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大学强教授

北京大学强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09 00:26:49

㈠ 北京大学刑法学哪几位教授最牛

虽然不太了解哪位教授最牛,但建议你可以到北大的网页,查询师资介绍,先找到刑法学的老师有哪些,然后到网络查询姓名,看看他们的情况对比一下,应该就会得出一些结论的

㈡ 清华北大的教授对比于其他985高校的教授有什么好处吗,在待遇,前途方

清华北大相关信息,
可尝试询问学校办公室、人事处。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㈢ 北京大学很强吗

北大老大毫无疑问,清二根本就不能和北大比,恩
无数连向着清二、浙大世人皆知,排出来的大学排行榜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医学部五个学部。学校现有47个直属院系,101个学士专业,224个硕士专业,202个博士专业。北京大学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领先优势的同时,近年来,在应用学科领域及许多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内也取得了重大发展。
根据2004年10月的统计,北京大学有本科学生14486人,硕士研究生9004人,博士研究生4759人。现有来自80个国家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4000多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1333人。
北京大学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研究条件著称,全校专任教师5226人,其中教授1379人,副教授178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工程院院士8人。学校每年邀请大批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目前,北京大学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所附属医院, 10所教学医院。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亚洲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568.02万册,电子图书22.4万册,每年订有中外文报刊6500多种,藏书量居中国高等学校之首。北大图书馆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具世界先进水平,是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文献信息中心。
北京大学注重同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交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北京大学已同近50 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㈣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更好

这两个学校的 教育水平/师资/学生水平是完全匹敌的。每年这两个学校都聚集了全国半壁英才。

  1. 学科重点和发展理念

    两所学校所诞生的背景不同导致起发展思路是不同的。清华大学是建立在1911年庚子赔款的留美预备学校发展起来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有了一种莫名的鞭策,要以祖国的建设为己任,早期的清华在杰出校长的带领下,学术氛围自由浓厚,培养了一批批学术精英,其实早期的清华并不像现在这么工科,那时候的清华文/理/工并重,如民国时期的四大国学导师,早期的清华理科和工科都很强,但不是最强(觉得工科不如当时的交通大学,理科不如当时的中央大学),但是综合素质高,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后来就遇到了大家熟悉的战乱和52年院系调整,这其中的主要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当时需要建设国家,急需工程技术人才,于是清华把文科和理科切出去了,吸收了燕京大学的工科,并重点发展工科,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局面,(有点像MIT崇尚技术的学校,但是学科侧重不像MIT,MIT理科地位和工科地位并驾齐驱,清华工科独大)[现在的院系建设如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所示],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专业都是工程相关,学科框架有,精度也还可以,重点的学科如经管/电子/机械/核/计算机等等。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和理科并驾齐驱。其实早期的北大校园不在现在的北四环边上,早起是在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现为北大红楼遗址),北大建校之初,有着科举封建之风,读书是为了做官,后来在蔡元培校长的纠正下,做官的风气得到了纠正,北京大学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而红遍全国,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都会看看北京大学怎么做,所以北京大学一直都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北京大学建校之初,学科不像现在这样,早起的北大文科规模比较大,毕竟有着科举的思想,而且北大的思想自由可谓全国都知道,后来遇到了抗战西迁和52年调整,北大成为了受益者,吞并了燕京大学的文科和理科,吸收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和理科,所以一举占据了全国大学的前几排位,如今的北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有[院系建设如http://www.pku.e.cn/academics/index.htm所示],可见其文科,理科,医科的规模都很大,其实力和氛围也是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如基础科学(数/理/化)和医科以及文科都是全国最棒的。



  2. 学科实力对比

    如果说学科实力对比不是很好,毕竟两校的发展理念是不同的,就讲讲各个学校的重点学科吧。

    传统印象中,北京大学的文科最高学府,北大的文科确实超强,其人文社科要比人大还要好,经融方便有北大的光华(几乎收了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和奥数选手),但是北大理科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尤其是北大的数学,每年奥数的国家队选手都被北大包揽了,记得17年的北大收了三大奥赛(数,理,化)几乎所有的国赛选手。顶尖人才的选择应该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再说说北大的医科,2000年,北大终于把分离出去的北医合并回来了,从此北大学科建设更加齐全,北大和北医是合并的成功案例,北大和北医都收益良多,从此走上了学科发展和快车道,北医现在综合水平已经不输协和,北大的国际排名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值得祝贺的是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也是北大毕业的。

