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漂亮研究生
『壹』 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
1. 导师最佳年龄:30~35。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内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容几率比较大。2. 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3. 不要选胖子做导师。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贰』 男导师如何面对女研究生
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未婚男导师(如清华的副高博导)与慕名而来的女研究生之间“擦出点火花”,本属“郎才”遭遇“女貌”而“水到渠成”之事!然而,如今男老师与女学生之间的“师生恋”,难免让人感觉有“胁迫”或“利益交换”的嫌疑!按照“象限论”,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师生恋);老师爱学生,学生不爱老师(单恋);学生爱老师,老师不爱学生(单恋);老师和学生不来电,等等,不一而足! 今天我不想谈“师生恋”或“单相思”之类的师生关系,而是想谈谈父亲辈的男导师如何面对女儿辈的女研究生。这种关系看似简单,但有时也很棘手!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很重要,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层面的沟通和融洽!简单、粗暴不行,指责、辱骂更不可取! 假如男导师手下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一切都好办,重活、脏活都让男生包办了,女生当然没什么意见!男女生之间也比较好相处,不会相互攀比,也不会彼此嫉妒。最难办的是手下同时有两位女生,导师时时刻刻都在“走钢丝”,玩平衡,稍不注意就有得罪其中一名女生的风险!平日里,像跑腿、代劳之类的事好安排,大家轮着来。打牙祭啊、发补贴啊,大家也都一样,没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一个脸色、一种暗示、一句话,对待男生可以“随意”,对待女生就要“注意”!因为女生感情细腻、心思敏感、情绪多变,需要小心呵护!她们既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和激励,更希望精神上的抚慰和关爱,尤其希望导师对待她们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不要“偏心”! 在女导师手下,女生内心世界发生什么状况,也许会直接跟导师说清楚,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可是,面对男导师,即使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也不好意思说出口,结果憋在心里,很不开心,直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师生之间除讨论研究工作之外,也可以拉拉家常。作为父辈的男导师,应该像关心亲生女儿一样关心女研究生,有时不妨主动询问她的生活情况,适当表示关心,并及时排忧解难,使她平稳度过生活中的困难时期。 我在这方面应该是个“弱智”导师,由于平时不太留意他人的观感,也可能曾经不自觉地表现出某些“偏心”的言行,结果让个别女生心存芥蒂,最后得知真的得罪了她!回想起来,无非是安排某位女生的实验较容易,毕业前就出了一篇SCI论文,拿了奖学金;另一位女生的实验做起来比较难,直到毕业也出不了论文,自然拿不到奖学金。问题在于我没意识到她们之间在攀比,而事后我又没能及时进行疏导,更没采取合理的应对之策! 因此,我在这里现身说法,希望带女研究生的男导师们,要根据女生的特点,多从小处着眼考虑问题,否则你冷落了某位心思缜密的女生,可能此生再也赢不回她的心!在校期间这种矛盾也许不会暴露出来,女生伤心的泪只能往肚里咽,但毕业后师生缘尽,师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最伤心的莫过于导师了!
『叁』 对研究生导师来说,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导师选择一个学生也必然有他的标准,但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善良与正直是做人的基础,做事先做人。
2、负责。研究生是成年人,要对自己、对所承担的课题、对周围的人乃至社会负责任。做研究不是替老师打工,是为自己培养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获取资源、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的能力。我带过的学生,有的智力平平,但有责任心、肯动脑子肯吃苦,交代一件事情,就能做得稳妥。有的十分聪明,但做事情这一下西一下,没有责任心,即使老师追在屁股后面也没用。毕业之后,2年内已是天壤之别。
7、生活能力。导师不是保姆,不负责吃穿住行。上研究生后面跟着老妈的,通常比较不靠谱。
8、动手能力。尤其是实验科学,会动手、敢动手非常重要。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人却越来越笨了。
9、思考能力。思考,有时候很简单。同时考验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最后,选择一个好的研究生导师并不容易。但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导师的科研水平,性格人品,以及是否能耐传授知识给你都是很重要的,但事情总难两全其美,所以要结合自身做出更优的选择。
