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评级
『壹』 大连海事大学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管理姜秀敏、吴玉红两个老师谁的研究生比较好考
009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0411-84729550)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1)
01.社会哲学
秦龙教授
董震讲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或俄语(202)或日语(203)
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17)
4.西方哲学史(833)
复试笔试科目:
哲学概论(X34)
同等学力加试条件:
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其它语种按相同标准)和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02.文化哲学
崔巍副教授
田芯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3.政治哲学
吴玉红副教授
赵闯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09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0411-84729550)
公共管理(120400)
01.行政管理
秦龙教授
吴长春教授
于霞教授
薛忠义教授
赵闯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或俄语(202)或日语(203)
3、行政管理学(618)
4、综合卷(含公共管理学概论、政治学原理、公共经济学)(834)
复试笔试科目:
管理学概论(X35)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公共政策分析
2.公共组织学
02.教育经济管理
(航海教育管理研究)
文元全教授
李晓蕙副教授
田芯副教授
徐豪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3.社会保障管理
祁峰教授
杨宏教授
李珊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4.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管理
姜秀敏教授
吴玉红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5.交通运输公共管理
马晓雪副教授
徐庆利副教授
同上
同上
『贰』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副教授月薪大约多少钱
去了保险3000-4000左右
『叁』 大连海事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
大四了,马上毕业了,舍不得不仅这个校园,还有这个校园的老师,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部直属大学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轮机和航海那我就先说说东山比较有名的老师吧。
航海学院的李铁山老师,相信东山没得几个不知道他的,毕竟作为西山的我都熟知他。他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和船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手上的项目之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控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60余篇次,ISTP检索论文20余篇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他手上的项目都是数一数二的。最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超级好,把所有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肆』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多少啊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估计也有89千到1万块钱左右,一般大学教师的工资是非常高的,而且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伍』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待遇
同比不是很高,但学校氛围不错!
『陆』 如何评价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的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教师150人,其中实验教师42名;现有教授50人、副教授72人、高级实验师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学院目前在校的本科生3181人,博、硕士研究生512名。自动化专业方面有一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权,这个专业学校的实力还是挺不错的。好好学肯定不错。本专业培养既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又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生既能从事控制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又能在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决策、规划、实施、评价和管理工作。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电路原理、电机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工程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工业控制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技术、最优控制、智能控制、鲁棒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柒』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多少啊
具体数据如下: 讲师 7000元 /月 副教授 10000元 /月
关于教课课时费,大工一般是15-25元每学时,海事是70-150元每学时
『捌』 大连海事大学怎么样,大连海事大学的土木专业怎么样为什么综合排名很落后
大连海事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至今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等。目前我校该学科研究领域重点涵盖城市立交桥、地下通道、地铁、公路与铁路桥梁、隧道、其他桥梁与地下工程等。
本学科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共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全部为硕士生导师,另有6人兼道路与铁道学科博士生导师,几年来已经独立和参与完成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0余篇,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近200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特殊地区桥梁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健康监测;(2)特殊地区公路岩土工程防灾减灾技术;(3)桥隧工程中的复杂力学问题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
总体培养目标:在桥梁与隧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掌握有关计算分析、试验检测与数据处理的先进方法,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地下建筑、隧道、桥梁等工程中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