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山东大学杜文静教授

山东大学杜文静教授

发布时间: 2023-06-03 14:04:53

❶ 程林的发表论文

01) Y.H.Cheng,Y.Zou,L.Cheng,W.Liu,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Ni-P
deposits on Heat Transfer,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doi:10.1016/j.surfcoat.2008.10.039
02) YanHai Cheng,Yong Zou,Lin Cheng,Wen Liu,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n the anti-fouling
property of the electroless Ni-P coating,Materials Letters,62(2008) 4283-4285
03) L.Cheng,T.Luan,W.Du,M.Xu,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ow-inced vibration in heat
exchanger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08.05.037
04) Cheng lin,Xu mingtian,Wang liqiu,From Boltzmann transport equation to single phase lagging heat conction,Int. J. Heat Mass Transfer,doi: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 2008.04.004
05) Cheng lin,Xu mingtian,Wang liqiu,Single and al phase lagging heat conction models in moving media,ASME J. of Heat Transfer(In Press),2008
06) 程林,许明田,王立秋,单相滞热传导温度场的振动现象及其热力学基础,《科学通报》,
2008,53(6):732-736。
07) Y.H.Cheng,Y.Zou,L.cheng,W.Liu,Effect of complexing agents on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Ni-P deposits,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Vol.24,No.4,P:457-460
08) WANG Xue-dong,LUAN Tao,CHENG Lin,XIAO Kun,Research of Boiler Combustion Regulation for Recing NOx Emission and its Effect on Boiler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Vol.16,No.3 270-276,2007.
09) J.Fan, L.Q.Wang and L.Cheng,Forced Convection in Rectangular Micreochannels: Electrokinetic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Vol.8, No.3,2007,P:335-345
10) J.Fan, L.Q.Wang and L.Cheng,Electrokinetic Effects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Parallel-
Plate Micro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cial
Simulation.Vol.8, No.3,2007,P:359-374
11) Liqiu Wang,Yuxiang Zhang,Lin Cheng,Magic microfluidic T-junctions: Valving and
bubbling,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42,2007
12) Zheng, Jizhou;Cheng,Lin;Du,Wenj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lastic tube bundles with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method,《机械工程学报》,v43,n7,July,2007,p 202-206
13) Luan,Tao;Cheng,Lin; Cao, Hongzhen; Qu, Yan Effects of heat sources on heat transfer of
axially grooved heat pipe,Huagong Xuebao/Journal of Chemical Instry and Engineering
(China), v 58,n4,April,2007,p 848-853
14) Liqiu Wang,Ophelia Pang,Lin Cheng,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of forced convection in
tightly colied cts:stability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27(2006) P:991-1005
15) Cheng Lin, Yun Heming. The Optimized Analysis of Electronics Cooling by CFD
Methods(ICNMM2006-9607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6) Yun Heming, Cheng Lin, Wang Liqiu and Chen Binjian.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Roughness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and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Microchannels(ICNMM2006-
96076).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7) Yun Heming, Cheng Lin, Wang Liqiu and Zhang Shus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and
Flow of Liquid Through Minichannels(ICNMM2006-9607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2006. Limeric Ireland
18) Yun,He-Ming;Cheng,Lin;Chen,Bao-Ming;Du,Wen-Jing Optimization analysis on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electronic elements,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sics,2006 Vol.27(3),
P:496-498
19) Yan Fayi,Cheng Lin,Numerical Algorithms for Virtual Visualization of Fluid Flow in
Pipeline System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ial Informatics Sf-000361
20) Liqiu Wang, Ophelia Pang, Lin Cheng,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of forced convection in
tightly coiled cts: Multiplicity, Chaos, Solitions and Fractals 20(2005)337-352
21) Qiu, Yan; Tian Mao-Cheng; Cheng, Lin; Niu, Wei-Ran; Theory of the rection of fly-ash
carbon content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oiler and its applied resear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v24, n4n2005np369-372
22) Heming Yun, Cheng Lin and Zhang Guiyu.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aving energy for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nologies, 2005: 664~669 (ISBN-7-112-07718-4)
23) S.S.Zhang, Y.H.Cheng, L.Cheng,A Study on Vacuum Brazing Procere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471-472,pp.640-643,2004
24) Tian Mao-Cheng,Cheng Lin,Lin Yi-Qing,Zhang Guan-Min,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crossflow-inced vibration,Heat Transf. Asian Res,2004 Vol 33(4) p:211-218
25) Qiu Yan, Cheng Lin,The Research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uid Inced
Vibration,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03,Vol.12(1) Ser.B
26) Cheng lin,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fluid inced vibration Heat transfer2002,
Proceeding of 12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2002
27) Tian, Mao-Cheng; Cheng, Lin; Lin, Yi-Qing; Zhang, Guan-Mi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crossflow inced vibra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v23,n1,2002,p63
28)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流体变物性对细矩形通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工程热物理学报》 Vol.29, No.11,2008年11月
29) 程林,换热设备中水垢的物相分析及与换热面的界面结合状态,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2008.8,P:17-19
30) 程延海,邹勇,程林,刘文,热交换器表面Ni-P镀层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功能材料,2008,Vol.39,No.5,P:799-801
31) 杜文静,程林,田茂诚,朱新军,刘文,过热蒸汽型复合换热器传热与振动特性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4月第四期,677-684。
32) 曲燕,程林,Stefano Zinna,栾涛,Marco Marengo,环路热管地面试验平台的热设计,《中国空间科
学技术》,2007年10月第五期,14-20。
33)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曲燕,光滑矩形微通道液体单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
No.28增刊,2007年6月
34) 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流体变物性对细矩形通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中国工程热物理年会2007传热传质学论文集,编号073102。
35) 郝玉振,程林,螺旋折流式换热器的直接设计方法,《压力容器》2007年三月刊。
36)云和明,程林,王立秋,曲燕,光滑矩形微通道液体单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6传热传质学论文集, 南京: 611-616。
37) 云和明,程林,陈宝明,杜文静,电子元件散热的优化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Vol.27(3)
38) 程林,栾涛,王立秋,张玉相,2-T型微通道气泡发生器可视化实验研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项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066079
39) 朱新军,张树生,程林,机械传动远程实验系统,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Vol.25(7)
40) 曲燕,栾涛,程林,放置倾角对轴向槽道热管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宇航学报,2006,Vol.27(3)
41) 云和明,程林,陈宝明,杜文静,电子模块间距对其散热效果的影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5-53023。
42)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一种复杂非线性传热元件的传热及污垢特征,《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Vol.25(1)。
43) 程林,冷学礼,杜文静,基于降低污垢热组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
Vol.24(3)
44) 冷学礼,程林,杜文静,流体低速横掠振动圆管的传热特性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
Vol.24(2)
45)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邱燕,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理论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Vol.23(3)
46) 程林,田茂诚,张冠敏,邱燕,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Vol.23(4)
47) 陆国栋,周强泰,程林,田茂诚,梯形剖面圆形肋片管温度场的研究,《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9月第17卷
48) 陆国栋,周强泰,程林,田茂诚,梯形剖面肋片管二维温度场的测定与分析,《汽轮机技术》,2002,44(6)
49) 程林,田茂诚,林颐清,张冠敏,弹性管束汽—水换热器强化传热试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22(2):199-202
50) 刘鉴民,程林,大型太阳能热水装置与燃油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太阳能》,1999年第三期,第16页
51) 田茂诚,程林,弹性管束型容积式热交换器的研究,《热能动力工程》,1999,14(3):173-175
52) 程林,张梦珠,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1):87-91
53) 程林,陆煜,具有完整隔板的双向倾斜矩形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数值解,《太阳能学报》,1996,17(1):111-112
54) 田茂诚,程林,沸腾炉旋风燃尽室的冷态及热态试验研究,《热能动力工程》,1996,11(6):398-401
55) 程林,田茂诚,圆形管道内自由旋流衰减的理论分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
10(6):673-678
56) 王涛,程林,内管纵向敷肋时套管式换热器传热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
11(6):707-711
57) 田茂诚,程林,沸腾悬浮两级燃烧可行性分析及实验研究方法,《山东能源》,1994年第二期,4-7页
58) 杨培毅,程林,汽车余热空调的研究现状,《流体工程》,1993,21(6):54-59
59) 程林,裘裂钧,大面积厂房间歇供暖的地面吸热问题,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2,22(3):60-66等70余篇

