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红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红绫

发布时间: 2021-02-04 23:54:43

① 华中科技大学郭伟教授是博导吗

是的,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任教,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会员。 、
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波遥感、微波成像、智能控制、无线通信及射频技术。

② 华中科技大学除了红凌还痛失了哪些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除了红凌还痛失了三位教授,分别是:

一、段正澄

2020年2月10日上午11点18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林正斌,副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器官移植专业30余年。生前任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副主任医师、武汉市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曾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留学。特别是在肾移植术及术后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治疗,肾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③ 武大有四大名嘴,那么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名嘴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名人事迹。我们所知道的武大四大名嘴有:尚重生,赵版林,权李工真和李敬一。其中我对赵林印象比较深刻,那一句“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不能感动学生”,“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当时看《百家讲坛》他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以为教授。
华科的名嘴,听他朋友说过最多的是刘克明,学识渊博,对我国文化了解颇深,但是呢,有人说他比较仇外,这个我不得而知,大概上过他课的人比较了解吧。

④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历任领导

2008.8~2009.2 王 乘 教授(常务副校长)
2009.2~至内今 林萍华 教授(常务容副校长) 2008.8~2011.2 马建辉 (教务处常务副处长)
2011.2~至今 熊 蕊 教授(教务处常务副处长) 2008.8~至今 刘玉 教授(兼)
2008.12~2011.9 甘世斌
2011.9~至今 黄 刚
华中科技大学—丝宝教育与科技创新促进中心领导
主席 梁亮胜
理事会理事长 李培根
理事会秘书长 梁 茜
常务理事 李培根 王乘 杨勇(华中科技大学) 张晋 蔡颖恒 吴勇 熊克兰
理事会理事 李培根 王乘 杨勇(华中科技大学) 张晋 梁茜 冯征 许晓东 童俊 马建辉 夏向东
唐常军 蔡颖恒 杨勇(丝宝集团) 吴勇 熊克兰 洪鸣
主任 吴 勇
创新联盟委员会主任 邹雪城

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学院领导

梁伯强,1916年-1923年,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金问淇,1919年-1920年,医预科国家一级教授,妇产科专家
贝时璋,1919年-1921年,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赋京,1920年毕业,国家一级教授,病理学家
谷镜汧,1922年毕业,国家一级教授 病理学家
沈其震,1923年入医学院,医学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富华,1925年-1932年,药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陶桓乐,1935年毕业,国家一级教授,呼吸内科专家
谢敏晋,1932年-1936年,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
裘法祖,1932年-1936年医预科,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忠弼,1936年起求学,执教于同济至今,病理学家 世人称之为同济活化石
邵丙扬,1942年毕业,内科学家,首创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酒石酸梯钾三日疗法”
过晋源,内科学家
钱信忠,医学院肄业,原卫生部部长
吴孟超,1949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旻,1950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应天,1954年毕业,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陆道培,1955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云德,1955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再英,1957年毕业,《内科学》、《诊断学》主编
桂希恩,1960年毕业,传染病专家,贝利·马丁奖章获得者
韦加宁,1961年毕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周宏灏,1962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殷大奎,1964年毕业,原卫生部副部长
戴宗晴,1965年起师从裘法祖,全国劳模,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何界生,1969年毕业,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 王宝韫,1939年-1958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内科学家
梁之彦,1941年起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生理化学家
童第周,1941年-1943年执教同济,实验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奠基者之一
荣独山,1946年-1949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放射学奠基人之一
姚永政,1947年创建同济寄生虫学馆,国家一级教授,寄生虫病专家“姚氏钉螺”发现者
杨述祖,1946年起创建同济病理学馆,国家一级教授,病理学家
李宝实,1947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耳鼻喉专家
于光元,1948年起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
张涤生,1949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整形外科专家
屠开元,1947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蔡宏道,1949年起执教同济,临床检验学家、环境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学家

⑥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人物

说一说我说知道的吧

第一个是我们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为材料和金属做出了巨专大贡献,属他和夫人的故事我们学生之间也一直流传着,崔昆院士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奖励家庭贫困学生和新生的奖学金基金却一直延续着,并且把财产也捐给了组织,我们都很尊敬并佩服崔院士。

第三个是张小龙,微信之父,产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产品。据说原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大神了。佩服佩服!!

还有pptv的姚欣,qq宠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还有《愿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参加创造营的李昀锐。

其实我科并不缺少各种各样的人才,还有很多更多的专业顶尖人才因为钻研学术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体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样棒!!!!

⑦ 李震彪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李震彪 教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接触电弧及材料、开关电器技专术、电器状态检属测与故障诊断。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电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常务理事、《电工材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低压电器》杂志编委,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等基金资助项目近20项和ALSTOM、BOSCH、长征火箭公司、航天五院等企业合作项目约20项。在国际IEEE Trans on CPMT,IEICE Trans on Electronics、IEEE及ICEC等重要国际会议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赴美、英、法、爱尔兰、瑞士、日本、沙特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⑧ 华中科技大学出了哪些名人

周济、谢伏瞻、翦天聪、于登云、李定凡等。

1、周济

周济,男,汉族,1946年8月26日生,上海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2、谢伏瞻

谢伏瞻,男,1954年8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3、翦天聪

翦天聪(1921.7-2007.8),湖南桃源人,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之子。维吾尔族。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兼汽轮机专委会主任,武汉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4、于登云

于登云,1961年11月生,邵阳绥宁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

1981年毕业于绥宁一中,同年以全县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系,后转入力学系,1985年大学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1988年进入原航天航空部,一直工作至今。

5、李定凡

李定凡,1940年10月出生,1999年6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1963年8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工程物理放射化工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⑨ 高义华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义华于199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日本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Science (NIMS,原名为)工作版,权2006年3月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执行主任。大力协助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作为骨干参与1项973课题。发表与接收74篇SCI论文,其中50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篇荣登Nature,2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1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3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他引近900次。

⑩ 华中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1、周济,男,汉族,1946年月26日生,上海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00年-2001年)。

2、樊明武,男,1943年7月生,湖北沙市(今荆州)人,湖北省科协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01年-2005年)。

3、李培根,男,汉族,1948年生,湖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2014年)。

4、丁烈云,男,教授,中共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毕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14年-2018年)。

5、李元元,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工学博士,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10)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红绫扩展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专任教师3346人,其中有教授1115人,副教授1383人,博士生导师1178人。

其中,拥有院士25人(双聘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获批有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7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人、讲座教授32人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973计划”首席项目2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4人。

其中,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术名师有:教育家朱九思、杨叔子;经济学家张培刚;哲学家涂又光、邓晓芒;高等教育专家刘献君;中青年法学家易继明;社会学专家贺雪峰、吴毅;新闻传播学专家吴廷俊、张昆。

热点内容
上海大学专业分流2014 发布:2025-08-17 18:16:18 浏览:564
二本好大学及专业 发布:2025-08-17 18:03:05 浏览:971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入学考试 发布:2025-08-17 17:54:42 浏览:93
冯教授德语对外经贸大学 发布:2025-08-17 17:54:41 浏览:586
85年北京大学副教授 发布:2025-08-17 17:46:05 浏览:938
西南政法大学张玉敏教授怎么样 发布:2025-08-17 17:39:33 浏览:658
山大本科生迎新平台 发布:2025-08-17 17:37:59 浏览:361
平常大学副教授一周几节课合适 发布:2025-08-17 17:27:55 浏览:927
大学生新闻采访稿 发布:2025-08-17 17:21:57 浏览:735
北京联合大学李燕教授 发布:2025-08-17 17:14:45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