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授
Ⅰ 古筝老师需要什么要求
古筝老师要求:
第一,老师演奏。如果一首曲子老师都弹得磕磕巴巴,老师又怎么教的出能把这曲子弹的好的学生呢。老师的职责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如果老师都没练好,又怎么会知道这个曲子的难的部分如何改进如何克服。
第二,老师语言。即使老师的演奏很好,也不能说其是一个好老师。毕竟老师是用来教授的,而不是演奏欣赏的。
第三,老师课上的教学。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是教的认真仔细。不能说一首曲子让学生照谱子弹下来,弹的顺溜了就算过关,开始学习下一个曲子,这样的教法是害学生。学习乐器不能以会弹的曲子数量来评定水平的高低,而应该以技术实力。
第四,好的老师应该教之前先说明一下曲子的背景,内涵,曲子要表达的感情。老师前两步是做的很好的,示范的时候边示范边说明这一段曲子说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先说明哪到哪是一个段落,然后一句一句地教,学生弹顺溜一句后,老师即讲解这句表达怎样的感情,颤幅多大,按到哪里。讲到一个段落结束,就让学生反复复习这个段落,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有的慢是学生弹,弹到有问题的时候,或者是音符应该处理轻些,或者应该力度大些,颤弦重些,随时指出,下一次弹的时候学生尽量避免错误而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者学生不知道怎样处理的时候,老师应该传授技巧性的东西。
第五,不用多说,两种慢有本质上的不同。老师应该有师德。乐器是高雅的东西,但不能以这个标准来评定老师。老师也是凡人,需要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教授乐器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可不能因为老师只是坐在那里动动嘴就赚那么多钱而觉得不平衡。尤其初学者,弹奏出来的基本很难算做音乐。
第六,有的老师喜欢卖各种东西给学生,最突出最严重的是琴。劣质琴对人的影响,轻点是音乐没学习好,重点对人的神经系统害处很大。尤其是管弦乐。有经验的教师,是很注意循序渐进的,尤其是这两方面。而不是上来就给弄个速度很快,左手配合又很多的曲子。摇指,最初是一下一下地先劈后拖,练好基本动作之后,再慢慢加快速度,这种加快不是可以加快,而是自然加快,就是先一秒钟劈一秒钟托,练习熟练了以后,自然会觉得这个速度很慢,手指自然就加快了些,快到适合手指实际功底的速度。这样慢慢地跟着手指的能力加速,很快就能将摇指运用到乐曲里了。
Ⅱ 陈安华的古筝 教授
1963年毕业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古筝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广州音专、广东艺专助教,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广州音乐学院讲师,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教授。
陈安华自幼受潮州音乐熏陶,民间音乐功底深厚。1958年至1960年入潮安庵埠业余汉剧团(前身为创建于晚清的“咏霓裳”儒乐社),学习汉剧演唱和扬琴演奏,受吴思明先生古筝启蒙,后受教于潮筝大师陈诲吾(又名陈世哲)先生。
入音专后,师承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并向来广东采风的当代古筝宗师曹正先生学习《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天下同》等筝曲。在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之余,兼习钢琴、二胡、小提琴、手风琴演奏和美声演唱,从中汲取音乐营养和演奏理论,对今后古筝走向规范化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假期返梓,经常请教潮筝大师萧韵阁、徐涤生先生,受益良多。
音专毕业留校,在记录整理岭南筝曲时,向潮筝大师苏文贤先生学习潮州筝艺。1964年赴沈阳音乐学院进修,向赵玉斋先生学习鲁派筝乐和创作筝曲。赴沈前后,两次专程到郑州分别向任清志、曹东扶先生学习豫派筝乐,使陈安华集南北派筝艺于一身。 青年时期,活跃在羊城舞台,多次代表国家在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曾受周恩来总理接见,其独奏节目1974年被珠影拍成电影。此外还经常为电影、电视剧配音奏乐。1986年应邀在香港演艺学院演出和讲学;1988年应邀在香港大会堂与林毛根、林流波先生举办历史上首次的“中国南派古筝演奏会”,同年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录制出版陈安华独奏专辑的国内首张古筝CD唱片《中国筝乐》。《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分别以《古筝奇人》、《古筝名家》、《南派筝王》为题发表介绍陈安华文章,被筝界同仁誉为“众望所归的南国筝界第一人”。
著有《中国岭南筝谱》、潮州筝曲选《锦上添花》(与林毛根先生合作)。 2004年主编《出水莲花·香飘九洲——纪念罗九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文集》;2008年为《何松先生演奏客家筝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撰写“序”,并校订;2008年出版《“客家筝派”本源论萃》(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
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出版CD、VCD、密纹唱片、录音带等个人独奏专辑和教学专辑共十余种。1975年至1980年,与汕头乐器厂合作,成功地研制36弦七声音阶变调筝,同年在北京乐改会议上备受好评(不设奖)。
第一位提出建设《岭南古筝学派》主张的开创者。 从1986年起担任一、二、三、四届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筹委、组委和学委委员;国际古筝艺术研讨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汕头民间音乐花会评委会主任,国家级民乐大赛评委会副主任、评委及省高级技术资格音乐学科评委等。任云南省古筝比赛、南京“建邺杯”、江苏沛县“大风杯”等全国古筝比赛评委,1995年在上海任中央文化部主办的“东方杯”国古筝专业比赛评委会副主任;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任广东省高级技术职称音乐学科组评委。2005年10月与11月分别任“中国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和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评委。2009年10月任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古筝比赛评委。
1999年、2001年、2004年先后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举办客家汉乐演奏会和古筝专场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
陈安华治学严谨,技术全面,善于发现他人所长,兼收并蓄。从事古筝专业教学四十年,学生足迹遍及十余国家和地区,不少学生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获奖,有些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十余年来,致力于社会古筝普及教育,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演奏家。如13岁的任飞,1998年5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协奏的“任飞古筝独奏音乐会”,成为北京音乐厅有史以来在此演奏的最小音乐家。弟子李炜,现旅居加拿大,曾获得第51届格莱美音乐大奖提名,令传统岭南筝乐作品第一次进入国际顶尖音乐大奖的视线。
近年来,陈安华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多次向社会进行音乐考级。陈安华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积累,已逐步建立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他作为南筝的传人、代表,正在为倡导、奠定、创立“岭南古筝学派”而努力。
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1963.7 毕业于广州音专民乐系古筝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1963.9—1966.4 广州音专助教;
