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大学教授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发布时间: 2021-02-10 08:23:39

㈠ 谈谈你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回程。一答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例如,植物的花粉 (含有雄配子)通过不同的媒介由一个植物“跑”到另一种植物,或“跑”到同一种植物的另一个品种花朵里边的雌蕊(含有雌配子)上并与其杂交,这种杂交的过程就产生了基因的转移。同样,例如在猫这种动物中,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猫进行交配后产生了与父母都不—样的仔代,就是由于产生了基因的转移。因此,转基因是大自然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在自然界中,基因转移没有目标性,好的和坏的基因都可以一块转移到不同的生物个体。同时,通过自然杂交进行的转基因是严格控制在同一物种内(特别是在动物中),或是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种类之间。

目前人们主要是担心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有害,但个人私以为,食用该种食品说不定会使人类抵抗力增强,提高人体素质,因为杂交好于纯种吗。

㈡ 谈谈你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是一种趋势,我国的粮食安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问题,转基因食品能解决数量上的不安全但是可能会加剧质量的不安全。转基因食品就像一把双刃剑,还得看决策者怎么处理好这把双刃剑的两面性吧

㈢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什么看法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看法:

1、营养学评价

转基因食品均是通过外源基因表达产生与基因受体外观相似的新品种,因此。应将对传统食物和转基因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性质进行基本等同的分析作为第一项研究任务。

营养学评价主要针对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元素等与人类健康营养密切相关的物质,以及抗营养因子(植酸、蛋白酶抑制剂、单宁等),若与传统食物相比产生了统计学差异,还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是否在这一类食品的参考范围内。

2、毒理学评价

毒理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评价和全食品的毒理学检测。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评价主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与已知的毒性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查看其同源性,随后进行模拟肠胃液消化和热稳定性试验,以及急性毒性啮齿动物试验。根据外源基因产生的表达产物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对其急性毒性、遗传性毒性(三致试验:精子畸形试验、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亚慢性毒性以及慢性毒性、免疫毒性等进行试验。

(3)北京大学教授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扩展阅读:

安全问题的由来

1、20世纪60年代,PaulBerg将猿猴病毒SV40和大肠杆菌DNA碎片的钝性末端接合在一起.制造了世界第一例重组的DNA。

2、在1971年的冷泉港会议上,RobeaPollack提出SV40是肿瘤病毒,释放到自然界中,可能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因此该试验被终止。

3、这次会议是第1次论及重组DNA安全性的会议。次年,欧洲分子实验室(EMBO)专门讨论了基因重组技术的潜在危害。1973年6月13日,在美国Gordon会议上,讨论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㈣ 如何看待中科院与北大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

安全性是转基因食品生产的最大障碍,是专家们争论最多的话题,是消费者版最不放心的权环节。转基因食品真的不安全吗?在《条例》出台前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专家对转基因食品,他们总体的观点基本一致,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对这个问题可以争论,但不能因噎废食,在发展转基因食品生产的问题上不能裹足不前。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许崇任教授认为,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主要有三类:一是转基因食品里新出现的成分对消费者有没有构成威胁,新物质有没有危险;二是转基因技术对人以外的生物有无危害,如抗虫棉作物对人无危害,但棉铃虫减少以后,以之为食的其它生物会受到影响,从而危及生物多样性;三是一些转基因植物的竞争能力非常强,把原有的其它物种排挤掉,也会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当然,说起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目前人们担心最多的。与常规食品比起来,转基因食品究竟有害无害需要进行评价。许崇任教授认为,凡是经批准生产的转基因食品,都进行过安全评价,食用是安全的。当然,他也提醒,毕竟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历史较短,所以也可能存在不安全性,需要进行长期监测。

㈤ 如何看待中科院与北大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

对于转基因的研究,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方向。过去人们采用自然选种的办法内,成功率比较低容。后来使用了杂交的方式,成功率有了提高。但杂交中有用的基因与无用的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是无法控制的。转基因也是杂交的一种,是定向杂交技术,相比以往的方式,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㈥ 谈谈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国家对转基因食品还没有出台法规,也就是说现在暂时没有问题。

㈦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简单点)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也就是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其实,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难了解,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基因转移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编辑本段]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第三类,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四类,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转入植物,使人们在品尝鲜果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的目的

㈧ 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监管部门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程序。

热点内容
河北工业大学档案室办公时间 发布:2025-08-09 05:45:05 浏览:669
美国所有大学名称大全 发布:2025-08-09 05:38:45 浏览:540
东北大学专硕专业 发布:2025-08-09 05:23:03 浏览:112
内蒙古大学博士点数量 发布:2025-08-09 05:20:30 浏览:205
北方交通大学同等学历博士 发布:2025-08-09 05:19:05 浏览:321
郑州大学博士每月 发布:2025-08-09 05:16:56 浏览:779
哈尔滨大学教授清贫一生 发布:2025-08-09 05:06:19 浏览:5
南方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几年 发布:2025-08-09 04:51:15 浏览:206
华中科技大学专科考研 发布:2025-08-09 04:49:47 浏览:968
2016美国南加州大学排名尚友网 发布:2025-08-09 04:45:05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