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李建平教授浙江大学

李建平教授浙江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09 19:56:32

❶ 李建平的个人简历

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中国心血管病学研究杂志编委、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培训教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8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在哈佛大学公卫学院做博士后工作。

❷ 李建平的学术兼职

国际行星大气及其演化委员会(ICPAE)委员、
《TheoreticalandApplied Climatology》责任编辑、专
《Advances inAtmosphericSciences》编委、
《大属气科学》常务编委、
北京计算流体力学研讨会常务编委、
中美极地研究委员会委员、
IAMA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
2010,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RMetS)
兰州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国际气候与环境变化委员会(CCEC)副主席(2012-),国际气候委员会(ICCL)秘书长(2011-),东亚气候国际计划共同主席(2009-),IUGG中国委员会秘书长(2007-),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2010-),国际IUGG荣誉与嘉奖委员会委员(2010-),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季风专家组成员(2010-),《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编委(2003-)等。

❸ 李建平的个人生涯

1988、1991年分别于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本科、研究生毕业,获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目前负责“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分析化学”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广西博士学位建设点支撑学科建设。兼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2005年评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先后主讲十余门本科、研究生课程。主持广西教育厅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项,合作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高等分析化学》(2007年,冶金版,获广西优秀教材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子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发表论文120篇, SCI收录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4的10篇。申请专利7项,已获授权3项。获桂林市科技进步奖1项。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998,南京)和广西二、三等奖等多项。
近期部分代表性论文:
Jianping Li,Fuyang Jiang,Yuping Li,Zhiqiang Chen. Biosens. Bioelectron.,2011,26⑸: 2097-2101
Yun Zhang,Hua Wang,Jianping Li,Jinfang Nie,Yuwei Zhang,Guoli Shen,Ruqin Yu. Biosens. Bioelectron.,2011,26 ⑺: 3272-3277
Jianping Li,Jianguo Yu,Xiaoping Wei,Rong Liu. J. Solid StateElectrochem.2011,15⑹: 1129-1137
Jianping Li,Xiaofei Jia,Yan Yan. Int. J. Electrochem. Sci.,2011,6⑸: 1216-1229
Chen Zhi-Qiang,Li Jian-Ping*,Li Yu-Ping. Chinese J. Anal. Chem.,2011,39⑺: 1009-1014
Jianping Li,Fuyang Jiang,Xiaoping Wei. Anal. Chem.,2010,82⒁: 6074-6078
Jianping Li,Qingyu Lin,Xuehong Zhang. J. Hazard. Mater.,2010,182,598-602
Zhi-Gang Xiong,Jian-Ping Li*,Li Tang,Zhi-Qiang Chen. Chinese J. Anal. Chem.,2010,38,800-804
Jianping Li,Huilin Gao,Xiaoping Wei,Catherine F. Yang. Anal. Chim. Acta.,2010,665⑴: 98-104
Jianping Li,Fuyang Jiang,Chem. Lett.,2010,39⑸: 478-479
Jianping Li,Jianguo Yu,Qiuyan Li. Anal. Lett.,2010,43⑷: 631-643
Dan Yang,Haiyun Li,Ziyuan Li,Zaibin Hao,Jianping Li,Luminescence,2010,25⑹: 436-444
Jianping Li,Rong Liu,Jianguo Yu,Fuyang Jiang. Anal. Sci.,2009,25⑾: 1289-1293
Jianping Li,Rong Liu,Hongcheng Pan,and Haizhu Wang. Sensor Lett.,2009,7⑷: 557-562
Jianping Li,Jun Zhao,Xiaoping Wei.Sens.Actuat. B. Chem.,2009,140⑵: 663-669
Jianping Li,Xiaoping Wei,Yonghai Yuan. Sens. Actuat. B. Chem.,2009,139⑵: 400-406
Jianping Li,Xiong Wu,Yong Yu,Shangwang Le. J. Solid StateElectrochem.2009,13⑿: 1811-1818
Jianping Li,Shangwang Le,Qiuyan Li,Xuehong Zhang. Electroanalysis,2009,21⑺: 831-836
Jianping Li,Qingyu Lin,Xuehong Zhang,Yan Yan.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9,333 ⑴: 71-77
Jianping Li,Wenyuan Zhu,Haizhu Wang. Anal. Lett.,2009,42⑵: 366-380
Jianping Li,Jianguo Yu. Bioelectrochemistry,2008,72⑴: 102-106
Jianping Li,Huiling Gao. Electroanalysis,2008,20⑻: 881-887
Gao Hui-Ling,Li Jian-Ping. Chin J Anal Chem,2008,36⑿:1614-1618
Li Jian-Ping,Chen Xu-Zhou. Acta Chim. Sinica.,2008,66⑴: 84-90
Li Jian-Ping,Lin Qing-yu,Yan Yan. Acta Chim. Sinica.,2008,66(23): 2646-2652
Li Jian-Ping,,Gao Hui-Ling,Xiong Zhi-Gang. Chem. J. Chinese Univ.,2008,29 ⑾: 2149-2154
Lin Qing-yu,Li Jian-Ping,Yan Yan. Chin J Anal Chem,2008,36⑶: 405-412
Yu Jian-Guo,Li Jian-Ping. Chin J Anal Chem,2008,36⑼: 1201-1206
Jianping Li,Yalin Du. Electroanalysis,2007,19⑸: 608-611
Jianping Li,Yalin Du. Anal. Lett,2007,40⒃: 3025-3037
Yuan Yong-Hai,Li Jian-Ping. Chin J Anal Chem,2007,35⑺: 1078-1082

