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李剑波教授
㈠ 重庆医科大学有个脑科做手术很好的教授叫什么
你是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杨德兰老师吗?还是孙善全老师,抑或专是王属学峰老师呢?
还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黄志和蔡方成老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阳美老师
你没具体说哪所医院我就只知道这些了。。
希望能帮到你吧。
㈡ 李剑波是谁
李剑波教授,现任导师,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长。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高教工作。1990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被评为教授。1996年任湘潭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书记,1998年任湘潭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2001年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2004年任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4年被选为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重庆医科大学李剑波教授扩展阅读:
科研成果
出版有学术专著《清代诗学主潮研究》。参编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诗道——中国古代韵文艺术体系研究》、《大学语文》、《中国历代公文选》等。在《文学评论》、《中国韵文学刊》、《河南师大学报》、《辽宁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和大学学报发表了《清代诗学的话语分析》、《论诗薮的诗论主张》、《论郑板桥的多重人格》。
《格调说的宗古倾向》、《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说》、《郑板桥与性灵文学》、《试论袁枚性灵说的历史意义》、《格调说的文体学意义》、《格调说的文化底蕴》、《谈神韵诗的空白》、《神韵说的生命意识》、《李东阳的格调思想》、《肌理说与清代学术》、《性灵说与文学解放》、《袁枚诗略论》等论文20多篇。
㈢ 重庆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生导师
李启富,医学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
邱鸿鑫,教回授,博士导师,全国答著名内分泌、糖尿病专家。
舒昌达,教授,博士导师,全国著名内分泌、糖尿病专家。
张素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内泌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邓华聪, 医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重庆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专业医学硕士学位。
任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秘书。
㈣ 求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
于明安
男,副教授,1953年10月出生,湖南人,原成都科技大学毕业。1981.9-1987.7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助教,1988.8-1995.9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讲师, 1995.10-至今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催化与转化途径和过程,优化生物催化反应过程,建立高选择性、高稳定性、高效性的生物催化与转化体系,研究和建立非水相生物催化技术体系和全细胞催化体系,研究和开发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行业重要的手性化学品、药物中间体、药物和新制剂。先后参加了省部级课题研究,其中,部级课题《血液灌流吸附剂琼脂糖包膜微囊活性炭CAAC-Ⅱ的制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二磷酸果糖晶粉原料药新工艺》从小试到大兴药业中试获科技进步三等奖,获重庆市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第二完成人),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第二完成人)。参加编写人卫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本,国内外发表SCI、EI、CSCD等论文10多篇,现带有硕士研究生3名。
张良珂,男,药剂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评专家,重庆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专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审稿编委。1998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精细有机合成方向,获硕士学位。1998年-2001年于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从事新药开发。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工作至今。承担本科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剂型与临床,研究生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等课程。
承担数项国家及省部级相关课题,近年来发表CSCD核心期刊及SCI论文十余篇。
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如下:
1) 张良珂,袁佩,田睿,凌旭,余睿杰,不同离子交联果胶凝胶微丸溶胀及释药性质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已录用)
2) 张良珂,田睿,袁佩,孙丽琼,凌旭,牛血清白蛋白从不同果胶凝胶微丸中的释放[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407-1410
3) 张良珂,袁佩,张彦,程红卫,不同离子交联剂对海藻酸凝胶微丸溶胀和释药性质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2008,43(8):606-609
4) 张良珂,张彦,田睿,赖洁娟,阿西美辛海藻酸钙凝胶微丸释药影响因素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2):1671-1674
5) 张良珂,侯世祥,卢懿,宋相容,叶酸受体介导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的体内分布及药效学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7,42(9):676-678
6) 张良珂,侯世祥,宋相容,卢 懿,一种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中国药学杂志,2007,42(5):365-367
7) 张良珂,侯世祥,毛声俊,魏大鹏,宋相容,受体介导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1):77-79
8) 张良珂,侯世祥,卢懿,宋相容,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0)763-765
