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教授河海大学
1. 陈达的表彰奖励
(1)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1/10);
(2)中国海洋工专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属2/9);
(3)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7/7);
(4)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1/4);
(5)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7);
(6)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排名4/7);
(7)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2/15);
(8)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排名2/5)
(9)“十一五”水利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2);
(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工程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5);
(11)河海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5);
(12)首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13)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14)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15)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16)第四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17)第十三届“挑战杯”河海大学选拔赛特等奖(指导教师)。
2. 陈达的人物生平
自幼聪敏好学,13岁入余杭县高等小学堂,无论寒暑,每天起早摸黑,步行十五六里赶到学校,为堂长(校长)姚仲寅先生所赏识。受其资助,于清宣统二年(1910)入杭州府中学堂,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在清华衣不求华,食不求丰,刻苦学习,常在课余帮助教务处抄写、翻译,挣钱弥补日常生活。1916~1923年公费保送赴在美国留学深造,1918年6月,获美国波仑市立德学院学士学位,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再继续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与国际知名社会学家佛莱克、劳雷麦、斯尔图特、莱斯华伦、汤普森等多次交往。1923年暑期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作教授兼系主任。主编《清华学报》,同时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人口学会会员。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1947年至1949年,先后任世界人口学会副会长,国际统计学会会员,太平洋学会会员兼东南亚部负责人。毕生从事“人口”、“劳工”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共300多万字。解放前编写的有《中国移民的劳动状况》、《现代中国人口》、《中国最近八年间罢工调查》、《中国劳工问题》、《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浪迹十年》等。解放后编写的有《解放区的工人生活状况》、《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史》等。其中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中国移民的劳动状况》,被当时美国众议院第88次会议选为档案出版。1925年,出访日本、夏威夷,出席在檀香山举行的第一次太平洋关系协会的代表大会。回国后,出版《现代中国人口》一书,提出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的理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1931年,到平西、怀来一带,通过对宋家营、杨庄两个村的调查,提出做到每对夫妇只生一对子女,实行“对等更替”控制人口的主张,实行节制生育。并在北京成立节育指导所,创办《人口福利》刊物,宣传节育知识。
陈达治学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社会调查。在1923—1952年的29年中,先后主持和参加社会调查24次。在国内调查了北京城乡市镇状况,上海工人生活状况,华南闽、粤华侨状况,其中以昆明呈贡及附近地区人口普查规模最大,参加者1300余人,调查范围3县1市约60万人口。在国外考察了日本、朝鲜的劳工状况,南洋和夏威夷的社会生活状况,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的农民状况,德国、瑞士、意大利的工人生活状况,苏联市镇工人和集市农民状况。在调查研究中坚持让事实说话,常告诫同事、学生“有一分材料,便说一分话;有两分材料,便说两分话;有十分材料可以只说九分话,但不可以说十一分话。”根据调查所作的《现代中国人口》一文,美国《社会学杂志》1946年7月号全文刊登,后又出版专辑,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又重新出版。
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1975年1月16日逝世。陈达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实际调查,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著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中国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华南侨乡》(英文版)、《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等。
陈达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较长时间内,他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提出实行节制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品质的救国主张。对党派的政治斗争,采取超然态度。拒不参加国民党。1945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次年,李公朴、闻一多遇害,深受震惊。常在课堂上发泄对国民党的愤懑。1947年,和清华、北大等院校的13位知名教授联合签名,发表抗议国民党政府侵犯人权宣言。1948年,国民党派飞机接他去台湾,毅然拒绝,和张奚若、潘光旦、费孝通等教授坚守清华园,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央劳动干部学校教授兼副校长,中央劳动部保护司副司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被联合国聘为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从事人口和劳动问题研究。50年代和马寅初一起,在政协会议上积极向党和政府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建议。1957年在《新建设》发表《节育、晚婚和新中国人口问题》一文,指出:“从1953年人口普查以后,新中国的人口每年在增加一千万以上,必须认真解决人民就业和降低出生率问题。”富有卓见,但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改正。病逝后,骨灰存放八宝山革命公墓 。
3. 陈达的人物经历
1995 - 1999河海大学,“港口航道工程”本科生
2000 - 2001河海大学,“交通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1 - 2002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2 - 2005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 1999 - 2000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生产锻炼 2006 - 2008河海大学,讲师 2008 - 2014河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 - 2011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水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2011 -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4 - 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4. 陈达是个怎样的人
108将陈达来 地煞∶地周星自 职位∶马军小彪将兼先锋营都统[2] 武器∶丈八虎矛枪 排名∶七十二 首次登场回目: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上山回目: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描写陈达的诗:力健声雄性粗卤,丈二长枪撒如雨。 邺中豪杰霸华阴,陈达人称跳涧虎。 陈达,</B>邺城人氏,使一条出白点钢枪,江湖人称“跳涧虎”。原为少华山头领。在史家庄一战,陈达被史进活捉,朱武、杨春请史进将他们三个头领一同送官治罪。史进见他们义气深重,便放了陈达。后他同史进一起,在梁山军马闹华州时归顺了梁山,为梁山泊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三名,是梁山第七十二条好汉,后死于方腊之地(被乱箭射死的) 明朝官吏陈达(1482~1554年),陈叔刚侄孙,陈烓之子,字德英,号虚窗。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宁波府推官,审判公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北京职方郎中、太常少卿。嘉靖初(1522年),升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因议折粮,得罪严宗藩,罢归。
5. 陈达的介绍
陈达,男,1978年1月出生,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河版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权业,2002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任教。现任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港口协会理事、江苏省侨界青年总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海外回国人才联谊会理事、江苏省侨界专业人士联合会理事等职务。先后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15年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
6. 有谁知道光绪年间的陈达
光绪年间是(1871——1908) 这个事情好象没有有名的画家叫陈达。
不过晚一点的生如版1923年的有个画家权叫陈达 他是(1923.11—)浙江乐清人。擅长中国画。1944年参加新四军,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宣传。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历任嘉州画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作组组长。作品有《牧歌》、《养蚕》、《黄山雨后》等。
7. 河海大学陈达老婆
是不是你又看上人家老婆了?你们这些人,就知道别人的好。破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