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教授
❶ 李德仁的弟兄五院士
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院士旧居景点,你会听到导游讲这样一句话回,“答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弟兄四院士”。“弟兄四院士”指的是拥有三个院士头衔的李德仁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他们是一对亲兄弟,都出生在溱潼古镇。从12月7日开始,这句话要改写为“弟兄五院士”,因为李德仁和李德毅的堂弟李德群,出现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中。
李德仁今年76岁,是世界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
李德毅今年71岁,1983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现在总参工作,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德群今年70岁,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主任、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此次增选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❷ 李德仁导师是谁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内感学家,武容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苏黎世理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10 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文名
李德仁
出生地
江苏泰县(祖籍丹徒)
出生日期
1939年
职 业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毕业院校
武汉测绘学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主要成就
1988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5位博士生荣获全国百篇优博展开
2012受聘
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院长
❸ 李德是哪个国家的人
李德是德国人。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情报员,是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聘请的军事顾问,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1932年春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将经费交付佐尔格,同年秋天到达上海,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后来奥托·布劳恩“作出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3)李德教授扩展阅读
遵义会议上受到批判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上,李德受到批评,其军事领导方式和战略战术方针也受到批判,并被写入会议的总结决议之中:“政治局扩大会认为××同志特别是华夫同志(××同志指博古,华夫同志指李德) 的领导方式是极端的恶劣,军委的一切工作为华夫同志个人所包办。
把军委的集体领导完全取消,惩办主义有了极大的发展,自我批评丝毫没有,对军事上一切不同意见不但完全忽视,而且采取各种压制的方法,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是被抹杀了。在转变战略战术的名义之下。
把过去革命战斗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完全抛弃,并目之为‘游击主义’,虽是军委内部大多数同志曾经不止一次提出了正确的意见,而且曾经发生过许多剧烈的争论,然而这对于华夫同志与××同志是徒然的。”
“政治局扩大会认为为了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创造新苏区,必须彻底纠正过去军事领导上所犯的错误,并改善军委领导方式。”李德在他1973年出版的《中国纪事》中是这样回忆的:“至于我呢,我只能吃力地跟上两天的会议。
伍修权显然不乐意给我翻译,而且译得也不完全。因此,我在得到会议记录或者至少是尚待作出决议的文字材料并详细阅读之前,没有表明态度。”
对于会上对他的批评,他认为是“诋毁”,辩解说:“一个外国顾问既没有下达指示的权力,又不懂中文,和外界又没有联系,怎么才能做到这些呢?”同时,他坚持认为遵义会议“不是解决生死攸关的原则问题,而是一场无原则的派别斗争”。
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篇《教授与明星价格比》的文章,说上海交大的李德教授到企业讲课,一天
无
❺ 李德的简介 ·北洋企管顾问公司高级顾问;国际认证专业培训师;MBA导师 ❻ 长征三人团李德是哪里人 一、李德是德国慕尼黑人。 二、简介: 李德(1900年~1974年),奥地利人,共产国际派驻内中国的军事顾容问。1900年9月28日生于德国慕尼黑,1974年8月15日卒于柏林。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笔名华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共产党。1918年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 1926年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2年春毕业后,进入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因与王明较熟,被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东北收集日军情报。1933年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战术,反对游击战,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红军长征开始时,是军事最高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的权力。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编委会主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苏联红军。1941至1948年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1949年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居,潜心著译。1964年任德国列宁著作德文版主编。 ❼ 红军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李德,请祥细介绍,
李德(1901-1974),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又名华夫,还曾用名李特罗夫。李德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大名鼎鼎、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最高三人团成员。 ❽ 李德仁的弟兄五院士有哪些
❾ 李德后来命运如何 1935年1月,在遵义会抄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的权利。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编委会主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莫斯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苏联红军。1941至1948年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1949年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居,潜心著译。1964年任德国列宁著作德文版主编。1973年出版《中国纪事(1932~1939)》,对中国革命历史事实有一定程度的歪曲。1974年8月15日卒于柏林。 ❿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是哪国人
德国人。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