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① 浙江大学近几年怎么这么牛都可以和清华北大相比了。本人孤陋寡闻,请问浙大近几年为什么进步这么快还
一直以来浙江大学都是强校。
② 清华大学张文科教授名单
好复杂的啊 应该去清华教务处查询下
③ 清华和北大哪个好
关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谁才是第一名校的问题,争议了几十年也没有定论。但这也恰恰说明二校的实力是势均力敌,难分伯仲。清华和北大从世界级学科排名来看,北京大学上榜学科更多,而清华大学顶尖学科表现更出色。
1、教育部第四次评估A+学科排行:北京大学拥有21个A+学科,清华大学拥有21个A+学科,两所大学不相上下。
2、双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学科数量排行:北京大学拥有41个双一流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清华大学拥有34个双一流学科,排名全国第二。北京大学占优。
3、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清华大学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北京大学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5个。
4、在世界学科排行榜上的表现:在软科2017年世界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总上榜数42次,清华37次,北京大学拥有前50名的学科15个,清华大学23个,其中清华大学拥有前10名的学科数8个。
(3)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扩展阅读:
清华建立背景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北大建立背景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
9月21日,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④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更好
这两个学校的 教育水平/师资/学生水平是完全匹敌的。每年这两个学校都聚集了全国半壁英才。
学科重点和发展理念
两所学校所诞生的背景不同导致起发展思路是不同的。清华大学是建立在1911年庚子赔款的留美预备学校发展起来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有了一种莫名的鞭策,要以祖国的建设为己任,早期的清华在杰出校长的带领下,学术氛围自由浓厚,培养了一批批学术精英,其实早期的清华并不像现在这么工科,那时候的清华文/理/工并重,如民国时期的四大国学导师,早期的清华理科和工科都很强,但不是最强(觉得工科不如当时的交通大学,理科不如当时的中央大学),但是综合素质高,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后来就遇到了大家熟悉的战乱和52年院系调整,这其中的主要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当时需要建设国家,急需工程技术人才,于是清华把文科和理科切出去了,吸收了燕京大学的工科,并重点发展工科,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局面,(有点像MIT崇尚技术的学校,但是学科侧重不像MIT,MIT理科地位和工科地位并驾齐驱,清华工科独大)[现在的院系建设如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所示],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专业都是工程相关,学科框架有,精度也还可以,重点的学科如经管/电子/机械/核/计算机等等。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和理科并驾齐驱。其实早期的北大校园不在现在的北四环边上,早起是在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现为北大红楼遗址),北大建校之初,有着科举封建之风,读书是为了做官,后来在蔡元培校长的纠正下,做官的风气得到了纠正,北京大学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而红遍全国,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都会看看北京大学怎么做,所以北京大学一直都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北京大学建校之初,学科不像现在这样,早起的北大文科规模比较大,毕竟有着科举的思想,而且北大的思想自由可谓全国都知道,后来遇到了抗战西迁和52年调整,北大成为了受益者,吞并了燕京大学的文科和理科,吸收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和理科,所以一举占据了全国大学的前几排位,如今的北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有[院系建设如http://www.pku.e.cn/academics/index.htm所示],可见其文科,理科,医科的规模都很大,其实力和氛围也是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如基础科学(数/理/化)和医科以及文科都是全国最棒的。
学科实力对比
如果说学科实力对比不是很好,毕竟两校的发展理念是不同的,就讲讲各个学校的重点学科吧。
传统印象中,北京大学的文科最高学府,北大的文科确实超强,其人文社科要比人大还要好,经融方便有北大的光华(几乎收了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和奥数选手),但是北大理科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尤其是北大的数学,每年奥数的国家队选手都被北大包揽了,记得17年的北大收了三大奥赛(数,理,化)几乎所有的国赛选手。顶尖人才的选择应该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再说说北大的医科,2000年,北大终于把分离出去的北医合并回来了,从此北大学科建设更加齐全,北大和北医是合并的成功案例,北大和北医都收益良多,从此走上了学科发展和快车道,北医现在综合水平已经不输协和,北大的国际排名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值得祝贺的是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也是北大毕业的。
