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生选导师
① 报考研究生时如何选择导师和专业方向
李开复:对于中国的研究生来说,很难有机会做到世界最前沿的工作。但是,你还是可以有一个很充实的研究生生涯。我建议:
1. 如果你读研究生是为了就业不是为了研究,那就直接选择那些实践性高的课——例如网络娱乐、软件测试等,这样就不必担心研究项目没有意义了。就算许多时间都在替老师打工赚钱,这些项目还是可以增强你的动手能力,不过如果你本科不是学这行的,你还需要把本科的基础课程补足。
2. 如果你还是想做研究,那要多研究每个老师和他所做的课题。先查查那些老师的研究是最受人尊敬的。你可以到Google学术搜索,查查你的老师的论文引用率有多高。除了中文的Google学术搜索,也要找英文的,看他有没有在国外发表过论文,文章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是否是高质量的。报考导师时,要多打听每位老师的具体教学情况: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是否是那种上了年纪,研究思路和方向都是很落伍,但是又很固执地做没用的题目的?是否有时间具体指导学生?过去他所指导过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如何?人品如何?是不是那种不放学生毕业的?师从于他以后能做真的科研还是只能做无用的项目?他对你的规划目标会支持吗?例如:如果你打算出国,查查看他过去的学生中有多少拿到硕士学位后成功地出国了。
3. 挑选课题时,有些课题是纯理论性质的。虽然这些课题还是有可能做出有意义的结果的,可是一定要确认导师的能力。有些课题是纯粹模仿国外课题的。做这些课题的时候,首先要重复国外专家的工作,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深入推展,其实这种研究风险较低,你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建议在接受这种课题的时候,直接和国外专家取得联系。重复国外专家的工作当然不是为了剽窃他人的成果,而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推进,必须引用他人的工作。国外的专家知道你在重复及推广他的工作,他会非常乐意支持你的,甚至有可能提供他的源代码给你,至少也会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还有些课题是与“流行的交叉学科”直接相关的。这些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但你无需发明一个新的理论,而是把领域A的理论用到领域B。
② 考研一般什么时候选导师
1.有些学校是在参加复试之前,给学生一个导师填写表格,让学生确定导师,选导师的名额有3个,按循序一次往下,第一个导师满了就按第二个导师安排; 2.有些学校是考试完复试的时候选导师,导师的选择是双向的,要老师也要你才行; 3.有些学校的导师选择时间是在入学后一年才选导师; 拓展资料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硕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③ 考研报考导师怎么选择
研究生阶段要读三年,这个阶段里,都是导师在对你进行指导,所以选择一个对的内老师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容老师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老师的学术水平和人品,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水平在于你能不能在这三年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人品则关系到你能不能在这三年里学习的很舒服。才思祝您考试成功。
④ 考研怎么选导师
研究员、教授区别不大,据我所知研究员是指学校里专门成立的研究学院里的老师,比如学校里有个跨文化研究所,那里的老资格老师就是研究员。你选导师时要注意的:
1 导师研究的领域、研究时间长短、发表过多少相关论文、他如果还教课,就要打听他教的课的重点,能弄到考试题最好,这也是考研时他命题的一部分重点。
2 看他的校外头衔,就是学术界地位,比如教翻译的最起码得是翻译协会的委员。
3 如楼上所说的看看教育背景,不过这个不是很重要,尤其当老师已经45岁以上时。
4 早联系老师和该校学生。
5 看看导师的论文和他指导的学生的论文,知道他研究的重点和喜好,复试时可能会涉及
⑤ 报考研究生需要选择导师吗
研究抄生考试一般不需要在入学前选择袭导师,这主要根据你报考的学校及其招生简章的规定。一般学校是入学后再选择导师。报考只按照专业(某些自主招生院校不在此类)。
复试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非自主招生及211类学校),找不找导师看你考前是否有过联系。一般有联系的就见一面比较好,但是如没有联系,对方或许不太愿意和你见面。当然这样根据这个学校的导师的性格特点来看了。
个人建议:你在考试前至少曾考虑过报考院系的某些老师,如果你能联系到他们,为何不联系呢?至少入学后有一个报考导师的选择机会啊。
⑥ 研究生考试是什么时候选导师啊
选着时间:1,有些学校是在参加复试之前,给学生一个导师填写表格,让学回生确定答导师,选导师的名额有3个,按循序一次往下,第一个导师满了就按第二个导师安排;
2,有些学校是考试完复试的时候选导师,导师的选择是双向的,要老师也要你才行;
3,还有有些学校的导师选择时间是在入学后一年才选导师;
具体的情况看学校的要求,你可以问问招生处来确定情况如何。导师尽可能早点联系,好导师都很抢手,越早联系越好。大家都是在选导师之前联系的,联系好了之后,只要你上线老师就会要你。并且在复试的时候,如果导师是复试组的,会对你很有帮助。
⑦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⑧ 考取研究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吗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不是自己选的。
1.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就内要填写选择的容导师,而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在复试被拟录取后,通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
2.被报考学校拟录取后,需要自己选择导师,如果选择的导师同意接收,就选择成功,如果该导师没有名额了,或拒绝选择,就只能再次选择其它的导师,直到有导师同意接收。
⑨ 考上研究生后,是学生选择导师还是导师选择学生
您好,一般每个学校在一个专业方向的导师就一两个,选了方向导师大概也专就确定了。不区分方向的属学校则是在入学基础课程完成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大概都是第一个学期内),根据学生表现及个人意愿分配导师(其实这种方式学生的选择面更大,因为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老师的主要领域,而能不能成功拜入导师门下,在正式开始导师分配之前学生心理都有数)。具体如何选择各学校不同,但大体都是双向选择。学生先向老师表明想正式拜入门下的意愿,然后导师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有多个学生选择同一导师,落选者则会被调剂到其他老师门下,调剂过程中也会听取学生意愿,但选择面比较窄,学生也不享有决定权。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⑩ 考硕士研究生要选导师吗
一般学校的硕士研究生都是要选导师,在导师制的学校里,导师主要负责你的毕业论文等等,如果要是联合培养的学校,是要有2个导师的。所以选导师是必须的,除了也有完全放养的学校,是不给分配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