1966.4—1970.12 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助教;
1970.12—1978.9 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助教;
1978.9—1981.9广州音专助教.讲师;
1981.9—1986.9 广州音乐学院讲师;
1986.9—1993.9 星海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3.9至今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Ⅲ 古筝界厉害演奏家有哪几位
徐俊雅、王中山
Ⅳ 有谁知道古筝教授张阿妮的资料
张阿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全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考级评委,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华音乐坊创办人兼艺术总监。
1987年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师从湖南师范大学宋泽荣教授学习古筝,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在常德市艺术学校任教。199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续本,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生班学习,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林玲教授。现就职于湖南文理学院。
曾荣获多届湖南省艺术中等院校毕业生毕业汇报演出优秀指导奖;1998年获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北京市成人高校专业文艺汇演评比最高奖“优秀演奏奖”;1999年8月成功举办张阿妮古筝独奏音乐会;2005年8月成功举办华音之夏——张阿妮古筝师生音乐会;2005年以《以美育人,求真求悟》一文荣获湖南省职业艺术院校论文评定一等奖;2006至2007年独立承担了由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主持的北京市高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与筝曲系列研究”的子课题——“清代古谱《弦索备考》系列研究之筝曲〈将军令〉”,研究成果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得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考级委员会评定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各类专业艺术院校和重点大学输送了近百名艺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在各类国家和省级古筝比赛、艺术演出、文化交流上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嘉奖。
张阿妮的古筝教学经验丰富、方法独特、成果斐然。在表演艺术上,张阿妮的古筝演奏音如天籁,色如云裳,技如流水,意如画卷。
Ⅳ 当古筝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古筝老师要求:
第一,老师演奏。如果一首曲子老师都弹得磕磕巴巴,老师又怎么教的出能把这曲子弹的好的学生呢。老师的职责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如果老师都没练好,又怎么会知道这个曲子的难的部分如何改进如何克服。
第二,老师语言。即使老师的演奏很好,也不能说其是一个好老师。毕竟老师是用来教授的,而不是演奏欣赏的。
第三,老师课上的教学。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是教的认真仔细。不能说一首曲子让学生照谱子弹下来,弹的顺溜了就算过关,开始学习下一个曲子,这样的教法是害学生。学习乐器不能以会弹的曲子数量来评定水平的高低,而应该以技术实力。
第四,好的老师应该教之前先说明一下曲子的背景,内涵,曲子要表达的感情。老师前两步是做的很好的,示范的时候边示范边说明这一段曲子说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先说明哪到哪是一个段落,然后一句一句地教,学生弹顺溜一句后,老师即讲解这句表达怎样的感情,颤幅多大,按到哪里。讲到一个段落结束,就让学生反复复习这个段落,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有的慢是学生弹,弹到有问题的时候,或者是音符应该处理轻些,或者应该力度大些,颤弦重些,随时指出,下一次弹的时候学生尽量避免错误而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者学生不知道怎样处理的时候,老师应该传授技巧性的东西。
第五,不用多说,两种慢有本质上的不同。老师应该有师德。乐器是高雅的东西,但不能以这个标准来评定老师。老师也是凡人,需要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教授乐器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可不能因为老师只是坐在那里动动嘴就赚那么多钱而觉得不平衡。尤其初学者,弹奏出来的基本很难算做音乐。
第六,有的老师喜欢卖各种东西给学生,最突出最严重的是琴。劣质琴对人的影响,轻点是音乐没学习好,重点对人的神经系统害处很大。尤其是管弦乐。有经验的教师,是很注意循序渐进的,尤其是这两方面。而不是上来就给弄个速度很快,左手配合又很多的曲子。摇指,最初是一下一下地先劈后拖,练好基本动作之后,再慢慢加快速度,这种加快不是可以加快,而是自然加快,就是先一秒钟劈一秒钟托,练习熟练了以后,自然会觉得这个速度很慢,手指自然就加快了些,快到适合手指实际功底的速度。这样慢慢地跟着手指的能力加速,很快就能将摇指运用到乐曲里了。
Ⅵ 古筝著名演奏家
我知道的有“饶宁新”“王中山”“吴青”“周望”“李萌”“苏畅”“孙文妍”等
这些是网上的:
王中山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何宝泉
男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东方筝会会长
李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赵曼琴
男
古筝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曹东扶
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王巽之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罗九香
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娄树华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一代古筝宗师
高自成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山东派代表人物
曹正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一代古筝宗
张汉斋
男
潮州音乐大师,潮州音乐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赵玉斋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原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苏文贤
男
潮乐名家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筝家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郭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李婉芬
女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
男
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曹桂芬
女
著名古筝演奏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项斯华
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邱大成
男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副主任、副教授,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清志
