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龚辉锋副教授
Ⅰ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管理学院师资力源量雄厚,拥有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2名;35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 90% 以上。兼职教授中有 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 名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学科近年来科研工作发展迅猛,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年年稳步上升,已经成为桂林工学院科研增长的一个新的生力军。科研工作注重发挥团队优势,按“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将教师的学术专长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形成团队,提高综合实力,促进教师个人的学术能力和教师队伍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2003-2008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80余项,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合计达1500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700多篇。
Ⅱ 桂林理工大学机控学院怎么样有哪些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机控学院介绍: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5月。学院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术型硕士点,“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2个专业型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支撑学科。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自动化、电工理论等3个教研室,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中心、金工实习实验中心等4个实验室(中心),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信息与制造”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矿冶装备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分中心、桂林市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校级重点学科、“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校级精品课程,“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校级教学团队。
学院有现有教职工45人,专职教师37人,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及其相当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4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1人名。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联合攻关能力的教学研究队伍。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894名,硕士研究生47名,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科、研究生相协调发展的格局。近5年来,学院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区级教改项目8项,出版教材4部,与相关企业建立了12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结合学校优势专业学科,立足地方和行业,学院教职工积极承担各类国家级以及地方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近5年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地方政府项目25项,横向项目9项,到位科研经费近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1部,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三等奖1项。
学院把牢固树立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发展永恒的追求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国和全区的工业自动化,电子设计、智能汽车、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机械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与制作等大学生竞赛中成绩卓著。5年来,学院有100多人次在区级竞赛中获奖,30多人次在区级竞赛中获奖。一直以来,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海南金盘电气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内外公司有长期、深入的合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Ⅲ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的学校领导
执行董事 尹少华 副教授 院长 王金叶 教授/博士 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 刘战胜副院长 杨祥 教授副院长 王霞党委副书记 邓雪梅
Ⅳ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专业设置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职业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国内国际旅游业、酒店业的相关政策、业务流程和服务技能,具有良好礼仪修养、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旅行社、高级酒店、风景区以及度假胜地等旅游行业企业以及政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培训及研究工作。
学生在学完一年半旅游管理基础课程后,可以依据个人发展志向,在酒店管理、旅行社与会展管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等4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来学习。
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休闲学、旅游法规等。
主要专业课程:
1、酒店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概论、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管理案例分析、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公共关系等。
2、旅行社与会展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学、旅游管理案例精选、导游实务,会展旅游、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等。
3、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方向:旅游项目开发营运、旅游景观设计、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营销等。
4、生态旅游管理方向:生态旅游学、户外游憩开发与管理、园林植物学、旅游地环境评价与管理等。
本专业具有工商管理学和风景园林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广西重点学科和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支撑学科的支撑,拥有广西区级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
注:本专业因受就业岗位条件的限制,要求考生形体较好,五官端正,身高标准要求男女生分别在165cm和158cm以上,英语口语水平较高。
景观学(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素养及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 重点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景区、城市公园景观、森林公园景观、自然保护区、住宅区、道路等各类园林景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景观学概论、现代景观史、中国园林史、景观设计初步、景观资源学、景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风景区规划、景观工程与技术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专业具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旅游管理
1994年开始挂靠“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点招收“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硕士研究生,是广西招收旅游管理研究生最早的院校。1998年,经过广西教育厅与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中南林学院联合连续三年面向广西招收旅游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累计人数达到200余人;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旅游管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办班权 。截至2006年,累计国家计划内统招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122名,旅游管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302名。通过该学科的重点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旅游资源经济等主要学科研究方向为国家、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旅游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当年招收硕士研究生6人,目前有研究生26人。本专业力求培养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并能够运用民族经济理论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毕业后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或相邻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本专业开设民族区域经济研究、民族旅游经济研究、民族资源经济、民族生态经济等四个研究方向。
旅游MBA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我校MBA项目以“志存高远、取精用宏”的MBA教育办学理念,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本土案例教学、模拟创业及管理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立足广西、面向西南、辐射东盟,致力于培养具有战略思维、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能力、道德高尚和执行能力强的职业化企业经理人。力争把我校MBA教育打造成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西部一流的精品项目。
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教师数量有120多名,按照MBA教学要求及特点,组建MBA教学团队,该团队拥有能胜任MBA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0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他们都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绝大部分教师在企业担任过中高层管理工作或为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每门MBA核心课程均配备有2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核心课程教师有实践经验者为90%。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校外MBA课程进修、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课程研讨班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让教师了解MBA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MBA发展趋势。
管理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应用能力也较为突出。近5年来,共完成了科研17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80余项,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课题80余项。科研到位经费总额超过15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教材25本;发表论文10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0多篇;省部级奖励20多项。
Ⅳ 桂林理工大学的杰出校友
教育科研界
张振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科技外事处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项目负责人。
付水兴,化探80级校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有色金属地质矿产调查中心副主任、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副院长。
张明华,物探80-2班校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朱来东,化探81-2班校友,教授,西北矿冶研究院副院长、白银有色集团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
杨建文,83届毕业,现任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加拿大温莎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庆林,83届毕业,原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现任桂林理工大学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海弟,83届地球物理勘查系毕业,现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院长。
李丰生,84届物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现为梧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学洪,85届地化勘探专业毕业,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赋屏,85界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现任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韩立君 86届岩土工程专业毕业,河北省建设勘察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卢宗柳,化探86级,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副院长。
郎耀秀,原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河池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吴郭泉,86届毕业,原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贺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罗小南,86届勘查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现任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王文,86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曾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校长,现任桂林旅游学院副院长。
李祥清,原桂林工学院副院长,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缪秉魁,87届毕业,教授,现任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和中国南极陨石专家委员会委员。
