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发布时间: 2021-02-05 08:57:52

㈠ 如何看待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这一要求呢

很多人看到这个要求之后会觉得好笑,可能会想“怎么会明文规定这样一条要求”,其实这是必需的。因为很多地方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有的研究生导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会口不择言,说一些伤人的话,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心,被批评的研究生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人格侮辱,从而做出惊人的举动,甚至可能会跳楼,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还有就业压力,现在的研究生数量很大,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凤毛麟角了,出去找工作的优势相对来说就不是很大,所以这样来说,很可能上了两三年的研究生,进入社会还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白。除了就业,还要考虑婚配问题,一般研究生毕业是二十五六岁,这个时候身边的很多人都成家立业了,但是只有自己还在上学,所以在种种压力下,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的要求是非常需要的。

㈡ 随意侮辱研究生人格,部分研究生导师为何喜欢这么做

可能他们觉得这样显得比较威风,显得他们有能耐。有些研究生导师确实是不修德行。

㈢ 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考研导师是否地位过高

我认为可能有一部分老师的确是不够资格作为“导师”的,毕竟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研究生导师侮辱学生人格的先例,那么这个政策也就不会被推出,的确,研究生导师的学历都属于比较高的,也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但是学历只是过滤了学渣,并不代表过滤了人渣,有的人的品行是不配为人师表的,所以他们会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

师生和谐才是最好的状态

我希望在我的大学读完以后,每当我回忆起来导师,想到的都是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宽容,而不是导师侮辱人格这种事情,写论文的学生其实大多数都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导师其实应该更加耐心一些去指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㈣ 为何会提出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的要求

导师只是引导研究生搞学术,引导学生学业方面有重大突破的人,而对于研究生的人格以及生活其他方面不应该作出评价,并且导师根本就没有这种权利可以直接束缚研究生在人格方面的发展。每一年都会发生研究生因为学术压力大,毕业压力大而跳楼事件的一个发生,其背后的压力更多的是研究生导师所给予的。

研究生是国家栋梁之才,导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在学术方面的突破,而不应该参与研究生其他方面的一些事,生活导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国家负责,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

㈤ 对于侮辱研究生人格的研究生导师,应该如何处理和惩罚

对于侮辱研究生人格的导师确实应该严惩,其实现在有很多研究生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因为研究生是否能顺利毕业,很大权力是掌握在导师手中的,虽然有很多导师都是非常好的,非常体谅自己的学生,非常公平公正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导师倚老卖老,然后摆老资格,仗着自己是老师就为所欲为,这样是不行的。

我们在尊重老师的同时,老师也要懂得尊重学生,不应该去侮辱学生的人格。其实学生与老师之间是相互的,如果遇到好的老师,那么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不要虚度年华,当然如果有的老师他不尊重学生,他侮辱学生,那么他受到惩罚也是应当的。老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他一直在教导学生,引导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他应该有自己的自觉,所以说如果老师行为不端,老师应该受到惩处,如果学生不尊重老师,学生也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错,毕竟老师学生之间其实双方都有各自的不容易。

㈥ 研究生被导师骂正常吗

首先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错?自己是不是玻璃心了?导师骂你是要纠正你的错,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有没有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他们是害你吗?上研究生了还有人骂,说明导师是在乎你的。如果你犯了错,导师没有骂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导师心里,你是不是已经没有纠正的价值了,导师也不愿意在花费心力去培养你,那你这研究生读的什么都学不到,还有什么意义呢?到了社会里,假如你犯了错,上司可能骂都不骂你,直接让你走人,这些东西当你在挨骂的时候想到了吗?承受指责,这是人的必修课,不在学校里接受,那就去社会,那你就不止是心里不好受了。

当然,如果你的导师没有缘由就人身攻击或是人格侮辱就另当别论了,我想既然他能做你导师,必然是有较高的素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普遍现象。

而且是世界普遍现象。

这个问题,大家要正确看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是教育属性。

中国许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把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等同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小学教育属于普及教育,即使大学本科教育现在也在许多国家走上了普及的道路。这种普及教育,是在国家的强烈介入下,以普罗大众的知识技能培训为主要目的,教师自然要对全世界负责,因为老师们拿的是财政拨款,老师就要对社会负责。

研究生阶段不一样,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在许多国家虽然也是财政拨款,但是还有一大批导师是学校付钱,或者导师自己寻找的科研项目带来的资金,尤其是外国。因此,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导师指导,学生研究"。因此,研究生,与其称他们学生,毋宁称他们为"学徒"更适合。

研究生阶段,是"指导教育",并非普及式教育,而且每个导师的指导都不一样,不要说国家没有强制导师的要求,即使是学校也无权干涉导师的指导。因此,导师是绝对的权威。况且,这个导师还是学生自己选的。

这个阶段,和其他行业的学徒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娱乐圈里的跑龙套的,车间里的学徒工,商店里的小学徒,这些学徒与师傅之间的关系,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导师作为行业,学科的顶尖精英,有这样的权威和资格对学徒严格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做一些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为导师要带你进入行业顶尖领域,这完全是个人能力,与普及教育完全不同。

再就是学生的品格。

研究生,不能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中学生,或本科生。以为自己交了钱,就要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研究生不是来"享受教育"的,而是来"实习"的,只不过这个实习有点不一样,是学术研究而已!你叫学术实习也行!

