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谢宇
『壹』 武昌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科0901班有个叫谢宇的学生吗
我就是这个事件中的谢宇,对于这件事情我和当事人已经都知晓了此事,我版也无辜躺枪,同时也说明了我权的网络账户也可能已经处于被盗的状态。。。对于此贴还望管理员给予删掉,同时考虑是否能够提高网络用户的账户安全问题!!!!
『贰』 饶毅谢宇对谈:上名牌大学到底好不好
上大学有时候上的是大学背后的文化底蕴,名牌大学的底蕴积累有时候带给你的东西远不是一张文凭衡量的
『叁』 如何评价谢宁的《我在北大三十年》
此文为谢宁的回忆录《我在北京大学的三十年》前言,其他内容以后会陆续推送,与回大家分享。
谢宁是答北大中文系81级校友,毕业后留校,在党办工作,曾任党委书记秘书。近著"我在北大30年"网上疯传,写尽北大失魂落魄、不断蜕变之内幕。
『肆』 谢宇的研究领域
谢宇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统计方法、人口学、科学社会学和中国研究。
他在推动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上做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发展出一系列分析分类变量的新方法,尤其是他的对数乘积分层效应模式(又称“unidiff”模式)已成为比较研究中(包括跨国家和跨时间比较)分析离散结果最为标准的统计方法。
他与Daniel Powers合著的《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一书对各种分类变量统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完整而系统性的探讨,在欧美被列为研究生学习高级统计学的必读教材,他所著的《回归分析》、《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也是国内实证研究者的重要统计学参考书目。除推动定量研究方法发展外,谢宇教授在社会分层、家庭、人口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有:《科学界的女性》、《婚姻与同居》、《美国亚裔人口统计描述》、《美国的科学在衰退吗?》等。
实证研究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中国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正在从过去思辨式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论研究向客观的、经验主义的实证研究转变,但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国家仍然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这是制约中国的社会科学跻身国际领先地位的瓶颈。中国若要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与赞誉,必须大力发展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大转型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而且,伴随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与政府也都需要高质量的实证研究,以从中得到关于当前社会最准确的信息,并基于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做出最为理性的决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自2006年起,谢宇教授将他的大量精力投入到推动国内的实证研究发展上。
谢宇教授现在是“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项目的主要负责人(PI)之一。CFPS是一项全国性的综合社会跟踪调查项目,由北京大学985经费资助。该项目从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收集中国的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将长期开展跟踪调查。CFPS的调查规模及其对中国家庭信息采集的全面与详细程度在世界都属首屈一指。CFPS数据的质量及其研究价值已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这些数据将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资料,并具有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价值。
谢宇教授还一直致力于培养中国实证科学研究人才和推动学术圈内的交流。他建立的北大-密大联合学院现已连续7年开设课程,每年暑期均邀请国际顶尖学者来北京大学授课,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量化课程系统引入中国。此外,谢宇教授已连续组织6届“社会学与人口学”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学术交流。
谢宇教授目前正在筹建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该中心为北京大学财政拨款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实体机构。中心以国际学术标准对中国重要的社会变迁现象和社会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的实证研究,希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社会学研究机构,并为培养未来中国社会学的骨干做出贡献,同时,培育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新型学术社区和制度规范,带动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地位。
『伍』 关于北大吴谢宇弑母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天理不容
『陆』 上海大学的知名校友
政治界
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26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许继慎:革命烈士,中国红军早期杰出高级指挥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何秉彝:革命烈士,五卅时间主要活动者,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同年12月被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不久,任上海学生联合会秘书,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同年底,协助刘华开展上海工人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参加“五卅”示威游行,遭帝国主义巡捕镇压,中弹牺牲。时年23岁。
李硕勋:革命烈士,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治中:著名抗日将领,爱国主义人士,曾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开国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曾作为旁听生入上海大学学习。
张琴秋:红军唯一的女将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梁披云: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徐匡迪:历任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等职。现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上海大学校董会主席、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原市委书记,上海大学顾问。
王力平: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上海工大计算机工程系校友。
王林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市经委副总工程师、市发明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电机系。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理化系核物理专业。
尹弘: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
薛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钟燕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景莹:曾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秘书长、南汇区副区长、普陀区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现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科学界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科协副主席、全国劳模,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陈騊声:工业微生物学家,是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创立了上海科大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
邹元爔: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创办上海科大冶金系,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系主任、教授。
严东生:中国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现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黄宏嘉:国际著名微波与光纤专家,我国微波光纤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
郭本瑜:著名计算数学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数学系,原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校长。
鲍家善:著名低温物理学专家。原上海科大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郭礼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生物物理化学系。
胡金豪: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1975年上海科大无机材料专业毕业
谢宇: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大冶金工程系
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1982年于上海工大获硕士学位。
李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黔;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是上海工大培养出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吴杰:中国计算机学会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系主任,毕业于上海科大。
胡传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毕业于上大机械系。
教育界
匡亚明:著名教育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名誉校长,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就读。
王生洪: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长、原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工程力学系 。
曹家麟: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电力学院校长。
腾建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郑令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书记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工大电机工程系校友。
周鸿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许德良:历任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卫生学校校长,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顾问等职;中共早期党员之一,曾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庶务员。
工商界
周忻: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工程系。
周文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建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张林检: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董事长。