    再说说清华,如今的清华已经不是以前的清华了,院系调整以前,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现在只取前8个字,清华从52年院系调整后,为积极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学习了苏联的模式,重视工科,发展工程技术人才,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华的工科已经一骑绝尘了[16年清华的工科世界排名第一,力压MIT],清华在传统的工科和新兴的工科都很强势,每年都包揽信息学竞赛的全部国手。清华的理科地位不高,不过发展还算得到重视,理科位于校园西北角,非常安静也非常适合静下心来搞学术,发展走在快车道了。最后说说清华的医科,早起的清华想吃掉301医院,但是301看不上清华的生物,觉得太弱影响其发展,因此在2002年的时候抛弃了清华,投向了南开,于是清华盯上了协和,04(忘了是04还是06)年准备吃掉协和,由于协和背后也有很强的关系,因此也在12年破产了,现在的清华吃了两次教训,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建设医学院了,现在有了长庚等一批医院,但是要能形成影响了,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总体来看,北大文理医并进,清华工科一骑绝尘,但是如今两所学校都在极力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北大重视了工科,清华也在积极建设文理和医科。


    但不要误会,清华绝对不是像其他那种工科学校那么屌丝,大清的学生学习认真,情商也很高,social很强。从大清在政界的表现可以佐证。


  3. 学校声誉和财力

    两所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争全国第一,于是为了不太难看,大家妥协一点,弄了个top2,北大自从54运动一炮走红后,一直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国有什么动静,大家首先都会看看北大会怎么做,清华也是如此,成为中国的明星高校,哪一个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头上的光环都是沉甸甸的。

    财力方面,大清要比北大强很多,清华16年的财政决算是230+亿,北大200亿,清华比北大多了几十亿的财政预算,一方面清华的工科做实验要买器材,花钱要多一些,但是青蛤的学科规模只有北大的一半左右。


  4. 校园环境

    清华和北大都位于北四环边上,清华大学一个校区(不算深圳研究生院和西雅图GIX),清华园占地4900+亩,是以前的皇家园林,学校以清华园为中轴线,大致氛围两块:东边为主要的教学和科研区以及北边的学生生活区,西边为旅游景点,著名的景点包括清华园二校门,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等等。南边为清华的几个社区(照澜院,普吉院,水木社区等等),清华园正常活动人数据说有10W,其中学生4+W,教职工和后勤人员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是居民(一部分是以前清华的教职工家属,一部分是租房客),校园太大,所以需要自行车,清华学生的车技也很了得,这都是常年训练出来的。

    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从红楼旧址迁到现在的北四环燕园(燕京大学的旧址),燕园大约3000亩,和清华隔着一条马路,北京大学保留了燕京大学的建筑风格,校园古朴静谧,非常漂亮,但是限制对外开放,游客需要登记排队才能参观。北大大学校园著名景点包括博雅塔和未名湖,贝功楼等。

    吃的方面,北大的伙食不错,但是我没细细探究过,因此不可做评价,说说大清吧,大清据说有19个食堂,各个地方的菜都有,价格便宜,味道好,算是大清吃货最大的福利了。清华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很多实现了自产,想想能吃完饭喝一袋清华牌酸奶或吃一个清华牌冰淇淋感觉也是很棒的。


  5. 学生成就

    清华北大每年瓜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

    先说说本科生,高考招生只是一部分,包括保送和竞赛等,值得注意的是,从高考提档线来看,北大和清华的提档线完全是和学校属性弄反了,北大的理科提档线比清华高,清华的文科提档线比北大高,大家可能很多疑惑,其实主要是因为招生人数不一样,比如清华文科某些地方只收4个人,北大收30+,很容易清华的提档线就高过北大了,然而从整体上评估,清华的理科生源略高北大,北大的文科生源搞过清华。

    研究生方面,北大和清华的生源质量也是最好的,招收了大部分方式都是通过保送的方式进入,研究生也非常棒,只是没有本科生那么绝对突出,两所学校里面的厉害到全方位碾压你,突出天际的学生特别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但是这些厉害的人物中,本科生的比例要大于研究生的。

