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开大学法学系教授

南开大学法学系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0 01:52:19

① 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付士成
院长:左海聪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悦
副院长:侯欣一、陈耀东

② 南开大学法学院好的导师有哪些啊谢谢……

南开国际法和法律史实力较强,要说专门做证券法方向的就一个万国华,虽然是博导,实力很一般。我就列一下国际法方向的博导吧。都不错的。
左海聪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教育部2005年新世纪优秀人才,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
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和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师从武汉大学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姚梅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
法,WTO法等。
朱京安教授 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原中央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南开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管制法,绿色技术壁垒等。
许光耀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原湖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系主任,并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师从著名国际私法学者李双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欧盟反垄断法等。
程宝库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国务院反商业贿赂问题首席咨询专家,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WTO竞争规则,农业协议,跨国反商业贿赂法等。
史学瀛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原天津外贸学院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节能减排法,生物多样性法,国际环境法等。

③ 天津有法律系的大学

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法学院于2004年5月成立,由原法学系、法学研究所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法学院现有法学理论与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刑法、国际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八个教研室和法学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两个研究机构。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团委及学生工作办公室、法律专业硕士教育中心、培训中心等工作机构,建有图书资料中心、物证实验室、模拟法庭、计算机房等教学科研支持系统。
[编辑本段]成立背景
随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南开大学于1994年按法学门类组建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内的法政学院,并于1998年开始实体化运作。为了推动各学科的发展,南开大学于2004年5月决定按法学一级学科成立法学院。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法学院有职工64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讲师10人。法学院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法学硕士点和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点,及法学本科学生。其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天津市优秀法学家当选者3人;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当选者11人。学院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施“名家、名著、名派”工程,培养名师,出版名著,形成名派,建设一流的学术队伍。有计划内在校生138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9人,本科生559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82人。
[编辑本段]学院发展
南开大学从1919年建校起,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思想,就十分重视作为培养治国人才的法学学科的建设。顺应当时法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强调法律、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密切结合。因此,在南开大学的历史上,法学学科先后属于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院和法商学院。建校之初,南开大学就聘请了著名学者为南开学生开设法学类课程。二十世纪二、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和法律专家梅汝璈、徐漠、肖公权、王赣愚、张金鉴等先后任教于南开,或在南开承担法学课程。王赣愚教授一直执教于南开,并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仍然指导国际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直至1997年病逝。1980年,南开大学建立法学系,首任系主任是潘同龙教授。高尔森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国际经济法研究,并在当时的国际经济研究所内设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室,1995年成立国际经济法研究所,高尔森教授担任首任所长。1985年,我国著名法学家李光灿教授调入南开大学,由李老领衔成立了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李老担任名誉所长。法学研究所初建时,聘请了国内许多知名学者来所指导和从事研究工作,著名法学家吕世伦教授担任首任所长。

④ 南开大学的法学好么

呵呵,这样一说就是天塌下来也不能报了,其实还是有些不实信息的~
南开大学法学院是2004年建院版,权至今也不过六年时间,硕士研究生也没有毕业一两届,你要求它要有博士点,它没有硕士生的那个覆盖面啊!
柏桦和于语合都是讲法史的,但是他们将的有各自的风格,要是对法制史感兴趣的,柏桦挺不错的,百家讲坛都讲过的啊~
法学院有院长啊,不是左海聪么?怎么听说没有院长呢?刚开始成立的时候不全啊,现在就全了哈~关于法硕分不分导师的问题不太清楚了~不是法硕也没有关注过!
然后法学院是在主楼三楼,没有自己的楼,但也不可别人分着用。你说的那种情况我没有听过过,确实有模拟法庭,不是炫耀的,这个真的有!
嘿嘿,不知道你已经报完了没有,如果报完了话也就只澄清一下事实就好了~
其实南开这个学校学风很正,学习氛围不错的,法学院建院晚,所以和其他院相比算弱了,不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如果分数适合的话可以考虑选择的哈~

⑤ 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名单

国际法方向
左海聪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教育部2005年新世纪优秀人才,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和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师从武汉大学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姚梅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WTO法等。
朱京安教授 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原中央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南开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管制法,绿色技术壁垒等。
许光耀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原湖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系主任,并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师从著名国际私法学者李双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欧盟反垄断法等。
程宝库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国务院反商业贿赂问题首席咨询专家,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WTO竞争规则,农业协议,跨国反商业贿赂法等。
史学瀛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原天津外贸学院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节能减排法,生物多样性法,国际环境法等。
民商法方向
陈耀东教授,南开大学博士,曾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完成博士后期课程,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不动产法,物权法等。
万国华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法,公司法,公司治理等。
何红锋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
法制史与法理学方向
柏桦教授,日本国立大阪大学博士,曾任人民大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和周恩来政府学院双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刑法史,古代法律思想史等。
侯欣一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曾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制史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司法考试命题组卷一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法治思想史,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法律社会学等。
于语和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曾任天津大学法律系系主任,现任南开大学法制史法理学教研室主任,师从徐大同和曾宪义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法制史,民间法等。
刘风景教授,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任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处处长,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人才入选者,师从著名法理学者孙国华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法哲学,法社会学等。
行政法方向
傅士成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
刑法方向
刘士心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师从著名刑法学家吴振兴教授,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犯罪构成论理论等。
张心向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刑法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检察院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刑法,和刑法社会理论。
郑泽善教授,日本中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刑法,韩国刑法,比较刑法等。