『肆』 研究生导师是越有名越好吗
研究生导师不是越有名越好,人品好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
理由有三:
首先,版越有名气的权导师,就越忙,哪有时间亲自带学生?多半都是放羊,运气好的学生能做老师的课题(不少课题是导师拉来的,却没时间做,但是与学生所学无关或者超出其能力),一起发表文章(多半都是学生写,导师改一改,然后署名),说到底,这样是学不到什么“心法秘笈”的,更多的是表面上的风光,实际上还是“自学成才”。假如你的导师名气不大,但是人品好,有责任心,那么他至少会对学生有交代,能把自己的心得拿出来分享。
其次,做名师的学生,压力通常比一般研究生大。如果导师很忙没时间管的话,那么他的学生就惨了,明明是自己教自己,还不能在别人面前说破。。。。。。郁闷啊。更要命的是,有些无良导师还把学生的成果窃为己有,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闻了。
再次,找工作的时候,名师未必能帮上忙。因为,名师就算有路子,却没有义务要拿出来帮学生找工作。国家和学校都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全凭人家乐不乐意了。换句话说,人家不帮忙,也无可厚非。
综上所述,最重要是导师的人品,有名声固然好,但是没人品的导师一定不能跟。
仅供参考:)
『伍』 读研究生选什么样的导师好啊
研究方向很重要的,因为导师有很多的联系网络,一旦你和他搞好关系,他会非常版乐意进行各种推荐权和深造的机会。
如果你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哪怕你不在意,导师这边也会重视哪些和他方向或是他擅长领域的学生,性格方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得到更多指点,所以选择重视你的吧,他也是太过在乎才变得严格的,毕竟一个导师带的学生是有限的,这个也得进行竞争,花费那么长的时间进行指导,都希望自己的得意弟子能够出人头地。
个人认为如果希望能够学的深一些,必须要有兴趣作为动力。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和他交朋友,就要在思想上进行沟通,没准你会发现它可爱的一面
『陆』 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呢
01.有发掘潜力的
02.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 这样的学生好教
03.道德不错的 有些学生在这个导师跟前说这个导师好 同时又在别的导师面前说那个的好 导师很反感这样的学生的(其实谁都烦这样的人)
『柒』 研究生导师:是老的好,还是年轻的好
能选导师说明是保研或者考的还不错,处在分数线边缘的人表示只要有老师要就行,而对于调剂的学生来说扑通一声跪下,只要有老师要,我什么专业都能学!
如果你不知道该选什么导师,可以先分析一下各年龄段老师的优缺点。
40岁以下:如果导师年龄35岁以下,你很可能是你导师的第一位学生,导师在经验上可能没有年龄大的导师有经验,但优点在于年轻导师会非常尽职尽责,非常热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的压力,同时是否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也是他们的评价标准之一。因为面临的压力大,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学生的确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在短期内发表比较优秀的论文!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因为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在选导师的时候,也不要过分的注重头衔,有许多老师很厉害,但是却不会指导学生,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导师时要记住人品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捌』 导师最喜欢研究生的哪些方面
很多人说导师喜欢任劳任怨、能为老师打工的学生,但这种说法似乎太过于片面。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些导师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打工仔”,但并不是所有导师都如此,因为导师,也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
首先,导师在招研究生时,第一个要考虑的,一定是学生解决事情的能力(当然必须是在初试成绩达标的情况下),这种能力可以为导师减轻不少的工作。考研复试时,导师会通过各种问题来判断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时随机应变的能力,而初试成绩却不是他们特别看重的一点,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初试分数非常高,在复试时却被刷而招了分数较低的学生。
除此之外,可能因为导师的性格等各方面原因,使得不同的导师对于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有些导师特别青睐那些情商较高的学生,有些导师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看重等等。这么说来,考研这件事儿,还是看缘分,碰到投缘的导师,研究生期间可能轻松点,碰到不投缘的导师,研究生期间可要悲催了。
