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物科学教授
抄谭萍,贵州六枝人袭,1963年生,生物与地理科学系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
清华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6年,是我国近代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院士中有30余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或在清华大学工作过。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生物学并入其它院校,致使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一度中断。1984年恢复建系,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简称生物系。
2. 北大和清华生物哪个好
我是清华生物学专业在读的本科生,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对你有一点参考价值。
如果你是高中生的话,建议你不要这么早确定研究方向,因为毕竟没有进入实验室进行真正的生物学研究,不了解这方面研究的难点、重点、热点,以及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和逻辑思路等等,很难确定自己是否究竟喜欢这一行、乃至这一个狭小的研究领域。
如果你认为现在可以肯定就要做植物方向,以下关于清华和北大的植物学研究的信息可以参考。
从生物学的整体研究方法和方向上来讲,清华偏重微观生物学的研究,即研究分子、细胞层面的生物学机理;而北大在微观之外也有进行宏观生物学的研究,例如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等等。从植物学研究方面来讲,北大具有传统优势,植物学的研究学者有很多,而且都具有很高的水准;清华的植物学研究虽然目前人员较少(不超过10位老师),但是现有的老师水平都很好,并且清华生命学科正在大力吸引国外大批的老师回国,其中包括不少植物学方面的研究权威。这些教授的信息都可以分别在两校生命学院的网站上找到。(清华生命学院http://www.life.tsinghua.e.cn;北大生命学院http://www.bio.pku.e.cn)
从两校生物学发展的历史来讲,清华生物系始建于1926年,北大生物系建于1925年,不过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清华和燕京的生物系都并入了北大。在1984年,清华恢复重建生物系,逐渐在生物学领域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施一公老师回国后,生物系的发展更加迅速。到目前已经至少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干细胞及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崭露头角,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上占有重要席位。
其实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两校的生命学科合作越来越密切,学生们可以在两校中自由选择实验室,许多课程也实现了通选。两校生物学科哪个好的问题,既可以说意义不大,也可以说很难回答。到底要选择哪个学校,可能更多地是看更喜欢哪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吧。
3. 清华大学生物学怎样
有钱,发展势头迅猛,扩张迅速。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超其他单位。内近几年的博士生招生容规模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现每年招收的保送的直博生就有200人左右。并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展。随着医学楼二期、生命科学三期等新楼群的陆续开工建设,未来几年内规模预计还将扩展一倍。
教师队伍年轻,多是一流名校海归。方向新颖前沿,创新性强,老教授相对较少,改革的阻力小。很多的管理体系、激励制度与国际接轨。
学科布局渐趋合理,很多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其中结构生物学中心是整个清华的亮点,2009年至今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的主刊上发表文章已经十余篇,并且依然在不断增长。
清华生物系的本科生出国率一般维持在1/2到2/3。
4.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国际交流
生物系采取师生互换、互聘教授、合作研究、国际会议、教育资源互补等方式开扩学生眼界。近年来部分同学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瑞典乌普赛拉大学等国外大学交换学习一个学期。同时邀请几十位国内外专家在生物系作学术报告。
生物系设立了讲席教授席位,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和校友为同学授课,座谈为人治学感受及其成才感悟。参加“21世纪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的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Michael Brown, Joseph Goldstein, Phillip A. Sharp)与本科同学进行座谈后,三位科学家的共同印象是“清华园十分美丽,清华大学的学生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才培养成果目前,已毕业本科生中95%以上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其中很多人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相继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是活跃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基础医学及管理领域的一支有生力量。例如1989届本科毕业生施一公2003年荣获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他也是这项奖项成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生命科学研究学者;1990届本科毕业生刘湘军获得了2003年度100名世界顶尖青年创新者(The 2003 World's 100 Top Young Innovators);1993届本科毕业生王帆获得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颁发的2004年斯隆科学奖(Research Fellowship Award Winners of 2004)。历史上有26位诺贝尔奖得主曾获该奖,著名华裔学者李政道、李远哲、邱成桐等均曾获斯隆研究奖;1996届本科毕业生时松海荣获了2001年度全球唯一的最佳青年科学家奖(2001 Grand Prize Winner),并应邀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了百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2000届毕业生颜宁获2005年度Science杂志(北美)青年科学家奖。施一公教授已于2007年全职回母校任教,现担任生物系系主任。
5.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院
学生物的话,一般得做好出国的打算。。。清华生命科学院每年本科招生90人左右,不过协和的有几十人大一到大二上学期也在生科上课。
6. 生物学最出名的教授是谁
生物界中国抄名人录
做院士最早的:王晓东,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教授, 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
最年轻的教授:施一公,1967年生,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普林斯顿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
, 毕业于清华大学。
做教授最早的:罗明,阿喇巴马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 毕业于武汉大学。
做了带名字的讲座大学教授的:
刘阳, 俄亥尔大学免疫学教授。
王晓东,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教授。
Cell 论 文最多的:王晓东,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教授。
7. 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如何
生物以前一般,但是自从2,3年前施一公回了清华生物,就慢慢开始牛了
8.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介绍
清华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6年,是我国近代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曾为我国培专养属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院士中有30余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或在清华大学工作过。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生物学并入其它院校,致使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一度中断。1984年恢复建系,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简称生物系。
9.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历任领导
1984-1986
蒲慕明
赵南明
鲍世铨
第一届系主任
常务副主任
系总支书记内
1986-容1992
赵南明
鲍世铨
张秀芳
第二届系主任
系总支书记
系总支书记
1992-1995
隋森芳
张秀芳
第三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1995-1999
赵南明
张秀芳
第四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1999-2002
周海梦
张秀芳
第五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2002-2005
陈应华
吴庆余
第六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2006-2009
陈应华
吴庆余
第七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10. 清华大学生物有什么系
清华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6年,是我国近代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院士中有30余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或在清华大学工作过。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生物学并入其它院校,致使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一度中断。1984年恢复建系,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简称生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