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自杀导师
『壹』 研究生自杀 会对导师有什么影响
那要看是什么原因自杀了,如果有导师的因素在,那肯定就有影响了,反之可能就没有。
『贰』 男博士自杀,是心理有病还是不堪女导师性骚扰
这要看情况吧,再说也不是除了心理有病,就是女导师骚扰,也可能是其他事情吧,压力,忧虑什么的负面情绪都有可能
『叁』 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生 会在导师不让或者延迟毕业的情况下跳楼为要挟 2012116南京
接受不了现在
『肆』 女子浙大博士跳楼身亡,生前遭导师性骚扰,有证据吗
伴随着疲惫感的,是晓月开始疑神疑鬼,她告诉毛女士,总觉得学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对她做的那些事,因为每次晓月一走近同学,同学们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开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间,晓月去日本做访问研究,回国前,晓月在跟母亲的通话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溃大哭,觉得自己难以逃脱戴某的关系圈。毛女士劝女儿,“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离开戴某的关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随后,2017年9月10日,晓月得知前男友结识新女友,当晚情绪明显异常并产生幻觉,与母亲通话中,问毛女士“为什么你的腿被锯了不告诉我?”
9月12日,晓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医院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后因为持续规律服药,晓月病情不断好转,但在2018年6月27日,临近毕业,晓月抑郁症复发。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学,和女儿一起办了毕业手续,当晚回家后,女儿不敢脱裤子上厕所,说怕戴某过来强奸她。整夜也睡不着觉。几天后,晓月在新乡市一家精神病院确诊为中度抑郁、轻度偏执和焦虑。
毛女士回忆,女儿曾告诉自己,抑郁症复发是因为戴某又说了刺激人的话。当时毛女士以为,离开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晓月去世,她才意识到,隐忍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决定举报戴某曾经的行为。
一开始只是给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后与浙大成立的调查组交涉,但当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可以确证戴某曾性骚扰过晓月的结论。在调查组也几乎不再回应家属的电话后,今年8月16日,距离晓月去世两年多后,毛女士在微博上实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儿晓月从小乖巧,勤奋,成绩没有低于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晓月一直是学校第一名。2014年,晓月在浙大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在研究生导师张国平的引荐下,她转为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戴某的开门弟子。
在后来的师弟师妹眼中,师姐晓月有些内向,“安静、话很少,被公认科研能力强”。
和晓月同实验室的学生沈林说,戴某的几个学生中只有晓月会做生物信息分析,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如果学术上有问题,后辈们也会找她求助。
戴某,这位36岁就评上教授的年轻老师,与学生们的相处并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说,实验上的一些小事没有做好,也会遭到戴某责骂,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抛开沟通方式,仅就学术指导而言,也有学生觉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导师。戴某一位不愿透露具体信息的学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给学生分配任务后会不停施压,另一方面,却不给学生们系统的指导。“比如说种一颗麦子,他只需要学生学会播种或者浇水,但是整个麦子在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浇水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什么时候种子容易受损,他不会系统教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把体力工作做完,换句话说,学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个螺丝钉,一个流水线工人”。在这种情况下,戴某指导的研究生,几乎都曾因为论文不达标而延迟毕业。
沈林说,戴某门下有两位博士,除了晓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时转入其他导师门下。还有一位研究生李某,与戴某彻底闹掰,最终在没有戴某指导的情况下毕业。
实际上,晓月因为个人能力突出,是同门中在学术上与戴某关联最多的一个学生。晓月在读博期间发表的两篇重要论文,戴某分别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说,戴某最近几年论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晓月。
在微博公开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尝试过其它办法。他们整理了一份与晓月自杀相关的材料发给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从教育部转到浙江大学。随后,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称是浙江大学的调查组人员,到长垣县见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调查组负责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了对戴某的初步调查结论——举报信中的具体内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认,没有发现戴某对晓月存在骚扰行为的确凿证据;戴某写给晓月的保证条属实,但无法指向具体的骚扰行为等内容。
毛女士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又整理新的材料发给教育部,同时向浙大调查组申请与戴某当面对质。2019年9月22日,浙大调查组人员、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郑州见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执一词,直到最后,也没有互相同意的解释。
实际上,在给教育部发举报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电话联系过戴某并录音,想从戴某口中得到他当年给晓月手写保证条的原因。戴某没有直接回答,次日发微信回复毛女士,手写保证条是因为2017年那篇基因组的论文,他将晓月署名第二作者,晓月不开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说法,因为基因组的论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间戴某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修改署名,为什么要在2017年2月手写保证条?