❷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马上又要到毕业季了,在毕业之前需要写毕业论文,那么海外的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最后应该怎样写致谢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一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快要结束,在论文完成的最后,想要留一块空白出来,对曾经给予我耐心指导和帮助的导师同学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炳范教授。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刘炳范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刘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其次,感谢本专业内各位老师的教导。感谢刘永老师、郭君臣老师、王老师、胡明华老师、曹春茹老师以及张莉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最后,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 106 的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姐李晓萍同学和英语专业的张雍芬同学,在论文完成的最后阶段给予我不少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二

随着毕业论文写作的结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也即将结束,忽然觉得时光如梭,不禁回想三年的学习生活,感慨万千,尤其是对我的成长和进步付出过辛勤教诲的老师们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这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赵薇教授。她从选题、构思、收集资料、行文到定稿,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她一字一句的修改到论点的斟酌再到整篇文章的构架,赵老师的细心和认真令我感动不已。赵老师的拨冗指点令我受益匪浅,同时她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终身难忘,永远鞭策我前进。同时要感谢的我同学刘群、封群、杜文静、王彬,他们也为这篇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其次,要感谢大连海事大学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研究条件。同时,非常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们,是他们陪伴我度过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在学习上以及生活上给了我许多的.帮助,有了你们的友谊和关爱,使我读研斯间的记忆中充满欢乐。

虽然即将离开校门,但并不意味着结束,我的法律之路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负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关心,未来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在此,再次向帮助和关心我的老师同学表示深深地感激和谢意!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三

感谢我的导师萨其荣桂老师,为我的论文选题、结构到内容作悉心的指导,给我提供研究资料,帮我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老师的点拨和指引,让我深入到原始资料的研究中,领略其中的乐趣。难忘导师的悉心指点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鞭策着我前进!