男
古筝大师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黎邦荣
男
古筝大师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高哲睿
男
古筝大师潮州筝名家
范上娥
女
中央音乐学院课座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
魏军
男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韩庭贵
男
古筝艺术家,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史兆元
男
客家筝派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饶宁新
男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娜仁格日勒
女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蒙古筝“雅托嘎”传人之一
扎木苏
男
内蒙筝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筝)艺人,内蒙筝代表人物之一
周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阎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曲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小月
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阎爱华
女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潘妙兴
男
上海筝会会长
庄辰
男
大连古筝学会会长
林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郭雪君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孙文妍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赵毅
男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蔚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陈安华
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吴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刘巧君
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许菱子
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袁莎
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罗小慈
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李炜
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傅明鉴
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李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杨秀明
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童宜风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古筝研究会等会员
温福泽
男
著名古筝名家、教育家、重庆筝协会员
--
--摘自网络古筝贴吧
Ⅶ 古筝名家有哪些
周 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李宜洺 女 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校
王鑫 女 北京当代艺术学院,河南郑州世纪爱乐民族乐团团长
严力 女 河南郑州
曹东扶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曹 正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
陈安华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常 静女 中国东方歌舞团古筝演奏家,独立音乐人,泰国公主常任古筝老师
黄良栋男 山东筝派传承与推广人 资深古筝教育家 北京琴枫雅轩古筝传承中心创始人之一
韩晓华女 华厦大音琴筝学苑创办人
炀 旭 女 墨梅国际艺术中心创办人,资深古筝教育家
鲍栋 男 青年古筝演奏家 山东筝派传人
邓 玥女 “筝公主”、国家二级演奏员
傅明鉴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范上娥女 国家一级演奏员
高 雁 女 武音附中校长
高自成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物
高哲睿男 潮州筝名家
张 鑫女 济南音协成员
郭 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郭雪君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韩庭贵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何宝泉男 东方筝会会长
黄天莹女 河南古筝艺术、教育家
吉 炜 女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蒋周健男 中国艺术教育学会古筝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黎邦荣男 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林毛根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林 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李 炜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李婉芬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梁在平男 著名古筝家
李泰刚 男 著名演奏家 营口泰刚古筝艺校创办者
罗九香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罗小慈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娄树华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
刘巧君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潘妙兴男 上海筝会会长
曲 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邱大成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饶宁新男 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任清志 男 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苏文贤男 潮乐名家 史兆元男 客家筝派传人
孙文妍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童宜风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王巽之 男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王小月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 蔚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中山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吴 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魏 军 男 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许菱子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徐晓林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项斯华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杨娜妮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杨秀明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阎爱华女 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阎 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叶申龙 女 国家一级演奏家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袁 莎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赵玉斋 男 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男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赵曼琴 男 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张景霞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演奏家
