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张辉老师武汉大学法学院

张辉老师武汉大学法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2-10 23:11:46

Ⅰ 张辉的教育背景

1993年9月-2003年7月 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Ⅱ 感觉自从我上了初三我妈就用管着我,墨迹我这个那个的,然后再加上我爸,我爸也看提醒我这个那个的,整天

你爸妈也是为你好 互相体谅吧 好好沟通

Ⅲ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教材都有哪些

1、《编译原理》

教材:《编译原理》, Alfred V. Aho, Jeffrey D.,ullman著,李建中,姜守旭 译.

2、《解释器构造》

教材:《编译原理》, Alfred V. Aho, Jeffrey D.,ullman著,李建中,姜守旭 译.

3、《计算机导论》

辅助教材:

《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 6th Edi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美)帕森斯(Parsons J.J),2004

或《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 8th 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美)帕森斯(Parsons J.J),2005


(3)张辉老师武汉大学法学院扩展阅读:

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2、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3、实践环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软件工程专业

Ⅳ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硕士生培养 入学时间 研究生姓名 学位论文题目 单位 1978 董英哲 先秦诸子论道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1979 任大援 陈确哲学思想概论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1981 王光照 唐代佛教寺院壁画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贤庆 荀子伦理思想研究 安徽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1983 李禹阶 老子思想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 李晓东 中国封建家礼 自由职业 1984 任泽峰 先秦儒道政治意识比较 中华供销合作总社 1985 陈国庆 严复启蒙思想新论 西北大学
社科系教授、主任、博导 马克峰 辜鸿铭的中西文化观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1986 张运华 先秦时期的“气”范畴 五邑大学教授、党委纪委副书记 1987 方光华 试论佛学对中国本体学说的发展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导;西北大学副校长 韩健平 老庄人生哲学初探 中国社会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员 1989 吴 锐 中国宗教与政治权威的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徐惠琪 二程思想与佛学的关系 病故 1990 陈玉京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 总政 梁 涛 礼与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研究院副教授 1992 武占江 刘古愚思想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1993 赵 旗 宋代书院研究 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1994 吴炫静
(韩) 老庄“自然”之学 返回韩国 1995 刘 丰 中国早期“道”论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1996 江向东 先秦名家思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 钟湘鸿 杨度思想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1997 宋玉波 唯识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 朱晓红 王夫之关于《中庸》思想的研究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副教授 马增强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新论 西安体育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乔小娥 先秦名家与诸子关系 已故 赵 瑛 戊戌辛亥间陕西教育变革 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 1998 吴国源 李约瑟难题史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张秀玉 先秦儒道关系 天津工业大学讲师 1999 尚建飞 先秦阴阳五行说的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王建宏 《大学》流变初探 陕西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 朱丹琼 《肇论》的思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2000 王宝峰 《西铭》与天地境界比较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陈海华 韩非子法家思想研究 未详 方洪波 早期道家思想生态哲学价值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社科部讲师 孟庆荷 侯外庐对明清之际
早期启蒙思想的研究 不详 2001 马菊霞 论春秋时代的礼治思潮 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讲师 李江辉 论章太炎的汉晋学术史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陈景聚 姚际恒、崔述与方玉润的《诗经》学简论 西安财经学院社科部讲师 王军福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西安公路交通技术学院讲师 章晓丹 《淮南子》的生态世界观简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郑 熊 王夫之对孔子的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赵麦茹 汉唐《孟子》学研究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 2002 刘延苗 玄学社会历史观初探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张 勇 南北朝《周易》学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黄晓军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研究 陕西省社科院人文杂志社编辑 翟红霞 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陕西省广播电视局 李晓星 1919-1949陕西地区文化思想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信息中心 王俊杰 黄宗羲的诠释学思想 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 张彤磊 戴震的经典诠释学思想 湖南常德文理学院人事处 陈张林 《唐律疏议》的法律诠释学思想 自由职业 马 毓 《史记》的史学诠释学思想 西安思源学院 2003 张显栋 试论董仲舒的天的哲学思想 中国刑警学院学生处 朱 俊 荀子的礼学思想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 王 强 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诠释学思想意义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侯步云 韩愈的儒学思想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李 君 章太炎的宗教观 青岛大学 殷向飞 《天演论》与
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闵 军 武则天时期的宫廷佛事活动研究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郭 茜 有无·自然·生命——
论魏晋玄学的主题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韩艳秋 人之追问——论南宗禅思想的初期发展及其现代心理学意义 未详 苗彦恺 朱熹与黑格尔伦理思想之比较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夏绍熙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的初步比较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2004 阎海文 东汉前期的经学研究 复旦大学博士 王 珺 试论唐玄宗时期沐浴文化 黄 勇 论牟宗三的朱子学 西大博士 吴保传 先秦儒道时间观念史比较研究 西大博士 2005 赵 娜 唐玄宗时期佛教法术现象探析 西大博士 赵 虎 早年章太炎与西方自然科学 复旦博士 赵文朝 《抱朴子》养生思想综论 西大博士 韩国庆 庄子自我学说浅探 中山大学博士 秦 奋 孙中山民族思想初探 宝鸡报社 耿 峰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 大荔中学 王云云 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研究 西大博士 李旭然 王安石政治思想研究 西大博士 2006 陈西 王夫之美学思想研究 回原籍 张海 民国时期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的贡献(1912—1937) 理工大辅导员 路传颂 自然与自由——庄子与康德的两种思路 西大博士 李璐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争 赵 标 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西大博士 王紫佳 梁漱溟的比较文化观 凤鸣 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 西大文化遗产学院 万宏强 王夫之心性论 张军 试论《管子》的环境思想 西大博士 李进鹏 牟宗三易学思想研究 海南农垦中学 王显波 《新世纪》中吴稚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驻马店中学 2007 田探 孔孟“仁”道思想及其实现 读博 白立超 荀子思想内在思维方式研究 读博 范新可 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 姚雷娜 帛书《老子》若干章句读解 陈鑫 僧肇的认识论思想 读博 聂希 夫妇与朋友 李长海 柳宗元学术思想研究 范军娣 王阳明的心身之学 兰梁斌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观(1895-1969) 读博 周蜜 侯外庐的章太炎思想研究 2008 袁志伟 辽代华严思想研究 读博 韩永志 侯外庐土地国有论及其思想史意义 读博 全召军 任继愈的佛学研究 西藏报社 杨方方 胡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榆林中学 聂 云 冯友兰的孔子研究述评 安徽某中学 谢丽莎 马相伯的宗教思想 云南某中学 任永亮 钱穆的中国史观 读博 周后燕 陈荣捷朱子研究述评 河南安阳某中学 代 超 怀特海与《周易》过程观比较 读博 曹国洲 《礼记》所见的礼学和人的完善思想初探 铜川公务员 胡彬 推迟 2009 荆体琛 《尚书》所见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张丽萍 《庄子“心”论》 张辉 东晋南北朝三教关系 曹振明 隋唐关中华严思想研究 冯倩 唐玄宗与佛道教 巫殷波 黄宗羲的宋明理学研究 李云 孙子军事思想研究 博士生培养 入学时间 研究生
