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

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

发布时间: 2021-02-05 15:18:17

❶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❷ 研究生指导教师如何指导培养研究生

有项目,就跟着一块做项目,其他的时候基本放养

❸ 研究生如何与导师相处

转的冯长根教授的 我觉得挺有用的:

前不久中山大学的艾云灿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或许该事件只是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紧张的极端个例,那么,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应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冯长根,在其教学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学位,目前还有8位博士在读。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学所作的演讲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经验,为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议。

阳光准则:保持与导师的联系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不容易做到。冯长根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读博士时,就因为导师忙,有时一两个月都没有机会见面,甚至有时他写了留言条贴在导师的门上,约好什么时间见面,最后还是不能如愿。

但是,博士生与导师保持联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进入某个科研领域,对该领域科学共同体最真实细致的体验往往首先来自导师。

很多博士生开始做实验、搞研究时,非常希望得到导师随时随地的指导,但这不现实。冯长根对学生们说:“你们平时见不到我是可能的,但联系不到我却没有可能,我手机天天开着怎么会联系不到呢?”他认为,保持联系并不仅仅是见面。见面不是本质,联系才是本质。

与导师保持联系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手机短信,也可以给导师留纸条,此外还有导师的助手、学科组的其他老师,这些都是与导师联系的渠道。

如果博士生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不仅可以得到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其他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他,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实验毫无进展”

与导师保持联系是第一步,但保持联系要说些什么呢?这就用到了第二条: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

一些博士生在导师出差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失去了“导师意识”:“导师出差了,他不会找我了,我也不用找他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博士生甚至会松懈起来,甚至偷懒了。如果导师在出差期间得不到学生的信息,而产生“看起来一切顺利”的想法,那么对学生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毫无益处。

博士生要有规律地给导师发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也许有的博士生担心自己的实验没有结果能跟导师说些什么呢?那么他也可以给导师发一个短信:“我连续作了几天的实验,没有任何进展。”

冯长根甚至收到过这样的短信,他的学生告诉他实验样品给浪费了、实验室的仪器给烧坏了等等。

冯长根认为,这样的通报也是有价值的,至少让导师了解到你科研的详细进展。让导师得到自己的消息,他将会成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为让导师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展会起到推进研究的效果。

要将向导师通报科研工作的信息成为有规律的任务,频率最好是一个星期一次。

摸清导师的脾气

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地把导师“美化”成“观音菩萨”式的人物: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其实导师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有的导师性子慢,也有的导师性子很急,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人的脾气总是各有特点。

因此,博士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挑选最高效的词汇、语言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博士生与导师沟通的语言要像玻璃一样透明,一句不行,就再说一句,这也许叫“导师语言”。

冯长根认为,博士生要鉴别自己的个性和人际交往技巧与导师的差别,然后逐步消除这些差别,作为学生,这是责无旁贷的事。导师已经带着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在科研中得到了成功,学生没有必要因此去犯低估自己导师的错误。

“我能行!”

博士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赢得导师的尊重也很重要。

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虽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在该领域的经验也比学生多,但是具体科研工作的细节不一定是导师完全了解的,如果博士生在与导师交流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导师,让导师对学生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并赢得导师的尊重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博士生只要对导师说:“我能行!”冯长根曾经有个学生,他在回应老师交予任务时总是说:“老师,您放心……”这样有信心也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就会赢得导师的尊重。

在与导师的交往中,博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是赢得导师尊重的首要因素,高于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首先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确保自己已经得到某些深层次的好东西、好想法再交予导师,否则导师也会厌烦。

稍稍有些个性

许多学生不习惯向处于权威地位的导师提出要求,很多都是百依百顺,这样也没有好处。对于一个学生来讲,稍稍带着一些个性与导师交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一个博士生已经应用了上述第四条建议,那么他就得到了一个直接的好处:处在和老师正常交往甚至“谈判”的地位,博士生完全可以跟导师提出一些对实验的方式、顺序等的具体安排,甚至是对某个研究课题的看法,因为导师已经开始重视他的看法,导师也会在你的意见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对博士生自己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博士生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被训练成独立研究者的过程,如果他在与导师交往中应用这个准则,那么就会更快地完成这个过程。

