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北林业大学金森教授

东北林业大学金森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09 18:06:12

❶ 东北林业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东北林业大学是211重点高校,因此优秀的林大校友也是数不胜数,作为一个大四的老学长,我就来介绍几个杰出的林大校友吧。

1 海阳

虽然我看到楼上几个小伙伴也有介绍这位烈士的,但是我实在是还想再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第一位“训鹤姑娘”自然保护区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女烈士,徐秀娟。她从小与鹤为伴,并且对保护动物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她去了自然保护区,在一次寻找丢失鹤和天鹅的过程中,不幸溺水身亡。鹤找到了,她却永远离开了。林大每年的迎新晚会都会表演徐秀娟真实事迹改变的话剧,让新生老生,每一个林大人都不要忘记她。更要学习她身上的坚守,勇敢。为了热爱的事物可以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一个林大学子都应该铭记这种精神。永远铭记这位烈士。

希望看了我的回答,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林大校友哦

❷ 东北林业大学是211大学还是985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来是211大学。自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东北林业大学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2)东北林业大学金森教授扩展阅读

东北林业大学介绍

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

❸ 哈尔滨工业大学裴玉龙与东北林业大学裴玉龙是一个人吗

是一个人,裴玉龙教授先在哈工大教学,后进入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现任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❹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导师

嘿嘿,朋友你找对人了!我导师经常和于景华有项目合作!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点由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2月组织申报,2003年正式成立并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以分子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方向特色明显,已形成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植物代谢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和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等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五个研究方向,体现了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符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粮食和国土安全迫切需要的林草抗逆基因分离、新品种培育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特色,它对于深刻提示植物逆境生态适应与生态进化机理、促进我国困难地生态建设及东北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术梯队渐趋合理。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8%。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4人。
研究平台完善配套。本学科以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学科带头人为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并拥有1个野外实验基地,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型进口精密仪器设备,以双向电泳和蛋白质纯化工作站为主的蛋白质研究平台、以普通和定量PCR仪、DNA测序仪、DNA合成仪、凝胶成像仪为主的核酸研究平台、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操作系统、原子力显微镜为主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平台、以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C-MS/MS及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发酵罐等为主的代谢生物学研究平台等配套设备相对完善。
科研成绩日趋显著。本学科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获得科研经费600余万元。
联系人:于景华 博士 82190259
生药学学科简介
生药学在承接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的基础上,依托于教育部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获得国家学位办的批准建立我校首个药学学科硕士点—生药学,填补了我校药学学科的空白,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为我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生药学科已形成了包括植物GAP种植、活性成分高效分离、植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植物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在内的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并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植物药重点实验室(2004年批准)和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批准),于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第二批黑龙江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生药学学科学术梯队合理,老中青三结合,中青年教师占多数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4人。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4篇,EI收录6篇,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实现就业率100%。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研究方向之一:药用植物资源学,主要进行中药资源保护与再生、中药材道地性和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研究方向之二:植物药研究与开发,主要进行中药有效成分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研究方向之三: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和结构改造及其活性研究,包括以获得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为目的,进行提取分离条件、结构鉴定、一般活性研究和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为目的,以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结构类似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
本学科本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重,技术开发和产业创新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战略,正在立争将本学科建设成为我国有影响的药用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联系人:付玉杰 教授 82190535
药物化学硕士点学科简介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点是我校新增设的药学专业主要学科之一,依托于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博士导师3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具博士后经历17人、博士学位20人(在国外获学位3人),近期可获得博士学位者7人,曾在美、德、英等国留学学者8人,获政府津贴3人,学术梯队合理,凝聚力强,学术骨干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在美德英日等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并与国外有实质性的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及技术发明奖8项。本学科目前承担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横向课题7项,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使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并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多批高素质人才。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的特色及发展前景:天然产物在我国中药中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具有深厚的临床用药基础,是寻找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及前体先导化合物的源泉,采用活性跟踪及体内代谢等方法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的物质基础,阐明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采用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靶点相互作用评价的计算平台,进行新药设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发现的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进而将其开发成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开展天然药物小分子与其作用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新药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验室有最新的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靶点分子生物学平台, 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员大多具有在国外从事该工作的经历,具有该方面工作的经验,长期与国外著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研究成果已通过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联系人:李庆勇 博士 82192336

❺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院院长

王述洋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机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林机分会副秘书长,省安全生产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担任国内9种重要科技期刊编委。
希望采纳