杨占东,93届物探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副局长。
康志忠,98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谭玉敏,98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麦立强,01届无机材料专业毕业,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良兵,广西梧州市水利电力设计院院长党支部书记。
全铁军,湖南省有色地勘局总工程师、党组成员。
杨昌彬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副总工程师。
林涛,云南省设计院勘察分院院长。
程道品,原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曾任梧州学院副院长,现任桂林旅游学院院长。
政界
黄任文,61届采矿专业毕业,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院长、党组书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期间:1994年9月至1994年1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广西区人大第六、七、八、九届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广西老年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
陈如桂,83届物探专业毕业,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陈大克,原桂林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现任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
肖明贵,86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原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现任贵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胜友,MBA学员,现任广西鹿寨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宇,桂林工学院地质系矿产普查及勘探专业毕业,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主持文化厅全面工作。
沈祝芬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有色处调研员、总统计师
唐善茂,86届毕业,原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广西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党组书记、广西地质矿产集团总经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企业界
陆建华 ,79级地质专业毕业。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唐山兰德集团董事长,北京宋庄兰德国际奇石展示中心主任。
朱春林,79级地质专业毕业,美国美加国际传媒董事长
钟国冰 ,79级地质专业毕业,黔西南泰龙集团中联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洪业,80级化探专业毕业,现任药明康德技术平台运营副总裁及基因中心首席运营官。
孙正军,81级地球物质与勘察专业,新疆鑫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阎黎明,83届找矿勘探专业毕业,现任广东贤丰矿业集团副总裁。
吴斌(女),84届地球化学探矿专业毕业,现任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环境研究所所长。
胡一平,85届找矿勘探专业毕业,现任四川德汇天成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涛,87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现任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冶武勘上海分公司副经理。
张晚宋,97届宝石专业毕业,现任中外合资(深圳)瑞红首饰有限公司福红项目营运总监,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同业校友会理事。
王 成,98届宝石专业毕业,现任深圳定向珠宝零售品牌战略咨询机构董事总经理,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同业校友会会长。
林顺雄, 海南海汽集团副总裁。
甘青云,桂林燕京漓泉啤酒公司副总经理。
Ⅵ 桂林理工大学国际本科的开办几年了值得信任吗
桂林理工大学是来一所具自有地质、材料、环境、旅游、土木、测绘、管理等学科优势,工、理、管、文、经、法、艺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区桂林市。
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原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研究生、本科两个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截至2017年9月,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多亩;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有22个区内一本招生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万余人;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类别有11个专业领域)。
Ⅶ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有什么系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是桂林理工大学为适应加入WTO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二级学院。设有企业管理学、产业经济学2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管理科学系、财务管理与会计系、市场营销系、国际经济系、信息管理系 、房地产经济系、人力资源管理系7 个系;经济与管理工程中心、会计模拟、电子商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5 个实验室;1个信息资料中心 。
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2名;35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 90% 以上。兼职教授中有 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 名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学科近年来科研工作发展迅猛,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年年稳步上升,已经成为桂林工学院科研增长的一个新的生力军。科研工作注重发挥团队优势,按“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将教师的学术专长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形成团队,提高综合实力,促进教师个人的学术能力和教师队伍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2003-2008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80余项,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合计达1500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700多篇。
Ⅷ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该院有教职员工92人,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48人。聘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7名。
Ⅸ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
网络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网络工程中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相关的实用技术;熟悉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知识;具备网络规划、网络软件开发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网络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政府部门、通信公司、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部队、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独资与合资等单位从事网络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系统的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C程序设计语言、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现代通信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组网工程、TCP/IP协议体系、JAVA应用程序开发、Web技术、网络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等。
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通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通信工程专业素质,受到科学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信号检测与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能在信号检测、信息传输、交换、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系统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维护等工作,也可在工业企业、教育、机关等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系列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电子工艺实习、电装电调实习、综合电子系统实习、网络工程实习和生产实习等。
本专业具有相近的硕士点。
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运行、检测安装及管理维护等工作,还可到部队、机关、学校和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与仪器等。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子电路工程实训、电工技能实践、信息网络工程实习、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维护实践、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先进电子制造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实习)等。
本专业具有相近的硕士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技术和应用系统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等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等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应用、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及计算机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网络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离散数学、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程序设计方法学、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编译原理、Windows网络编程、Web技术、JAVA应用程序开发、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软件测试技术、网络安全、.Net应用程序开发、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以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技能培训和生产实习等课程。
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软件设计、开发及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应用、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能在国内外大中型IT企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UML、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软件测试、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Android软件开发、Web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本专业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学科之一,本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值模拟与成像、图像处理、自动化、仪器仪表和制造业信息化、嵌入式系统等学科领域,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成像、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数据库应用技术等。
本学科已拥有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5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0人。已经完成了二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军工预研项目,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2部。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计算机应用成果推广三等奖1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该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重点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本学科具有嵌入式软件、企业计算、语义信息处理、工程软件等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拥有“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广西区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桂林市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本学科团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知识和年龄结构优化合理。近五年来,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5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60多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研究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
函授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升本,理工类, 函授2.5年。
主要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编程语言(MATLAB)、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宽带网技术基础。
计算机信息管理
高起专,文史类,函授2.5年。
主要课程: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与金融、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学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面向对象编程、管理应用软件、经济法。
Ⅹ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的现任领导
执行董事: 尹少华 副教授
院长: 王金叶 博士 教授
党委书记:刘战胜
副院长:杨祥 教授
副院长:王霞
党委副书记:李 雨
督学: 王喜成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