给导师写一点东西

对于博士生来说,学术论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对于导师来讲,相关的学术论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导师可以把学术论文用于申请研究项目。

因此,尽快将自己工作的成果写成论文交给导师,对博士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会让导师对学生有信心:我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是值得的。同样,博士生的论文也会给导师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

冯长根为他自己的导师写的第一篇论文只涉及到一个数据,只有短短的3页,但他的导师拿到论文时是那么的高兴,冯长根也由此和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科学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比看到又有一篇带有自己姓名的新的学术论文要递交给刊物更能吸引他们关注的事情了。

而对于博士生来说,导师会因此愉快地阅读他博士学位论文的一稿、二稿……博士自己的论文答辩也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因为你研究的某些部分已经作为学术论文发表了。

❹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网络、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需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虫为个人公益性站点,此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

❺ 研究生如何与导师处理好关系

特别推荐我自感研究生和我的关系是很好的,过去的,现在的都是这样。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
近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从切身体会出发,给出了6条建议。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刚刚进入学科内部问题时,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或者对课题共同组的了解,许多方面都来自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给你带来惊人的收获。
1、保持与导师的联系
当你开始做实验、做研究时,你会希望你的导师能随时随地帮助你,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导师很忙,而且忙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于是,你就开始担心了。这是很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都有的一个心理过程。有的时候,论文做得不是很顺利,可能不是由于你的研究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而是因为你把自己与导师隔离开了。对此,
你一定要与导师保持联系
,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导师的脑子里、嘴上、联系记录本上。这样,你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
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的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你。这对于你今后的求职、科研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让导师经常得到你的消息
即使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也不用怕跟导师说。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因为让导师知道你的进程,对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如果你没有进展,导师会帮你想办法,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有一点进展,他会帮助你总结经验,再上台阶。总之,我建议,
研究生最好一周与导师联系一次,告诉导师自己科研工作的进展信息,并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任务。
3、摸清导师的性格
研究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要用导师的语言跟他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具备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
对于一些导师,如果你不把话说好,很可能要产生误解。对导师说的话,一定要像玻璃一样透明,让导师不会对你说的话产生误解。
4、赢得导师的尊重懒惰和不自信会失去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
如果你偷懒,你的导师肯定不相信你;在与导师交流时,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让导师对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很多博士生在跟导师谈话时,常常处于一种没有信心的状态下,对于有的导师,你谈话时没有信心,就会让他也都没有信心了。这是一个怪圈。博士生如果对导师说:我能行。这3个字就可以打破这个怪圈。我以前带一名博士生,他每次都说“老师您放心”
。说到的,他也做到了,我也就对他比较尊重。
更为实质性的,是你的行动。
一是你得到了科学研究很好的结果,二是你通过独立研究充分表现了你工作的努力,这两种做法容易引起导师的尊重。对大多数的博士生而言,毕业以后可能做的是别的研究、别的工作,只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才有助于你走向成功。
5、敢于向导师提问题,适当展现个性我们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导师的面前像小绵羊似的,不敢提什么问题,不习惯向处于权威地位的导师提出要求。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得到了导师的尊重,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导师谈判了,因为导师尊重你、欢迎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这是最好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再过几年你将毕业,答辩的时候,一个礼堂的专家可能对你提问题,你要很好地回答,你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所以,你一定要在此之前就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跟导师提问题。
硕士生可以试着和导师谈谈自己关于研究课题的个人看法,甚至是商量研究工作中的安排;博士生要学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与导师对话,这将为以后在一群专家面前为自己的研究辩护做好准备。
6、为导师写一点东西
如果想与导师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你必须要在学术上比较活跃,特别是学术论文上。论文对你学术上的积累很重要,因为科学共同体评价一个专家,归根到底要看其学术论文。同时,论文也会给导师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
如果你已经赢得了导师的尊重,又稍稍有一点个性,跟导师交往得比较好,并且较早地将自己工作的成果写成论文交给导师,会使导师对你更有信心。导师可能会产生一个想法:我为他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可以在他身上花更多的时间
。如果导师真的这么想,对你是有好处的。
当然,论文是没有那么好写的,特别是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导师可能对你产生好感,他会很愉快地看你的论文。你的博士论文出来以后,他会一遍一遍地帮你修改。论文答辩也会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
我记得我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提问,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已经发表论文了”
,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难,因为我当时已经发表了14篇论文。后面的答辩感觉就像我们之间在讨论问题一样,我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压力,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❻ 研究生该如何与导师相处

