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暨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暨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09 22:27:25

㈠ 我被暨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了

电子准复也一直都是比制较优势的专业,就业的面较广,考研也有很好的条件
想得到认可,不是看你得学校,而是看你得能力
读的学校再好,在学校逃课,打游戏荒废四年,照样没有人认可你,你周围的同学都不会认可你
在学校的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学好了本领,才能得到同学,老师,用人单位的认可
上大学不是进了保险箱而是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希望你转变思想,积极进取,早日在社会上立足

㈡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在哪个校区

本部。广州天河黄埔大道中。我就是信科院电子工程系的。有何贵干?

㈢ 暨南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最好的专业是金融学,在第三轮全国高等院校学科评估中,暨南大学的应专用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属、中药学排国内第五位,统计学、汉语言排第八位,基础医学、光学工程排国内前15。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中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㈣ 暨南大学的通信工程研究生如何

暨南大学的通信工程实力一般,分数大概在330左右,每年都会进行浮动,但专是不会偏离太大。
暨南大学是一属所不错的211大学,以文理学科见长,工科较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暨南大学只具有一级硕士授权,实力和影响很一般。客观地说,通信工程专业此校并不擅长;可能还不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两所二本大学。
起码这两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誉为“中国第一侨校”,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㈤ 暨南大学的专业排名

暨南大学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全国高等院校学科评估中,参评学科排名如下(部分举例):

1、新闻传播学

A-

2、应用经济学

B+

3、中国语言文学

B+

4、生物学

B+

5、工商管理

B+

6、政治学

B

7、中国史

B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9、中药学

B

10、理论经济学

B-

(5)暨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扩展阅读:

暨南大学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

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㈥ 暨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1、暨大信息工程不错,毕竟是211重点大学。
2、暨大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回目标:培养掌握坚答实的数理、电子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现代信息理论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于在信息工程、光电子与光通信、网络工程、光学工程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3、暨大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波、微机系统与接口、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象处理与分析、通信原理与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激光原理与器件、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等。

㈦ 暨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什么

【学院概括】
[编辑本段]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由数学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中心组成。经过“十五”建设,现有156名教职工,近8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当中包括一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学院现有正高职称教职工22名,副高职称教职工4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4名。目前在读研究生440名,本科生874名。
经过十五期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目前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形成了特色明显、并且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与科研团队。信息学院"十五"期间获得的科研经费比"九五"期间翻了5倍多,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占13%,各级攻关项目和横向项目占87%。2005年度被SCI、EI和ISTP收录的国际论文71篇,占学校总数的21%;2006年度被SCI、EI和ISTP收录的国际论文49篇,占全校总数的15%。获得省部厅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教育部提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申请专利6项,有一项成果被列入科技部的“国家火炬计划”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并已在国内2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通讯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7个硕士点,并与相关的学院共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硕士点。此外,学院现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等3个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点。目前,信息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本科招生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广东的省级名牌专业。学院现有“电子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数据结构”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教改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以及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奖项。
通过“211”工程的投入和“十五”期间的基础条件建设,信息学院目前按基础型、专业型、提高型、科研型结构,分层次构建了较为系统化的实验硬件平台,包括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广东省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广东省教育厅现代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厅级),数学技术实验中心,以及十多个教师科研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各个层面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硬件环境。
信息学院承担学校参加全国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ACM软件设计大赛3个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近年来,学院本科学生在上述竞赛和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省级以上的各类奖励上百项。

【电子工程系简介】
[编辑本段]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7年,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支以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电子工程系在编教职员工44名,现任系主任为黄君凯教授,系党总支书记为朱家明老师,系主任助理为郑力明副教授。目前,在校本科生275人,研究生150人。
近年来,电子工程系围绕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领域,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在光通信与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测控技术与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等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团队、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近两年,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被SCI、EI和ISTP收录50篇;近三年来,教师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粤港招标项目30多项,纵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目前,电子工程系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层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硕士点,同时具有“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点。在本科教育层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招生专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布局,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1年底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2个省级名牌专业之一。在实践教学和科研硬件条件建设层面,已经建成了暨南大学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暨南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现代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暨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等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多层次系统化实验和科研基地,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电子工程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科研平台的构建和发展。
5年来,电子工程系着力凝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维结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依托所承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在教育模式的设计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的综合更新,教育技术的开发应用,实验基地的改造建设,实验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人才培养的激励孵化等新世纪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以及全国和广东省多媒体网络课程奖3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2门基础主干课程“电子电路基础”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获批为广东省的省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近10部。
电子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突出,近年来本系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4项国家级奖项,以及40多项省级奖项;此外,在读学生申报国家专利6项,并有2项创新成果被列为广东省“六个一”科技成果展示会参展项目,以及中国国际贸促会招商引资扶助促进工程项目。建系20年来,电子工程系培养了以研发“WPS2000智能集成办公系统”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金山软件研究院副院长董波,以及澳门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系主任苇孟宇等一批创新型的杰出毕业生。