❻ 东北林业大学的知名校友

张毅,1950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北安,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林业经济系林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
历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行署专员、地委书记;黑龙江省监察厅厅长;黑龙江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中央纪委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秘书长;中央纪委副书记;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万钢,上海人。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1978年毕业东北林业学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
马建章,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业部科技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全国林业高等院校野生动物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院长,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活委员会(SSC)委员、熊类专家组成员。
李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农林工程教指委副主任暨林业工程分指委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暨林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完成19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共出版著作19部,发表论文278篇(被收录SCI-22、EI-42、CAB-105、CSCD-108),论著共被他人引用2501次。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评为“七五”、“八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留学回国人员报国奖,2004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❼ 求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导师资料

李玉文 教授 环境经济 偏林业方向
李永峰 教授 环境工程 水处理专及属生物制氢
高大文 教授 环境工程 水处理及土壤修复
王英伟 副教授 环境影响评价
程国玲 副教授 环境生物学
韩松 副教授 环境化学 燃料载体方面 151
林永波 副教授 环评

❽ 求东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姐学哥啊!!!!

食品?换专业或该行吧

食品硕士真实待遇如何,我强烈建议你去中国农大、江南大学等公认食品牛校的食品学院看看,看看2012年用人单位在他们那招聘给的待遇吧,只能用惨形容,个人觉得也就是要饭的

上海企业2012年去江南大学招聘食品硕士给的普遍是3400 --3900,这算什么,除去在上海的住房、吃饭、日用,够生活么?这像硕士么?

我本人211本硕连读的食品硕士,毕业也做过食品行业,很多同学也考过南农、江大、南昌大学、中国农大、中国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硕士,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总体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惨!

食品的名校硕士毕业后,起薪不如一些好行业本科生的起薪,比她们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这就是行业差别,血淋淋的现实

可以告诉你中国大陆食品是非常没有前途的行业,政府重视的是重工业发展,是高精尖技术,食品这样的传统行业是被忽视的!! 我建议你尽快转行,可以超医药方面发展,会不错的!

那么多高薪的好专业,选什么不好呢,干嘛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人选择食品类专业呢?!!食品专业找分工作还不算难的,不过发展什么的,比其好的工科行业就差远了;

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

1 江南大学 A +
2 中国农业大学 A +
3 华南理工大学 A +
4 华中农业大学 A +
5 南京农业大学 A +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7 南昌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中国海洋大学 A
10 江苏大学 A
11 东北农业大学 A
12 华南农业大学 A
13 河南工业大学 A
14 天津科技大学 A
15 沈阳农业大学 A
16 福建农林大学 A
17 山东农业大学 A
18 合肥工业大学 A
19 浙江工商大学 A
20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以上院校食品都不错,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 博士后流动站的也都还可以的

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

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

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

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

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硕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

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

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

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学食品的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❾ 东北林业大学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东林有很多教授的课都值得蹭,下面我就说几个我比较了解的一定要去蹭课的教授吧。

因为我是土木院的一名学生,因此我首先要推荐的就是我们土木学院的贾杰老师。老师给我们讲授的课程是工程力学,是我们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难度比较大,贾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都采用板书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明确,例题讲解通俗易懂,而且讲课又幽默风趣,真的值得蹭课。

其实东林有很多很多优秀的教授,教学质量都非常高,都很值得去蹭课,由于院系的原因,我对其他一些优秀教授的了解比较少,希望小伙伴们在业余时间可以多问问身边的人都有哪些课值得蹭,在大学期间多涉猎一些自己专业接触不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不辜负大学四年的学习!

热点内容
北京理工大学宋建梅教授 发布:2025-08-08 14:29:11 浏览:282
大学生班风建设 发布:2025-08-08 14:09:04 浏览:779
四级报名时间吉林建筑大学 发布:2025-08-08 14:09:00 浏览:711
大学生活的图片 发布:2025-08-08 14:07:16 浏览:726
徐武汉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08 14:06:38 浏览:490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 发布:2025-08-08 13:57:23 浏览:55
大学生的挫折ppt 发布:2025-08-08 13:55:16 浏览:403
北京理工大学上课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08 13:43:04 浏览:937
贵州大学法硕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08 13:34:55 浏览:719
武汉理工大学成立时间 发布:2025-08-08 13:14:06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