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山大学戒铁华教授
㈠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脑外科珑铁华
治疗脑肿瘤偏方:干的全蝎与蜈蚣等量打粉,装成胶囊,口服。功效:息风止痉。
㈡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学院领导
廖 珂:
男,湖北公安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中大附中校长。教育硕士导师、大学客座教授、海珠区政协委员。海珠区“名校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982年起在湖北宜昌担任市教育学院教师、市教育局科长、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级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的主要领导等职务。2003年中大人事处面向全国招聘附中校长时时就任现职。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学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是多项省级专业学会的理事和会员。
严钦熙: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
1984年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2004年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在湖北荆州中学工作,1997年进入该校。曾有教育教学文论和其他文章发表于《中小学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知识》《基础教育参考》《师道》《广州日报》等报刊。
龙飞鹏:
男,中文本科、法律专科毕业,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现任中山大学附中副校长。对古典文学、历史、法律有兴趣,尤其认为思想史与所教学科关联密切,注重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渗透。
罗朝猛:
教育学博士(教育法学方向)、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中山大学兼职教育硕士生导师。曾任教导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兼教研处主任,现任中山大学附中教研处主任。
1993年获湖北宜昌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联合授予的 “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9月从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调入附中工作。1997至1999年被教育部公派在日本新泻大学、上越教育大学学习。
他主持并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5项,主编出版《聚焦研究性学习》等书10部。在《比较教育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其中,《我心目中的好学校》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网站陆续转载。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先后在《中小学教材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英语教学文章60余篇。
先后获全国第四届教学论坛论文评选一等奖;广东省“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成果评选一等奖;广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应邀在广东省内外讲学或专题讲座20余场;2008年应邀主持开发和主讲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等。
吴汉平:
男,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1997年开始任教于中大附中,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和团委工作,现任中大附中德育处副主任。
伍建兴:
男,198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现任中大附中教务处主任。
曾先后担任师范、初中、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有16年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其它教育管理经历。一贯坚持严谨治学,乐育英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对一群充满活力、可塑性强而又反叛怀疑的青少年,他的最大乐趣在于赢得学生的认同与尊敬,实现教书和育人并举。教学中融入艺术思想,令课堂气氛生动而学生思路开阔。所指导的中大附中2001届高考成绩超过了部分上一类生源学校的水平。
马春秀:
女,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一级教师,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任中大附中副校长。
多年负责学校办公室管理和招生工作,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两个效益齐增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获中山大学附属学校万里马管理奖。
李玉芬:
女,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现担任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理事,海珠区中学信息技术教研会会长,海珠区科协委员,中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在《广东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参加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7项,获国家级奖17项。多次被电视媒体采访报道,并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广州市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谢春红:
女,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大附中总务处主任。
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10多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爱校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年级组长、先进教研积极分子、先进师德个人和中大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邓作逵:
男,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第二期“名师工程”教坛新秀,广州市优秀化学教师、广州市第二批骨干教师,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
于2009年、2011年广州市“我与化学优秀园丁”评选活动中两次荣获广州市“优秀园丁”称号;作为2009年广州市优秀教师被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基金会表彰;曾在广州市第三届中青年中学化学教师素质大赛 “化学实验技能”二等奖。
该教师参加工作14年来,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及科学学习的方法,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并深得学生、家长的喜爱。班主任工作踏实认真、尽心尽责,且具有人性化,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学习成绩均表现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等各种竞赛获一、二、三等奖40余人次,个人在市区获奖达38项之多。
