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是讲师
1. 考研选导师,选一个教授和选一个讲师,区别很大么
以后会升到教授的,,我的导师现在还没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但是明年就有了。。
2. 导师和教授有什么区别
导师和教授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导师: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他人学习、进修、或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师或科研人员。例如:研究生导师。
教授: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2、起源不同
导师:导师(Hierophant)一词源自希腊语,古希腊埃勒夫西斯秘密宗教仪式的主祭司,主要工作是神秘宗教庆典中呈上圣物,并对初入教者解释秘义。
教授:在宋代才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在中国汉、唐的大学中即设有此官职。
在现代汉语与日本语的语境中,多作为英语“Professor”一词的同义语使用,指在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例如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
(2)研究生导师是讲师扩展阅读:
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把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现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顾名思议,是特殊(特别)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请的学者,不定期的来作报告或搞讲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员、企业家、发明者,等等;
4、“兼职教授”,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讲课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实际讲课或搞科研、带研究生。
5、“荣誉教授”,是对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6、一般教授,是大学聘任的正高级职称,既上课、又搞科研、带研究生,也是学术带头人。
7、“叫兽”同音词,一般用来戏称爱装什么都懂的人。
3. 讲师跟导师有什么区别
讲师是复高校里面的中级职称,代表一个制大学老师的资历和待遇等级,比讲师低的是助教,比讲师高的是副教授和教授
导师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两种,分别是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和学习的大学老师,一般要求有比较重要的在研课题,一般硕导职称要求副教授以上,博导一般都是教授,讲师除了及个别的(刚刚博士毕业)都没有资格担任导师
4. 大学里讲师与副教授与硕士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的
首先来,这是几个不同的概念自。讲师与副教授是职称,硕士指的是学历(很多时候也指正进修硕士学位的学生)。
其次,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在高校系统中,三者的确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讲师和副教授大多拥有硕士学位。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基本条件之一都至少学历是硕士及以上。
职称在副教授以上,具备其他条件者,可以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也就是说,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才有资格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
给硕士研究生上课的老师基本都是副教授以上,当然,一些特殊的课程也会由讲师主讲,但非常之少。
5. 讲师可以参评硕士生导师吗
硕导是每个学校自己评的,门槛是每个学校定的,一般学校是规定副教授以上专的职称才可以属参评硕导,而且不是到了副教授就可以评上硕导,还要有手上有比较大的可以指导硕士的课题以及资历等要求,你想连副教授都不一定评的上就算放开让讲师去评能评上吗?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一出来没资格评副教授,初定职称为讲师,但是科研非常厉害由于有博士学位的关系是可以评上硕导的,一般硕士或者本科的讲师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6. 研究生导师是讲师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从我的经历说起吧:
一、从3月份调剂到一枚硕士研究生,到学生入学,转眼一个学期专过去了。在属7-8月份,我安排学生在山东的一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训了1个多月,期间安排他整理论文,翻译一些英文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我们整理了3篇文章(其中两篇英文),
二、文章都有学生署名(2-3位),后来这三篇论文先后被接受录用了。这样呢,学生尚未正式入学,就有成果待入账了。开学后,我放手让学生整理论文,我们的课题,做实验其实不太花功夫,主要时间用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检索上去了。
三、用了几乎一个学期,我们才把论文整理好(如果我自己做,可能不到20天就能做好)。这样,这名学生,完成了一个跨越(没有经过中文论文撰写的锻炼,直接写英文)。这篇论文虽然水平很低,但估计至少能达到国内所谓核心期刊的层次。
四、以后,可以让他放手做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而不必担心毕业了。
我在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只能通过调剂招生,诸位考生如果明年可能要调剂,询问&启*道%教&育牢师帮忙。
7. 导师和老师的区别
导师和老师的区别:
导师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他人学习、进修、或撰写学术论文回的教师或科研答人员。例如:研究生导师。
老师又作教师、师长、导师等,是一种职业,古已有之,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有各种教育类型(如语文、数学等),班主任也为老师之一。
从范围上讲老师大于导师,老师包含导师。导师是老师的其中一种类型,老师也常被称作教师、师长、导师等,老师常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
导师一词源自希腊语,导师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他们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写作等等。
(7)研究生导师是讲师扩展阅读:
2016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为1578.2万人,其中,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为578.9万人,初中阶段专任教师为348.8万人,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数为223.2万人。
全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为5.3万人,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73.3万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为84.0万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60.2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导师
网络——老师
8.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中国,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不论是学生还是导师都是在尽力维系这一平衡。导师负责制的体系下,学生处于劣势,遇到问题又没有第三方的制约。如果求助于学院或者学校的力量干涉,得罪导师的后果对于学生来说恐怕只剩下最后退学一条路可以走了,因此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学生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细数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无非有以下四种,导师好、学生好;导师好、学生不好;导师不好、学生好;导师不好、学生不好。
一.导师好、学生好---可遇不可求
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导师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一种科研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十分难得,需满足两个条件,一、导师有实力,一心为学生好,二、学生有潜力,愿意跟着导师学。“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如果你属于此类,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将关系进一步发展。学术需要传承,导师年龄大了也要退休,导师会选一人重点培养,如果你能成为导师的“关门弟子”,将来接手导师课题和实验室的很可能是你。
如果学生能做出成果还好,第一作者肯定是导师,如果做不出成果就恶语相加,这种老师可以称之为“学阀”。好处也不是没有,跟着这种老师也确实可以学到东西,但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导师拿学生的毕业相要挟,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对于科研的热情。
四.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罪与罚
这是一种最差的情况,导师完全把学生当做奴隶,对于学生要求随叫随到,不管你有什么事情都必须放下。从取快递报账,到给导师接孩子带家教,完全就是导师的免费保姆。如果这时又遇见一个“不服管教”的学生,那么矛盾就爆发了。如果一毕业,学生和导师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对于导师来说,这是培养学生最大的败笔。
这四种情况又是可以随时间转化的,研一的时候可能是导师好、学生也好,等到研三的时候可能就是导师不好、学生也不好。
9. 考研时选导师是选教授还是副教授
导师。
选择导师时有一部分研究生总是喜欢教授级别的导师,将职称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要职称高那么这个导师就非常的圆满。然而有很多不是教师的副教授或者是讲师,依然有着热情的科研态度,依然在主持着国家级的项目或者是课题,再加上一些教授在科研方面已经没有了青年副教授的热情,所以教授并不见得一定非常的好。
(9)研究生导师是讲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到学校校内网,去该学院的师资队伍中搜索。看看该学院的介绍。主要考察核心论文、专著、科研项目和科研奖项情况。看看他有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级科研获奖以及和国内央企合作的横向重大项目。
用户也可以到知网搜索论文情况。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专著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研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