姓名 学位论文题目 工作(或学习)单位 1986 李晓东 宋明理学与礼学 自由职业 1988 麻天祥 佛学与晚清社会思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宗教学系教授、博导、主任 赵瑞民 宋明理学和政治哲学 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1990 方光华 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论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导、西北大学副校长 1991 张运华 两汉道家思想述论 五邑大学教授、宣传部部长 1992 谢扬举 中国文明起源与儒道关系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导、副所长 袁 峰 魏晋玄学与文学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宾汉
(韩) 中国宗教与思想 美国哈佛大学东方文化中心 1993 张茂泽 贺麟学术思想述论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程 钢 焦循学术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化素质办公室副主任 梁 涛 儒家五常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研究院副教授 1994 赵小雷 法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史炳军 梁漱溟学术思想研究 丽水学院人文部教授、主任 1995 武占江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系教授、主任 肖永明 北宋新学与理学 湖南大学岳麓文化书院
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导、副院长 欧阳军喜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1996 赵 旗 心学与禅学 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陆建猷 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997 刘惠琴 北朝儒学与经学 山东烟台师院
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田沐臣 《礼记》与礼治 陕西省委办办公厅综合一处 魏哲铭 先秦婚姻文化研究 西北大学图情系教授 1998 张晓虎 周代宗教思想的演进 徐州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教授 韩 星 儒法政治文化源流述论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王美凤 先秦伦理思想研究 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 李 刚 道治主义论 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1999 陈春会 考古学与先秦宗教思想论纲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丁德科 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 陕西省财经学院
教授、副校长、博导 陈 博 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王 锟 20世纪的孔子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2000 宋玉波 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 彭国兴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研究 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副教授 兰 天 中国佛教早期判教理论述评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系 副教授 马增强 《仪礼》思想研究 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副教授 时晓丽 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娟芳 二十世纪西方《老子》研究 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 田延峰 秦思想研究 ——
以秦统一前的思想发展为核心 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崔 锐 秦汉时期的女性观 陕西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永攀 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 中国社科院亚非所 2001 周益锋 晚清海防思想研究 西安政治学院政治系 周溯源 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
关于治乱兴衰的思考 《求是》杂志社
文史编辑部编审、副主任 江心力 二十世纪上半期荀学发展研究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王长坤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社科系副教授、副主任 周淑萍 两宋孟学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一梅 汉代文献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 2002 王 雪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讲师 陈战峰 宋代《诗经》学与理学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 孙学功 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社科部副教授 赵万峰 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西北大学211办副研究员 宁国良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道家思想研究 湘潭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朱丹琼 科学个案研究与
中国科学观的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讲师 李海波 死亡学视野中的
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 西北大学
西北史研究所讲师 程 远 先秦战争观研究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授 潘俊杰 先秦杂家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赵 璐 晚清义利观研究 西北大学社科系副教授 车冬梅 晚清理学学术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 刘 欢 西汉文学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曾 加 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003 梁安和 贾谊思想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
历史系教授、副主任 王欣瑞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 沈秀芳 (退学) 王宝峰 李贽儒学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社科系 张瑞雪 先秦儒家法思想研究 西北大学社科系讲师 蔺靖华 (退学) 李桂民 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4 陈荣庆 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 江西省宜春学院教授) 郑 熊 宋代《中庸》学 西大思想所 李江辉 晚清江浙礼学研究 西大思想所 王元琪 道咸同时期汉学研究 西北大学社科系 付粉鸽 老庄生命哲学研究 西北大学社科系讲师 2005 张 勇 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西安财院 线 文 晚清重商思想研究 陕西师大经管学院 肖建原 王夫之对道家的研究与评价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刘延苗 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 西安体育学院 2006 王建宏 王阳明思想再评价 西北大学哲社学院 夏绍熙 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 西大思想所 张建民 宋代《尚书》学研究(抽查) 西安邮电学院 侯步云 北宋的《春秋》学研究(抽查) 陕西科技大学 王 强 老子与先秦思想 西安政治学院 朱晓红 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 西安政治学院 2007 吴保传 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 陕西科技大学 郑建钟 北宋仁学思想研究 黄勇 推迟 杨晓莉 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的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 2008 赵娜 北宋“文字禅”研究