❹ 青年地质科技奖的授予情况

到目前为止 ,475名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授予金锤奖95名,银锤奖380名。同时有21名金、银锤奖获得者荣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地质科技奖”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品牌,在地质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奖者绝大多数已成为地质科技工作的骨干。(下附部分获奖者名单)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1989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石彦民 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建潮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高延林 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董树文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银锤奖 (1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安建 长春地质学院 马昌前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李小彦 西安煤炭科学研究院 李长江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李继江 山东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李荣清 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朱玉磷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汪振文 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张 韬 宁夏地矿局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明泉 兰州大学地质系 张哨楠 成都地质学院 张德润 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杨闽中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 罗 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绍甫 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聂风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康豹成 河北省综合研究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1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石昆山 河南省地矿厅第三地质探矿队 汤良杰 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 吴景勤 核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局 陈 骏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国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徐学纯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晏建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南地质勘查局 317 银锤奖 (3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渝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会祥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大队 王英民 成都地质学院 王鹤龄 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 刘金山 湖南地矿局 405 队普查分队 刘蒙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华佑南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研究所 朱筱敏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系 朱儒峰 内蒙古地矿局第二区调队一分队 阮利民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吴澄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张超群 广东茂名矿产公司 李乃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兆慧 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 周 翊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勘查及城乡建设工程系 林畅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罗先熔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郑国东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侯建军 北京大学地质系 段太忠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 栾文楼 河北地质学院 殷跃平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秦克章 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所 耿 弘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阎子忠 宁夏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黄建闽 建设部综合勘查研究院 舒 航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蒋少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潘 懋 北京大学地质系 戴凤岩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3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9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陈践发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庞忠和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研究室 侯增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胡雄健 浙江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 赵文智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锡伟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郭英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黄润秋 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温 宁 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银锤奖(30名以姓氏笔划排列)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 剑 地矿部成都地质研究所 王恩志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王照林 山西省地矿局 215 队物探分队 韦星林 有色总公司江西地勘四队三分队 甘盛飞 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 曲国胜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任书才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刘代志 中南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刘树文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杜杨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处 李延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邱小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区划室 何思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工系 汪东波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张光辉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系 邵益生 建设部城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中心 苗培森 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罗 强 西南石油学院 周平根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国土地质研究室 周永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胡 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郜建军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贺安生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运飞 中国兵器工业部勘察研究院 蓝先洪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赖旭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教研室 蔡耀军 水利部能源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漆家福 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1995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宗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朱立新 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 吴吉春 南京大学 周瑶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中国科技大学 姜钦华 北京大学地质系 胡圣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郝 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秦四清 中航勘察设计院 舒 航 中国矿业大学 银锤奖 (共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 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于青春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方维萱 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总队 王 驹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王 清 长春地质学院 王京彬 有色北京地质研究所 冯庆来 中国地质大学 任战利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 震 石油大学(北京) 刘小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刘晓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晓明 中山大学地质系 许文良 长春地质学院 宋 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正伟 河南地质科研所 张祖海 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 张晓培 长春地质学院 张献民 河北地质学院 李江海 北京大学地质系 李建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杨夕辉 云南地矿局三队 沈树忠 中国矿业大学 邵龙义 中国矿业大学 陈松岭 中南工业大学 周乐尧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屈建军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 施 斌 南京大学 闾国年 南京大学 唐金荣 冶金勘察研究院 唐胜利 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 贾爱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章雨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续世朝 山西地勘局区调队 银剑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 黄 海 地矿部地质技术勘查院 龚汉松 海南地矿开发局高新爆破技术公司 傅雪海 江苏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 彭少梅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蒋泰然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解习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1997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何庆成 地矿部环境地质所 李功伯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苏俊青 大港石油地勘院 林承焰 石油大学 ( 华东) 范洪海 华东地质局 270 所 侯泉林 中科院地质所 徐义刚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高 俊 地矿部地质研究所 董国臣 河北地勘局 潘葆芝 长春科技大学 银 锤 奖 ( 共 40 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于学峰 山东省第二地勘院 毛先成 中南工业大学 王文武 化工部辽宁地勘院 王世泽 西南石油局 王建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春亮 山西地勘局 216 邓吉牛 有色北京地质所 田升平 化工部化学矿产院 全裕科 华北石油地质局规划设计院 刘 杰 宁夏石炭井矿务局 刘再华 地矿部岩溶地质所 刘俊来 长春科技大学 孙友宏 长春科技大学 朱云鹤 地矿部南京地矿所 汤 彬 华东地质学院 邢红星 第三地勘局勘查院 吴培康 石油勘探开发中心 张立东 地矿部沈阳所 张伯友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张招崇 地矿部地质所 张振福 山西地矿局地调队 李 晓 中科院地质所 李志群 有色西南地质所 李俊建 地矿部天津地矿所 杨学明 中国科技大学 杨忠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杨振宇 地科院地质力学所 肖举乐 中科院地质所 陆建军 南京大学地质系 陈远荣 桂林矿产地质院 陈海弟 中南地勘局 侯恩科 西安矿业学院 施泽进 成都理工学院 柳建新 中南工业大学 赵 平 中科院地质所 徐贵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聂高众 国家地震局地质所 顾雪祥 成都理工学院 赖绍聪 西北大学地质系 薛良伟 河南省地科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1999年)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名单
金锤奖8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 作 单 位 刘财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 刘福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孙占亮 山西地勘局区调地质队 陈国忠 甘肃地勘局第三地质队 周翠英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秦克章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蔡忠 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油藏地质研究所 谭永杰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银锤奖26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于海峰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骏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院勘探所 王常明 长春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 王登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 刘国平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李忠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李国平 河南有色地勘局地质所 杨晓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杨晓明 化工部辽宁地质勘查院 邱检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汉林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与环境工程系 周绍智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武威 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院 姜月华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贺文华 湖南省地勘局418队 凌水成 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 徐扬青 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 徐旭辉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康凤新 山东省地勘局地矿处 麻土华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黄同兴 广西地质调查研究院 赖健清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谭承军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院 黎良杰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魏祥荣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二七O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2001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化建新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王 