⑥ 求问:南开大学法学系 不胜感激~~~~~

我虽然不是南开的,但是我是法学院的。
法学专业的主干课一般是13门,一般大一学法理,中国法制史,民法,宪法,大二开始学刑法,商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大三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有些学校会把知识产权加入,就是14门主干课,一般是大二学。
民法可能会学两个学期甚至更多,商法也是。
上面是我们学校的分类,别的学校可能会有稍微变动,不过不会太大,总之法理是最开始,从第二学期开始民刑,大三是三国经济法行政法这些比较难理解,而且需要其他法律做基础的。
重点的话。。。要一一给你说出来是挺不容易的。但13门主干课中,比较重要的是法理,宪法,民法民诉刑法刑诉,因为比较接近生活。北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还会有商法经济法法制史行政法。三国一般是不考的。
但是看你应该是爱学习的孩子,这些主干课每一门都是单独列成绩,都对奖学金一类有影响的。

至于你们学校哪一块比较好嘛,学校主页应该会有。但是对于目前你的状态是帮助不大的。因为法学本科生是什么都要学的,等到了研究生才会具体分类。

多学门语言肯定是有帮助拉。但如果跟法律挂钩的话,会推荐法语或者德语。因为中国对大陆法系(你大一就会学什么是大陆法系了)国家的法律借鉴得比较多,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如果想让多学的这门语言对专业有帮助的话,当然是选这两个。日语,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为了兴趣,或者以后出国或者交流方便的话,也是可以学的,但是在这种层面上说,所有的第二外都是有帮助的。

看来你很爱学习呀,还没开学就已经开始研究这些了。
其实不用这么迷茫,进了学校一个学期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不用担心。

⑦ 哪位好心人能提供一份南开大学法学院侯欣一教授的课表

这个学期给本科只开一门中国法制史 周四567节 校区301

⑧ 南开大学的法学院好吗

法学在南开确抄实属于比较弱的一个袭学科,不过那些描述显然也是老皇历了。
法学院早已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地点(主楼二楼),并将随着新校区的建设而拥有自己独立的法学楼。即使是现在,法学院的条件也是不错的。
法学院最近几年发展很快,来了不少新人,现在的院长是左海聪教授(博导),国际法方向,原来是武大的博导,水平就挺好的。南开法学现在暂时还没有博士点,不过今年就将拥有博士点。
说实话,南开的法学在南开确实显得相对较弱了(南开是求精不求大的学校,拥有的学科水平很高;换句话说,南开弱的学科没有,有的学科不弱,来到南开就能保证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不过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且南开的学风是极好的,本科能把基础打得很扎实,将来考取别校研究生时,不管在知识储备还是学校形象上都有优势。
当然,法学名校还得数人大、武大、北大、吉大那几家,能上这几家的法学,更好。

⑨ 南开考古系的导师介绍

南开大学没有考古系,但历史学院有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其中有很多老师是研究考古的。以下信息从历史学院官网摘录
1.刘毅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明清宫廷历史
个人简介

刘毅,男,1964年3月生,天津市人,无党派。1983年7月天津一中高中毕业;1987年7月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历史学双学士学位;1993

年6月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在汉城梨花女子大
学作访问学者。

1987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2001年改为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工作,历任助理馆员、讲师;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
授;1997年被遴选为南开大学第三学术梯队成员;2001年12月晋升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历史系主任助理;1999年3月起任博
物馆学专业主任。2002年3月出任历史学院院长助理,2003年5月复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是南开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带头人。

历年来开设过的课程有:“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文物学概论”(曾名“中国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以上本
科生);“中国陶瓷考古研究”、“中国古陶瓷鉴定概要”、“文物考古与中国社会史研究”、“汉唐明清物质文化专题研究”、“中国文物文献学概论”(以上硕
士研究生);“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研究”、“汉唐宋明帝王陵墓考古学专题研究”、“中国陶瓷考古研究”、“唐宋元瓷器专题研究”(以上博士研究生)。其中
“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文物学概论”两课程在1995-1997年南开大学课程建设评估中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中国古代陶瓷器”课程于2004

年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2006年被评为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2007年,获首届南开大学“良师益友”奖;2008年,获第四届“南开大学教学名师
奖”。
招收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以及明清宫廷生活史的教学和研究,对于唐宋元陶瓷考古、宋明清帝王陵墓制度、明清宫廷典章制度等方面尤为关注。出
版过《明清皇室》(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7年)、《明清宫廷生活》(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瓷器鉴定自学教程:瓷器鉴定三十讲》(万卷出
版社,沈阳,2005年)、《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2006年)、《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讲义》(新星出版社,韩国汉城,2006