Ⅳ 求新颖的作文题材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文章来源:黄村四小 作者:五(一)班张海娟 阅读次数:394

清晨起来,我拉开窗帘。一个银亮的世界呈现在我眼前。我一看见这些洁白的雪花,心就激动起来,只想尽快扑进这白雪世界的怀抱。妈妈送我走出门口,并三番五次地叮嘱我路上小心。我只顾欣赏雪景,自然觉得妈妈有些啰嗦,“回去吧,真烦人!”我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妈妈,快,快拉我跑!”

雪地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身后的小女儿跑着,笑着。忽然,母亲脚下一滑,摔倒在雪地上。我忙跑过去拉起她,她却不顾自己,而是马上扶起坐在地上的小女儿。女儿也很懂事地给妈妈拍去头上的雪,轻轻地说:“妈妈,您疼不疼?”母亲由衷地笑了,笑得那么舒心。

望着雪片纷飞中母女俩紧紧相偎的身影,我的脑海里映出10年前相似的一幕!那时,我也曾十分乖巧地为妈妈拍雪,扶妈妈走路。可是10年后同样的雪天,我却只顾自己的兴致把妈妈的关心搁在一边。也许妈妈并未留意我的话,但12岁的我应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也许刚才的那位母亲摔得很重,可小女儿简单的一句话,便化解了她的疼痛。不管外界多冷,心里也是热的。这便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欣慰,也是像雪一样纯的真情!

雪花飘啊飘,我目送那对母女远去,便急切地回转身,我想要回家去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雪大路滑当心啊!”

亲爱的爸爸妈妈:

请原谅我以这种方式给你们诉说我的心理话。

我从小就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和个假小子一样,跟着男孩子一起爬树,捉虾……你们都没有阻止过我,给了我别的孩子所不能企及的爱,我很感谢你们!