成 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一六大队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自强 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所 汪东波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周新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郑和荣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祝文亮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郝世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廖立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锤奖(4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马 明 长江委综合勘测局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 王惠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史长义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刘 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刘长礼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传虎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刘贻灿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研究所 刘海泉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 匡立春 新疆油田公司测井总监 吕修祥 石油大学(北京) 吕晓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新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纪友亮 石油大学(华东)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 闫相宾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德文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张永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起钻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总院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德民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李青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技处 李晓昭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杨计海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汪时成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 陈占成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陈建文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周志芳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虎维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水文所 郑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姜在兴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赵英俊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唐书恒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唐建明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 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徐学义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秦玉英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 符巩固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湘东矿产地质调查所 曾义金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钻井研究所 曾大乾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温书亮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董云鹏 西北大学地质系 鲁安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翦知湣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2003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邓运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刘四新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尚彦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明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龚士良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谢用良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处主任工程师 银锤奖名单(34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万余庆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云露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勘所 毛德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王玉往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韦国深 广西地质勘查总院 丘学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甘行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刘亮明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继东 甘肃煤田地质局 孙焕泉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况军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文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发旺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光学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 李细根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四分队 邱楠生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陆现彩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 陈昌彦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周荔青 中石化股份公司华东分公司 武恒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侯读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姚建明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5队 徐贻赣 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桑树勋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袁训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焦鹏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所 韩士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韩颖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分院 雷从众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谭成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2005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刘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 刘志飞 同济大学 江同文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素梅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苗爱生 核工业二0八大队二分队 夏群科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庹先国 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处 鹿化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潘彤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 戴福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文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 甘甫平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刘红樱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宏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 陈晓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张元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代世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陈正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赵志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程国明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何高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进德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张异彪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张守林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聂振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杨振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程建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震勘探研究所 覃建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学院 张生根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保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杨文清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队 于 军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 沈春勇 中水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杨自安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王岳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光祥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许以明 湖南省湘南地勘院地质调查所 陈志宏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胡新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彭和求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李国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 陈仁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 张延军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冯亚生 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王秉璋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区调分院 王昆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汪 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谢文卫 国土资源部勘探技术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2007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于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书来 北京矿产地质调查院 祁生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三忠 中国海洋大学 周心怀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温志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葛晓立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董月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覃小锋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韩忠 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万玲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丰成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仇建军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牛富俊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之军 中非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王清华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叶晓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任云生 吉林大学 刘东辉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 刘忠群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陶勇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江山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钻井研究所 闫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何卫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何黄生 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礼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传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吉寿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菁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 李连生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铁军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单玄龙 吉林大学 和志军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南方地质调查所 林全胜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武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元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侯树仁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赵振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品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晏鄂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翁爱华 吉林大学 袁文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郭彦民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文龙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黄伟强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董瀚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廖忠礼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❺ 复旦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浙江大学有那些著名的导师

