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0 16:33:31

Ⅰ 中国政法大学走出过知名校友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16级的学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政法界一把手,学校的招生就业网下的校友会中有很多知名校友,如喻中升、王雁飞、张雪飞等,还有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海子,法大东南的小广场上有海子纪念碑。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法大的知名校友。

王旭东,来自四川内江,是我校63级校友,2001年曾任广东省司法厅厅长、党委书记,2003年1月人十届省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的法大人刊物上详细记载了王厅长的故事,在中国当时的大背景下,家庭较贫困的他背水一战考上了大学,毕业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一路艰苦努力奋斗直到获得成功,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以上都是我校80年代的校友,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法大人一代一代传承,薪火相传,“师从法大门,当为法大人”

Ⅱ 博士生导师高出教授博导是个什么衔

将博士生导师变成事实上高出教授的一级“职称”,据称是中国人贻笑于西人的一种中国式笑话,但这种笑话,却实实在在反映了中国人的某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和爱好 前不久,北京大学出台了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新方案,在几个院系试行。 虽然方案的具体细节外界还不清楚,甚至所涉及相关院系的教授有的对此也不甚了了,但大体的内容,据校方有关单位的公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博士导师只能是教授才能担任的惯例,凡是符合条件的讲师和副教授,都可以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二是研究生招生不再标明导师姓名,录取后由学生自行在具有导师资格的教师中选择。 这两条之中,以导师资格的改革最为引人注目。将博士生导师变成事实上高出教授的一级“职称”,据称是中国人贻笑于西人的一种中国式笑话,但这种笑话,却实实在在反映了中国人的某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和爱好。 从古到今,国人对于等级制,存在两种兴趣趋向,一是强化等级,让级别越多,级别间的仪式差别越繁复越好。实行了多年的九品十八等官阶,每个级别不仅俸禄有别,而且衣帽服饰也各有等差,彼此间的称谓仪式各自不同。太平天国的农民,刚坐了半个屁股在江山上,就开始大排等级,甚至比清王朝还过分,不同级别之间的子女称呼都不一样。 第二种趋向,是大家都往最高的级别上挤。魏晋时节在士人中推行九品中正制度,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品)。按道理,应该是三个等级呈正态均衡分布才是,可是事实上,由于第一品专门留给皇族,对士人没有意义,所以第二品变成了实际上的最高品,人称“灼然二品”,连第三品都无人问津了。 久而久之,在大家死命的拥挤下,主管分品的中正官顶不住压力,口子越开越大,最后,一项很贵族化的制度变成了头重脚轻的怪物。不少王朝末年,朝廷里的高品官就更多,左宗棠的亲兵,都是正一品顶戴的大员。太平天国也是如此,到天国灭亡前夕,一共封了2700多个王。 这种毛病,到了现代大有愈犯愈重之势。教授之上加个博导,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博士后,也已经被实实在在地变成了博士之上的一级“学位”。 中专技校没人看(其实真正缺的恰是这个层次的人材),本科臭大街,大家眼睛里只认硕士和博士,结果,硕士和博士大扩张,廉价大甩卖。很多学校甚至教授多于讲师。 所有这些毛病都跟官僚制有关。现在所谓的等级都是官等官阶。中国的贵族制很早就萎缩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所不在的官僚体制,历史证明,社会的行政导向势必会导致依附于官僚制的等级制,同时迟早会打破等级制的规矩和限制,使最高等级挤满了人,导致这种等级体制整体上贬值。 今天在我们的高校中,职称有着过于浓烈的行政等级色彩 。姑且不说讲师相当于科长,教授相当于处长这样的官方类比,职称设置的本身,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赋予的权力,至于能否成为博导,那更是要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给不给你博士点。 从现在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看,有导师过滥的问题,有程序缺陷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依然是行政导向过强的问题。 至于改革的后项内容,其实也存在诸多疑问。让学生放开自主选导师,势必要导致考试科目的泛化,这样不利于研究生阶段专业化的需要。

Ⅲ 中国政法大学吴平是教授还是副教授

姓名:吴平
职务:复中国政法制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著作:《行政裁决制度研究》
简介: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1963年11月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攻读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曾出版个人专著《行政裁决制度研究》,参加2000年与2001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统一教材的撰写。
发表过《建立公益诉讼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我国公员务权利保障法律制度评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等论文。
长期从事行政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Ⅳ 大家认为刑法学中,哪位教授最权威

当然是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博士生导师阮齐林教授啦 好想做他学生呀 努力中ing

Ⅳ 行政魏建新老师是博导,还是硕导

魏建新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厚大行政法主讲老师。

Ⅵ 中国行政法方向有哪些有名的教授

林鸿潮: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回任,《行政法学研究》编答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季宏: 万国重点学科班
王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行政法学。曾获中国人民王锴大学研究生学术新星一等奖。在《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八篇.

Ⅶ 政法大学2000年届毕业生教授都有谁

王灿发,男,1958年8月出生,山东省成武县人。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专门从事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家环保总局深圳环境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世界银行发展门户网站法律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贸易与环境议题专家咨询组成员。
王灿发教授从1984年起即在厦门大学法系从事环境法的教学工作,后又考取北京大学环境法研究生。1988年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后,一直从事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王教授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环境资源法的著作3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从1994年以来在《中国环境报》“律师信箱”专栏以严律师的名义回答全国各地读者有关环境法的疑难问题200多篇。他还是最近10多年来参与起草中国环境资源立法最多的学者之一,并对中国环境立法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先后被评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其独著的《环境法学教程》,2000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访问学者访问过瑞典、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他创办的“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及其免费咨询热线,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环境法的研究生提供了方便的研究和实习基地。他是中国大陆目前最有影响的环境法学者之一。
胞侥
次尝

Ⅷ 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有什么不同

博士生导师是大学研究所的导师资格.
教授是大学教师的职称,
大学里面博导一般是教授,差的大学里面教授不一定是博导,研究院所里面没有教授,但高工一样是博导。

热点内容
大学生开学返校活动 发布:2025-08-09 14:49:54 浏览:984
研究生招聘导师推荐信 发布:2025-08-09 14:48:48 浏览:948
大学生创新素质 发布:2025-08-09 14:31:37 浏览:697
大学教授的卑劣行为 发布:2025-08-09 14:21:13 浏览:7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夏令营入营名单6 发布:2025-08-09 14:18:37 浏览:359
美国大学与英国大学 发布:2025-08-09 14:15:59 浏览:248
挂科没有影响的大学考研 发布:2025-08-09 14:10:55 浏览:285
假公安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09 14:07:28 浏览:805
长安大学2014研究生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09 14:04:17 浏览:763
30岁的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09 14:02:59 浏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