自从我上学以来,你们为了我的学习成绩也费了不少心血,这我都看在了眼里。我并不是一个用功的孩子,我也承认我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小聪明来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够理想。现在我上初三了,功课越来越多,你们为了能使我考入重点高中也想了很多办法,给我请家教,买大量的辅导书,每周跟老师询问我的情况,可你们有想过我的感受吗?!我就好比是一只在笼子里的小鸟,每天活在你们的监视中,我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你们的限制。我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一直没有说出我的不满,因为你们是为了我好,是为了我将来能有出息,能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可是我真的很累,同学们打来电话找我周末出去玩,都被你们推掉了,只以为那该死的数学家教!而且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出来,上个星期六我上完能辅导课回家以后看见我的日记被人动过了,在我的新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你们偷看我的日记!当时我真的特别气愤,可看到爸爸那佝偻的身影正在忙着修理自行车,那辆车子是您结婚时的嫁妆,小时候爸爸经常骑着它载着我去逛公园,那真是我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它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你们为了给我多买几本辅导书爸爸就一直骑着它上班。我一回头正看见妈妈您在给我缝校服,昏黄的灯光使您的眼睛在不停的出眼泪,而我的课桌上却是高级护眼灯,妈妈鬓角的白发刺得我直想流眼泪。我退却了,我最终还是忍住了,我悄悄地把我的日记本放回了抽屉里……

爸爸妈妈,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在南京某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近日越来越烦恼,他发现上高二的女儿和自己越来越疏远了。除了要钱时女儿会主动找他外,一般情况下女儿都不和他罗嗦。前不久,女儿过生日,王先生悄悄地订了一桌酒席。生日那天,女儿显得格外高兴,对他也热情多了,特邀了七八个同学参加生日晚宴,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王先生心中暗喜,这下可打开女儿的心窗了。谁 知祝酒词才过不久,女儿便端起了酒杯礼貌地说:“爸爸,谢谢你今天为我所做的准备,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今晚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点空间。”女儿的逐客令令王先生哭笑不得,只好饿着肚子识趣地离开,心中满是惆怅。”

我讲它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不要把我一直栓在你们身边,也请给我一些自己的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我已经16岁了,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里都能感受到你们对我的爱,但请你们用对方法。

爸爸、妈妈,我是真的很爱你们,我今后很努力把我的成绩搞上去,不再让你们为了学习的事情再为我操心,那样我也会很心疼的。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的文章发表了,竟然发在《中国中学生》报的头版头条。编辑来电话问我家的住址,为的是给我寄样报。我高兴得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我家的地址了。也许,你会觉得我挺没出息的,这点儿小小的成绩就乐得找不着北了。这是我第一次去采访,当记者是我从小的理想,拿到样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离梦想更近了。

文章见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当我兴高采烈地把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时,我多么希望朋友们能与我共同分享我的快乐。可有人却说,那是什么报?好像没听说过呀!我不再多言,是啊,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成功的艰难,哪怕仅仅是一点一滴的成功,哪怕只是一份孩子的报纸。那篇小小的文章,是我彻夜不眠换来的。其实我明白,文章得以发表多亏了编辑老师的指点和鼓励,没有老师的帮助,我怎会有今天的感受。

说实话,我并不很看中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是个我行我素的人。但这次不同,因为那个不肯给我以鼓励的人是我的妈妈。

妈妈并没有对我的成绩表示出些许的喜悦,工作太忙吗?也许吧,可我还是有些失落。昨天是妈妈的生日,她对我给与她的生日祝福并没有太多的回应。她们这代人大都如此吧,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儿女为了家,整日奔波。如果不是别人提起早就把自己生日的事忘在脑后了。我的妈妈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在昨晚的饭桌上她没说几句关于自己的话,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庆祝着生日?/div>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多些尊重,少些敷衍;多些真诚,少些虚伪;多些接纳,少些排斥;多些理解,少些猜疑。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能不能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尊严,不要忘了您也年轻过,您也冲动过;女孩子特有的敏感,您现在也还有;为什么,妈妈您也忙里偷闲地照镜子,为什么您也在意脸上出现的小变化。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要让我在您们和老师之间穿梭度过。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是您的孩子,能不能不用审视的眼神和讯问的口吻,检查我的书包和言行。我知道什么是健康的,我也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您们也不希望用您的脑袋考虑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就不能用自己的脑袋考虑自己的问题呢?