一个实习生,还能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还不屁颠屁颠赶紧完成导师(老板)的各种变态要求!这是初踏社会的学徒,实习生本就应有的基本品格啊!

学术圈相对来说更加像一个象牙塔,好像与没有现实社会那么复杂不。

但是,在学术圈之内,同样犹如真正的社会一样,存在各种尔虞我诈,存在各种激烈竞争,存在各种不平等,而这些东西,你的导师要独自去面对,要在学术上立于不败之地,要争取项目资金,要出成果写论文,要搞大实验,要与同行竞争,要对的起自己的学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艰难的!

研究生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还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享受更高级阶段学习的学生",这是完全错误的。研究生是要独立面对自己学术生涯的时候了!你连导师都不服气,又如何在学术上,在圈内立足呢?

当然,话说回来,有些导师确实是过分,把学徒当驴当马,任意指使,学术上却没有建树,还抢占学生的研究成果,这是非常不对的,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这是人品的问题,这样的人渣导师要揪出来广而告之,别再让同学选他做导师了!

如果导师学术上成就很伟大,但是其他方面又有各种缺点,比如剥削学生,性格暴躁,个性十足,那我劝你还是忍了,因为你是来实习的,这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㈦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是否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研究生们

我觉得这个《研究生导师行为指导准则》虽然能够暂时地规范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行为,但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的拯救研究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就要真正地改变我国的科研制度,让研究生导师从心底里尊重学生。

一、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其中提到,导师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随意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内容。这些提到的行为其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研究生导师们经常发生的行为,也是让学生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行为。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拖延毕业、侮辱人格等等这几个字眼,一看就会令人窒息。

如今,研究生因为导师的问题越来越多,经常引起网友热议,甚至有的研究生因为毕业问题寻了短见,真的很可惜。所以,请导师们能够真正尊重学生,从心底里为学生着想,才能减少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

㈧ 教育部明确研究生导师十不得,具体都是哪十不得有何意义

高校的教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整改,如今教育部终于明确公布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让很多研究生都松了一口气,有了国家和教育部的帮助,相信以后的研究生们一定会轻松很多。在《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中,听到了“十不得”,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十不得”。

有很多研究生在上学期间都曾经遭到过研究生导师的压榨,但是因为害怕自己最终毕不了业,所以没有人敢去反抗。如今大家终于不用再受欺负了,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学有所成,成为国家栋梁。

㈨ 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这一规定有必要吗

个人觉的有必要的,因为在当下社会中出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因为导师的口语导致当事人不能承受其中的压力,而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㈩ 研究生导师十不得正式出台,研究生处境为何艰难到需要政策干预

研究生导师“十不得”正式出台,研究生处境需要政策干预,这主要是因为有些研究生导师并没有善待自己的学生,没有尽到导师的职责,甚至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实力,压榨学生,研究生导师“十不得”是为了维护研究生的合法权益,让研究生们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二、为什么会有研究生导师“十不得”?

之所以为有研究生导师“十不得”,也是因为这些年来有些研究生导师没有尽好导师的职责,不懂得关心和关爱学生,不懂得恪尽职守,没有遵守教育部门所给出的相关规定,不懂得约束好自身的行为,做出了违规违纪的行为,甚至有的研究生导师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益,导致有些研究生出现了情绪抑郁的问题,甚至是间接导致有些研究生选择的轻生,因此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来约束研究生导师的行为。

我们也希望每一位研究生导师都能够懂得关爱和关心学生,能够尽好作为导师的职责,而不能够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压榨学生,研究生导师也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人师者,应该具备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热点内容
电气本科生进恒大待遇怎么样 发布:2025-08-06 03:10:51 浏览:849
江苏大学博士学费 发布:2025-08-06 03:06:01 浏览:915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吧 发布:2025-08-06 03:06:00 浏览:679
广东大学招聘老师 发布:2025-08-06 03:03:24 浏览:511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华人教授 发布:2025-08-06 03:01:58 浏览:550
清华大学博士调档函 发布:2025-08-06 02:49:43 浏览:635
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发布:2025-08-06 02:44:41 浏览:573
弘益大学大学院申请时间 发布:2025-08-06 02:44:28 浏览:762
复旦大学税务专业 发布:2025-08-06 02:38:06 浏览:978
兰州大学火教授 发布:2025-08-06 02:33:49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