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博士换导师
Ⅰ 哈尔滨孟庆刚院长简介,联系电话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
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
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
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
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学习经历:
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
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
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
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
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
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
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
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
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全国十届青联委员;
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
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
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
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医疗技术:
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
医学论文:
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
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
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
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
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
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
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
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
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
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著书:(均第一主编)
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
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
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
其它获奖:
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
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
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
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
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
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
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
【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Ⅱ 本人即将入学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读博,请问有机会出国么,需要英语测试么托福或则GRE,想去美国。
一般来讲博士出国,不论是去做博士后还是联合培养,都不需要这些的,只要对方导师愿意接收就行。
Ⅲ 请问,在哈工大当老师待遇各方面怎么样收入可观吗
我是一名哈工大本部大四的学生。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北航,或者同济,或者天大,或者南开,或者一个财经学校等等,但是我绝对不会再次选择哈工大。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会这样说自己的母校,可能会觉得我一定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讽刺的是,我多次被评为哈工大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客观的讲,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个非常二流的学校。以下仅针对本部的情况进行说明。
一、生活环境
哈工大本部有两个校区,二校区比较偏僻,因此也比较安静,空气也很好,总的来说还可以。绝大多数专业只有大一时才在二区上学,只有少数专业如市政、土木等才会一直留在二校区。搬到一区后,男生的噩梦就开始了。因为大多数男生都住在破旧不堪的一、二公寓,是传说中亚洲第一、第二烂的学生宿舍。这些公寓都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连大门都是木头做的,一共6层,每层110个寝室,4个厕所,每个寝室6个人。夏天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冬天还经常不供暖气。整个建筑围成回字型,和监狱一样,里面阴暗潮湿,甚至会有小强出没。教学楼也非常之破,图书馆和格物楼都是原来的危楼,只是后来换了一层皮而已。2010年整个学校一直在“旧版翻新”,因而被同学们戏称为“哈尔滨工地大学”。
二、教学质量
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很糟糕。老师讲课如同催眠一般,枯燥乏味,即使是大学阶段,却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一套,老师常常会说:“这里是重点,因为考试经常考!”或者“这里是重点,因为考研经常考!”我们到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去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在这里学习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为工作或科研做准备。如果你觉得哈工大的教学质量很不错,那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失眠症患者,或者是一个热爱考试的人,或者你是一个女生(在这个男女比例7:1的地方,由于“物以稀为贵”而引起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毕竟是比较明显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但是这个听上去令人兴奋的活动只是一个二流高校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活动。因为只要你填几个破表,做几个破PPT,答几次辩,即使什么也没做出来,照样可以混到创新学分。口口声声喊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却通过制定“保研新规则”,降低和取消竞赛加分的方法(竞赛或省一等奖不加分,获得十个国家级一等奖也给加一个的分)来变向抵制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数学建模、力学结构、电子设计、程序设计竞赛等)。考试基本都是“考背诵”,因为几乎所有考试题目都是模拟题或者往年题或者书后题原题,没有“智力”含量,谁肯多花点时间背题,谁就能打高分。有的科目我只上过不到10次课,考试前背背题照样等打90多甚至满分。难道说限制学生去参加更有挑战性,知识更加灵活的竞赛,而去逼迫学生“背诵”,考试多得那么几分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了?搞笑。这种老套教学模式,只为形式主义服务的制度,即为“规格严格”,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岂能“功夫到家”?
三、人文气息
哈工大是一所工科院校,人文气息薄弱或许是工科大学的通病。这里不做评价。
四、学习氛围