再说说清华,如今的清华已经不是以前的清华了,院系调整以前,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现在只取前8个字,清华从52年院系调整后,为积极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学习了苏联的模式,重视工科,发展工程技术人才,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华的工科已经一骑绝尘了[16年清华的工科世界排名第一,力压MIT],清华在传统的工科和新兴的工科都很强势,每年都包揽信息学竞赛的全部国手。清华的理科地位不高,不过发展还算得到重视,理科位于校园西北角,非常安静也非常适合静下心来搞学术,发展走在快车道了。最后说说清华的医科,早起的清华想吃掉301医院,但是301看不上清华的生物,觉得太弱影响其发展,因此在2002年的时候抛弃了清华,投向了南开,于是清华盯上了协和,04(忘了是04还是06)年准备吃掉协和,由于协和背后也有很强的关系,因此也在12年破产了,现在的清华吃了两次教训,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建设医学院了,现在有了长庚等一批医院,但是要能形成影响了,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总体来看,北大文理医并进,清华工科一骑绝尘,但是如今两所学校都在极力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北大重视了工科,清华也在积极建设文理和医科。
但不要误会,清华绝对不是像其他那种工科学校那么屌丝,大清的学生学习认真,情商也很高,social很强。从大清在政界的表现可以佐证。
学校声誉和财力
两所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争全国第一,于是为了不太难看,大家妥协一点,弄了个top2,北大自从54运动一炮走红后,一直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国有什么动静,大家首先都会看看北大会怎么做,清华也是如此,成为中国的明星高校,哪一个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头上的光环都是沉甸甸的。
财力方面,大清要比北大强很多,清华16年的财政决算是230+亿,北大200亿,清华比北大多了几十亿的财政预算,一方面清华的工科做实验要买器材,花钱要多一些,但是青蛤的学科规模只有北大的一半左右。
校园环境
清华和北大都位于北四环边上,清华大学一个校区(不算深圳研究生院和西雅图GIX),清华园占地4900+亩,是以前的皇家园林,学校以清华园为中轴线,大致氛围两块:东边为主要的教学和科研区以及北边的学生生活区,西边为旅游景点,著名的景点包括清华园二校门,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等等。南边为清华的几个社区(照澜院,普吉院,水木社区等等),清华园正常活动人数据说有10W,其中学生4+W,教职工和后勤人员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是居民(一部分是以前清华的教职工家属,一部分是租房客),校园太大,所以需要自行车,清华学生的车技也很了得,这都是常年训练出来的。
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从红楼旧址迁到现在的北四环燕园(燕京大学的旧址),燕园大约3000亩,和清华隔着一条马路,北京大学保留了燕京大学的建筑风格,校园古朴静谧,非常漂亮,但是限制对外开放,游客需要登记排队才能参观。北大大学校园著名景点包括博雅塔和未名湖,贝功楼等。
吃的方面,北大的伙食不错,但是我没细细探究过,因此不可做评价,说说大清吧,大清据说有19个食堂,各个地方的菜都有,价格便宜,味道好,算是大清吃货最大的福利了。清华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很多实现了自产,想想能吃完饭喝一袋清华牌酸奶或吃一个清华牌冰淇淋感觉也是很棒的。
学生成就
清华北大每年瓜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
先说说本科生,高考招生只是一部分,包括保送和竞赛等,值得注意的是,从高考提档线来看,北大和清华的提档线完全是和学校属性弄反了,北大的理科提档线比清华高,清华的文科提档线比北大高,大家可能很多疑惑,其实主要是因为招生人数不一样,比如清华文科某些地方只收4个人,北大收30+,很容易清华的提档线就高过北大了,然而从整体上评估,清华的理科生源略高北大,北大的文科生源搞过清华。
研究生方面,北大和清华的生源质量也是最好的,招收了大部分方式都是通过保送的方式进入,研究生也非常棒,只是没有本科生那么绝对突出,两所学校里面的厉害到全方位碾压你,突出天际的学生特别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但是这些厉害的人物中,本科生的比例要大于研究生的。
两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国的认可,在政治,经济,教育,科研,公司等等,都活跃着两所学校的学生的身影,而且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清华大学培养了两位共和国国家主席和7位政治局常委,现在的总理是北大毕业的,北大和清华还有很多未来的政治新星。
下面送给楼主的建议:
这两个学校的平台都足够了,无论想在国内发展,或者想用清北做跳板出国,都是很好的选择。清北每年出国的水平也是全国最强。所以还是需要根据兴趣选择吧。
如果楼主对文科特别感兴趣,建议优先考虑去北大,毕竟北大文科体系建设确实比清华强,也丰富很多;
如果楼主对医学和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感兴趣,以后想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我也建议去北大,和最优秀的人呆在一起,自己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至于物理/化学/生物,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多,可能北大物理要稍微好一些,毕竟有强大的数学在支持着。