年)、《中国古代陵墓》(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10年)等个人著作;参与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文物鉴定
指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集体著作的写作。主编“南开文博书系”于2010年5月起由南开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历年来,在《考古》、《文
物》、《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国文物报》、《中国博物馆》、《文物天地》、《华夏考古》、《中原文物》、《考古
与文物》、《南方文物》(原名《江西文物》)、《景德镇陶瓷》、《东南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东方博物》、《福建文博》、《北方文
物》、《文物研究》、《文物季刊》、《四川文物》、《河北陶瓷》、《博物馆研究》、《南开学报》、《南开史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历史月刊》(中
华台北)、《东洋学研究》(韩国汉城)、《东北亚研究》(韩国釜山)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国(境)内外专题论文集中发表过中国陶瓷考古、古代陵墓制度研究等
方面的论文70余篇,其他文章30余篇。
所著《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于2007年获“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奖”,2008年先后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4年11月当选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后改名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2001年10月当选为中国古陶瓷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2000年8月起受聘
为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2年4月出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2002年9月当选为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2011年1月被聘为全国文物
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南开大学)重大项目《汉到明墓葬所见民间信仰暨近现代华北民间信仰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代
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国家文物局“2009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明代藩王陵墓调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北京
大学)重大项目《宋代墓葬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马工程”人文社科重点教材《中国文物学概论》的编写(首席科学家)。

2.刘尊志 (教授)
研究方向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
个人简介

尊志,男,1971年12月出生,江苏丰县人,汉族,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汉考古学术委员会委
员。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与郑州大学,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博士后。1995-2007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博物馆考古部从事田
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
师。
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另对中国古代石刻、田野考古等有相关研究。主讲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十门课程,主
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等著作六部。具有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
格,主持和参与数百座古墓葬及十余处古遗址的发掘,发表考古发掘简报近二十篇。

讲授课程:
讲授5门本科生课程:《中国考古(上)》(38学时)、《物质文化史(2-1)》(38学时)、《中国古代石刻》(38学时)、《田野考古学通论》(38学时)、《文博应用技术》(58学时)
2门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40学时)、《田野考古学》(40学时)
2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40学时)、《田野考古学》(40学时)
1门博士课程:《秦汉考古专题》(40学时)
共计10门课程。

3.贾洪波 (教授)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
个人简介
1967
年生人,籍贯河北怀安。1991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
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等方向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先秦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建筑
研究生课程:夏商周考古与物质文化,青铜器研究与鉴定

4.程平山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
个人简介
程平山(Cheng Pingshan)1999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副教授。
从事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主要研究课题:中国考古学文化与古史研究、聚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年代学、艺术与宗教等。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中国考古学研究、先秦两汉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考古学通论、文博应用技术(田野考古方法论、考古绘图和考古测量)等。

5.袁胜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陶瓷考古、中国古代玉器
个人简介

胜文,男,汉族。1970年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市,祖籍四川安岳。1992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2年毕业后留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陶瓷考古、中国古代玉器、秦汉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讲“中国古代玉器”和“秦汉物质文化”等本科生课程。

6.陈畅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先秦时期考古与物质文化研究
个人简介

畅,女,1980年12月生人,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5年硕博连读,2008年获
博士学位,同年应聘为历史学院教师,确定为讲师职称。2013年评为副教授职称。 2014年1月进入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修。
讲授课程:《西方博物馆历史与理论》、《西方考古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7.黄春雨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理论博物馆学中外博物馆比较研究
个人简介

春雨,1962年2月出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
要从事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博物馆》、《南开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任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评审专家库专家,承担《国家博物
馆功能与选址》等国家级研究项目。

⑩ 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21人(其中博导17人),副教授21人,讲师专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占教属师总数的94.7%。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部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天津市优秀法学家当选者3人、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当选者11人。 学院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施“名家、名著、名派”工程,培养名师,出版名著,形成名派,建设一流的学术队伍。学院现有计划内在校生866人,其中本科生468人,硕士研究生398人,博士研究生17人。另有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350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100余人。2011年南开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获得重大突破,成功申报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

热点内容
北京大学王化成教授 发布:2025-08-08 23:31:55 浏览:770
大学专业特色 发布:2025-08-08 23:23:44 浏览:712
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博士点 发布:2025-08-08 23:19:33 浏览:240
暨南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 发布:2025-08-08 23:19:17 浏览:446
第六届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发布:2025-08-08 23:15:11 浏览:337
贵州大学2016考研音乐大纲 发布:2025-08-08 23:11:43 浏览:672
浙大学生美国遇害 发布:2025-08-08 23:10:34 浏览:546
给日本大学院教授写信 发布:2025-08-08 23:09:08 浏览:997
重大计科研究生导师推荐 发布:2025-08-08 23:07:23 浏览:537
清华大学有个博士叫什么沖 发布:2025-08-08 23:02:32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