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南大学二级教授

东南大学二级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07 09:09:16

❶ 请介绍一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姓名:段进
籍贯:江苏南京
学历:博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建筑学、城市规划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教授、博导、总规划师、规划学科带头人
党政职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职业注册情况:注册规划师、二级注册建筑师
从事的工作:城市规划与设计
工作、学习经历:
1978.10-1982.07 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学位
1982.09-1985.06 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5.07-1990.08(参加工作时间)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 教师 讲师
1987.09-1992.10 比利时鲁汶大学、东南大学联合培养工学博士
1992.02-1993.08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讲师
1993.09-1996.08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兼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副教授
1996.09-1997.03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副教授
1997.04-1999.04 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1999.05-2004.0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2004.02-2005.09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职务:总规划师、副院长 职称:教授、博导
2005.10-至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 所长 教授、博导、总规划师

荣誉
1994.9 获江苏省“333工程”校跨世纪人材,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6.01 获“2005年中国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共青团中央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2004.11 获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优秀工作者称号 (建设部)
2005.09 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成立
2005.11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杨志)获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
2010.12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事专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空间与发展理论(Urban space and development theory)
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近几年教学情况:指导博士生:毕业2名;在读9名。指导硕士生:毕业22名;在读11名。

姓名 熊国平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姓名 熊国平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

概况
从事城市结构与形态;土地利用与控制;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参加和主持70余项规划设计项目包括规划研究、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获国家及部省奖8项,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市奖论文8篇,参加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6项,获部省奖1项,出版专著译著3本。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论文宣读6次。

背景
•学历
2005-20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 博士后
2001-2005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城市与区域规划 博士生
1999-200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 硕士生
1990-1994 武汉大学建筑学系 城市规划 本科生

•职业经历
1994-2005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规划师
2007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系(兼职) 副教授
200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2011-2012 昆明市规划局(挂职) 副局长
•培训经历
1、2007 in the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Planning Economics the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2、2007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 Training in English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Tsinghua University
3、2010 The Advanced English Training Scholars Going to Study Abroad affilia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cation of P.R.China
•职业事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专家)

姓名 高源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research fields)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概况(profile)
高源,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教学方面,曾荣获江苏省高校教学课件遴选二等奖与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在由国家住建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生作业评优中,累计指导学生获奖1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4篇教学论文获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优秀教研论文最高奖。
科研方面,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1部;参编出版我国第一本高等学校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教材《城市设计》;主持与参与纵项课题研究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负责和参与完成重要横向课题多项。

背景(background)
•学历(ecation)
1993-199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本科
1998-200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
2001-2005/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
•职业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05-/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❷ 山东大学和东南大学哪个更强

说好的话,东南大学好。教育质量好,名气好。我在南京,去过东南大学,校园环境很漂亮,绿化很好,基本上夏天走在校园不会被太阳晒。当然想晒太阳有的是地方!

❸ 东南大学什么系在浦口校区

东南大学浦口校区的系主要有如下系: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的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与艺术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化工与制药工程系、基础部。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始创于1998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用现名,是由“985”“211”重点建设高校东南大学用全新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它是东南大学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本二层面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实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教授任董事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教授、东南大学总会计师丁辉教授任董事会副董事长,郑家茂教授兼任学院院长。2012年3月,学校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成为江苏省首批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试点的独立学院。

学校坐落于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基地——浦口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畅达。地铁三号线贯通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以及市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学生可最大限度共享东南大学教学资源。

❹ 东南大学吕锡武教授在环保圈里是什么样的地位,简单说说就好,不必列举一大堆职位和成果

二级教授,你懂的。

❺ 武汉大学与东南大学哪个好

东南大学更好。

一、学科实力对比

从学科实力上看,整体上相差不大,但是它们各有侧重,各有优势:

武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4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A+,所以相对理科、文史更强些。

东南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等五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A+,所以它的工科实力更强大一些。

二、师资力量对比

武汉大学两院院士18位、外籍院士3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东南大学两院院士12人,外籍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7人。

从各类人类的数量上看,院士数(包括外籍)等东南大学基本上都是比武汉大学要弱一点。

三、2018年录取分数对比

从以上这11个省份的录取分数来看,2018年武汉大学的录取分数要比东南大学高出10分左右,看来在考生心目中,还是武汉大学的樱花更漂亮一些了。

四、2018年本科就业质量对比

从毕业人数上看,东南大学规模是要比武汉大学小多了,武汉大学总体共有13195人,而东南大学则只有7943人,几乎只有武汉大学的一半。

深造率上武汉大学也是超过东南大学,不管是国内升学还是出境留学,各方面数据都是超过了东南大学。

❻ 东南大学的法硕实力如何呢

  1. 东南大学法学学科源于1928年中央大学法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界、政界著名人物韩忠谟、钱端升、杨兆龙、梅仲协、史尚宽、范馨香、韩德培等,或曾任职或曾就学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缔造了东南法学数十年的辉煌。东南大学1995年恢复法学专业、成立法律系,并于2006年恢复设立法学院,周佑勇教授为首任院长,现任院长为刘艳红教授。