【数学系简介】
[编辑本段]
暨南大学数学系创办于1929年。七十几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系通过不断深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在研究生和本科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强化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从原来仅有的单一数学专业发展为有培养理学硕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理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条件和资格的大系。
数学系现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与管理学院、珠海学院共建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与经济学院共建一个硕士学位点: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系现设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数学系于1993年在广东率先创办的本科专业。
数学系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全系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 。专职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含博士后6人),硕士6人。系资料室藏书1.7万册,中外文期刊460余种。系计算机实验室有微机100多台, SUM小型机服务器1台。系计算机实验室、系资料室、系办公室、系主任室和教师工作室都设立了校园网微机工作站,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的藏书和网络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科研需求。
数学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并有多篇建模竞赛优秀论文在学报上发表。

【计算机科学系简介】
[编辑本段]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源于数学系的计算机教研室。本系1990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较早成立的计算机软件硕士点之一,目前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二个工学硕士点,同时拥有"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点;设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电脑与资讯科技(境外)"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系在为海外、港澳台地区和广东省培养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进一步做出重大贡献。长期以来,我系一直在努力探索计算机类学科的教育改革方案,力求使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归纳起来,教改工作由浅至深,由 局部至全面,由小规模至大规模,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水平在省内已初具规模。其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6年
在这期间,计算机软件专业确立了专业发展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能与国际接轨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的"通识模式"教学体系,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新的教改方案,实现了从较窄的专业口径向较宽的专业口径的转化,其教改成绩被学校所肯定。
在新的教改模式中,进一步压缩学时,并把课程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即公共基础课程,五大模块的核心课程,四大方向的专业课程。强调外语与计算机教学4年不断线。同时,为了加强工程训练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大力改革实验方法,在基础课程中引入CAI教学,并设立"专题研究"课程,让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因而,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创能力,多次在科技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第二阶段:1996-2005年
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与对国内外最新教改动向的了解、研究,根据教 育部 普通高校专业调整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整体优化的原则,计算机软件专业进一步变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为此,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重新整合原有计算机类核心课程结构与内容,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长期作用与可持续发展,改革了部分课程,并在98级的教学计划中试行。同时,在部分核心课程中引进美国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调整原有的基础类实验室布局,组成4~5门彼此融合,相互渗透的计算机类基础实验课程。并建成一个具有"共用、开放、教学提高型"特点,并且技术与管理先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为探索如何建立新型实验室建设模式、如何馈进面向21世纪高新技术的实验内容,以及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方法与手段,提供了一个颇为成功的典范,并产生了一 定的社会影响。
同时,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力求构建与21世纪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的,与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至今,已初步形成基于全面发展的"通式"教育模式,由系统化多层次实验室提供硬件支撑,完成模块化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在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平台上,实现"智力因素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素质"相互渗透和融合,铸造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交叉型、通用型的21世纪人才。在这一改革思路指导下,结合我校"侨"字特色和本系自身特点,本学科专业进行了部分教改项目。此外,我系还主持一些省级和校级的教改项目,出版了多部教材。同时,自行研制了多个CAI课件。并且,本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多维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以及开拓型新能力,在就业竞争、继续深造、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体现,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良好评价。因此,我系计算机科学与专业的教改力度,从广阔性、先进性,以及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自身特色上看,都已经走在广东省的前列。

http://ke..com/view/1567090.htm

㈧ 哪个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最好

  1. 电子学科,清华大学是名列第一的。其次电子科技大学、北专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属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都很好。

  2. 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3. 电子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㈨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通过吸引海外留学博士、大力引进博士与教授等高级优秀版人才、在职教师攻权读博士学位及赴境外深造等多种途径,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以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中青年学术人才队伍。经济学院的现任领导班子是:院长:张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党委书记、副院长:杜金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郑少智教授。全院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8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教授35人,副教授55人;博士生导师40人(包括院外博导16人),硕士生导师58人(包括院外硕导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5.56%;有8位教师被评为全国或南粤优秀教师,3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学奖,1位老师获聘广东省高校特聘教授,18位老师入选“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3名、校级14名,还有1名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热点内容
本科生选择就业就是考研 发布:2025-08-08 17:36:24 浏览:284
西南交通大学本二专业 发布:2025-08-08 17:28:10 浏览:9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招生简章 发布:2025-08-08 17:26:43 浏览:7
退休的大学教授再返聘好不好 发布:2025-08-08 17:25:49 浏览:59
会计教授江西财经大学 发布:2025-08-08 17:19:48 浏览:393
梦到亲密的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08 17:14:40 浏览:150
四川一大学女老师被称美得惨绝人寰走红 发布:2025-08-08 17:09:25 浏览:967
研究生校外导师遴选 发布:2025-08-08 16:56:30 浏览:554
关于大学老师的演讲稿1000字 发布:2025-08-08 16:53:44 浏览:675
武汉大学考研专业排名 发布:2025-08-08 16:52:38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