马新生: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倪建达: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实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大经济管理专业。
刘培森: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工大1980届机械专业。
胡逢康:曾任飞利浦照明电子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飞利浦照明亚太区CTO(首席技术官);现任“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杨士宁: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唐豪: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大学副校长。
王喆:宝钢集团资深高级技术专家。
李世平: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解建平:宝山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戴克明:中国戴迪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
朱皓:上海慧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志明:新航星集团董事长。
彭宏陵:香港宏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泰康: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主席。
吴俊:昆明俊业鑫化工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红阳:上海飞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春林:上海德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建祥: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大。
俞勇: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93届校友。
廖建伟: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90届校友。
郭玮:新致软件公司董事长。
张维华:上海电信党委书记。
吴锡龙:上海电信总经理。
王文海: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
龚少晖:35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计算机学院。
钱文明: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
龚其恩: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制造专业。
江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上海科大高分子系87届。
蔡国钧: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工大计算机系77届。
林野:国家电网华东公司总经理,77届校友。
王国平:中国微影视第一人,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上大文学院85届。
余谷:美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总监,上大国际商学院84届。
人文界
孔另境:著名出版家、作家,曾参加过北伐革命,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丁铃: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施蛰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阳翰笙;著名编剧、戏剧家、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龚方震:原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
葛红兵: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文艺评论家。
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和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白宾: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上海科大精密机械专业。
高韵斐: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
郭敬明:著名青年作家,2002年进入上大影视艺术工程专业,后转为影视艺术技术专业。
许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毕业于上大中文系,是第一位担任美国重要艺术博物馆的华裔馆长。
政法界
翟建: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鲍培伦: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江宪: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陶鑫良:全国著名知识产权律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钟人鉴:著名银行金融业务律师,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宋学东: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艺术界
黄葆戉: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上海大学美术科书画教授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
陈逸飞: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谢晋: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邱瑞敏:中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霍尊:上海天韵文化签约歌手,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亚洲赛区三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
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进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柒』 求上海大学 杰出校友、、、、、(包括早期的上大)
上海大学 杰出校友徐匡迪:原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鲍家善:低温物理学专家。原上海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核物理专业
王生洪:现任复旦大学校长,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精密机械专业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1986年2月至1991年11月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和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
谢宇: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系
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1982年于上海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于钢铁研究总院获博士学位
陈逸飞:中国著名导演、画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施大畏:上海中国画院执行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韩硕: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龚方震:曾任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194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法学院
胡金豪: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1975年上海科技大学无机材料专业毕业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
葛红兵: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学者、作家。
和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8年在上海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中心联合办学的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
郭敬明(2002级):学生作家,著名作品《幻城》等
欢迎采纳 祝你幸福
『捌』 谢宇的介绍
谢宇,社会科学界公认的一位领军人物,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台湾“中央回研究院”院士,答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1195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史硕士和社会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玖』 谢宇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
谢宇,社会科学界公认的一位领军人物,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大学校董、校友理事会名誉副会长,《知识分子》主编。
实证研究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中国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正在从过去思辨式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论研究向客观的、经验主义的实证研究转变,但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国家仍然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这是制约中国的社会科学跻身国际领先地位的瓶颈。中国若要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与赞誉,必须大力发展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大转型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而且,伴随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与政府也都需要高质量的实证研究,以从中得到关于当前社会最准确的信息,并基于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做出最为理性的决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自2006年起,谢宇教授将他的大量精力投入到推动国内的实证研究发展上。
谢宇教授现在是“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项目的主要负责人(PI)之一。CFPS是一项全国性的综合社会跟踪调查项目,由北京大学985经费资助。该项目从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收集中国的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将长期开展跟踪调查。CFPS的调查规模及其对中国家庭信息采集的全面与详细程度在世界都属首屈一指。CFPS数据的质量及其研究价值已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这些数据将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资料,并具有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价值。
谢宇教授还一直致力于培养中国实证科学研究人才和推动学术圈内的交流。他建立的北大-密大联合学院现已连续7年开设课程,每年暑期均邀请国际顶尖学者来北京大学授课,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量化课程系统引入中国。此外,谢宇教授已连续组织6届“社会学与人口学”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学术交流。
谢宇教授目前正在筹建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该中心为北京大学财政拨款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实体机构。中心以国际学术标准对中国重要的社会变迁现象和社会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的实证研究,希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社会学研究机构,并为培养未来中国社会学的骨干做出贡献,同时,培育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新型学术社区和制度规范,带动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