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1 00:59:41

Ⅰ 陈婉莹的经历和成就

陈婉莹是一个个子不高,外表看上去平平常常的女人,她如果走在大街上,你可能几乎不会注意到她,然而就在她弱小的身躯里,却蕴育了惊人的胆色。二十多年以来,她凭着一腔正义感和娴熟的笔上功夫, 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即使受到黑帮和权贵的威胁、追杀,也毫无惧色。
陈婉莹是一位驰聘于中英文媒体、香港、台湾及美国新闻界的资深新闻及教育工作者。除以中英文写作外,她也是多媒体的能手,从事电新闻纪录片及新媒体创作。 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5年。这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目前暂时离开了新闻的前沿。2003年,她受聘担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院长。目前,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
投身新闻工作二十五的陈教授热衷于新闻教育及研究,在1998年7月出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课程高级策划顾问,创设港大的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及新闻硕士课 程。2000年2月,陈教授受聘为港大新闻学教授,业出任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 的总监。回港就任上职前,她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纽约市 自由伦坛传媒研究中心学者及哥大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年―19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做客座教授,教的是他们最核心的课程,就是新闻写作与采访,一直跟他们保持着联系。现在在香港大学创办新闻传媒研究中心,也在汕头大学担任长江新闻学院的院长,教学模式也是以哥大为蓝本的,非常注意对学生基本工夫的提炼,就新闻写作与采访,对新闻道德的重视,还有对作为新闻学的公共性的重视。
陈教授在港大的其他学术职务包括:社会科学院院务委员、资讯科技教学委会委员 、港大电子商务研究所客座研穹员。她也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荣誉)文学士学位 课程顾问、夏威夷东西研究中心的传媒项目顾问及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 。
1990至1997年间,陈教授在行销70多万份的美国第一大地方报纸《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任资深记者。曾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国际性华人偷渡问题系列报导,赢得了多项全美新闻大奖。此前,陈教授在美国华文报纸工作,历任多家大报总编辑、采访主任、专栏作家及记者,督导及撰写有关中美关系、美国时政及移民政策的报导及评论。1995年,获选为哈佛大学尼曼基金访问学者。她曾任美国NBC电视网络新闻部编导,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顾问,其独立制作有关华人移民在美苦况的纪录片多次入选国际电影节。
此前,陈教授在美国华人报纸工作了十三年,历任多家大报总编辑、采访主任、专 栏作家及记者,负责督导及撰写有关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八十年代台湾党在美活动、美国移民政策的报导及评论。
1996年间,陈教授和《亚洲周刊》的台湾特派员合作,在《亚洲周刊》报导一 名国民党高官卷入美国政冶献金丑闻而被该政要以刑事诽谤罪起诉,得到全球新闻界声援,结果获判无罪。陈教授抗辩该案捍卫新闻自由,获总部设于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颁发一九九七年国际新闻自由奖。该案的判例被称为台湾新闻史的里程碑 。
陈婉莹生于香港,长于香港,持有香港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硕士学位。一九九五年获选专为嘉奖杰出新闻工作者而设的倪曼学者(Nieman Fellows)到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一年。

Ⅱ 有人申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吗分享一下经验

该客户来自华东地区某大学,现为金融学副教授,论文三十来篇,个人专著3本。从学术水平来说,该教授确实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是英语能力比较一般,因此在申请交流访问学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之前曾尝试自己联系美国的大学以争取访学机会,也获得过一些教授的回应,但结果均未成行,主要原因是对方教授不认可申请人的研究计划,在面试的时候,沟通也比较困难。由于该教授获得了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也就是宝贵的公派留学机会,但这项资助在发放的时候有时间限制,要求获得资助的科研人员须在2015年1月31日之前抵到美国,才能够享受资助。
通过两个月的多方面联系,终于帮助该客户获得了哥大商学院宝贵的交流访问学者机会。可是在申请签证表格的时候,哥大国际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放圣诞节假了,这一拖就到了1月初;等工作人员慢吞吞地上班并重新审理这个case,已经到了1月10日,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并且通过我们以哥大商学院在读生的身份帮忙跟进,终于在1月25日获得了学校签发的签证表格,可是这离留学基金委要求的最晚期限1月31日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由于还需要通过签证的最后一关,这个时间明显是不够的。幸好该客户的大学非常支持其留学美国的计划,并且帮助主动与留学基金委沟通,将进入美国的最后期限调整至2月31日,也就是延期了1个月。更新了资助信以后,我们又与哥大的教授与工作人员沟通,申请更新邀请函和签证表格。万事俱备,该客户最终也顺利获得了签证!
资料来源:厚谱教育