学风非常之“正”。因为绝大多数同学都将分数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将保研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而课后背诵的风气自然很浓烈。书声朗朗,只为背题打高分。但可惜的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喜欢做一些无聊的竞赛,做一些无聊的项目,并以牺牲自己的分数作为沉痛的代价,这些人试图污染哈工大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邪恶终究是无法战胜正义的……
Ⅳ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作为哈工大威海的老学子,我也来说一嘴吧。我想先哭诉一下,来哈工大读书的话,一定要学工科!学工科!学工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然,我是针对于男同学,女同学的话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吧。因为工大的工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强!基本上学工科的话就业形势都很好,比如机械,车辆,电气,通讯。
总之,哈工大很好哟,一校三区都很棒。当然,更希望你来威海校区看一看啊!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Ⅳ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的研究所部分成员简介
所 长:姚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制冷学会高内级会员,容自1988年起从事暖通空调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副所长:姜益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热能工程系副主任,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会员,自1997年以来一直从事热泵空调技术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技术骨干:倪龙,博士,讲师。发表论文10余篇,曾在2008年全国暖通空调学术年会“地源热泵技术”专题交流会上做《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发言。
顾 问:马最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暖通空调委员会理事、《暖通空调》等杂志编委。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热泵技术在我国暖通空调中应用的评价;暖通空调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暖通空调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研究成果累累。
Ⅵ 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怎么样日后就业怎样呢我是机械的,想转专业,求专业人士建议。
你听抄那个人瞎说
哈工大的飞设可能偏航天
机械的可以学
可能要补一补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
飞行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再加上一些自控理论
基本上差不多
就业的话如果你本科是211(个别单位要求本科985)
那么肯定是没问题的
北京等地区的航天单位工资尚可
但是绝对不会上万
至少每个月发的很难
几年下来年薪十几万到是有可能的
我本人是航空的
我们中航工业的主机所刚毕业的小硕士也就6万左右
工作几年可以达到接近十万
各单位的工资略有差距
不当小领导也没什么意思
但是高技术的人往往比较死
领导也不是相当上就能当得上的
还是想想你想干什么吧
航天这个范畴太巨大了
Ⅶ 请问哈理工保送研究生和哈工大考研我该选择哪个
我是哈理工的学生,现在有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机会,可是我想考哈工大的研究生,到底该回如何抉择呢? 满意答答案 热心问友 2010-06-15我感觉除非报送到你们学校的优势专业,比如电气机械自动化之类的,可以考虑去,如果不是,还是考工大研吧,毕竟你们学校的研究生毕业除非是优势专业,要不,就业时比本科生的优势不会太明显,提升空间不大,就不值得花两年多时间读研了,所以安下心来,破釜沉舟准备考工大吧 追问: 我学的是电气绝缘与电缆。。。 回答: 你考研准备考工大的电气自动化的研究生吗?你们本专业保研的话,按你保研排名,研究生方向大概是啥?导师能不能找到不错的,如果都比较理想的话,我个人感觉你们学校的电气学院不错了,你如果不换专业的话,保本校电气学院的专业应该挺好啊 追问: 知道了,十分感谢。。。你也在哈尔滨上学吗 回答: 恩,我在哈工程
Ⅷ 你好,我和我男朋友都是哈工大焊接方向的硕士,想去新加坡国立读博士,他想读机电一体化,您看怎么样
博士换方向难度比较大,你们能不能换成就要看你们在要读的博士专业上有没有研究思路了。
Ⅸ 哈工大下一届校长是谁
我认为徐晓飞同志有这个可能,也有这个能力。
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前软件回学院院长。答
身兼数职
国家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副主任。
省级:黑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国际学术团体任职: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企业互操作工作组(IFIP TC5 WG5.8)副主席、欧洲企业互操作虚拟实验室INTEROP-VLab中国节点主席;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终身会员、IEEE会员。
客座兼职: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客座博士导师、香港大学客座研究员。
Ⅹ 哈工大最新的保研加分政策
2014哈工大保研政策介绍
【保研成绩排名问题】:前六学期的平均学分绩(100分)+竞赛评优加分(5分)转专
业的同学前两个学期成绩是按转专业之前的学分绩算。关于学分绩的计算没有什么可
说的,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请查看自己的学生手册,那里有很详细的解释,也可以点我
的扫盲坟贴。这里重点说一下竞赛加分问题,众所周知,美赛的加分已经下调,具体
政策如下,三、2012年调整科技竞赛优秀加分分值项目考虑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比例过高的情况,原特等奖(Out
Standing)按一等奖加分、原提名特等奖(Finalist)按二等奖加分、原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按三等奖加分、取消原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加分。
剩下能加分的在保研文件里有说明,取所有奖项的最高分,不累加。
【保研比例问题】:以前的比例应该是前20%校内,20-25%是校外,今年比例下调到24%,可以说坑了很多人。分为校内学术+校内专业+保研协议内的
24所。保研文件里跟工大有推免协议的24所推免比较容易,需要自己联系那里的导师。像西工大的铸造比较强,院里和那边有联系,今年联系那里的导师就比较
简单,基本不用费心。而院里可以有两个24所之外的保外研究生名额,该名额占保外的名额,这两个名额是整个院系的学分绩比较,比如如果都选了保24所协议
之外的(一般是上交,浙大),排名靠前的就会把排名靠后的挤下去,而后者就只能选择24所之内了,不过不用担心,因为现场会告诉前面签协议的人的选择,不
会出现因为协商不当而出现坑爹的没保上上交
却只能保24所的情况。这里说一下有些院系2+2项目最后的保研情况,2+2出国的不说了,自然是自动放弃了保研,我们院里是所有2+2项目的同学单算,
因为前两年学的是英文课程,而且所有课程的成绩都算,所以平均学分绩乘了一个系数(具体不知道),然后一起排名,保研比例应该也是20%。
【关于保研时的学术型和专业型】:本校保研的都是工学硕士,考研的按成绩排名才会出现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之分,而本校保研的工学硕士里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学
术型的研究生论文可能更艰深一点,理论性更强,专业型的论文则多与实际相关,据说是专业型硕士最后要比学术型多一个什么证,类似于技能认证的证,这点不置
可否。学术型可以推荐直博,专业型需要通过考试读博,这点或许是很多排名靠前的人选择学术型的原因吧。
【保研时的专业和方向问题】:具体小方向的名额分配各不相同,保本校研只能保本专业,但是可以换方向,比如寝室一个哥们毕业设计的导师是铸造方向,但是最
后他选择的是锻压方向,所以这就意味着他本科和研究生导师不一样了。保外的专业选择问题看你保外的院校了,一般不会被调剂。
【关于保研名额的放弃】:出国的同学必须签放弃保研协议,不能拿着保研协议再申请offer,
否则到时候不放人,但是出国的同学可以选择签另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意思就是,如果明年九月没有拿到offer,可以保留保研权利,跟随下一届保研,但是这
样本科毕业证上写的日期就是五年了,我特意问了一下这个五年和四年有什么具体区别,院长说看找工作时公司的要求了。其实应该是没什么区别,这个政策保证了
即使出国不顺利也能有学念,给人一个退路,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保研放弃协议签的这么干净利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