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平
❶ 南京大学文科的好专业以及就业前景
中国语言文学,天文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我感觉还不错。
中文系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居全国中文系第2名。1个国家重点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8个博士专业、8个硕士专业(详见后述)和1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制4年)。
南京大学中文系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9人,他们与欧美、日韩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中文系现有藏书37万册,图书资料数量居全国高校中文系之首,其中包括线装书库、30年代文学刊物特藏书库、文革专题书库等特色收藏。中文系还率先建立了计算机光盘检索二级站、影视制作实验室和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教学、科研设施均属国内一流。
在奖、助学金方面,除学校的统一项目之外(35%的学生都可获奖),中文系还有特设的黄侃奖学金、沈祖芬奖学金、岸根卓郎奖学金和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奖学金。
中文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输送优秀的研究生生源和优秀的学士学位获得者。每届毕业生目前按20%左右的比例直升研究生(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等8个学科方向,它们既是硕士专业,也是博士专业)。
中文系的本科学生除课程学习之外,还有固定的毕业实习和不定期的教学实习,在此期间他们将在报刊发表人均2万字以上的文章,还将走访祖国的名山大川和著名的人文景点。同时,他们还有着与外国留学生、进修生共同居住、互相学习的特殊机会。近年来,中文系还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使学生们有机会出访和交换学习。
中文系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南大学生共有的计算机技能强,英语好等特点之外,更具有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和写作能力强,发展后劲充足的优势,特别适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教学科研等岗位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近年来中文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还有多名学生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欧美著名高校录取)。建系以来,中文系已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许多人成为各个行业的业务带头人或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国内外为母校和中文系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选择南大中文系毕业生是睿智的投资!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始建于一九五二年,是目前国内高校中历史最悠久、专业设置最齐全、学历层次最完备、师资力量最雄厚、培养人才也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系现设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和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及相应的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4位院士、1位特聘教授及一批年富力强、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教学、科研及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天文学系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作为目前我国天文学专业唯一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该系把对本科生的培养纳入学校基础学科教育学院的培养体系,实现扎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进行教学改革,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能得到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机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前景一直比较看好。
该系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科研素质,计算机水平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能够从事天文科技、科普、航天航空、国防科技以及各类院校的师资等工作。
❷ 南京大学中文系怎么样
在教育部官方的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得分88,排名全国第4名,实力很强。
❸ 南京大学中文系在那个校区
中文系目前在鼓楼校区,但已经在仙林建院系大楼了,楼建成就要全部搬到仙林,估计会在一年之内,这是说的研究生以及老师办公地点。现在本科生已近在仙林了。
❹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科研机构
设立宗旨
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化曾给周边国家和民族以很大影响。今天,人们将历史上以汉字为书写工具的国家和地区,称之为“汉文化区”。她不仅包括中国,同时也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后者又被称作“域外汉文化”。域外汉籍是域外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域外文人用汉字书写的有关政治、道德、历史、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也包含少量流传海外但在国内已失传的文献。其重要性,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猛。但国内一直未有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门机构,难以系统、持续地展开。有鉴於此,南京大学於2000年2月成立了域外汉籍研究所,以推动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域外汉籍研究所以域外特别是日本、韩国、越南所藏汉籍为中心,致力於东亚汉文化的整体研究,这一研究对东亚的文化建设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更具有以学术为纽带,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的意义。
域外汉籍研究所推崇严谨朴实,力黜虚诞浮华;向往学思并进,鄙弃事礼相绝;主张多方取径,避免固执偏狭。总之,即倡导并实践以文献学为基础的综合研究。
研究计画
1、 期刊系列:每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一辑《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字数在40万以上。目前已出版第一辑(2005年)、第二辑(2006年)。
2、 资料系列:有计划地出版“域外汉籍资料丛书”,目前已出版《朝鲜时代书目丛刊》(9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在今后三年中出版以下资料集:(1)域外中国文学评论资料集(韩国卷),约150万字;(2)日本十五至十九世纪宋诗研究资料集,包括苏轼、黄庭坚、惠洪、陆游等,约600万字;(3)朝鲜时代杜甫研究资料集,约60万字;(4)日本江户时代《世说新语》注释集成,约50万字;(5)日本诗文评汇编(汉文卷),约120万字。以上资料总字数近100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
3、 研究系列:出版“域外汉籍研究丛书”,近年拟出版以下十二种:(1)《清代诗话东传之研究》;(2)《朝鲜时代汉文学典范研究》;(3)《古逸书回传之研究》;(4)《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研究》;(5)《朝鲜时代汉文化启蒙教育研究》;(6)《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7)《域外所藏稀见唐宋文献之实证性研究》;(8)《越南汉喃避讳字研究》;(9)《杜诗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10)《东亚汉籍交流研究法举例》;(11)《日本汉诗论稿》;(12)《宋人撰述流传丽鲜考》等。 设立宗旨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阐释,努力推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与美学研究的结合,从美学维度推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