Ⅲ 资料跪求

上海戏剧学院
是中国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是目前国内艺术门类最全的综合演艺类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系文化部直属的重点高等艺术院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亚太局中心。上戏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先生为首任院长。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
学院共有三个校区,本部位于华山路,电影电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及附属戏曲学校位于莲花路,附属舞蹈学校.
●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先生为首任院长。[1]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专门培养戏剧表演、导演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1946年全校师生反“裁撤”,组织学生参加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斗争。[2]
1947年剧校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团结广大师生合力奋战,迎接上海解放。
1948年秋,学生人数达200人左右。
●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
1949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沿袭解放前的体制,仍隶属上海市教育局领导。
●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
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于11月正式成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业务划归中央文化部直接领导,仍由熊佛西任院长,建院后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原有校址已不敷应用。遂于1955年8月迁华山路现址。[2]
●上海戏剧学院
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系文化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
2000年4月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
2002年,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三校并入上戏,作为戏曲舞蹈分院、附属戏曲学校和附属舞蹈学校。2004年学校相继筹建了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05年学校在戏曲、舞蹈和电视艺术等相关专业基础上设立了戏曲学院、舞蹈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
学院设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研究生部、留学生部;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京剧昆剧表演、民乐、文化事业管理、作曲等专业,涵盖话剧、戏曲、舞蹈等专业门类。
表演系
自一九五二年建院以来,表演系就是学院的主要系科,五十多年来培养了众多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和大批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以及艺术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才,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多年来本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在国内的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与总结,以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完整、科学、规范的专业培养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有教师32人,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等专业方向,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人,具备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5人。在继承表演教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教师们通过加强自身专业理论学习,出国交流访问、参加国际学术讨论、演出展示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表演教学思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表演教学经验,使表演教学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导演系
导演系始建于1962年,第一任系主任为吴仞之。历任系主任为胡导、张仲年、苏乐慈、李建平。现任系主任卢昂、书记韩雪松。
导演系专门为戏剧艺术培养导演专门人才。自建系以来,为国家、部队和各省市专业剧团培养了大批话剧、歌剧、戏曲和电影电视导演人才。改革开放后,导演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学力量和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不断深入,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为表演艺术团体的骨干和领导,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著名导演。
导演系的教学任务由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老、中、青教师担任,现有教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硕士学位的6人,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攻读硕士学位的1人,教师队伍有着较高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
自2009年起,我系开始举办系列“国际导演大师班”,每年聘请五位国际一流的导演大师来我院进行大师班教学,已于2009年和2010年成功举办了美国和英国两届,2011年俄罗斯导演大师班也已筹备完成。我系聘请了多位国际著名戏剧导演担任客座教授,他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博格、耶鲁大学导演系主任利兹·戴蒙德教授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尼古拉斯·巴特尔、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
导演系专业课程《导演元素练习》被评为2006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导演片段教学》2006年被评为学院重点课程。
导演系主要课程包括:导演基础理论、表演基础训练、导演构思、导演片段教学、多幕剧创作、影视导演基础等。
本系教师曾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上海市教委“曙光奖”;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育才奖”以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导演艺术创作上囊括了所有国家级舞台艺术奖项,包括: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文华大奖、文华奖;“新世纪杰出导演”;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话剧金狮导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艺术家”、“文化部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艺术家”等。