为什么平等的讨论,变成我违心的承诺?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不是小女孩了,花季般的少女面对自己的变化,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您们能够知道该帮助做些什么吗?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想让你们知道,我是爱你们的。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高三考生: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高三,对于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是最后的关键时刻,能否顺利通过高考,成功迈向大学的殿堂,高三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高三重要,不是一句简单的描述,高三学生知道这一点,高三学生的家长也知道这一点。这不,进入高三,即刻严肃的家庭氛围不用说,家长们也行动起来了。然而,意识到是一回事,意识到以后该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全家皆兵的严肃,异常紧张的父母,压抑死沉的气氛……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高三学生是什么感受,他们有什么想法呢?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不妨听听高三学生的心声。
品味高三——“过来人”的酸甜苦辣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站在大学的殿堂上来回顾走过的高三岁月,“过来人”看高三的角度,比正处在高三阶段的学生对父母的看法应该更加冷静、更加客观、更加中肯。回顾曾经的酸甜苦辣,心中的感慨何止万千。
高三是值得怀念的一年,几乎每一个受访的大学生都这样说。回首自己的高三生活,老师的鞭策、父母的鼓励,甚至紧张、枯燥的学习本身就附着着一种值得回忆的因素。高考的压力已不复存在,但父母的叮咛犹在耳边。每每回忆起这些,方才更深刻的理解到父母的用心,更真切的体会到家的温馨。走过高三,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尚在路上的学弟、学妹,也告诉所有含辛茹苦的父母们。
沟通,从心开始
西安理工大学的鲁继文,2001年他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学校也连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他高中就读于湖北省黄冈中学,家在农村,每月和父母见不了几次面。由于是村里唯一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全村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加上由于在著名的黄冈中学,班里和学校众多优秀学子的竞争,老师的要求,让他高三感到从来没有的压力。然而,在家庭里,他却能找他的避风港。他的父母,从未对他提出什么样的目标和要求,而是在不停减轻他的压力,爸妈经常对他说:“高考,其实就是一场考试,只要积极的准备,走好复习的每一天,然后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做好自己会做的题,这就够了,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会满意的”。正是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让他深受感动。有任何方面的问题,他总是主动和他们谈,而父母也主动和他交换学习生活中的看法,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虑,或者高兴或者郁闷。就这样,高三一年,尽管也紧张忙碌,可是他的生活学习始终有序,心情也单纯愉快。最后,尽管因为身体的原因,高考时鲁继文发挥得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他仍然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更重要的是,父母对此也没有埋怨而是十分理解。这让鲁继文以平和的心态到了大学。在他的心目中,父母是心灵最后的避风港,在那里他总能汲取到安宁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最终,他在大学里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谈到高三的经历,鲁继文同学说了下面一段话: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相似的,无论他们和颜悦色还是疾风骤雨,这外表下面隐藏的都是对子女的拳拳爱心。多和父母谈心吧,把你所有想说的话都坦诚地告诉你的父母,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长辈和朋友。
作为学生家长,你应该知道,高三的学生其实压力很大。他们要面对同学之间的竞争、学校老师的要求和父母亲的希望,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够给他们一个释放压力解脱自己的环境,父母还要一味的再给他们压力,那对高三学生而言,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十七、八岁的他们已经懂事,也自然明白自己面临的道路和即将经历的事情,他们有能力并且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多与他们沟通,做一位真正相信他们理解他们的人,做他们无话不说的朋友。
感动,在不经意之间
孩子面临高考,家长也异常紧张,希望为孩子尽量作好一切事情,对他们关怀异常。这时候孩子就成了“特殊保护对象”和家庭的核心,一切围绕孩子转,孩子除了学习的事情之外一切都不让操心。
“从高三的第一天开始,他们(父母)就时刻关注(高考的)各种动向,决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长分”的机会。从每周一次的营养大餐的精心准备可见一斑。每个周末,家的饭菜总是异常丰盛。老爸大清早去买菜,老妈从洗到烧一丝不苟,还参考着报纸上的食谱,科学地配方加工,于是,有时为了烧一只鸡要跑几回药店的辛苦经历。”说到曾经高考时父母的关照,现在已经是同济大学学生的汤丹感动万分。
