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导师经常提问
1. 考研复试时,英语复试中导师常问的问题有哪些
首先要知道导师为什么问。他们一般特别想知道的事情1、你基础如何;2、你是否善于学习,版学习是权否认真,是否善于安排学习时间,性格如何;3、你是否有可能独立完成科研论文,科研能力如何。一般最后一个为最重要。其他的导师还可能随机问一些问题来看你的反应能力和英语表达水平,英语表达水平包括英语流利程度,地道程度,还有回答问题的结构(如总分总)。专业知识也考,但是既然能通过考试一般不会有问题。要问也是通过这些问题来考察你的上述能力。祝你好运。
2. 考研复试的时候导师会常问的问题有哪些呀
我报的本专业,当时的问题有专业问题和通用问题:
专业问题就是问一些本专业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通用问题就是问问本科印象最深的几门课程?对本专业的理解和展望?本科毕设最大的收获?然后问了一些生活问题,等等。
3. 研究生复试一般问些什么问题
1.自我介绍
无论是用英语提问还是用汉语提问,亦或是用哪种方式提问,这个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老师用英语提问就用英语回答,用汉语提问就用汉语回答。对于自我介绍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点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可以简要介绍。介绍内容讲究实际,不要胡编乱造。因为导师很可能根据你的介绍接着问问题,当然如果有和老师的相同爱好,可以提一下,拉近与老师的距离。所以,提前准备一些不错的句子,记住切勿不停炫耀自己以前取得的成果。
2.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今后如何打算?
这是在考查你对目标院校的了解情况。兴趣+该校该专业名气和实力+该专业老师的实力。稍微准备一个小型的研究计划(不成熟也没关系),最后你准备的与所报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3.你认为自己本科专业和现在所考的专业有什么互补性或者借鉴性?本科是学习,是基础,而硕士是研究。
4.你认为跨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的建议:如果你是跟专业的,在复试前需好好思考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所考专业之间展开论述。最好整理出了一篇腹稿,至少要有回答的提纲。
5.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
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这个时候回答报考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著作或者期刊是最好的,当然回答行业的顶级期刊或者有表意义的著作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这些期刊的评价要持中性,不带个人偏见,如果你大肆赞扬某一个观点,而对于导师来说正好是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作者,这样你就倒霉了。
所以,对于平时不爱读书的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多看几本相关书籍了。
6.今年发生了***事件,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这种是热点型题目,而且是命题型。这部分内容的准备起来,要求的量比较大。对策:理论联系实际,事先准备一些行业热点的分析提纲,主动进行分析。
如果刚好问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或者没有底的,此时考生一定要诚实,实事求是回到以博得好感,但是再告诉导师不懂后,一定要利用一定的面试技巧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导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也会给导师留下应急能力比较强的好印象。复试过程中导师也会时常活跃气氛,不会难为学生的,所以即便回答错误了,也不要惊慌,好好回答下一题才是正解。
7.请你简单说说你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这需要你简要的概括一下你的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但须要注意的是,这不只是在让你做概括题。建议做如下的准备:
1)500字左右的概括内容
2)可以适当显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谈谈你在写论文时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可以适当结合你本科的学习与研究,对所报专业的研究的支持作用。
建议:精心准备这部分内容,要清晰明了,尽量不出现让评委追问的情况。
8.你在本科期间有论文发表吗?
尤其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来说,可能是必须的,因此对于论文和著作这方面,也是有必要准备的。有论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没有的话,实话实说就可以了。如果评委追问有什么研究兴趣,则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9.自己今后研究的优势在哪里?缺点在哪?
考生应该从逻辑方法,思维习惯等上层角度去论证和应答,因为任何专业尽管其学科内容不尽相同,但研究问题的逻辑方法却大致可共享并普适。
至于缺点,即使说也要说一些对于你复试成功有帮助的缺点,比如:做事情总是太力求完美。
10.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求职抑或深造?
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上策。当然如果选择是求职,切勿大谈以后准备如何求职,去什么样的单位等,因为导师们毕竟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要旨。
4. 2020研究生考试复试导师常问问题有哪些
山东中公教育整理了:2020研究生考试复试导师常问问题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1、你对目标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什么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建议:
(1)切实了解你所报考专业的情况,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2)了解其它院校相关专业的情况,最好进行相关比较;
(3) 阅读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整个行业研究有个大致了解。
2、请你简单说说你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这需要你简要的概括一下你的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只是在让你做概括题。建议做如下的准备:
(1)500字左右的概括内容;
(2)可以适当显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谈谈你在写论文时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可以适当结合本科的学习与研究,谈谈本科专业学习对所报专业研究的支持与帮助。
建议:精心准备这部分内容,要清晰明了。如果还没有论文开题,可以谈下未来的论文设想或研究方向。
3、你在本科期间有科研/学术论文发表吗?
建议:有论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
如果没有,实话实说即可。如果评委追问有什么研究兴趣,则可以围绕自己的科研设想具体描述一下。
以上就是关于“2020研究生考试复试导师常问问题有哪些?”的全部解答啦,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希望各位考生做好防护,安心等待成绩发布,做好复试备考,预祝各位考生复试顺利!
