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1. 中国最年轻的女教授是
范淑琴,女,1978年出生,1997年5月入党,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安全教研室教授。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2006年12月,在范淑琴职称晋升评审中,该校专家、评委全票通过了审议。该校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唯资历重能力,上级有关部门在层层审批中更是一路“绿灯”,就这样,范淑琴成为了我军教授方阵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成为了全军最为年轻的女博士教授。
参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研究课题6项,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有关研究成果曾在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宣读并发表,攻克了国际数学难题“汉森·穆伦猜想”。2005年7月荣获钟家庆数学奖(27岁),2006年12月晋升教授(28岁)。
15岁上大学,19岁读硕士研究生,22岁攻读博士,26岁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7岁攻克国际数学难题“汉森·穆伦猜想”,28岁成为教授,29岁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课题研究,1999年参加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以数论和信息安全中的数学问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2002年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宣读有关研究成果,2004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提出了在世界数学界影响很大的“Fan-Han”方法。
1993年,怀着孩时的绿色梦想,年仅15岁的范淑琴以高出录取线2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成为了该学院当时年龄最小的学员。
“汉森·穆伦猜想”是国际著名的数学难题,在信息安全、工程通信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发价值。之前,国内外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曾致力于此难题的研究,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怎样才能破解这一世界数学难题?2002年,正在读博的范淑琴在导师、该校信息安全系主任韩文报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开始了向这一世界颠峰的挑战,走入历时三年的艰辛探索之路。在充分消化已有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在经过无数次的推导计算和无数次的失败与“绝望”后,已经在实验室连续工作了四个昼夜的范淑琴,终于凭借着惊人的数学天赋,在创造性地引入p-adic和Galois思想方法后圆满的解决了“汉森·穆伦猜想”和Cohen问题。英国著名学者S。D。Cohen称所提出的p-adic思想方法为Fan-Han方法.
请采纳。
2. 麻烦推荐下浙大信电系通信方向的好导师,最好是年轻点的,能真正带学生的那种,教授、副教授都行 谢谢!!
不知LZ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就研究生而言,通信所的老师一般都会自己带研究生的,毕竟研究生也是替老师打工的;本科生的话,就看老师而言了,有的老师不喜欢带本科生,加上自己也很忙,也没时间来管。
浙大信电都是好老师,有问题也都很耐心讲解的。就我了解(别的可能不太了解,就没写)
比较牛的又比较年轻的(可能也比较忙的)有:
徐文(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信号处理与水声学
于慧敏(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视频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虞露(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视频编码、多媒体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比较年轻又很热心,专业也很强的有:
杭国强(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多值逻辑; 新型集成电路设计理论
化存卿(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无线网络
唐慧明(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图像通信、图像识别
王维东(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多媒体通信,视频图象处理,嵌入式系统,数字电视
徐元欣(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面向3G网络的边缘接入网系统、光网络系统、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具体你可以发邮件询问哈
3.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27岁女博导刘琬璐,本科毕业6年成浙大最年轻教授
27岁的女博导,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惊奇的,这是人家努力换来的,刘琬璐,所取得的一切靠的是实打实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不拼爹不拼关系,她的优秀,我们难以想象,让我们更加难以想象的是,为了能够走到现在的这一步,她所付出的努力。
有人一定会说她的家庭可能大富大贵,或者原本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其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的父母只是上海最普通的两个纺织工人,是那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那种,家里条件只能算是普通,极其普通的那种。她只有一个表哥是写手,在辛苦的码字给大家看。
而且应佚伦从小就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传统型学霸,成绩虽然一直不错,但是绝不是那种在学校里出类拔萃顶尖的存在,这也能从他的本科华东理工大学看出一二,华东理工确实是所好学校,但是和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百姓的认知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很大程度靠的是应佚伦自身的努力,以及对于所学习的专业的喜爱,一个人找对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成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应该这么说应佚伦真正践行了那位著名的女儿所说的能力之外的资本是零,我想浙江大学的刘琬璐也是如此。这样的优秀人才对于我国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我们的媒体对于这些创造奇迹的科学家们关注又特别的少,是不是能够在关注流量明星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科学界的人多关心一下呢,毕竟明星只能带来流量,科学家的一项科学成果,却有可能带来一场科技革命
4.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是多少岁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叫黄鸿,2006年,20岁的黄鸿被破格提升为高级教授
中国最年轻副教授的好像只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温元凯
5.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是…
全国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曹珍富
余秋雨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6. 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是谁
当选院士时最年轻的中海军工程学院马伟民,动力专家.
王选发明照排时还没有院士制度
7. 张忠苗的浙江大学教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抄成都袭地质学院读大学;
1983年9月至1990年8月: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任研究室主任等职;
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浙江大学土木系岩土工程读硕博研究生;
1993年8月至1996年12月:留校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
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1999年获博士学位);
2001年12月起至今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8.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余秋雨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全国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曹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