科研项目
“985创新地区项目”
“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之子课题:民族认同概念研究(周宪)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认同机制研究(王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从现代到后现代(周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研究(王杰)
当代文学变体和形式创新问题研究(赵宪章)
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查(李昌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趋势研究(王杰)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王杰)
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
研究型大学文学专业系列教材(周宪主编)
审美人类学概论(王杰主编)
学术活动
不定期组织多学科学者就美学和当代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现象进行研讨和对话。美学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已于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美国匹斯堡大学许倬云院士、德国弗赖堡大学迈兹教授合作进行过三次研讨,研讨会记录稿陆续发表。 简介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6月27日,为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是应用社会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语言研究的机构。国外比较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有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的特点是将语言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结合,为有志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本科生提供尽早投入科研实践的机会。南大社会语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为语言变异、语言变化,以及社会现实中的语言和交际问题。
研究项目
南京城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实验室项目)
南京防疫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实验室项目)
《言语社区理论研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徐大明
《本土汉语与域外汉语协调策略研究》,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郭熙
《字母词规范研究》,国家语委十五规划项目,郭熙
《南京方言语音数据库》,社会科学院项目,顾黔
《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调查研究》,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顾黔
《进行中的变化:包头言语社区15年后的再调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徐大明
《包头语言社区历时口语语料库建设》,实验室项目
《一个中国乡村亲属称谓的变异机制》,付义荣
《广西壮族聚居区多语、多方言现象研究》,杨玉国
《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郭骏
《音译词的文化考察》,张娟
《白领阶层的语言变异》,刘英
《包头言语社区语言变异研究》,祝晓宏
《盐城方言入声字变异现象研究》,任竞春
《关于南京大学学生对PTH及PTH水平测试态度的调研》,丁令德
《重庆方言重叠式研究》,周艳
《南通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管娟娟
《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陈婷婷 《全清词》是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下达的国家级大型重点古籍整理项目。项目要求参照前人编纂《全唐诗》、《全宋词》的做法,将清代300年的词作搜罗齐备,按一定体例汇集编纂,整理校点,然后出版成书,成为有清一代词的大型总集,为学术界研究这一薄弱环节提供方便。由于清代距现在时间很近,资料分散且基本上未经有效整理,所以难度非常大。
1982年,该项目下达南京大学,随即成立了《全清词》编纂研究室,从1982年至1989年,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并主要进行了“顺康卷”的编纂。“顺康卷”几经曲折,最后于2002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凡20册,850万字。
《全清词》拟分5卷,即“顺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顺康卷”以下各卷的编纂现正在进行中。 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1月。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常规性地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二是培养或引进有关人才,使得中文系在明清文学研究方面的某些薄弱环节尽快得到弥补;三是在开展传统研究的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方向,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地同国际学术界对话;四是从事《全清词》的编纂。
2000年5月,明清文学研究所成功地主办了 “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60馀人参加会议,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会议论文集《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已于2002年10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明清文学研究所由张宏生教授担任所长。 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研究所之一,以整理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所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第二任所长周勋初先生领导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形成了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品质的严谨踏实的学科特色。本所在继承朴实雄厚的学风的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不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
本所具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较丰富的资料积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籍整理与研究、古代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等,在中古文献整理、三至十三世纪即魏晋南北朝至宋代文学研究、石刻与艺术文献研究、佛道藏文献研究、文献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域外汉籍研究等领域,尤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与专长。