  2.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与学术地位持续上升,已成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与“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并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与特色:

  3.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2人、博导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70%,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78%,教师博士比例近100%,海外经历教师约43%。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及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五个一批”人才、突出贡献专家、优秀青年法学家、“六大高峰人才”等8人、美国福布赖特学者及德国洪堡基金学者2人、校特聘教授2人、二级教授2人。

  4. 科研成果显著,核心竞争力持续上升。近年来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司法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等重要标志性成果奖10余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要项目60余项,发表CSSCI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0余部。据中国法学创新网对2014年各科研单位CLSCI他发数及三大刊物数统计排名,我院进入全国第13名。2011年周佑勇教授作为首席专家,获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跨学科重大项目,2013年刘艳红教授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法学著作类一等奖,成为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标志性重大突破。

  5. 学科交叉集成,特色发展。学院现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事法学、法理学与人权法和民商法学等4个国内领先、优势明显的传统学科方向。以法学与理工医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创新建立的“医事法学”、“工程法学”等特色交叉学科方向,被列入学校“985”重点支持。“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研究重大项目,涉及法学、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深度整合,开创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

  6. 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呈“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鲜明特色。法学院现已形成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四位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首创在法学硕士点中独立设置“医事法、工程法”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在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实施法学与工学(医学)双专业交叉性的“4+3”模式,以培养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基于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学院除了建有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团队外,还建立了有理工科教师参与下的“工程法”、“医事法”等交叉特色创新团队;构建了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7个特色研究机构、11个教学实习基地及2个“产学研用”校外联合基地(江苏省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东大—东南司法鉴定联合研究中心)在内的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开拓形成了一条“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❼ 东南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

东南大学的王牌专业有:

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等五个学科评估结果为+。

“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3、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4、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5、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位于江苏省会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7)东南大学二级教授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11月,东南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学科数增至11个,分别是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

其中,“工程学”位列全球第34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全球第37位,均位居全球前1‰。在2016年9月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ARWU-FIELD)中,东南大学“工程学”位列全球第20位,中国大陆第5位。

    ❽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目前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设计工程系,车辆工程内系,工业工程系 5 个系,容工业发展与培训、电光源研究 2 个校级中心和机械工程实验平台,下设 18 个研究所, 7 个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 208 名,其中教授 26名、副教授50名,博士生导师23名。
    机械工程学院目前已形成包括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全部可以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制造业工业工程等 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完整的机械工程学科体系。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于2005年被批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

    ❾ 二级教授什么级别

    二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稍次于一级教授的级别,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等。按照规定,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也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二级教授也较少。

    教授职称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与四级教授,而教授职称职称高于副教授。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

    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自下而上分别为: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9)东南大学二级教授扩展阅读:

    教授二级岗位上岗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应做出过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以来,符合下面所列基本条件、资历条件和上岗条件的我校在岗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在编在岗教师,按一定的聘用办法和程序,经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聘用,可聘用至教授三级岗位。

    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具有适应教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具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3、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以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合格。

    资历条件:

    达到下面所列条件之一者,即具备资历条件。

    (一)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满4年及以上者。

    (二)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满3年,且满足“学术贡献与成就条件”中的第一条者。

    (三)满足“学术影响条件”中的第(1)至(6)中的任意一条者。

    (四)满足“学校建设类条件”者。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教授讲课视频 发布:2025-08-06 00:02:41 浏览:730
    大学生贷款正规平台 发布:2025-08-05 23:57:17 浏览:40
    湖南大学柯教授 发布:2025-08-05 23:55:07 浏览:665
    大学生职业策划书 发布:2025-08-05 23:54:58 浏览:959
    研究生导师吻了我 发布:2025-08-05 23:53:37 浏览:762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5 23:39:23 浏览:367
    济南大学一本专业目录 发布:2025-08-05 23:19:43 浏览:454
    大学生被轮回 发布:2025-08-05 23:15:56 浏览:260
    陈宗炫大学数学老师 发布:2025-08-05 23:15:47 浏览:705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难度 发布:2025-08-05 23:04:40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