赵勃楠女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青年古筝新筝艺术大师
张汉斋男 潮州音乐大师
Ⅷ 全国最好的古筝老师是谁
王中山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何宝泉 男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东方筝会会长
李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赵曼琴 男 古筝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曹东扶 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王巽之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罗九香 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娄树华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一代古筝宗师
高自成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山东派代表人物
曹正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一代古筝宗
张汉斋 男潮州音乐大师,潮州音乐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赵玉斋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原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苏文贤男潮乐名家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筝家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郭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李婉芬 女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男 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曹桂芬女 著名古筝演奏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项斯华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邱大成男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副主任、副教授,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清志 男 古筝大师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黎邦荣男 古筝大师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高哲睿男 古筝大师潮州筝名家
范上娥 女 中央音乐学院课座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
魏军 男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韩庭贵 男 古筝艺术家,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史兆元 男 客家筝派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饶宁新 男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娜仁格日勒 女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蒙古筝“雅托嘎”传人之一
扎木苏 男 内蒙筝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筝)艺人,内蒙筝代表人物之一
周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阎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曲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小月 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阎爱华女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潘妙兴 男 上海筝会会长
庄辰 男 大连古筝学会会长
林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郭雪君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孙文妍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赵毅 男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蔚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昌元 女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陈安华 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吴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刘巧君 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许菱子 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袁莎 女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罗小慈 女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李炜 男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傅明鉴 男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李汴 女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杨秀明 男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童宜风 男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古筝研究会等会员
温福泽男著名古筝名家、教育家、重庆筝协会员
Ⅸ 古筝教授赵勃楠老公是谁
北京石景山中国东方乐团,我跟你情况差不多,后来在这学的,进步真的很快
Ⅹ 葛铮古筝老师的简介,急!!!
葛铮古筝老师,32岁,教学耐心,善于因才施教,在多年的古筝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回经验,探答索出一套完整的施教方法。喜欢孩子,善于和家长沟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所获荣誉: 1996年获96朝阳古筝艺术节少年组二等奖;2002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评为二00二年度“优秀指导教师”;2003年荣获北京市第五届“月坛杯”青少年民族乐器比赛“优秀园丁奖”;2005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