本所1985年被批准为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并与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共同构成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本所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点紧密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其中的《宋代文学分典》以及由本所卞孝萱先生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已出版;程千帆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20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受到学术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周勋初教授治学出入文史,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卞孝萱教授有《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等十余种专著,新近出版《唐人小说与政治》;徐有富教授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高校古委会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又有《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郑樵评传》等专著出版;程章灿教授在《刘克庄年谱》、《魏晋南北朝赋史》、《世族与六朝文学》等数种文学史研究专著外,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曹虹教授有《阳湖文派研究》、《慧远评传》等著作,在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用力尤勤;严杰副教授著有《欧阳修年谱》,武秀成副教授著有《〈旧唐书〉辨证》,赵益副教授著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等,徐雁平讲师著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
本所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4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4人(均为硕士生导师),讲师1人。本所已培养硕士27人,在读硕士生22人;培养博士6人,在读博士生14人。除基础课程以外,每学期平均为本科生开设专题选修课2-3门,为硕士生及博士生开设专题选修课3-4门。本所编辑有学术集刊《古典文献研究》,已出版6辑,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20余种。
本所现任所长为程章灿教授,名誉所长为周勋初教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正式建立历史并不长,其前身为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欧美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向为该学科教学与研究之重点,张月超、赵瑞蕻二先生在上述领域内的研究颇多建树。八十年代,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大陆出现,本教研室又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单位之一。作为该学科带头人,钱林森的中法文学比较研究、杨正润的传记文学研究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有广泛的影响。科研之外,该学科点亦素重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迄今已培养出数十名硕士。1998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2000年被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研室现有在编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教研室主任为余斌副教授。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欧美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传记文学研究等。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该学科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一,视野开阔,注重融汇新知,汲取其他学科之长,在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处寻求、开拓新的学术空间。其二,注重学问基本功夫,强调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力避该学科容易出现的空疏肤浅、大而无当的毛病。其三,重视学术的国际性,关注国外学术动态,重视国际交流。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且主持着具有国际色彩的学术杂志《跨文化研究》。该学科点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如教育部项目“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现代传记文学史”等。
❺ 南京大学有哪些名人啊
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的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内程开甲、赵九章是南大校容友。截至2014年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闵恩泽、吴良镛、刘东生、张存浩、程开甲是南大校友。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闵乃本、王德宝、秦仁昌、冯康、侯先光等是南大毕业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获得该奖的内地高校。历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居全国第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1994年设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毕业生、113位硕博毕业生获得该基金,为全国高校之首。
当然还有许多如中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设计师陆孝彭。研制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氟化氢激光器的张存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钱骥。复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陈观烈等等。
❻ 求南京大学中文系老教授名字
建议你到南京大学的贴吧里问问
❼ 我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我现在才知道我们大学的女生是这个样子的,我做梦都不敢相信
这也不代表你们学校的女生都是那样,哪个学校都有这样的女生的。现在的女孩子们都很版现实的,有一权些甚至为了钱不惜用自己的青春和身体。这几天微博上不是有个事儿沸沸扬扬的么,一个女的为了房子踹了男友选择了房东。当然这是她们的选择,我们无权干涉,不过我是很厌恶这种女生的,我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一个人,对这种女生我都是会有意疏远的。
另外,我也是江苏某高校中文系的男生,咱们同属中央系~~
❽ 南京大学中文系和武汉大学中文系
都很强,抄不好比。中文和外语是南大文科类的闪亮的招牌!武大中文也很强。两个学校中文系关系很好,源远流长。30年前程先生从武大到南大任教,为南大中文日后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武大中文和其他文法哲史经学科一样,也是牛人辈出的一个院系。解放前巅峰时期不说了,60年代中国三大才女均出自武大中文。90年代以后武大中文也会时常招进来几个倒背红柳梦,出小说集的牛人。
武大文科类的学科没有差的,当然包括中文系。
❾ 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有哪些
南大中文系共有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戏剧艺术专业,
九个研究生专回业:文艺学专业、语言学及答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戏剧戏曲学专业、艺术学理论专业。
本院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所有研究生专业均可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本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工作的博士后享受教师待遇。
❿ 南京大学中文系有哪些老师啊
hoho,加油啦,南大中文很强呢...不知你意向于哪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