9) Liangke Zhang, Shixiang Hou, Shengjun Mao, Dapeng Wei, Xiangrong Song, Yi Lu. Uptake of folate-conjugated albumin nanoparticles to the SKOV3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4, 287(2):155-162 【SCI收录】
10) 张良珂,侯世祥,毛声俊,宋相容,陈彤,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21(2):225-228
11) 张良珂,黄瑜,陈锡如,微波辐射烃基化合成异亮氨酸,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1):21-24
12) 张良珂,陈锡如,黄瑜,微波辐射烃基化合成苯丙氨酸,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5):53-57
13) 卢懿,侯世祥,张良珂,李晔,何俊瑶,郭丹丹,透皮淋巴靶向长春新碱传递体,药学学报,2007,42(10): 1097-1101
14) Mao SJ, Hou SX, He R, Zhang LK,Wei DP, Bi YQ, Jin H. Uptake of albumin nanoparticle surface modified with glycyrrhizin by primary cultured rat hepatocyte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11(20):3075-9【SCI】
15) 毛声俊,侯世祥,张良珂,金辉,毕岳琦,蒋彬,肝细胞靶向甘草酸表面修饰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药学学报,2003,38(10):787-790
16) 毛声俊,侯世祥,张良珂,魏大鹏,张继芬,乔小蓉,何茹,甘草酸表面修饰万乃洛韦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21(4):570-574
17) 毛声俊,侯世祥,金辉,张良珂,蒋彬,肝细胞靶向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的制备,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28-331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王驰
男,48岁,博士,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在四川省造纸工业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93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1996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校,在重医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任教。2001年任副教授。2001年至200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系攻读博士学位。
参加重医与重啤集团共同开发新药研究课题,为主要研究成员之一;完成重庆市卫生局课题《果糖二磷酸类新药的创制研究》,为主要成员之一。2000年申请的《D-果糖-1,6二磷酸钠镁,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药品上的用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98112218.3)。2005年~2007年,在研项目为博士启动项目: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
2000年在清华大学参加教育部举办的《药物研究与药物设计研讨班》学习。2001年在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果糖二磷酸镁动力学稳定性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2);115-117。
2.《果糖-1,6二磷酸钙的制备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10(2);110-112。
3.《醛缩酶-DNPH比色法测定果糖-1,6二磷酸盐的含量》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0.17(3);249-251。
4.《果糖二磷酸镁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9.21(4);22。
第二作者发表论文:
1.《常用抗肿瘤药物抑制喉癌KBv200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45-47
2.《抗肿瘤药物及维拉帕米对KBv200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10
3.《抗肿瘤药物及苦参碱对KBv200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10
黄华
1982年7月毕业于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化学制药专业,本科。
1982年8月—1999年11月在重庆制药六厂从事药物制剂生产技术管理和新药制剂研究开发工作各十年,先后担任车间技术员、厂技术工艺员及科长、药研所长及该厂改制后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药研所长等职务,制药高级工程师。
1999年12月调至重庆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剂教研室工作,任药剂学教师。
注意了解国际先进的医药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关注国内外新的释药系统和制剂技术的研究动态。同时具丰富的新药开发和管理经验,直接进行了新药开发从市场调研选题、药学研究与医学研究等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申报的全过程工作,熟悉其所涉及的药政法规以及相关技术。
组织并主持研究开发出了数个新药。作为处方工艺负责人研究的乳剂型黄体酮凝胶曾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曾成功地研究开发了近几年在医药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产品—单一产品年销售上亿元的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以及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的治疗骨质疏松的阿法骨化醇片等。与企业合作研究的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在全国首家申报,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口腔崩解片新剂型的《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进行产业化生产。研制并申报了各种化学药和中药口腔崩解片及注射液、凝胶等剂型产品。
2004-2006年发表论文8篇:
1.表面活性剂对葛根素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4,35(4):315-317.
2.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J]. 《中国药房》2004,15(9):551-554
3.口腔崩解片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23(2):167.
4.脂质体主动载药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32(4):271-274.
