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大学
❶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系王教授叫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系,
有3个王教授。
可上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官网,
查看“本院教师”。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❷ 清华大学篆刻王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华翰书画院院长 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王乃壮】
❸ 王教授被聘在某大学讲课,每月两次,每次的收入为400元,请问王教授的这种收入需不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税,个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专产租赁所得属,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王教授的收入可不需缴纳个税。
❹ 国防大学王丙怀教授
答: 国防大学王丙怀教授己经退休了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❺ 北京科技大学王教授都是谁
好多姓王的,你找哪位???
❻ 王教授系中国公民,现在国内某大学任职,2010年12月取得收入情况如下:
王教授系中国公民,现在国内某大学任职,2010年12月取得收入情况如下:
(1)当月工资收入3400元,奖金收入3000元。
(2)受科普出版社委托,为其编写《心理咨询》一书。按协议约定,出版社于2010年12月10日支付给王教授稿酬19000元。
(3)2010年12月25日,受科技公司培训部邀请,为该公司员工进行心理咨询讲座,科技公司支付给王教授讲课报酬3900元。
王教授2010年的收入总额为20万元;2011年税务部门在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王教授的稿酬和讲课报酬均无纳税记录。
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简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 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包括(ACD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保险赔款所得
C.股息、红利所得
D.特许权使用所得
<2>. 关于2010年12月王教授取得的工资收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D )。
A.2010年12月王教授取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35元
B.2010年12月王教授取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0元
C.2010年12月王教授取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本人于年末缴纳
D.2010年12月王教授取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本单位代扣代缴
<3>. 关于稿酬和讲课报酬,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A.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B.王教授稿酬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由科普出版社代扣代缴
C.王教授讲课报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由科技公司代扣代缴
D.稿酬所得和讲课报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由王教授自行交纳
<4>. 关于王教授取得的稿酬和讲课报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
A.稿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128元
B.讲课报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80元
C.稿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40元
D.讲课报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20元
<5>. 关于税款缴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 )。
A.王教授应当在2011年3月31日前办理纳税申报
B.王教授应当在2011年6月30日前办理纳税申报
C.王教授应当补交稿酬和讲课报酬的税款
D.科普出版社和科技公司应当补交稿酬和讲课报酬的税款
❼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王教授是哪位
济南大学法学院教授3人,副教授13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5人,副教授6人,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综上,青岛科技大学略胜一筹
❽ 请问政法大学有几个王教授
王灿发,男,1958年8月出生,山东省成武县人。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专门从事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家环保总局深圳环境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世界银行发展门户网站法律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贸易与环境议题专家咨询组成员。
王灿发教授从1984年起即在厦门大学法系从事环境法的教学工作,后又考取北京大学环境法研究生。1988年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后,一直从事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王教授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环境资源法的著作3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从1994年以来在《中国环境报》“律师信箱”专栏以严律师的名义回答全国各地读者有关环境法的疑难问题200多篇。他还是最近10多年来参与起草中国环境资源立法最多的学者之一,并对中国环境立法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先后被评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其独著的《环境法学教程》,2000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访问学者访问过瑞典、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他创办的“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及其免费咨询热线,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环境法的研究生提供了方便的研究和实习基地。他是中国大陆目前最有影响的环境法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