“六月的高温,他们依然到学校来看我,而且只是为了给我送一顿饭,给我改善一下伙食。”武汉大学商学院周玲的感动同样来源于父母的一个举动。
然而,高考,学生面对和需要的不仅仅是伙食和营养,也不是都需要父母无私的为他们作大量事情,让他们成为“公主”“少爷”。刻意的“重点保护”,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高三的路程中,学生们会经历一些挫折,有一些失落,心理上情感上的关爱与帮助、理解与支持同样重要而且绝对不能忽视。不经意之间,心灵的慰藉往往会给考生更多的感动,也就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动力。
“有一次,我考的不怎么样,回家没跟他们(父母)说,但是他们通过学校的公告栏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他们并没有就这件事当面跟我问原因,而是给了我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是我们最为骄傲的女儿!”武汉大学的王利霞同学在回味父母的理解时对此印象深刻。
不经意为孩子所作的行为,既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也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拳拳之心。
“其实,父母的关爱都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的。正因为他们的爱,我才有力量面对学业上遇到的困难,有勇气去克服。”同济大学的张颖算是给父母的关爱作了一个总结。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在高考过程中,父母的照顾与关爱却往往最容易变质,演化成父母对孩子意愿的违背和强制。
“考上名牌大学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西安理工大学的张辉这样认为。他的一个高中同学以前对军人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十分希望在军营里锻炼自己,于是整日梦想着进军校。但是,父母对他的决定却十分反对,一心要让他考一个重点大学。后来,迫于父母的压力,他最终改变了志愿。结果还好,如父母所愿,他顺利的进入了这所名牌大学。可是,事情才刚刚开始,进入大学一年以来,由于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他根本无心于学业,期末成绩红灯高悬,最终落得个被迫退学的结果,他的父母也后悔莫及。这件事给了张辉很大的刺激。父母平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使你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也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立场,对他耐心说服而不是强加于人,单纯寄望于“孩子日后会理解”的想法是不对的。现在看来“最好的”的道路可能并不适合你的孩子,何况,判断好与不好,孩子的意愿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不应打着“关心”的旗号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适合他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孩子也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作为父母,充分为孩子参考是十分必要的,说出父母考虑的因素和原由,帮他们把好各个时期的关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父母首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水平,不盲目攀比,也没有必要和隔壁邻居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只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既不让孩子为难,不会给他们增加什么压力,也是完全为了他们的未来作想。
如果再来一次高考
站在象牙塔内的学子,在父母的帮助下,顺利地迈过了高考的门槛,这个时候看来,如果给他们再来一次高考,他们有什么样的话要说呢?
曾经我的高考这样走过,我很幸运,我珍惜了,如果上天要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依然会服从父母的意愿,那其实并不是压力,只要自己把握好,完全可以转化为动力。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不愿在关键时候帮孩子一把,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高考只有一次,因为他们愿意,他们非常想要付出这份爱,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们又何必强人所难,就算给他们一次奉献的机会吧!——同济大学汤丹
我坚信,即使再来一个高三,父母的宽容与关怀仍将是我获胜的法宝——张颖
维持原状就好,不必过分紧张,只要给予我一定的鼓励就好了,让我自己决定一切。——周玲
如果再来一次高三,我想让父母多给我指出点错误,不管是我生活上还是性格上。——王利霞
……
他们的高三,他们的高考,毕竟都已经过去,没有再一次,那他们的话语,只能说给正在高三或者行将意识到已经是高三学生的父母们听了。希望这些“过来人”的只言片语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陪伴他们孩子一起,轻松地走在高三的大路上。
扣问高三——爸爸妈妈怎么了?
高三,无论情愿与否都已经来临。刚刚步入高三的学生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而家庭中的父母和其他家人有什么变化?相比高三之前的情况有没有感觉到不适应?高三生对父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三学生的真实想法吧。

