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讲院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讲院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49:04

1. 求清华大学12月讲座信息

2009-12-11 19:30 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建设 刘敬东 三教2102
2009-12-11 14:00 清华大学科学社会学与政策学沙龙第59期:A New Approach t... J. Scott Haug... 新斋335
2009-12-11 10:00 清华大学科学社会学与政策学沙龙第60期:中国的战略方向选择 薛理泰研究员 清华大学新斋335
2009-12-10 19:20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八)——文学与艺术第十一讲:昆曲面... 白先勇 西阶教室(大礼堂西侧)
2009-12-10 15:20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八)——文学与艺术第十讲:当代先锋... 唐晓渡 六教6C300教室
2009-12-10 14:30 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几点思考 杨瑞森 教授 新斋335
2009-12-10 14:00 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银行业的发展 张衢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报告厅
2009-12-10 13:30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孙茂新 三教2102
2009-12-09 19: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诠释学之路 林子淳 研究员 人文学院 新斋353学术报告厅
2009-12-07 19:20 传媒文化研究系列讲座( 7号-11号每晚7点20分) 刘康 新闻传播学院院馆宏盟楼204
2009-12-07 19:00 大国学视野下的东西方对话 黄保罗教授(Pa... 六教6A215
2009-12-06 19: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在学习型政党的地位和作用 吴倬 三教2301
2009-12-04 15:15 清华海外名师讲堂第六十二讲:全球化时代中的日本与中国 绪方贞子 主楼接待厅
2009-12-03 15:20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八)——文学与艺术第九讲:我所理解... 刘震云 六教6C300教室
2009-12-03 14:00 Free Will and Quantum Mechanics(科技哲学讲座) Prof. Mel Ste... 六教6A207
2009-12-02 09:5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几个问题 陈占安 5教5104

管理类:
2009-12-13 14:00 气候变化与跨部门合作——访美纪实谈 黄浩明、殷丽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伍舜...
2009-12-09 19: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诠释学之路 林子淳 研究员 人文学院 新斋353学术报告厅
2009-12-07 19:20 传媒文化研究系列讲座( 7号-11号每晚7点20分) 刘康 新闻传播学院院馆宏盟楼204
2009-12-07 19:00 大国学视野下的东西方对话 黄保罗教授(Pa... 六教6A215
2009-12-03 14:00 Free Will and Quantum Mechanics(科技哲学讲座) Prof. Mel Ste... 六教6A207

2009-12-10 19:00 长安讲坛总第164期--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及其调整 夏斌 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
2009-12-10 14:00 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银行业的发展 张衢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报告厅
2009-12-09 19: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诠释学之路 林子淳 研究员 人文学院 新斋353学术报告厅
2009-12-09 19:00 中国管理哲学 吴进安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德楼...
2009-12-07 19:20 传媒文化研究系列讲座( 7号-11号每晚7点20分) 刘康 新闻传播学院院馆宏盟楼204
2009-12-07 19:00 大国学视野下的东西方对话 黄保罗教授(Pa... 六教6A215
2009-12-03 14:00 Free Will and Quantum Mechanics(科技哲学讲座) Prof. Mel Ste... 六教6A207
2009-12-03 13:30 Dynamic Pricing with Restocking Opportunities Dr. Xiaowei Xu Lecture bldg. #3 (第三教...

2009-12-10 19:00 长安讲坛总第164期--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及其调整 夏斌 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
2009-12-10 15:00 金融危机中的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和信用风险 马志伟 梁晓钟 新斋353会议室
2009-12-10 14:00 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银行业的发展 张衢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报告厅
2009-12-09 19: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诠释学之路 林子淳 研究员 人文学院 新斋353学术报告厅
2009-12-07 19:20 传媒文化研究系列讲座( 7号-11号每晚7点20分) 刘康 新闻传播学院院馆宏盟楼204
2009-12-07 19:00 大国学视野下的东西方对话 黄保罗教授(Pa... 六教6A215
2009-12-03 14:00 Free Will and Quantum Mechanics(科技哲学讲座) Prof. Mel Ste... 六教6A207
2009-12-03 13:30 Dynamic Pricing with Restocking Opportunities Dr. Xiaowei Xu Lecture bldg. #3 (第三教...