戏剧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系是上海戏剧学院创建最早的系科之一。1946年举办的编导研究班是戏剧影视文学系的前身;1959年正式建立戏剧文学系,设编剧专业;1990年改为戏剧影视文学系;1990年代以后增设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艺术管理、艺术教育三个新专业;现有戏剧影视编剧、艺术教育、戏剧学三个专业,培养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各类进修生在内的各层次学生,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系师资力量齐整。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拥有博士学位10人;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人,被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荣誉称号1人;被授予“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人;担任全国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1人;担任市级学会会长2人,副会长2人。
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学成果卓著。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戏剧影视编剧与文艺人才。历届校友创作的许多戏剧作品,如《年青的一代》《陈毅市长》《原罪》《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等,在当代戏剧史上产生影响。叶长海、丁罗男、孙惠柱、宫宝荣等是戏剧文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
戏剧影视文学系科研力量雄厚。戏曲研究为一大优势。老一辈的陈古虞、陈多等教授对此都有开疆辟土的贡献,叶长海、宋光祖、金登才、张福海、刘庆等老师的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令人瞩目。《王骥德曲律研究》《中国戏剧学史稿》《戏曲美学》《中国曲学大词典》《中国京剧》等著述荣获国家级奖项。中国话剧史论教学和研究拥有实力,老一辈的魏照风、赵铭彝、柏彬等教授有开创之功,丁罗男、曹树钧、汤逸佩等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学术著作如《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曹禺剧作演出史》《叙事者的舞台》等广获好评。外国戏剧研究方面的专家孙惠柱、宫宝荣、刘明厚等教授研究视野开阔,学术著作中《法国戏剧百年》等荣获全国性的科研奖项。在剧作学、艺术学研究领域,孙祖平、陆军、朱国庆等教授学术成果丰硕。
舞台美术系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设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剧场技术管理两个专业,其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含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和服装与化妆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在专业学术、教学、科研、设计创作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教师曾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舞台美术奖”、“宝钢艺术奖”、“宝钢教育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先后有三名教师获得“曙光学者”称号。自2008年起,“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连续三年获上海市教委下拨特色专业专项经费支持。2008年全系有多位教师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形象设计和舞台场景设计工作,并担任核心岗位,获“优秀个人”奖。服化教研室获上海市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具有时空震慑力的29个巨大烟火脚印,那璀璨绚丽的灯光效果,那极富民族特色、又紧随时代潮流的人物造型,还有那一系列场面恢弘、气势磅礴的大制作和大手笔,均出自一批被称为“上戏团队”的杰出设计师和专家之手。而这支“上戏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我系的校友和师生们!由他(她)们担任艺术总监、焰火灯光、布景以及人物造型总设计所构成的核心团队圆满地完成了这场举世瞩目的演出任务。
六十多年来,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在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以时代发展为依据,不时更新、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我们的教学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满足社会需求,配备的师资堪称国内一流。这批师资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余,均能凭借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承接国内外一系列重要的演出与设计任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但会将演出经验带进课堂而且还能使自己的学生获得参与精彩演出的难得机会。例如,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人物造型设计工作就是由服化教研室老师带领毕业班同学完成的。经历过如此大型活动的考验,同学们获得的经验知识和受到的锻炼远非书本加上课堂之和所能比。
六十多年来,我系的毕业生和校友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国内外当代著名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大师,还有国家级、省部级艺术院校的院长与学科带头人,还有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和服装化妆设计领域内的专家,甚至还有艺术领域内功成名就、成绩斐然的企、事业家。
戏曲学院
戏曲学院以培养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戏曲艺术人才为主要任务,努力探索戏曲教学高等教育体系,取得突出成果。2009年,学院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戏曲学院现有表演(京昆表演)、表演(京剧器乐、民族器乐)、表演(戏曲音乐剧)、表演(木偶表演、木偶表演与造型)、导演(戏曲导演)、公共事业管理(群众文化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艺术展示——听觉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京昆唱腔设计)等10个本科专业方向,本科在校生五百余人,MFA研究生9名。在校生最多的二级单位。2006年,为培养京昆艺术青年拔尖人才,戏曲学院承建了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该团是上海戏剧学院成立的第一个青年演出团体。成立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面的体制创新,出人出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学院成立以来,根据培养拔尖后备人才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条件出发,从全国聘请最优秀、最适合的著名艺术家、著名教师授课,戏曲学院客席教师、专家与本院的专职教师相结合,构成了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学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新人主角奖,中国戏曲红梅金花奖,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金、银、铜奖,首届京胡北京邀请赛青年组金、银奖,“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金、银、铜奖等众多奖项。
电影电视学院