压力从小就有,但高三比以前要重的多。应该说,这一代的高中生从小就是在压力中长大的。沉重的课业负担、竞争激烈的中考择校等等,使得他们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但一进高三,他们还是明显感到了紧张和急迫。
“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压力’,”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的张鑫同学说,“家庭氛围有了明显的变化,父母的变化当然大了,感觉他们和我一样也在上高三。对于他们来说,一天三句话句句不离高考,在我们的耳边更是警钟长鸣。家庭环境不用提有多紧张了。这还不算,就是那些邻居和父母的朋友见面,第一句话也总问:高三了吧,学习怎么样?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紧张才怪呢,弄得大家一天都紧张兮兮的”。
家长方面表什么态呢?罗鑫的家长则明确宣布:一切为学习服务,大家艰苦奋斗。于是家里坚壁清野,电脑上了锁,电视、报纸彻底封存,更不要提玩电玩了。王洋的父亲擅长思想政治工作,长篇大论让王洋招架不住。对于大学目标,他给王洋分析社会形势,探讨发展前途,最后得出了个结论:王洋“非清华不上”。
“有点压力其实也挺好的,毕竟有压力才有动力嘛,但父母整天重复强调就受不了,而且高考也是我自己的事,难道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不知道吗?我当然也会刻苦努力的了,如果他们老是不相信我一样在我耳边叨念,真是很烦。”罗鑫说。而王洋,尽管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可是对于爸爸订下的“清华”目标,他仍然觉得没底。而且他很不满爸爸的做法,“搞得家里就和监狱似的,再高三也得让人活啊,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思想工作’,谁罪孽深重啊?”明显,一棵清华的苗子又在倍受煎熬。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有高三学生,父母心里那根弦往往绷得比考生自己还要紧。高三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可以说一半来自高考,一半则来自父母的紧张情绪。王其同学的苦恼就是个典型。在家里,爸妈对她象小公主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要她一心复习,搞得很特殊,家里气氛也怪怪的,父母对她总是小心翼翼的,就象她是一个陶瓷的娃娃,生怕一松手会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吃饭妈妈对她叨念要吃什么什么保持营养,饭前饭后夜里还要补充什么什么营养素,爸爸则东找些西找些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让她强化,连爷爷奶奶也经常会嘘寒问暖立坐不安的为自己忙着忙那……谈到这些,王其感到太大的压力了:“我真想不出来,要是我没有考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和为我做的努力,我会怎么样。”无疑,家庭的“特殊化”带给考生的不是方便与动力,而是更大的压力。
张鑫有一次跟父亲聊到高考,随口说了句“陕西今年的高考录取比例已经达到53%了呀”,没想到父亲生气了,于是长篇大论的开始分析,说什么录取结构的问题,说什么勉强进一所大学很被动等等,同时还分析说她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开始不思进取……让张鑫目瞪口呆有口难辩。张鑫觉得,尽管可以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父亲所说意义何在,可是搞得上纲上线风声鹤唳紧张如此,也是全然没有必要的。
很多同学表示,因为父母太过敏感,所以不敢再向父母说出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害怕他们担心。于是都是先揣摩父母的心思,顺着父母的意愿说而掩藏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自己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得为父母消除疑虑,实在辛苦得很。
家长比考生紧张,就如同考生在考场紧张一样,都是不合格的表现,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家长首先要给自己减压,然后为家庭制造一个有利于考生的轻松的环境。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方面学生抱怨家长的太过专注,而另一方面,一些高三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张强是一个很独立的学生,这是他自己的评价,而实际上从上初中开始,他就开始住读生活,相信多年的住读已经让他习惯于自理,可是高三的压力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父母也许是对我太放心了吧,他们对我不太管,一切事情都由我。可是我还是希望把一些事情和他们说说,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或者让他们给我点建议。”高三了,毕竟和之前不一样。
这就难了,孩子高三,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还真的难呢,不左就右,还真是众口难调,要怎样做才能够让孩子满意?还是来听听学生们自己的期望吧。
期望高三——说给父母的心里话
注意关注的度
高三(1)班的徐杉希望父母能够客观地看待高考,不要每天象冲锋一样紧张。高三的他们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通过努力争取高考的成功。适当提醒固然必要,过分关注则可能适得其反。
在高三这个关键时机,来自家庭的适当的关怀,会让行走在高三路途上的考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如果高考是一场战斗,那家庭就是他们的大后方。这会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动力,让他们敢于直面高三的一切压力。
然而,当父母的关注过度,或明显的表现为对孩子诸多的要求,言语行动上对他们过多干涉,或在平常的一举一动中都流露出殷切期望,所有的行为处事都较高三之前有较大变化……这样,所有太过特殊的形式对异常敏感的高三学子来说,都会增加他们无形的压力。当父母太过殷勤时,孩子会自动把父母的殷切归结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懂事的他们总是担心辜负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对不起家人为他们付出的一切。这样,他们的压力也就会越来越大,让他们不堪重负,不能够正常施展个人能力。
家庭氛围宽松自然,学生心情轻松愉快,这样的效果不是大家期望的吗?