5. 2016年考研复试导师常问的5个问题怎么答
很多考生复试最怕老师提问,一是怕听不懂,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一般来说导师问的问题就那么几个,提前多准备准备就好了,下面新东方在线挑了两个导师最爱问的问题,并告知该如何去回答,大家抓紧看看。
英语口语常问话题(一)
第一个经常问的话题是考研原因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
1) 兴趣,即强调对所报考的专业怀有极大的兴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读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一致,则可以说明想继续深造(further ecation)的愿望。如果不一致,则要说明报考专业对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2) 优势,即强调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在知识、学术方面的优势,如:知识面更广(wider knowledge),学术更专业(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广阔等(broaden one’s horizon)。
3) 益处,即强调考研对你的未来的积极影响(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从求职、职业规划、人生经历等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可参考的词汇、短语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
对于那些在职考生或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考官更倾向于提问他们为什么(放弃工作而)重新学习。考生可以直言在工作发现某些知识或技能很重要,希望能通过学习在这些方面进行提高(In my work, I found … is rather important.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So I choose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improve myself。)。
英语口语常问话题(二)
考官有时会询问考生对未来的一些规划,其目的在于试探考生是否对时间、学习、人生有一定计划性和掌控能力。
1) 学习规划。关于这一话题,考官通常会以一种较婉转的方式提问,如: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这一类的问题时,不仅仅要回答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能够稍微说说你会/计划怎样学习(即学习方法)。无论是倾向于学术理论性的还是侧重于实验研究性的,都要把握一个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主次分明。
6. 研究生复试中有哪些常问问题
为了让考生减少一些小问题,学府考研分享了历年考研复试面试中的常见问题,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家增加复试的成功率。
1、外语单词的音调有问题
有些学生讲单词时喜欢发1调,有些学生的关键单词的音调不准,有些学生复合单词发音不准。这个问题可通过辞典等现有工具来改正。
2、面试口语发音上某些音发音困难,导致产生理解问题
有些发音问题,老师可以揣测你的意思,但若是在关键词会上发错音,则会让导师对你改观印象。比如你的毕业论文的题目,你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标题。对于可能会提到的专业词汇,一定要反复确认发音,保证在面试现场准确传达给面试老师。另外。特殊音的发音也要注意,促音、长音一定要念到位,不能忽略过去,不然听起来会非常不自然。
3、进行问答时注意特殊的语气词等
面试是严肃场合,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跟朋友说话的口气来回答问题。一些日常口语中的小毛病也要尽量避免。有时候自己的「口癖」自己意识不到,可以录音后自己确认,或与朋友结伴练习。
4、自我介绍的时候明显给人一种在背课文的感觉。
不要用背课文的心态去背自我介绍。预先写出自我介绍只是为了让自己更熟练,但实际考试时还是要用现场发挥的感觉去讲出,而不是背出自我介绍。
5、听译、听材料回答问题的环节,听完了脑子里没有印象。读材料回答问题的环节,读的时候只注意发音,内容进不到脑子里去,读完了问问题结果对文章没有印象
有的同学在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过于在意文中单词的读音,虽然可以通篇读下来,但是读完后脑子里没有印象,面对提问则是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需要多训练,可以请朋友结对练习,模拟考试的感觉。
6、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生
研究生阶段,严格意义上说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研究者。不要说我要在3年间努力学习,或者什么“从基础再学习3年日语”。老师希望你创造学术价值,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期待你继续深造,而不想让你换一个地方再当普通的大学生。
7、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了解与知识储备不足
复试前多了解自己的目标专业与学校。善用学校官网与其他资源、学术网站。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8、大四学生被问到毕业论文时准备不充分,无法好好描述论文相关问题
复试,尤其是学硕的复试中喜欢对毕业论文进行提问。对于目前大四的学生,正好是开始写论文的时期,一定要好好准备应答。可以跟自己的指导教授进行沟通,你跟教授沟通的问题说不定正好是面试时学校老师会问到的问题。对自己的论文方向,专业背景,参考文献要有一定的了解,以放面试中被问到细节。
9、喜欢引用自己不了解的人物or书籍or文献,被追问后无法回答
有些同学喜欢引用名家或著名学者的著作。但是很有可能面试你的老师里就有熟悉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果此时被追问细节知识,又无法回答的话,就会酿成大错。所以一定不要说自己没有把握的内容。
另外,一定不能撒谎。表现不好并不会让老师特别给你扣分,但如果在经历中撒谎,则意味着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会让老师怀疑你的人品。
10、不了解最近的新闻时事
有一些院校会在面试中让学生描述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可能是国内的新闻,也可能是日本的新闻。可能用中文,也可能用日语。所以大家一定要关心最近一段时间的时事,尤其也不要忽略国内的新闻时事。
11、(尤其对于跨考的同学)无法合理描述自己的优点与强项,不擅长把自己非科班出身这一背景处理成自己的优势
跨考不一定是你的劣势。不同的专业背景可能会为你的硕士生涯带来不同侧面的帮助。面试中要擅长把自己全面的能力突出展现给老师,而不是因为自己是跨考就觉得自己的简介毫无亮点。
12、过于夸奖吹嘘目标院校。
每个学子对报考院校都是怀着憧憬和向往的,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老师并不喜欢听你在考场上说的多喜欢贵校,贵校多厉害等等,而是想听你说些实际内容。
13、对未来计划不足,问到毕业后打算做什么的时候给的回答太假大空。
若你对毕业后的未来没有想过,那现在可以考虑下。不要废话空话一大堆,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儿更好。
了解历年考研复试中常见的问题,帮助考生解决这些常见问题,减少犯错的几率。同时,也希望上文中讲述的复试考试的内容,对大家在复试考试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7. 研究生复试面试时导师一般会提些什么问题
复试的时候,一般都有6--10个比较权威的评议小组构成,一般由该院院长级别的老版师担任权组长经行考核,基本的自我介绍不用问你也得说,随后就会针对你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经行一番摸底。专业知识一般不会太难,是很基础,但是不容易回答的那种,所以你如果掌握了的话就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好好的把它表达出来,有的人学的很好(假设100分),但是他表达不好可能最后也就70分,而有的人学的不一定很好,但是他能把70分全部表达出来,这就是表达的重要性。回答问题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不要给老师鸡毛蒜皮一起抓的感觉。最后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