这个疑问,在去年9月的那次见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样的回复。至于为什么要在保证条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复是笔误,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戴某告诉毛女士家人,“我和晓月互相之间很信任,她是我第一个学生,我肯定对她更好,她闹闹小脾气我也会包容她。”类似的疑问,毛女士还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后,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调查组人员联系毛女士,称学校正在组织复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证据,请及时提供给我们。
『伍』 西安交大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校方怎么回应的
为什么要读博士呢?!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问问自己吧?!
『陆』 寒门博士死后又一硕士坠楼,导师行为谁来规范
首先,个人认为肯定还是要严格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制度。当然,这只是这个的观点,因为据个人了解,大学老师想要当研究生导师非常简单,只要研究成果够了,职称够了,就能够带研究生,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统一、严格的评选制度,包括我之前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想要带研究生也是比较简单的,老师申请就可以了,只要你研究生成果够了,一般都能够带研究生,有时候职称不够还可以破格。所以个人认为首先要严格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制度,让那些不合格的老师直接没有办法带研究生。
最后,当然国家和学校还是有必要规范和约束导师行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导师在学生能不能毕业这一点上权力过大。其实个人也是不太懂,为什么很多学校有导师组,答辩的时候有答辩组,但是研究生的论文能不能送外审,研究生能不能毕业都成了导师的一言堂,别的老师根本没有话语权,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搞导师组和答辩组呢?还有个人认为,因为建立健全换导师的制度,现在研究生一旦选择了一个导师,如果不合适,想要换一个导师,简直太难了。
『柒』 自杀博士是死于“不懂事”吗
早些年微博上有个挺火的账号,叫“亚洲善待博士组织”。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不正经的逗比号。我当年没少窥屏,博士们撒起娇来,也是滚滚泥石流。念到博士的学霸自嘲是“弱势群体”,明火执仗地呼唤“善待”,是不是矫情透了?
杨宝德究竟是不是导师“逼死”的,这可能很难掰扯清楚。但这丝毫不能消解事件的悲剧性。杨宝德把博士学位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几乎找不到退路,还天生“学不会拒绝”,也学不会圆润地妥协。他在病态的师生关系里,找不到平衡自洽的途径。他的遭遇逼迫人们直视习以为常的不公。
象牙塔里的恶,往往都很隐蔽,不论是性骚扰,还是主仆一般的师生关系。该动真格了,别“懂事”地让一切都随着争议事件过去。“如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只会更糟。”
『捌』 自杀的武汉研究生是导师的什么
自杀的武汉研究生: 导师的管家、助理和"干儿子"。
王攀叫陶崇园“儿子”
导师散布抑郁症信息
陶崇园跳楼后,他的家人和高中同学从27日中午开始,和学校进行了三轮交涉。
“我们给学校看了一部分两人的聊天截图,希望学校帮忙调查,但是学校认为陶崇园是自杀,学校和导师没有过错。”陶慧说。
陶崇园的亲友提出和王攀见面,学校回复“这样没有意义,有什么事情和学校谈。”从跳楼至今,陶崇园亲友没能和王攀见面,也没有任何王攀的联系方式。
在第二次交涉中,校方提出:“学校及导师暂定无责任,学校出于人道主义给陶崇园家属5万元丧葬费。”
陶崇园跳楼后,王攀在与学生们的群中发表了两天对陶崇园的缅怀,并称:“他和导师关系特别密切,他非常欣赏我独立思考这一点,多次表达了非常想学又觉得压力特别大。”此后开始发出大量关于抑郁症的网络信息及报道。
在陶慧将事件发布在微博后,3月31日,王攀在名为“知著见微之IO”的群中表示将会抛出相关证据。
3月31日,武汉理工大学宣传部回复封面新闻: 26日我校一在读研究生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已经将初步调查情况向家属进行了反馈。
『玖』 浙大女博士自杀,为何学校两轮调查无果
浙大女博士自杀,为何学校两轮调查无果?
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博士他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他们在学习方面遇到很大的压力,他们就要发表论文,要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的设计,这些过程都是非常痛苦,而且压力非常大的市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呢,有很多人可能就会遇到比较多的问题,他们的压力可能也没有太多的途径去诉说。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拾』 为什么很多被导师压迫的研究生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杀导师
人被欺压久了就忘了自己是人了,在被在他看来执掌生杀大权的导师欺侮久版了以后,就真的把导权师神化了,或者说恶魔化了,自己从心里就不相信自己跟导师是对等的人,自然也就拿不出跟导师对抗的勇气了,一直想着忍最后一段时间,忍得久了也就忘了怎么反抗,最后只能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