请做我们的朋友
高三的沉闷并不代表学生们没有话说,他们一样渴望与人的交流。学习上的压力,自我发展方向的选择,同学关系的淡漠,老师的喜怒哀乐……高三恰恰是一个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家庭要扮演的角色就十分重要了。如果学生每次回家能够在父母制造的轻松气氛中谈谈学校发生的事情,商量自己的前途以及学校和专业选择,和父母一起放松心情,父母这时候就是孩子朋友,扮演一个朋友的角色比扮演一个长者或者说教者要成功得多,也容易得多。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只知道让你看书学习看书学习的父母,不是我们喜欢和希望的,学习的事情我们自己肯定知道,我们需要的,只是他们能给我们一个休憩的场所,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聊聊我们心中的事。”相信黄历同学说出了很大部分高三学子的心声。
自己的路,让我们自己决定吧
高考过程中,父母最放心不下就是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毕竟,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出路和他们的个人发展。不可否认,家长由于阅历丰富,考虑问题会从各方面来加以考虑,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好的意见,当然也会更实际一些。但是,家长一定不要忽略了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他们的个人性格因素,社会上什么职业“香”就不顾学生本身的情况要求孩子报考,这样的越俎代庖替孩子作决定甚至强制为学生安排志愿,都是大错特错十分不可取的。
学习成绩很好的张越同学说:我希望我填志愿的时候,爸妈能够充分的帮我参考,比如选什么学校啊,可是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最终尊重我的决定。我知道那也许就是选择一条人生道路,我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想自己决定。
家长要做的其实也很多,比如帮他们找专业或者学校的详细介绍等相关资料,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能不能考上,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就业前景,学校的总体就业率等等。提醒他们多方面的参考因素,相信他们能选择好自己的路。
多帮忙,少干涉
受访的徐杉同学曾经一度犹豫不决。父母和周围的长辈们一味鼓励她报考名牌大学,但她认为不能只关注学校的牌子,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张鑫担任着班委的职务,因为父母总指责为同学服务会浪费时间,她有时很苦恼。学习本来应该劳逸结合,死读书的效果不一定好,自己在学习之余为同学办些事,有什么不好呢?记者注意到,四名同学在谈到对父母的期望时,有三名使用了“默默无闻”三个字。他们都希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给他们留出安静思考的空间;在有所放纵的时候,对他们提醒但不是抱怨。总的来说,高三学生的要求并没有什么特殊,多帮忙、少干涉,轻松的家庭氛围比什么都重要。“让我吃好点儿就行了”,王洋甚至只提了这样的要求。他狡黠地一笑,脸上却写满了决心和自信。
后记
经常接到家长的来信和来电,希望我们帮他们出一些主意,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们要怎么做才好,才能够“尽到一个父母应尽的职责”。我们很感动,学生参加高考,家长的紧张也非同寻常,他们想为孩子做点什么,可是他们知道高三非常关键,害怕做得不好,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够符合孩子的要求,才能够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拳拳的父母之心,顷刻展现这样完整这样生动!真的希望我们的采编的文章,能够给他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所有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能够站在父母的立场多理解父母一些,对父母多一些宽容。沟通,是相互的,沟通,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这里,我们把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同济大学的汤丹同学说过的话再次送给所有高三同学,在不断要求父母的同时,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想,也许就理解他们:曾经我的高考这样走过,我很幸运,我珍惜了,如果上天要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依然的会遵从父母的意愿,那其实并不是压力,只要自己把握得好,完全可以转化为动力。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不愿在关键时候帮孩子一把,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高考只有一次,因为他们愿意,他们非常想要付出这份爱,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我们又何必强人所难,给他们一次奉献的机会吧!

Ⅵ 如何帮妈妈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妈妈都喜欢看到儿子的成绩,,最好是用你自己赚的钱,买啥都高兴,,,可以买个围巾之类的!~不要太抵挡了!

热点内容
2016云南大学招生专业目录 发布:2025-08-09 21:30:49 浏览:381
重庆工商大学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09 21:11:40 浏览:903
研究生开学前需要联系导师吗 发布:2025-08-09 21:07:14 浏览:293
2018年四川外语大学开学时间 发布:2025-08-09 20:58:26 浏览:455
山东大学威海报到时间 发布:2025-08-09 20:56:48 浏览:523
江南造船厂本科生工资 发布:2025-08-09 20:56:47 浏览:28
研究生导师嘲讽针对学生 发布:2025-08-09 20:55:30 浏览:781
985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09 20:46:40 浏览:888
大学教授将全员上课 发布:2025-08-09 20:18:48 浏览:548
本科生当兵大几去最好6 发布:2025-08-09 20:18:07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