12月截止目前就这么多,部分是分类就会重复的。12月才刚开始,还会有很多的 。

2. 哪些专家 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过课

鲍鹏山:现为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陈振裕: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教授、副院长
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丁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丁万明:河北省委党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怀清: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
方北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小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
冯光生: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范德伟:河北博物院副研究员
高日晖: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高有鹏: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高长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韩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黄凤春: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历史教师
贾英华: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作家、晚清史研究学者
江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正师职,大校军衔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康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昌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任飞: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李蓉: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李寅: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
林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后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刘心武:当代作家,中国著名作家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金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吕玉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马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法学博士、二战专家
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者,作家
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莫砺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斌: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乔良:军旅作家,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苏升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孙国亮: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邵维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名誉理事
唐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馆博士
田凯:河南博物院院长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翔: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王士祥: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警衔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
王卫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吴建民: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原外交学院院长
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徐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瑾: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姚淦铭: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叶广芩: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于钟华:浙江大学哲学博士、书法学硕士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袁腾飞: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曾仕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
张一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张宏杰: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作家
张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少泉: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中国地震局研究物理所研究员
张志君: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红学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1]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3. 跪求清华大学教授名单

你去清华主页上的“院系设置”里的“师资队伍”里,都能看到。

4. 清华大学教师名单

吴良镛 建筑学院教授
张维 工程力学系教授

陶葆楷
土木系教授
蔡方荫
土木工程系教授
蒋廷黻
历史系教授
叶企孙
物理系教授
梁启超
国学院导师
李学勤
历史系教授
吴仲华
动力工程系教授
章名涛
电机系教授
顾毓
电机系教授
王秀
吴有训
物理系教授
马约翰
体育部教授
王国维
国学院导师
徐葆耕
中文系教授
张仃
美术学院教授
赵访熊
数学系教授
施嘉炀
土木系教授
潘光旦
社会学系教授
张奚若
政治学系教授
陈寅恪
国学院导师
姚期智
高等研究院教授
常迵
电机系教授
黄文熙
水利系教授
萨本栋
物理系教授
陈岱孙
经济系教授
刘仙洲
机械系教授
李强
社会学系教授
吴冠中
美术学院教授
华罗庚
数学系教授
庄前鼎
机械系教授
俞平伯
国文系教授
刘文典
中文系教授
赵元任
国学院导师
格非
中文系教授
汪家鼎
化工系教授
钟士模
电机工程系教授
王士倬
航空工程组教授
吴宓
国学院系主任
施一公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童诗白
自动化系教授
梁思成
建筑系教授
熊庆来
算学系教授
张光斗
水利系教授
孟昭英
物理系教授
黄子卿
化学系教授
金岳霖
哲学系教授
李济
国学院系讲师

5.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厉害的老师有哪几个类似阎学通老师这样的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现在有8名教授,你说的阎教授是其中一位,其他7名教授中,学术实力比内较强的有:容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孙哲, 现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何茂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6. 刘国忠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男,汉族,1969年生于福建省政和县。1987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 1994-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著作(包括译著):
《〈五行大义〉研究》(专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古代帛书》,文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合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古代典籍导读》(合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光明之城》(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选辑·隋唐至清卷》,任该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论文:
《中村璋八与〈五行大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2期;
《评两部〈纬书集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3期;
《汉学概说》,《人民政协报》1997年3月24日;
《国内对汉学的研究情况梗概》,《人民政协报》1997年3月24日;
《四十五年前的一部汉学史》,收入《清华汉学研究》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中村璋八汉学研究评述》,收入《国际汉学漫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李学勤学术研究评述》,《美术观察》1997年第6期;
《杜德桥与〈李娃传〉研究》,《书品》1999年第1期;
《试论十二生肖与三十六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唐五代韵书集存·辑逸〉补遗》,收入《清华汉学研究》第3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古代文明的重新评价——记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文物天地》2001年第1期;
《马王堆帛书〈刑德〉乙篇再探》,收入《新古典新义》一书,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出版;
《史源学的理论与实践》,收入《百年情结》一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学勤先生与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的建设》,《追寻远古文明的足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上下求索,寻证古史》,《好书》2002年第4期
《重写中国学术史是时候了》(与李学勤先生合写),《社会科学报》2003年2月13日
《评简帛数术文献探论》,《中国学术》2003年第4辑
《隋唐时期数术文化研究》,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提交工作报告,2004年;
《帛书〈式法〉“徙”篇试论》,收入《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中国古代数术研究综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越绝书·记军气〉篇试论》(与李学勤先生合写),收入《海峡两岸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李学勤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评中村璋八先生的汉学研究》(日文),《中村璋八先生伞寿记念文集》,汲古书院,2006年;
《从侯马盟书谈盟誓活动的数术内容》,《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
《〈五行精纪〉与〈三命通会〉》,收入《华学》第8辑,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