导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责任感和能专动性。属因此,在研究生初期接触科研的时候,花时间阅读课题组前辈们的文章,尤其是自己导师的文章,了解课题组目前的研究进展,缩小你与课题组前辈们的知识鸿沟,通过阅读文献尽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与导师交流。

研究生导师如何指导学生

在研究生期间,导师的培养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术研究内和论文能力,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容大的区别就在于,研究生需要撰写并发表期刊论文,期刊级别根据不同院校要求不能,所以难度也有所不同,另外还有毕业大论文,这些期刊论文和毕业论文都是会别知网收录的,研究生导师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有了导师的指导,会事半功倍的;
第二: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每个导师的门下都有诸多来自各个学校的师兄师姐、同门、以及师弟师妹,定期的师门会议上,口才和沟通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
第三:坚持不懈,耐得住寂寞的能力,作为过来人的导师,会经常教导学生如何保持平常心,耐得住寂寞的不断进行学术研究,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心理调节吧,因为读研并不会像本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
当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期间,导师对于学生相当于小班教学,一个师门的学生都不会太多,自然就会有足够的精力来指导学生的。

❽ 导师如何指导硕士研究生

导师的话主要任务抄是根据学生情况 考虑适合该学生的研究方向 然后告诉该学生 研究这个方向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有些可以给你选在学校的课程里 有些可以告诉你来自己学习 最后就是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了 其实导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自己的研究课题 不是天天盯着学生 只是给你安排好任务你完成就是了 不懂的可以问 当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计划了 ..

❾ 如何跟研究生导师搞好关系

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交给自己的读书任务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搞形式主义回、想瞒天过海答蒙混过关的学生,导师嘴上不说,实际上洞若观火。所谓“竖子不足与谋”,如此作为难与导师共奏和谐之音。

全力以赴地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
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得到导师嘉许、获取导师更多指导的较好办法就在于此,导师通常都很爱惜人才,帮助导师开拓研究领域和完成研究课题于师于己都好处多多。发表论文时别忘了署上导师的名字,导师不靠你出名,但导师的指导功不可没,导师喜欢有本事又厚道的学生。

携手共进与导师共谱毕业论文奇章
毕业论文不仅是学生的艰巨任务,也很可能是导师的可喜成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自己要勤思善写,同时也要多向导师请教。优秀的毕业论文必定闪烁着学生与导师智慧与汗水的双重光芒。

逢年过节别忘了登门拜访导师
这样的交往比较妥当,入情入理,最好与师兄妹协同行动,携点薄礼,大家都显得脸上有光;有机会也要适当搞搞会餐。如果读书时期都不能多点交往,各奔东西后就更无感情可言了。
希望帮到你