5.固体分散法制剂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0):648-650.
6.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5,16(19):1499-1501.
7.制霉菌素口腔粘附片的研制及粘附考察[J]. 《中国药房》2006,17(11):815-817.
8.植入剂的研究应用[J].《中国药业》2006,15(6):3-5.
朱照静没有找到,sorry
㈤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的现任领导
邱景富 副院长(主持工作)
邱景富,男,1967年5月出生,1991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预防医学博士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的分子耐药性与环境微生物控制。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加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厅校级课题。共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 收录10篇。完成省级科研成果3项,1项获得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解放军医学杂志》特约编委,卫生部预防医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卫生微生物学》副主编。主要学术任职包括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分会委员,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卫生局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周荣华 书记
周荣华 男、1955年10月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调重庆医科大学(原重庆医学院)工作,先后在设备科任副科长、科长,设备处任副处长,机关总支任副书记、书记,检验医学院党总支书记,2011年10月任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蒲 川 副院长
蒲川,男,四川人,1968年6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员,重庆市部门级“五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重庆市卫生政策支持专家。199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从事医事法学、卫生政策研究。先后承担卫生部、WHO、最高人民法院、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教委等10余项研究课题;出版专著2部;总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事法律专业系列教材1套,主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法制研究
钟晓妮 副院长
钟晓妮,1966.2,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第二届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与《医学教育探索》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近年,主要从事居民健康、卫生服务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参编了国家级统编教材6本、专著5部,先后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等项目10余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我国西部高危人群暴露前用药减少HIV新发感染的可行性研究”;主持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获重庆市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俊琳 副院长
何俊琳,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遗传优生教研室主任。重庆市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生物学组西南组理事。主要从事遗传与优生学、医学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涉及:①胚胎着床及其发育的分子机制;②遗传性出生缺陷临床诊断及其发生机制和预防;③环境与生殖健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儿童基金会项目3项,重庆市科委项目2项、以及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人口与计生委等厅局级项目5项。作为主研人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规划教材4本,专著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
尹定洪 副院长
尹定洪,男,湖北人,1969年3月出生,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2年、1998年在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分获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和卫生统计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先后参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七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医药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学校和重庆市重大、重点教改项目并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现分管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
㈥ 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导师哪个牛
既然你问“哪个牛”,列举几位大老板,供参考
1.附二院 超声影像学研究所所长 王志刚教授
2.生物工程系 王志彪教授
3.附一院副院长 罗天友教授
㈦ 万立华的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人物经历
重庆医科大学77届医学系毕业,分配到重庆市公安局从事法医专检案工作,历任重属庆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法医师、主检法医师、副主任法医师、主任法医师、刑警大队长、刑警总队长、公安部特聘刑侦专家、中国刑警学院客座教授。2004年4月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兼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损伤专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重庆警官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委、重庆市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鉴定组副组长、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政协委员、科协委员。
㈧ 重庆医科大学甲乳外科硕士导师
有科室主任和杨光伦教授在招研究生
㈨ 张世强的重庆医科大学教授
1982年01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数学系。重庆医科大学数学教研室主任(2002-)。 重庆工业与应用数学学内会常务理事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组委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主持或主研全国高校教研中心、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改革课题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级优秀教材奖1项;获校级教书育人优秀奖1项;发表教学论文5篇;作为主编或编委参与编写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医学高等数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用高等数学》等4部教材。 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4项、重庆市一等奖16项、重庆市二等奖32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优秀组织工作奖2次。 主持或主研重庆医科大学科研课题4项;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科研方向为:信息处理与建模;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应用研究 。
㈩ 请问,作者李剑波和蔡士魁的简介是什么
蔡士魁,男,抄现居地台湾 ,著名作家,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剑波一起写下这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只有一个地球》。是作家的同时也是科学家,致力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研究全球视野下的环境治理,力图解决经济增长带来的全球环境恶化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这本书副标题为《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R.Dubos)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M.Strong)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由40个国家提供的背景材料和58个国家和152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
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