7.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名单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有:王思敬、卢强、刘涛雄、朱邦芬。

1、王思敬,1934年12月27日生于上海,祖籍安徽,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

2、卢强院士,男,1959年和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1985年至1986年美国ColoradoStateUniversity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课并科研。

3、刘涛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兴趣为大数据经济分析、宏观与产业经济、新政治经济学等。

4、朱邦芬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2010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2008-2010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7)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讲院扩展阅读

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

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8.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简介

清华大学正在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在清内华大容学的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加速发展文科的指导思想,文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称人文社科学院,是清华大学1993年至2012年间一个学院,清华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已于2012年10月撤销,分拆为人文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 。

9. 清华大学老师讲的好吗

这是个奇怪的问题,如果讲的不好,谁还去这个学校。
清华大学老师,相对其它学校,一定是有特别长处,不然没有立足之地的。

10.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机构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系 创建于1926年。至1952年,先后执教于中文系的著名学者有陈寅恪、赵元任、杨树达、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瑶、王力、吕叔湘等,倡导和建立了包括戏曲史学、文学人类学、诗史互证之学在内的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被公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祥地。
1952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或其他学术单位。
1985年中文系复建,重视师资队伍、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7名,有博士学位者15名,22名教师有国外长期学习、任教或合作研究的经历,是一支高水平、有活力、国际化的师资队伍。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共6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跨语际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学术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部委重要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多种高水平学术著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中文系重视人才培养,秉持“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本科生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西融合优势的人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中文系积极开展留学生人才培养,留学生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对中国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有较系统完整的了解,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理解、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及文化的能力。同时,每年接收来自各国多所高校的交换生。
中文系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每年都有多位教授出国讲学、访学,亦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和海外名校教授应邀来系从事各种学术活动。
现任系主任刘石教授,副主任张美兰教授、刘颖副教授,党支部书记王中忱教授。 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并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史学人才。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历史系并入北京大学等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1985年,清华大学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200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艺术史学科也成为清华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历史系与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新的历史系。清华历史学科依托清华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已经形成了以历史系为中心,多学科密切合作,名家汇集,梯队合理,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图书资料积累量大,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学术格局。
历史系下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思想文化史等教研室,以及礼学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2008年,历史系还与化学系、图书馆等单位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事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2011年,以该中心为主建立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历史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余人,另有兼职教授多人;专任教授中有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历史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等。历史系可以招收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各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并设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现任系主任刘北成教授,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彭刚教授,党支部书记张勇教授。 清华大学外文系 始建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学系;在建系早期的名师中,有首任系主任王文显,他早年负笈英伦,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和文学研究,所著英文剧作在国内外上演均获得热烈反响;有开中国比较文学之先河的吴宓,“新批评”理论的大师瑞恰兹等,当时半数教授均为外籍教员。
在名师的引领下,清华外文系陆续培养出曹禺、李健吾、张骏祥等戏剧大师,享有“戏剧家的摇篮”之美誉;此外,文化昆仑钱锺书、学界泰斗季羡林,查良铮(穆旦)、杨绛、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英若诚、许渊冲、宗璞、资中筠、胡壮麟等都是清华外文系的骄傲。
1952年院系调整,外国语文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为培养外语师资和外事翻译,清华大学曾分别于1965年、1970年和1974年招收英语、日语和德语专业本科生。
1983年复建外语系。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日语和英语双学位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校开设英、日、德、俄、法等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20余年来,外语系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教学辅助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在两次(2004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系均名列第五,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北京市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重点学科,2008年英语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2010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更名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简称清华大学外文系。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在读各类学生804人;其中,国际留学生411人。培养出邓亚萍、李昕晢、焦三牛这样备受瞩目的优秀人才。