❿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和课题

当时还好好想了想。说真的导师的选择要更据个人的目标和要求,好的boss和差的有天壤之别。有些人认为,导师当然要牛,越牛越好,(以前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不觉得完全对。对于一些人想出国的,选牛的老师自然最理想,有好的老师推荐出国会容易许多,但是对于一些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的人,选择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年轻的老师一般精力较多,带学生少,有些对学生很负责,可以在你身上用很多时间来指导,这样比半年见不到的牛师要好得多!当然选导师不能只看这些啦!要看导师容不容易相处,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导师拥有的实验室设备条件如何,导师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反正对这些自己心中要有数,自己想得到什么,不要麻木的追求牛师。还有有些牛师门下高徒很多,自然竞争激烈,在那样的实验室里面生活有些郁闷的,我们学校就有,几个很活泼的人进了实验室连句话都不讲,只会作实验了!还有就是导师的性格很重要,有些慷慨的老师对学生好,经济上也给予支持,作实验少仪器也乐于帮你解决,要是你实验做的不好,他会为你担忧,就怕耽误你答辩。而有些老板比较抠,放假了自己出去happy了学生害得拼死拼活的干活,而且赞扬的话也不会说,你的表现不好就会给你脸色看,两种人手下干活,感觉就是两回事,所以这方面选前要研究研究!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要进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几个大的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设备和资金,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课题必需是有快捷简单经济的测定方法和原料,所采用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和实验室有作这个课题的能力才选择来做,否则想也不要想!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国内的大部分导师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时候一个本科毕业课题也要作一整套工艺,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够把握实验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枞向上将研究的各方面考虑完全。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时缺乏创新,同时对工艺研究的同时没有注重理论和机理的研究分析。同时采用优良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极其重要。
课题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一般为周期较长的课题,一般好多课题是省或者国家的项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后有一定的继承性,要是不是刚刚开始着手,一般资料很多,而且一个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横向课题不同,周期比较短,常常是老板们接手的工厂里面的项目,一般要求较快搞定可以到工厂用来挣钱的,以工艺性应用性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还想搞科研,选择纵向课题我认为比较理想,可以学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将来想进入工厂或者到企业作研发,作横向的比较好,工厂就是要快、省钱、能挣钱。有些人选择课题时,有两个误区。对于以前有人作过的就觉得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作课题作科研关键在于创新,只要你有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还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还有就是也许前面的研究根本没有重复性,这一点在开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数。此外就是对于没有作过的新课题,不感作,其实没有必要,当然对于新课题是狠有挑战的事情,探索总不会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国外研究证明一条不可行的路线也是一种成功,而国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很多人才畏惧探索和创新。这方面可以事前查阅外文文献的有关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复性较差,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比较严谨,当然个别现象除外。要是别人有所得,我们也必须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然选择课题还有对目前研究热点的把握的问题,那么刚刚入学的或者开始着手实验的同学如何来把握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的办法,一个就是到图书馆看看近两三年的文献,找到一两个自己关心的觉得理想的主题在到网络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近三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教授们选择的课题都是适合我们国情(各种条件)有不是太落后的研究,至少国内如此。(当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后10-20年)。
作课题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开始老板给课题自己选或者自己找课题(自己找比较麻烦,最好找好几个给老板或者有经验的人看),这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可以满足自己作相关的研究,测定分析分离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实验原料等等。选定课题以后就是对课题进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对自己以后的研究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里提到一点就是对中文文献,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看,只能是对常识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够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这一步作不好,后来发现在重新定课题都比较悲惨啦!(同学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肯定可以进行研究了,就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一来实际了解一下实验,二来从整体上对自己实验的难度有体会。然后就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全面的开始研究,最后阶段就是写论文答辩。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教授讲课视频 发布:2025-08-06 00:02:41 浏览:730
大学生贷款正规平台 发布:2025-08-05 23:57:17 浏览:40
湖南大学柯教授 发布:2025-08-05 23:55:07 浏览:665
大学生职业策划书 发布:2025-08-05 23:54:58 浏览:959
研究生导师吻了我 发布:2025-08-05 23:53:37 浏览:762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5 23:39:23 浏览:367
济南大学一本专业目录 发布:2025-08-05 23:19:43 浏览:454
大学生被轮回 发布:2025-08-05 23:15:56 浏览:260
陈宗炫大学数学老师 发布:2025-08-05 23:15:47 浏览:705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难度 发布:2025-08-05 23:04:40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