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给导师多少钱
⑴ 博士生导师有钱吗
您好 能达到博士生导师的级别都是很有名气的老师了,自然工资肯定很高,各个高校也不一样,无法说具体多少钱。清华北大肯定最高,二本学院就差很多,而且还和发表论文 获得奖项有关
⑵ 博士生导师一般有多少年薪
将聘请28岁的北大女博士李琳为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同时提供的,还有220万的安家费和90万的年薪.
⑶ 博士后导师讲一节课多少钱
博士后导师就是博士生导师,一般是教授职称,讲课费根据聘请的单位标准不一。一般在300元/学时,也就是一上午1000——2000元不等,当然如果是知名教授也有上万的。
⑷ 博士学费一年多少啊
建议可咨询协进教育,国际mba/dba免联考,无需参加全国联考,轻松就读;正规专大学,涉外监管属信息网可查;尤其周末上课,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国内名校教师授课、中文授课、论文精心辅导,拥有优质的教育管理与良好的师资力量。申请免费试听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去咨询上海协进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谢谢!
⑸ 读博士期间工资高吗
博士在读期间复有工资收入,下面列制举4类博士招生院校工资构成:
补助1:某211,每月补助最低2500,学校1700元,导师补助800元,一年发10个月!
补助2:魔都某985高校,每个月导师给1100元,学校2500,共3600,12个月
补助3:中科大,学校、导师、助教各种补贴加起来近5000元,12个月
补助4:某军大,每月学校2400,导师发1800,伙食补助(打进饭卡)700多,12个月。
拓展资料
自从研究生取消公费后,学校会设有特别的学业奖学金发放,一般不要太差都能申请到。
差不多博士招生学校分两个档,六千和一万,每个学校比例不同,50-60%的学生可以拿到一万抵消学费。
⑹ 请一位博士生老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需要花多少钱
楼下那位大哥真乃神人也!我服
⑺ 博士补助多少钱一个月
2002年全国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北京地区71个报名点共接收57687名考生。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长幅度为34.7%,为近年来最大的一年。考研难,读研也不轻松,据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研究生面临生活费不足的窘境。
读研究生难,已婚的人读研究生更难,而妻子也在读研究生的人读研究生则难乎其难。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处境艰难的人。
憨厚与乐观的神态掩盖了他的艰难,而好久未理的头发和朴素的衣着暴露了他生活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与自己读研时认识的女友结婚,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现在,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就是国家发给的近500元的补助,还有就是来自于家乡年迈父母的支持。
前段时间,由于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国访问去了,夫妻俩就借住在他们家。最近,他们回国了,夫妻俩只好在外面租房住,仅这一项,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这对他本已捉襟见肘的生活来说,无疑又是个沉重的负担。
■每月的生活费缺口约300元
当我在北京大学采访时,应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过一顿饭,我们要了四个菜,两碗饭,一共是12元。小杜说,我们今天进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为了招待我才去的,平时,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价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况下,吃一份菜就足够了,每顿大约三四元。记者在清华大学采访时,也在他们的学生食堂吃过一顿饭,饭菜的价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记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盘丸子、红烧豆腐和一碗米饭。虽然相比于校外餐馆的菜价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学的调查发现,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硕士生500~600元,认为每月580~800元生活费比较合适。伙食费,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书报、电话、上网费的增长,达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费用100元。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拥有电脑。他们用电脑打字、做设计、上网浏览、搜集资料。对他们来说,电脑已经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了。他们宁愿在其他方面节省一些,也想拥有一台电脑。
■经济不独立打击研究生的自信
据介绍,在校研究生领到的国家补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硕士生250~280元。根据工龄不同,补助稍有不同,工龄一年补助10元。这是研究生最稳定的生活来源,可这份来源对他们的生活支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生们哪怕再艰苦,也不情愿花家里的钱。人民大学一位法学院的男生觉得花家里的钱非常难受,北京大学一位学自然地理的女生说:“这么大了还花家里的钱感到很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则认为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无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紧张,是为不孝。读研究生了,还花家里的钱,这打击着他们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给的同学在记者全部调查的百位学生中只占10位,且这部分学生都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是一种投资,将来会有更大的回报,来报答这份养育之情。而许多同学宁愿不要家里的支持,选择出去打工挣钱。
记者从北京大学学工部得知,北京大学大约有20%的贫困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据学工部的杨老师说,贫困学生只要申请,一般都会批下来。研究生院的季老师认为,仅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说明北大的学生都比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自己的生活。此外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处理起来很困难。为此北京大学自今年6月份以来,举办多次个人信用方面的讲座,邀请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授和学者主讲,以期提高学生信用方面的知识。
■打工是补助生活费的最好途径
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合理安排,这是研究生们采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学商学院一位姓侯的女学生告诉记者说,她第一年的生活费来自家里,第二、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时间少则四五天,多则十天、二十天。
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北京大学则有47.80%的学生在外打工。在记者调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学生有着为期或长或短、花费时间或多或少、工资或高或低的打工经历。有趣的是,人民大学学生基本上认为打工不影响学业,因为打工本身就是一种接触社会、增加生活阅历和经验的途径。并且认为打工是最好的维持生计的手段。而北京大学的调查则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打工对学业有影响,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采用的办法,61.3%的学生打工的目的是维持生计,19.6%的人认为可以提高经验,12.9%的同学认为可以充实生活。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们则认为帮导师做课题是最好的方式,一则可以领些钱改善生活,二则这些课题将会成为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既能挣钱,又能提高业务能力,还能顺便准备毕业论文,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学校的“三助”活动资金紧张
对于研究生尴尬的处境,校方正纷纷想办法来缓解这个矛盾。为了增加学生的收入,使他们安心学习,又不致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与学业无关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实施“三助”活动。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学生分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学校需要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发给适当补贴。在北京大学所做的调查中,有86%的学生对“三助”活动感兴趣,有77%的学生表示有了“三助”岗位后,就不去外面打工。他们得到的补助分别是硕士一年级,补助100元,硕士二、三年级,补助200元。博士一年级,补助300元,博士二、三年级,补助400元。
季老师说:“‘三助’对学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关键,并且加强了导师和学生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科研的能力。”本学期,北京大学大约有5000名学生有“三助”工作岗位,约占学生总数的60%~70%。为此,北京大学今年要投入900万元的资金。研究生院的季老师说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资金来源的困难是“三助”活动的一个瓶颈
⑻ 读博士 给导师多少钱
10000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