    两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国的认可,在政治,经济,教育,科研,公司等等,都活跃着两所学校的学生的身影,而且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清华大学培养了两位共和国国家主席和7位政治局常委,现在的总理是北大毕业的,北大和清华还有很多未来的政治新星。


下面送给楼主的建议:

  1. 这两个学校的平台都足够了,无论想在国内发展,或者想用清北做跳板出国,都是很好的选择。清北每年出国的水平也是全国最强。所以还是需要根据兴趣选择吧。

  2. 如果楼主对文科特别感兴趣,建议优先考虑去北大,毕竟北大文科体系建设确实比清华强,也丰富很多;

  3. 如果楼主对医学和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感兴趣,以后想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我也建议去北大,和最优秀的人呆在一起,自己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至于物理/化学/生物,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多,可能北大物理要稍微好一些,毕竟有强大的数学在支持着。

  4. 如果楼主想学习工程技术,如现在大火的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管理学等等,我强烈建议大清,大清的工科占据了全校80%的重心,工科全国无出其右。学校也是极其重视。

  5. 有句话说,在一个地方,一定要和主流保持同步,因此在大清学工科是最棒的地方。

  6. 校风,两个学校都不错,北大不用多说,从官方主页以及以往的招生宣传片可以看出活跃这一股文采飞扬的气息,北大的人文情怀很不错,这是我最羡慕的地方。清华,工科强校,这里大家专业水平很强,当然基本素养也很高,再解释一下,可能大家误以为工科学校的一个特点是,太呆板,也就是屌丝,大清不是这样的,大清学生思维十分严谨,成熟稳重,办事踏实可靠,为人也十分谦虚。还是那句话:“行胜于言”

㈤ 为什么有些很厉害的教授,在美国常青藤和中国北大这种级别的大学当教授,还在一些三流大学当教授

呵呵,图钱啊。
他们都是挂名的教授,有的一个学期就去上一次课。
这样三流大学才好用这些教授的名义对外招生。

㈥ 北京大学刘勇强的联系方式

去学校主页上 那上有的时候有老师的邮箱

㈦ 北大有一位很厉害的日籍日语教授叫什么名字

你说的是笈川老师吧,他在北京日语界很有名的

㈧ 北京大学教授

你好
首先 北大教授属于高等职称
第二,工资很高
第三,可以到北大旁听课的
希望我的回答帮助到你

㈨ 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

1、孙家鼐(1898.07-1900.00)

2、许景澄(1899.07-1900.07)

3、张百熙(1902.01-1904.02)

4、张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驹(1906.02-1907.07)

6、朱益藩(1907.07-1907.12)

7、刘廷琛(1907.12-1910.09)

8、柯劭愍(1910.09-1911.11)

9、劳乃宣(1911.11-1912.02)

10、严复(1912.02-1912.10)

11、何燏时(1912.12-1913.11)

12、胡仁源(1913.11-1916.12)

13、蔡元培(1916.12-1927.08)

14、蒋梦麟(1930.12-1945.09)

15、胡适(1945.09-1948.12)

16、汤用彤(1949.05-1951.09)

17、马寅初(1951.06-1960.03)

18、陆平(1960.03-1966.06)

19、周培源(1978.07-1981.03)

20、张龙翔(1981.05-1984.03)

21、丁石孙(1984.03-1989.08)

22、吴树青(1989.08-1996.08)

23、陈佳洱(1996.08-1999.11)

24、许智宏(1999.11-2008.11)

25、周其凤(2008.11-2013.03)

26、王恩哥(2013.03-2015.02)

27、林建华(2015.02-2018.10)

28、郝平(2018.10-至今)

(9)北京大学强教授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热点内容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学院导师 发布:2025-08-08 05:38:40 浏览:591
你听说过女大学生吗 发布:2025-08-08 05:27:56 浏览:649
2017中南大学考研大纲 发布:2025-08-08 05:16:52 浏览:8
河北大学比较文学考研 发布:2025-08-08 05:15:29 浏览:769
上海财经大学孙宁教授 发布:2025-08-08 05:14:01 浏览:786
武汉大学孙晋教授 发布:2025-08-08 05:13:55 浏览:245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复试 发布:2025-08-08 05:09:16 浏览:919
吉林大学2017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08 05:06:43 浏览:34
厦门大学政协理论知识教授 发布:2025-08-08 04:52:54 浏览:522
大学生笔比例 发布:2025-08-08 04:52:47 浏览: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