具有各种化学特殊能力,详见网络。
㈢ 中山大学法学院陈华是教授吗
不是,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名单中没有这个人,有个叫刘华的是法律史研究所的讲师。
㈣ 广州大学城 如何查找教授名单
广州大学城里的学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除开最后两间大学是艺术类之外,其他8间都是普通大学,10所大学全都是本科的、广州大学城里没有专科,他们的综合水平排名依次是:1.中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四个校区,三个在广州、一个在珠海)2.华工(理工类、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有两个校区,都在广州;男生较多)3.华师(师范类、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三个校区,两个在广州,一个在南海,南海校区独立招生;女生较多)4.广外(外国语言教学为其强项,有两个校区,都在广州;女生较多)【以上四所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除中大、华工归属教育部外,其他两所归属于广东省教育厅,是地方性大学】5.广中医【以上5所四属于广东省第一批招生的重点大学】6.广工(理工类大学、男生远远多于女生)7.广药【顾名思义啦,以上5.6两所是医药类大学,其中广中医的中医药等专业是全国数一数二的】8.广大(隶属于广州市的大学)以上的大学除中大可以说是全面发展外,其他大学各有特色(这一点从校名中可以看出),但他们的专业设置确实像综合性大学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不是纯粹的专业性大学,他们的强项还是其自身的专业性的特色专业,如华师的强项是师范类专业。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到他们的网站里去了解。以下是他们的网址:中山大学.e.cn广州美术学院,里边有关于广州大学城的各种资料。最后说一下,我看了一下上边的两个回答,完全是一种官方说法,而现实中的广州大学城并不是像官方宣传的那样好,很多规划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人为的大学城需要时间来磨合、需要有一段历史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大学城。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自己到广州大学城来看看。要报考大学,要了解一下这个大学的师资、图书馆、硬件设施、重点建设科目、就业率、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点的设立等,一般是重点建设科目、就业率/考研率较高、本科专业对应的上层有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点的专业都是比较好的,当然自己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㈤ 请问有谁能介绍一下中山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的以下几位教授的情况急!!!!
我校3才俊入选国复家新世制纪人才
我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已于日前确定,共有819名专家入选,其中广东省14名,我校就占了3名,他们是罗必良、严小龙和陈瑶生。
据了解,“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是以培养国家急需紧缺的高级人才为目标,该工程预计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附表:
入选名单
郭弘(华南师范大学)
刘敏(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
韩日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严小龙(华南农业大学)
林本海(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陈瑶生(华南农业大学)
黎夏(广州地理研究所)
陈新(广东工业大学)
林青山(广东省农科院)
赖小平(广州中医药大学)
唐小平(广州市)
谢大雄(深圳市)
李蓉(深圳市)
㈥ 广州哪所大学好,中山大学在广州排名是
第一。
2015广东省最佳大学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全国排名 分类排名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名次 总分 类型 名次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中山大学 广州市 14 75.07 综合 1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 33 68.07 理工 13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 暨南大学 广州市 58 65.26 综合 23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4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市 75 64.26 师范 7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5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 89 63.67 农林 6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市 99 63.39 医药 6 区域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深圳大学 深圳市 105 63.29 综合 35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汕头大学 汕头市 150 62.27 综合 50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市 151 62.24 医药 12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广州大学 广州市 165 62.08 综合 54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1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市 174 61.96 理工 57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2 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市 285 61.15 财经 21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3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市 294 61.12 医药 29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州市 305 61.06 师范 36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5 广东海洋大学 湛江市 340 60.88 农林 2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6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市 372 60.77 财经 30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7 广东医学院 湛江市 387 60.72 医药 4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8 广东药学院 广州市 397 60.68 医药 50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9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市 406 60.65 理工 145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0 惠州学院 惠州市 433 60.58 综合 80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0 