1983年复系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外文系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工作,先后引进多名学术带头人。同时,我系又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我系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水平整体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外文系承担了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课程以及部分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等大量的教学任务,在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外文系现为清华大学38个教学科研实体二级单位之一,下设英语专业本科生教研室、英语专业研究生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基础课教研室、大学英语选修课教研室、大学英语研究生教研室、德语教研室、俄语教研室、法语教研室等9个实体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语言与心理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大学外语学习环境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测试研究中心、大学英语写作研究中心等9个虚体研究机构。
在学术研究方面,外文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系教师主持承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达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自2001年以来,全系教师每年平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5部以上,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覆盖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影视传媒研究等学科领域;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的英文论文中,有50余篇被SSCI和A&HCI收录,在全国同领域中名列前茅;统计数据表明,我系教授在国内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的影响力连续保持在全国同领域中的前列。
为推进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本系不断扩大同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和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并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授。外文系每年还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系还是国内外一些重要学术团体的总部或办公地,如: 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秘书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等。此外,我系有多位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国际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担任编委、顾问或学会负责人。本系先后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举办文学批评、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
前辈大师确立的贯通中西的学术传统,是一条奔流的文脉,将一直在清华外文系流传。
现任系主任刘世生教授,副系主任吕中舌教授、何红梅教授、张为民教授。系总支书记张文霞教授。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邓以蛰、贺麟、沈有鼎、林宰平、潘怀素、张岱年、任华、周辅成等先后任教于此,形成富有原创思想风格的“清华学派”。1952 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2000年5月,清华大学哲学系正式复建。
哲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等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
从复建伊始,经过多年人才引进,哲学系会集了一批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归国人员,形成了一支高学术水平、高影响力的科研与教学队伍。任职教师有二十余人,其中教授 16 人(含外藉教授1人,学部委员1人),副教授5人;哲学系还延聘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他们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马克思文献研究、政治哲学等重要专业领域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组织实施“ 三一学术工程 ”(“清华哲学研究系列”、“清华哲学教材系列”、“清华哲学翻译系列”、《清华哲学年鉴》),并集中力量在伦理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寻求优先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专业领域取得了具有海内外学术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精、专、深基础上重视会通与原创的学术团队。哲学系今后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与扩大原有学科专业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养护原创思想,努力使清华哲学系成为一个酝酿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策源地。
现任系主任卢风教授,副主任黄裕生教授、刘奋荣教授,系党支部书记邹广文教授。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成立于1988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批前东欧国家外交官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汉语,揭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序幕。美丽壮观的清华园不仅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亦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
配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作为学校开放式校园和推进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国际汉语推广,在稳步扩大教学规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逐渐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展顺利,成就斐然。每年在中心学习的各国语言进修生、普通进修生、交换生等各类学生千余人,开设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和中国文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并注意引导留学生将学习汉语和体认中国结合起来,鼓励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后攻读学位继续深造。
中心已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多所大学合作开办短期汉语学位课程并派遣中方教师前往任教。此外,中心还承担了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开办商务孔子学院,以及面向港澳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教学任务。中心还为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学术级汉语学分必修课。
2010年中心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合作申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现任主任孙明君教授,副主任丁夏教授、董士伟副教授、刘冬副教授。 人文学院培训中心依托学院完善的学科体系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每年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国学等研修班。中心的培训宗旨是通过教师系统性地讲解,及时把经济、社会、科技等理论前沿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参训学员,把学员们头脑中原本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串起来,使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做到境界高、眼界宽、理念新,从而不仅在制订政策时能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并且制订出的政策也能够更具科学性、长效性。
我们的培训特色是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方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干部有意识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院通过培训工作这个平台,把我院的学生工作、科研工作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大庆、通辽、漯河等地方政府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更加凸显了大学的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热点内容
女大学生发型图片 发布:2025-08-07 07:59:02 浏览:222
大学老师杨雷 发布:2025-08-07 07:57:22 浏览:948
华科通信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07 07:56:37 浏览:309
大学播音主持专业都有什么课程 发布:2025-08-07 07:56:04 浏览:781
大学生目标论文 发布:2025-08-07 07:54:25 浏览:74
清华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 发布:2025-08-07 07:52:10 浏览:322
上海大学影视编导专业 发布:2025-08-07 07:50:36 浏览:649
上大学的冷门专业 发布:2025-08-07 07:27:48 浏览:730
山东临沂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发布:2025-08-07 07:23:39 浏览:455
赞美女的大学物理老师 发布:2025-08-07 07:23:37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