉择,原本就倾向于做学术准备保研的他因为大三几门专业课成绩略低,绩点落了下来,不得已只能选择支教一年换取免试读研的机会。
说学生会的经历给我们提供的是廉价的成就感,是在强调学生会提供的这种成就感并不等同于实际的成就。这个组织丰富的资源积累和官方的扶持很容易给你提供水到渠成功成名就的错觉,而和商家的觥筹交错大大强化了你自以为快人一步了解社会的自我麻醉,而在落后的官僚倾向的科层制组织形式中,你指挥学弟学妹落实一件件工作更是给你一种手握权力,挥斥方遒的迷幻感。我们很容易陷入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怪圈,将整片整片时间花费在待人接物,左右逢源的琐碎事务上。
对待学生会的态度,应该是你清楚自己应该从中获得些什么。譬如活动中熟知的朋友,譬如更大的世界,譬如一次次的自我认知与自我修正。同时,你该明白,学生会的工作只是生活极小极不足道的一部分,应该把更完整的时间留给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到你真正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要勇敢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独立的追寻。
可惜的是,大多数在学生会的同学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陷入到这种廉价的成就感中不能自拔,这些同学往往是批判学生会存在最激烈的群体。退出学生会之后发现自己鲜有所长的幻灭感,让他们开始完全否定当初进入学生会的决定。当然并不代表所有批评者都是这样,还有更多的人对这种体制存在的合理性表示质疑,笔者也有思考,但是本文暂时按下不表。
在学生会的两年,有过犹豫也有过自我否定,但也庆幸自己最终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从而更加感激这段经历。学生会一定是有用的,但却也没什么用。保持冷静清晰,才能从参与学生会的经历中有所收获。

I.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孙钧、汪品先、薛永祺、陶文铨、卢耀如。

1、孙钧

男,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获土木工程工学士学位。1954~56年间随前苏联专家И.Д.斯尼特柯修毕副博士课程并写作学位论文。现任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校务委员、名誉系主任,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1991年选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汪品先

男1936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3、薛永祺

薛永祺,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1937年1月11日生于江苏张家港。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双聘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卢耀如

男,1931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校调整入北京地质学院,后曾随外国专家学习,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9)大学教授主席扩展阅读

截至2020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1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6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6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热点内容
大学生翻译器 发布:2025-08-21 14:41:35 浏览:343
中央民族大学复试名单 发布:2025-08-21 14:36:54 浏览:822
苏州在校大学生 发布:2025-08-21 14:34:01 浏览:534
武汉大学转专业申请表 发布:2025-08-21 14:32:59 浏览:160
湖南省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报名时间 发布:2025-08-21 13:55:35 浏览:683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郭奕玲 发布:2025-08-21 13:42:24 浏览:852
考研好考的财经大学 发布:2025-08-21 13:37:40 浏览:371
湖南艾滋大学生 发布:2025-08-21 13:37:38 浏览:427
厦门大学mba工商管理报考时间 发布:2025-08-21 13:37:36 浏览:24
山东科技大学2016博士 发布:2025-08-21 13:31:52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