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吴大辉
㈠ 清华大学有外交学院吗
没有外交学院,但有类似专业的国际关系学系。
清华大学国关系共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博士后多名。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特长较为合理,教师个个年富力强,都有博士学位,在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和进修的经历,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骨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而且在学术上有突出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
最出名的是阎学通,他是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政治学博士,《国际政治科学》总编、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总编。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美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另:
孙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暨政治学博士,著名的中美关系专家;
刘江永,著名的中日问题专家;
李彬,著名的军备控制专家;
吴大辉,著名的原苏联东欧中亚地区研究专家。
还有年轻一代,还有好几个非常出色,清华国际关系学系是清华重点发展的一个学科,未来还会陆续有牛人加盟。
㈡ 开通“冰上丝绸之路”有何意义
“冰上丝绸之路”不仅开启了北极资源宝库,还开辟了一条通往欧洲的捷径,在极专大缩短航程和节约航运成属本的同时,还能降低航运安全风险,由此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并激发亚欧大陆的贸易潜力。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吴大辉指出,北极航道是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最短航线,相比传统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航程。
此外,北欧国家热切希望提升与东亚的互联互通,他们提出的“北极走廊”计划与“冰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芬兰、挪威等国计划投资至少30亿欧元,建设一条从欧洲内陆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往挪威东北端希尔克内斯港的铁路线,在那里与“冰上丝绸之路”会合。来源:
新华网
㈢ 今天央视4的评论员是吴大辉和谁
男,汉族,博士,研究员 1967年1月生于吉林。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1990年本科毕业于解放版军国际关系学院俄权罗斯语言文学系。199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俄罗斯外交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晋升研究员。曾任总参谋部某部中校团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俄罗斯方向高级顾问、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
㈣ 吴大辉的个人简历
男,汉族,博士,研究员 1967年1月生于吉林。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1990年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9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俄罗斯外交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晋升研究员。曾任总参谋部某部中校团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俄罗斯方向高级顾问、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
㈤ 央视特约评论员吴大辉是哪里人
男,汉族,博士,研究员 1967年1月生于吉林。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1990年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9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俄罗斯外交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晋升研究员。曾任总参谋部某部中校团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俄罗斯方向高级顾问、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
㈥ 海上联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海上联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国 家 :中国俄罗斯
性 质 :军事演习
地 点 :东海
演习内容
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主要将演练舰艇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等课目。中俄海军将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特战分队等兵力参加演习。
参演意义
梁阳强调,这次联合演习是中俄两国海军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加强两军友好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巩固发展中俄两国两军间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演练海上联合保交行动的指挥协同和保障,提高中俄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能力,优化规范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的组织实施方法,共同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演习不针对第三方。
海空利器
透视参演海空利器:中华神盾、航母杀手齐亮相随着俄方6艘舰艇2014年5月18日抵达上海,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的中俄双方兵力全部集结完毕。中俄海军都派出了主战舰艇参加,双方14艘水面舰艇、2艘潜艇、9架固定翼飞机、6架舰载直升机、2个特战分队齐聚一堂,未来七天内将在中国长江口以东的东海北部海空域开展联演。中方参演兵力以东海舰队为主,包括郑州舰、哈尔滨舰、宁波舰、烟台舰、柳州舰、千岛湖舰、某新型导弹快艇、潜艇2艘、多型固定翼飞机和舰载直升机等。其中,宁波舰和被誉为“中华神盾”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郑州舰均为首次参加中俄联演。不仅如此,参加此次演习任务的中方官兵,大都执行过亚丁湾护航、中外联合演习、出访以及出岛链远航训练、红蓝实兵对抗、多军种联合演习等重大军事任务。另据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透露,此次军演中方除派出主力舰艇外,还将有苏-30型、歼-10战斗机参演。俄罗斯也有大批军舰陆续抵达上海,包括“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快速”号导弹驱逐舰、“涅韦利斯基海军上将”号大型登陆舰和一艘拖船及舰载直升机等。对此,海军军事专家李杰指出,素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俄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虽是已有25年舰龄的老舰,但“宝刀不老”。他表示,中俄双方均派出各自舰队规模级的强大阵容,共同展开 “海上联合-2014”联演。
亮点纷呈:接近实战体现两军军事互信与以往两次中俄海上联演相比,这次演习具有3个显著特点:首次将参演的舰艇进行全部的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进行互为条件的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对此,军事专家尹卓分析认为,混编全部参演舰艇既体现出核心作战能力,又表现出中俄两军间相当高的军事互信程度;而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意味着此次中俄军演不设定情况,演练接近实战。同时,他还指出,超视距攻击是今后驱逐舰等大型舰艇在海上反舰作战的主要手段,中俄双方的舰艇多采用雷达波制导的超视距攻击。针对中俄海军将首次演练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课目,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吴大辉认为,这是以往中俄军演所没有的一个科目,联合查证识别的演练在当下颇具敏感性。俄方推出此项目,也意味着对中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承认和支持。根据演习需要,中俄海军此次演练课目涵盖了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多个领域。双方将围绕舰艇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9个课目实施演练。中方总导演、海军副司令员田中海军中将表示,这次联演的联合性、融合性、实战性明显增强。而俄方总导演、俄罗斯海军副司令员费多坚科夫则认为“不断地演习有利于完善中俄联合军演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