如果楼主想学习工程技术,如现在大火的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管理学等等,我强烈建议大清,大清的工科占据了全校80%的重心,工科全国无出其右。学校也是极其重视。
有句话说,在一个地方,一定要和主流保持同步,因此在大清学工科是最棒的地方。
校风,两个学校都不错,北大不用多说,从官方主页以及以往的招生宣传片可以看出活跃这一股文采飞扬的气息,北大的人文情怀很不错,这是我最羡慕的地方。清华,工科强校,这里大家专业水平很强,当然基本素养也很高,再解释一下,可能大家误以为工科学校的一个特点是,太呆板,也就是屌丝,大清不是这样的,大清学生思维十分严谨,成熟稳重,办事踏实可靠,为人也十分谦虚。还是那句话:“行胜于言”
⑤ 如何评价胡鞍钢待选清华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文科类学生虽然相对应用面较窄,但“万金油”的情况十分明显,这无形之中扩大了就业面,而善于沟通、善于交际的优点也让他们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⑥ 清华大学是如何评出首批文科资深教授的
1月21日下午,清华来大学举行首批文科资自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文科资深教授是清华大学面向文科教师的最高荣誉称号,等同于“院士”,首批共18人,多人走进中南海讲过课。
那么,拿到最高荣誉称号的这18位资深教授是如何评选产生的?
据介绍,获选文科资深教授的基本条件包括:在清华任职时间不少于5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参评当年的年龄原则上满60周岁的清华在岗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立德树人,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系统性、原创性学术成就,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是所在专业领域公认的优秀学者;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此外,文科资深教授采用提名推荐制,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⑦ 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等文科到底如何是何种水平
清华大学是一所文理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其人文社会科学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在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文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的文学院、法学院等院系曾划归北京大学等校,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学科,清华大学成为拥有20个学院、54个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75个本科专业。
在清华大学的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加快发展文科的指导思想。社会科学学院努力从清华大学在国家的地位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社会科学学术的要求;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学科建设。 为壮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1993年,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2年7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又分设为人文科学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包括41名教授之内的专门教学人员77人,非事业编制人员80余人,在站博士后70人。目前,该院在读学生总数860多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现有4系2所,即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心理学系,经济学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近20个跨学科非实体研究机构。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科专业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文科学科门类。目前设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4 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本科精品课。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研项目二百余项,这些科硏项目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各类著作数百多部,发表论文上千篇,科硏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北京市等各类奖项。
建设一流的文科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新百年伊始新成立的社科学院从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时期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契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院的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思想和智力支持,力争在影响时代潮流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⑧ 清华大学文科社科这么差,理科也不如北大,只有工科很好,为何能与北大相并列