希望成绩理想的同学,能够积极搜寻自己喜欢的导师的信息,多做准备,得到导师的认可,顺利实现自己的考研梦。
『玖』 我是一名研究生,选了个导师,很牛逼的样子,但是没过几天他说给我安排了一个副导师(负导师、辅导师)
不要这样理解,你的导师没有踢你,主导师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就会安排副导师,好好和你的副导师交流,在他的指导下你才有充分的空间可以成长。
『拾』 女研究生:为什么漂亮的女生不读博
我细细的想了很久!或许是应该说一说的时候了。让那些对读研抱有幻想的“围城”外的学子,能够更加慎重和冷静地思考自己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当然,如果你是已经站在一个平台上,需要一个文凭来达到下一个高度的,没必要看了! 对于研究生,一直是我的梦想吧!也许是从高考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平时排名和自己一样的同学都考到了北京,自己却落在一个不死不活的学校开始;也许是亲戚中的读研的小孩,对自己冷淡开始。就想要考研!想要证明自己! 于是大学四年,没有娱乐,没有爱情,所有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书本和学习。考研的时候也是没有悬念地考到了本校。这其实是错误的第一步。(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不想用家里的钱)而只有考本校才能得到公费名额! 而在那个不死不活的学校里。导师都是半吊子出家的和尚,三个有导师资格的人,带11个学生。也就是说不分导师!这其实是悲剧的第一步。没有导师,也就无人负责。 一、课程 我曾经充满期望的研究生课程,其实也就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表演场地。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之分。公共课的政治老师,是一个曾经进入过地方县级政府的官员。因此,他的课堂不能迟到,不能睡觉,不能看报,不能背单词。必须手背在背后,正襟危坐,脸上露出专心的神情。这是我们在本科积累的经验。没想到研究生的公共课仍然是他上!于是很多外来的同学痛苦异常,即使敢于逃自己导师课程的学生都不敢逃他的课也不敢迟到。但是,这还不够!这位所谓的老师也是导师,也带研究生。于是他的研究生们常常被叫到各种酒楼为导师付帐买单……校园之中某某没有看到他,于是被他牢记姓名,不让专业课过关;必须购买他的论著才能毕业……(这位导师的事迹,在2006年的时候曾经被学生帖到各大网站。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 而英语老师,则更是绝倒。人是百里挑一的好人,就是她的英语中总是夹杂着一股当地方言的味道。这恐怕是英语中国化,乃至于本地化的第一人!她也是一个导师级代表人物,带外语的研究生!虽然,她给我们上课总是在讲单词的汉语意思,虽然她的听力就是给我们放洪恩英语,但是,她是一个传统的善良的女人,尽管大家都知道她的先生(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有那么一些不清不楚。但是她总是那么自豪地提起自己的先生。甚至我们的课堂成为她的回忆场,但是我们私底下都认为,也许她不够聪敏,但她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女人! 研二的时候让我们的一个同学,据说她原来是外语系的,给大家上专业外语。教材就是导师之一,到加拿大买回的一本外文理论书。于是我们的专业外语课成为自学翻译课。 至于真正的专业课,研一、研二,不过就是这三个老师翻来覆去地上不同的课程。三位老师各有风格。进校的时候就有问大家有何要求,那时候刚考上,研究生一个个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学很多东西。于是要求导师开阅读书目。导师们都答应了。导师A在每周的课堂上开出书目,然后就开始海阔天空地聊,不时用眼睛盯盯漂亮的学生小E。一周后,开场白便是书读了哪些?一周的时间根本无法看完他开出书目的一本。小S总会如数家珍地报出自己不但看完导师A开的书目,还看了其他多少的书目。于是导师A用赞赏地口吻表达他对小S(男)的喜爱!于是剩下的10个人开始瞎编自己的阅读量,没有看过的书也能信口胡言,幸好这位导师A也不要求谈谈感受。于是询问完毕差不多也就剩下十分钟上课。导师A又开始用他的下半身研究来互弄大家……口水讲干,也就自然下课!曾有同学说A到某校讲学,被介绍为“性学大师”……虽然无法考究其事实依据何在?不过A在课堂上盯小E看,却是无法磨灭的事实! 导师B,则是一个好好先生。上课的时候总是讲述他辉煌的研究经历。主要是论文的发表情况,被复印转载的情况,论著的出版情况,大都是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我在本科因为想要考研,几乎本校老师的课都去听过。因此,导师B讲不出新意,我也听不出新意……于是勉强在办公室听完课程变离开。逐渐的正如11个人中的小E和小S被导师挑中以后。小J成为导师B的铁杆坐上宾,至于原因,无人知晓,现在想想,其实我们那11个人中真正占尽风水的就是小J。 导师C,算是真正的科班出生的学者。“三剑客”我们私底下的称呼,中唯一的女性。她上课以自己发表的论文为主,间以自己的生活感悟,应该说她是三个中真正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的人。但她似乎没有挑中11个人中的任何一个! 三个人的关系是:A和C的有矛盾,A看不起B,B和谁都不远不近…… 二、沟通 11个人中,有6个是工作以后考研的,有5个是一直读书读上去的。六个工作过的人总成为我们沟通的领头人。于是大家总是集体活动,小S总会以一种清高的姿态来冷笑这种沟通!小J总是一幅老实地跟着大家前往。每次我都以为大家集体活动就算表示心意,就不用再沟通!这就是直读的学生容易犯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