感谢各位敬业的老师,是你们在我三年的生活里注入知识的力量,洒满向上的阳光。

感谢我的师兄弟,在一起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和睦共处,共同成长。面临着毕业,我们朝夕共处的岁月意味着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友谊的终止,愿我们友谊长存。

特别感谢父母,你们的坚持才让我有了读研的机会。万死不足以报答你们的深恩。是的,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成长的脚步必须快过你们衰老的岁月。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来的点滴,心中充满感激和留恋。谨借此向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毕业之际,我要向我的导师李洁教授和王志远教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三年来,李洁老师的细微关心、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不仅使我树立了较高的学术目标,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的道理。两位老师还定期在每个周末利用自己的时间带领学生开展读书会学术活动,使初识刑法的我获益良多。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五

时光荏苒,我的硕士生涯已接进尾声。这几年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更有收获和成长。几年来,感谢陪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每位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克服困难,正是你们的指导,我才能解决疑惑,直到学业的顺利完成。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恩师童群义教授的殷切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并完成的,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从课题的选择、项目的实施,直至论文的最终完成,童教授都始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支持,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恩师的汗水和心血。恩师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童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与我一道分享他们青春的快乐!在此还要对实验室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在平时开展相关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的伙伴们崔竹梅、胡新洁、彭英云、冯再平、李娟等,在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热心帮助!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们不辞劳苦地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江南大学 10 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陪我一起走过这段人生难忘的历程!

感谢合肥师范学院的领导给我提供的机会。我会更加珍惜教师的岗位,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做终生学习型的人。感谢我的家人常年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他们默默的奉献是我求学四年来的支持和动力。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参与审阅、评议本论文各位老师、向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美好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六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硕士生涯已至谢幕时刻。回首九年多的江大生活,百感交集,苦辣酸甜集结于心头,但心中充盈最多的仍是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钟芳教授对我生活和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钟老师品德高尚、待人和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我五年多的博士学习期间,她不仅传授了我做学问的技巧,还传授了我做人的准则,这些必将让我受益终身。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钟老师耐心听取我们的阶段汇报,及时提出修订方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值此课题完结之时,再次向钟老师致以我最真诚的谢意。感谢李玥副教授,徐菲菲老师和关天琴老师对我平时实验和生活给予的关心和照顾。此外,感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和食品加工与配料中心的于沛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舒俊生主任、徐迎波主任和王程辉主任对我实验提供的帮助,感谢徐志强师兄对我实验的指导和生活的关心,感谢分析检测室的田振峰、陈开波、汪华、朱青林、谢映松、周顺、葛少林、胡永华等对我实验和生活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山东瑞博斯烟草有限公司的薛长森总经理、孙伟经理、田海龙主任、李刚、李晓华和李玲在我实验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烟草课题组的孙伟峰师姐、殷春燕师姐和周志磊师兄,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一起学习一起实验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感谢实验室所有的兄弟姐妹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是:梁蓉、祁静、刘治涛、栾宏飞、徐胜男、魏冬、张超、易江、王海洋、许智婷、冯兆欣、吴佳、付婷婷、刘欢、张明秀、吕淑一、马菲菲、刘小楠、李超、常玉梅、夏熠珣、王浩、刘飞,虞健、程雯丽、彭田慧、王庆卫、林全全、陈雪梅、陈翰、汪娇玲、桂莎莎、姚佩毓、袁玲、雍晓磊、常冰玉、王芳、李卢娟、于哲、陈羚、王一涵、Kingsley、Zehadi 等。

感谢读博期间陪伴我一起奋斗的战友们,他们是闫博文、唐鑫、翟齐啸,你们让我在读博期间充满了开心与快乐。感谢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感谢哥哥、嫂子、妹妹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顺利毕业。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祝你们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海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七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三年的时光中,遇到了很多对我未来生活有深远影响的人,在此,我要向他们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的人是我的导师李立丰老师,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李老师不仅对我的专业知识有很多指导,同时也教会了我很多为人之道。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老师对我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以及修改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李老师细心、耐心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不会顺利的完成。

其次,我要感谢的是法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的榜样。同学们三年来的陪伴,生活中的帮助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最无私的爱,为我付出了很多,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愿他们健康幸福!

;
热点内容
同济大学金明教授公司 发布:2025-08-13 03:07:11 浏览:872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资料 发布:2025-08-13 03:05:47 浏览:61
吉林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 发布:2025-08-13 03:05:45 浏览:7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资格 发布:2025-08-13 03:04:23 浏览:873
大学的时间表 发布:2025-08-13 03:04:21 浏览:808
大学教授转公务员 发布:2025-08-13 02:58:55 浏览:380
东卡罗莱纳大学申请时间 发布:2025-08-13 02:33:06 浏览:587
福建哪所大学考研最简单 发布:2025-08-13 02:32:32 浏览:799
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二本 发布:2025-08-13 02:27:09 浏览:539
北京邮电大学考研真题 发布:2025-08-13 02:21:40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