复旦大学的王牌专业有
1 新闻传播学类 —— 在全国和人大,中国传媒大学并列;
2 中外语言文学内类容;
3 历史学类 —— 全国第三;
4 哲学类 —— 全国前五;
5 经济学类;
6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全国前五;
7 基础医学类 —— 全国第三;
8 化学类 —— 全国前十;
9 生命科学,遗传学;
10 电子技术,微电子;
复旦著名的导师有不少,具体你可以去查一下复旦各学院的官网,上面会有详细介绍。

❻ 环境竞争力是个什么概念

环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反映和均衡作用的结果,体现回了各国可持续发展答的能力与水平。”绿皮书第一主编李建平教授指出,绿皮书从资源环境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环境承载竞争力、环境管理竞争力和环境协调竞争力五方面对全球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❼ 浙大生物工程著名研究生导师有那些

生物系统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一览

姓 名 职称 研 究 方 向
赵 匀 教授/博导 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农机计算机分析、设计与制造
应义斌 教授/博导 生物图像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农产品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技术、生物生产机器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农用车自动导航
何 勇 教授/博导 生物系统优化与模拟、精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虚拟仪器与测试技术
王 俊 教授/博导 种植机械与田间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与生物质利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及其在检测中应用,农业物料物理特性研究
王剑平 教授/博导 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产品品质实时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
成 芳 教授/博导 农产食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人工智能与数据融合、显微光谱分析
盛奎川 教授/博导
生物质资源利用(生物材料与生物能源)、现代农业装备及设施研发
朱松明 教授/博导 农产品(食品)加工工程新技术(超高压、电阻加热、无菌加工、真空冷却或干燥)、动植物健康生长环境检测与控制、设施水产、生物过滤器
蒋焕煜 教授/硕导 计算机视觉与无损检测技术、设施农业装备自动化
郭宗楼 教授/硕导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资源系统规划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污染水体修复与污水资源化技术
杨祥龙 教授/硕导 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检测与调控技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弱信号检测技术
裘正军 教授/硕导 微机检测与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农业信息化与自动化
吴 坚 教授 传感及检测技术、仪器仪表技术及微纳技术
李建平 教授/硕导 生物物料特性研究、生物生产机器人、现代农业装备
钟建立 副研/硕导 太阳能、生物质能
张京平 副教授/硕导 数值仿真、图像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工程
鲍一丹 副教授/硕导 信息检测、自动控制
郑文钟 副教授/硕导
郑荣进 副教授/硕导 建筑环境、建筑节能、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
沈明卫 副教授/硕导 温室环境工程、废弃物资源化
汪开英 副教授/硕导 生态农业环境工程
傅莉霞 副教授/硕导 太阳能热利用、节能、生物环境控制工程
宋慧芝 副教授 农产品物料特性和装备的研究
应霞芳 副教授 热工测试技术、传热与传质工程
邵玉芳 副教授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技术
饶秀勤 副教授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溯源技术
方 慧 副教授 精细农业,信息获取,植物模型等
冯 雷 副教授
徐惠荣 副教授 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与装备、近红外光谱分析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于 勇 副教授 农产品辐照保鲜及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泮进明 副教授 智能化农业污染气体检测与减排技术、厌氧源污染气体产生与释放机理研究
王永维 副教授 农产品品质检测,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傅霞萍 师资源博士后 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叶旭君 助研 精细农业、农业工程、遥感模型、生态农业、生态信息与模拟、传感器应用、农产品产后检测

❽ 武警部队有李建平这个人吗

李建平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建平,研究员,男,1969年5月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主版要从事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权测领域研究,2014年6月30日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2015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IUGG会士。

热点内容
研究生更换导师自身理由 发布:2025-08-08 15:53:30 浏览:271
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 发布:2025-08-08 15:46:54 浏览:286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导于研 发布:2025-08-08 15:43:53 浏览:788
35位美国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08 15:42:26 浏览:426
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08 15:40:56 浏览:702
沈阳工业大学MBA联考时间 发布:2025-08-08 15:39:28 浏览:991
清大学生数 发布:2025-08-08 15:37:42 浏览:391
淮阴工学院大学英语2老师 发布:2025-08-08 15:24:24 浏览:515
四川大学发表sci的教授有 发布:2025-08-08 15:09:33 浏览:443
西华大学的师范专业 发布:2025-08-08 14:37:39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