五邑大学 江门市 433 60.58 综合 80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2 嘉应学院 梅州市 451 60.56 综合 85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3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市 466 60.54 师范 6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4 肇庆学院 肇庆市 477 60.52 综合 92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市 506 60.48 农林 3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5 韶关学院 韶关市 506 60.48 综合 9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市 531 60.45 综合 104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8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市 583 60.39 师范 95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茂名市 615 60.36 综合 130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30 湛江师范学院 湛江市 632 60.34 师范 11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31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市 643 60.32 理工 19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市 艺术 专业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市 语言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星海音乐学院 广州市 艺术 应用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广东警官学院 广州市 政法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市 体育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深圳市 理工
㈦ 平山堂的中山大学
平山堂———原为广州中山大学的建筑物,年9月兴建,4年后完工。“平山”之名源于爱国港商冯平山先生。冯平山(1860年—1931年),名朝安,字昆炎,号平山,广东新会县会城镇渡湾街高第里人。冯氏自小跟随叔父往泰国经商,从学徒、采购做起,逐渐发达,生意涉及航运、银行等。清末,冯被封为中宪大夫光禄寺署正(属六品官职)。1925年,又获港英政府颁赠“太平绅士”荣衔。
冯平山一生重公义,轻私财,待人以诚,社会推崇。他曾支助粤港两地慈善公益事业,如广州方便医院、香港东华医院等。当得知西方国家重视教育,他深感本地教育之落后,全力倡办学校,如民国初年的香港汉文中学、新会平山贫儿义塾、平山小学等。1922年,冯平山捐资兴建广州高等师范学校附属高小校舍,并捐资1.5万元作为奖励优等生的基金。校舍1926年落成,学校将新建的礼堂命名为平山堂。平山堂兴建之时,中山大学尚未成立。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广东大学。1926年7月,广东大学改名中山大学。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在平山堂的小礼堂作《农工政策》的演讲。平山堂作为中大教师宿舍,梁实秋、朱师辙、罗香林、陈望道、吴宓、王力、杨树达、岑仲勉、商承祚、王起、刘节等,曾在这里工作和居住。1946年1月30日,为声援“一二·一”昆明学生的爱国民主行动,2000多名中大学生在平山堂集中后上街游行。1949年11月2日,人民政府接管中大,也是在平山堂开的大会。
平山堂一直服务教育事业,除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和中大外,中山大学附中(1936.9—1952.8),后来是华师附中(1952.9—1956.8)。华师附中搬入石牌后,平山堂成了华附广州分校。之后又经历了广东科学技术学院附中(1961.3—1962.6)、华师附中广州分校(1962.7—1963)、广东省实验学校(1963—1968)、广州市第六十中学(1968—1978)和今天的广东实验中学。1990年,省实改造校园,平山堂的大部分被拆除,成了新的教学楼及室内运动场,现仍有一部分建筑“健在”。画家曹赞自小住在旧中大大院内的西堂,儿时经常到平山堂附近玩耍,凭着旧时的记忆和老照片以及平山堂的剩余部分,创作了这张油画(见右图),以唤起后人,对冯平山先生的敬意以及各时期校友对校园生活的回忆。
㈧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癫痫教授
癫痫是一组由脑部细胞受损伤和全身疾病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反复发作回性、短暂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答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感觉、运动、精神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更改或停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 保持良好的包含习惯,避免过饱.饥饿,食物以清淡为宜,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酒。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吓等诱发因素,指导病人随时携带疾病治疗卡和急救盒。
要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减量,缓慢停药,突然停药,换药均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消除诱因:防止疾病引起高烧,饮酒、发热、过劳、失眠、饮食不节、光电刺激等诱因。
㈨ 中山大学的介绍太不准了吧 没有一个院士
历史上有多少名院士就不讲了,中大现任院士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计亮年专 许宁生 苏锵 陈小属明 曾益新 孔祥复 石钟慈 陈新滋 郑度 徐至展 黄荣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浩然 孙玉
㈩ 中山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值得你翘课去蹭
【关于南校岭院的优质好课】
1.郭凯明老师的宏观经济学课
先简短的介绍一下郭凯明老师
郭凯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结构转型、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7.09-2012.07,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2003.09-2007.07,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7.01-现在,副教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09-2016.12,讲师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07-2013.08,主任科员
郭老师把课程内容讲得浅显易懂,即使是宏观经济学这种偏学术类的学科也让学生很好接受,老师在宏观经济的课堂上也要求我们多去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财政部等找数据,每周进行分析。其他专业的同学想来旁听的话是非常推荐的,其实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里是相对基础的课程,难度不会太大的。
此外,中美贸易战开始时,郭凯明老师还特地额外的开讲座,向全岭院学生讲述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发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课程都还要实用的讲座,受到大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