北大不要做千秋大梦了,清华的文理科,仅仅是规模上比北大小,水平只会比北大好,不比北大差。
同等规模或有北大2/3规模的学科,清华都秒杀北大,因为清华的师资更精良,北大的师资是龙蛇混集,很多平庸之辈。
最明显的是生命学院,清华的规模大概为北大的2/3,结果,你自己查查吧,清华CNS(CELL,NATURE,SCIENCE)今年到现在为止15篇了,北大前两天才刚刚开张,是清华的零头都不到;
另,清华物理估计就仅仅北大一半规模吧,但清华院士居然比北大还多,清华这几年都有S/N,北大多少年没发过市了;
数学清华刚刚发了INVENT MATH,北大要追到远古时代了吧,丘成桐、丘成栋也刚刚加盟清华数学中心,清华数学前景看好,今年有5个harvard的offer就是一个证明。
化学北大规模非常庞大,是清华两倍有多,那有怎么样,清华走的是精英化教育,去年拿了5个harvard的offer(又是5个!),就是对清华教育的认可。是了,清华化学系去年拿了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这个北大到现在都是光头哦。
再说说文科吧,大家都知道,北大的文科规模无比庞大,清华走的是精英化教育。唯一一个两校规模一样大的是新闻传播学院,大家都是29个人,清华就比北大强两条街,连续两次教育部评估,清华都压到北大,清华有18个新闻传播学博士科班毕业,北大只有8个,用其他专业的来充数。
再看看清华规模只有北大3/5(仅仅计算在职,其实北大还有很多退休还发文章的)大规模的法学院,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数统计,两校居然打个平手,说明了清华的老师水平比北大强。
要不,再说多个社会学系,北大的规模是清华3倍大吧,那又怎么样,北大自己公认,清华、北大、人大是社会学三大学术重镇,为什么啊?不为什么,北大居然找不到一个跟清华社会学的李强、景军、孙立平等人一个级别的人!
是了,还没跟你说,代表中国管理学最高奖项的“杰出管理贡献奖”,到现在已经第六届了,获奖者都是国内杰出的管理学专家,清华经管和公管学院分别各有两人,一共四人获奖,北大还没开张。
还有,代表青年经济学者(40岁)突出成就奖的“麦肯锡经济学奖”到现在四届共六人获奖了,清华三届共5人获奖,北大也不错,拿了一次,是了,那个人还是清华跳槽过去北大的。
当然,北大的医学还是很不错的,但大家要注意哦,清华现在和协和合作,一旦合并成功,北大就在后面追协和吧。
至于工科,北大就是渣,北大的工科=力学+材料,换了个名字就变成“新型工科”,力学和材料也不是清华对手,在全国也排不上号。
太多了,手都累了,最后还是要告诉大家:北大的文理,胜在规模庞大;清华的文理,胜在学术水平高。
⑨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是文科哪个是理科
清华大学是主理科,北京大学是主文科。
清华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北京大学更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
清华大学以理工科为主,侧重的是培养理工学科的实用高端人才,北大是以基础学科为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科,培养的都是这样的人才。
北京大学(英文: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第五名。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清华大学共设20个学院、58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三。
(9)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扩展阅读:
2017年6月1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公布2017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2017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本科专业排行榜和2017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等榜单,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连续第11年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最近10年来,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状元比例逐年上升,教师和公务员家庭最盛产全国高考状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受全国高考状元青睐,问鼎2017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冠亚军,共录取了760名状元,占全国总数的91.46%,拥有中国最优秀的生源质量。
工商管理、经济学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名列2017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本科专业排行榜前3甲。上海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河北衡水中学等跻身2017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400强前3强,赢得“中国高考状元摇篮”桂冠。
值得关注的是,恢复高考40年来,中国八星级、七星级和六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喜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大雄居全国前三甲。
⑩ 请问清华大学中是不是有很多资深的教授呢本来是打算明年考美国大学,但是感觉没有太大希望,所以决定先
亲,我觉得你问的这个问题完全是多余的。清华大学作为全中国大学的翘楚,你说那里的教授是不是牛逼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