1958年开设的“电影进修班”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影视教育的开端。1989年设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995年设立“播音与主持专业”并创办电视艺术系,填补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本科教育的空白。2005年正式成立电视艺术学院,2012年更名为电影电视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下设电影、电视和主持三个系,拥有“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3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培养电影导演、摄影、录音、剪辑;电视栏目策划、纪录片编导、现场导播、动漫游戏策划;主持、播音、影视表演等方面的人才。
“广播电视艺术学”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主持艺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第二届上海高校市级教学团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上海市第一类特色专业称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荣誉称号。在吴洪林教授和宋怀强教授的指导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初步摸索出一条培养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独特思路,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传”(以播音为主体)、南有“上戏”(以主持为主体)的两大核心教学群体。在姚扣根教授、方方教授等的带领下,学院以影视编导策划创作课程为主干,强化影像表意与制作能力,培养精英人才,形成了被艺术教育界称之为影视编导教学的“上戏模式”。
舞蹈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在办学的十二年中,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三个标志: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成立,设立舞蹈表演专业,标志着上海高等教育中舞蹈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空白的结束。2002年,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我院并入上海戏剧学院,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同时招收第一届舞蹈本科生,标志着上海舞蹈教育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2005年6月挂牌筹建的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标志着上海从此有了一所培养专门的舞蹈表演人才的二级学院。
创意学院
创意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为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而创办的全国高校内第一家创意学院。创意学院现设有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方向,实行一本招生)、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本科专业,并招收艺术管理、数码艺术方向研究生。
创意学院是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贸发会议任命为UNCTAD创意经济学术网络中国联络总部,现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成员单位,曾举办联合国全球创意产业研讨会、全球创意教育论坛、世界城市(上海)文化论坛、新媒体演艺创新国际专家研讨会等大型高端国际活动。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大都市文化观测研究中心、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直属机构,极大提升了创意学院学术研究、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
创意学院出版了《创意产业导论》《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创意学概论》《名家谈创意》《全球创意产业的盛会——联合国创意产业研讨会(上海)纪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创意上海》等专著;承担了“创意经济及其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2006)、“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关于抓住世博重大机遇加快上海‘创意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等课题。
创意学院现有教师18人,同时聘请了厉无畏、约翰·霍金斯、胡项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及文化创意产业界精英担任客座教授。
创意学院正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韩国釜山设计中心等机构进行合作,实行2+2联合办学,搭建学生海外实践平台。
校训
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以为,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所以本校的训练的体系,不仅是授予学生戏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他们如何做人。
——熊佛西
校区环境
位于华山路上的学院本部教学设施完善,上戏剧院、黑匣子戏剧实验室、新实验空间与端钧剧场分别适合教学实习演出、实验戏剧排演。图书馆收藏的戏剧类图书丰富齐全,学生公寓、餐厅、健身房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莲花路校区是电影电视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与附属戏曲学校的所在地,拥有高规格的专业练功房和演出观摩厅,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
虹桥路上的附属舞蹈学校是在老一辈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确立为现校址,校园内树木郁郁葱葱,环境幽静怡人,教学设施完备,教室宽敞明亮。
另外新校区已规划建设,选址于闵行区浦江镇。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缩写BFA)
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主管、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
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8个系,5个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础部,共计15个教学实施单位。各教学单位之间互为支撑,文、导、表、摄、录、美、管理、动画理论和技术等,一应俱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1]
其中,导演、摄影、美术、表演等四个专业是该院北京市本科品牌专业,也是国家广电总局本科重点专业。动画专业是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硬件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试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达到11万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 [1]
学校是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科学研究的重镇,文化产业研究院学院重点加强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室建设,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灯光室、暗室、画室、拉片室、特技棚、摄影棚、录音棚、动效棚、剪接室、非线性编辑室、放映室等。尤其是学院建有三个电影学专业重要的实验室,在电影学专业的技术、艺术方面具有领先作用:

动画传感、图形图像实验室。可以实时进行人物实物动作图像捕捉,制作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动画作品,其中教师、学生制作的动画片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内、国际获奖。

录音技术实验室。有多个对白录音棚、动效录音棚和混录棚,可以进行电影和电视的声音制作。该录音棚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影片《英雄》的后期声音制作。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后期声音制作。

数字电影(高清电视)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数字电影前期摄制和后期编辑设备,开始进行数字媒体技术、数字电影制作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该实验室已经开始承担制作数字电影短片拍摄,并拍摄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数字高清电视纪录片。
知名校友
建校以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有张艺谋、陈凯歌、韩三平、顾长卫、田壮壮、贾樟柯、李少红、陆川、宁浩、王小帅、娄烨、高希希、滕华涛;唐国强、张丰毅、张铁林、蒋雯丽、赵薇、黄晓明、陈坤、黄渤、徐静蕾、海清、黄海波、张嘉译、王志文、姚晨、刘亦菲、杨幂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导演、演员、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
校区环境
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选址于东六环附近的通州宋庄,占地约500亩。新校区将成为一座“电影博物馆”。一座高80米的电影大厦将落成,成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

校园指示图[12]
筑。新校区还将建设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座电影教育方面的博物馆。同时新校区建筑群的各个院落之间采取泛博物馆的形式,穿插陈设中国各个时期的电影发展成就和史料。预计2015年第一批新生可进入新校区学习。新校区全部建成需要四至五年。
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校风:修身、勤学、精艺、践行
办学思路:盖大楼、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养大气
学院精神: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更多具体的可以上网络找找~
(求采纳O(∩_∩)O哈!)

Ⅳ 有人申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吗分享一下经验

以下内容来来源:厚 谱 教 育源
我给你分享一个成功案例。
该客户来自华东地区某大学,现为金融学副教授,论文三十来篇,个人专著3本。从学术水平来说,该教授确实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是英语能力比较一般,因此在申请交流访问学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之前曾尝试自己联系美国的大学以争取访学机会,也获得过一些教授的回应,但结果均未成行,主要原因是对方教授不认可申请人的研究计划,在面试的时候,沟通也比较困难。由于该教授获得了留学基 金 委的资助,也就是宝贵的公派留学机会,但这项资助在发放的时候有时间限制,要求获得资助的科研人员须在2015年1月31日之前抵到美国,才能够享受资助。
通过两个月的多方面联系,终于帮助该该教授获 得了哥大商学院宝贵的交流访问学者机会。

Ⅳ 怎样在哥伦比亚大学官网查询外国访问学者名单

访问学者名单

Ⅵ 到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如何租房,有没有什么建议

访问学者需要签证,银行账户等材料。

Ⅶ 请介绍一下联合国密书长加利的情况,过去和现在和都要越详细越好。

加利
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 (Boutros Boutros-Ghali)1922年11月14日出生于开罗的一个书香门第,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他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攻读政治学和国际法,1949年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54年作为研究学者前往美大学埃及英语非洲犹太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翌年回国后,他先后任记者、开罗大学国际法教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委员、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埃及国际法学会会长等职。

加利于1973年步入政界,1977年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1980年成为埃及民族民主党书记处成员,1987年当选为议会议员,1991年5月出任副总理兼外交国务部长。加利长期活跃在外交舞台上,曾多次代表埃及参加重要的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具有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通过决议,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他是联合国历史上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非洲人,1996年12月31日卸任。1997年11月16日任法语国家组织首任秘书长,任期4年。

加利通晓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并用这些文字写作。他一直坚持记日记和拂晓起床进行写作,已有100多本著作问世。他学识渊博,是一位国际法专家,深谙北南关系、第三世界和非洲问题,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理论方面著述颇丰,成绩卓著,先后获得二十多个国家颁发的荣誉称号。1995年4月,获希腊奥纳西斯国际谅解和社会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对地中海地区国际问题的解决作出的贡献。

加利的妻子是位埃及犹太人,他们膝下无子女。

加利曾多次访华。加利在埃及外交界工作期间曾多次访华。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1922年11月14日—),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1992年1月—1996年12月)。

布特罗斯·加利出生于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 (埃及首相)(1846年—1910年)。加利于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的学位,另外还有巴黎政治研究学院的国际关系学的毕业证书。此后直到1977年,他是开罗大学的国际法以及国际关系的教授。1975年,他成为政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担任非洲政治研究所主任。1954年到1955年,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63年至196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到1968年,担任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他于1973年步入政界。在1977年至1991年期间,他担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自1980年开始,为埃及执政的国家民主党书记处成员,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1991年5月至同年12月,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在其担任外交国务部长期间,在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之间的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人。被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加利的工作引起了众多争议。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在调停上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问题上,加利遭到了更猛烈的质疑。尽管他的支持者们将之归咎于美国对联合国行动的抵制,但加利已渐渐成为空洞的联合国的象征。

有三个非洲国家为首(埃及,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的10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提议布特罗斯·加利留任第二个五年任期直至2001年。但是,美国表示反对。尽管英国,波兰,韩国以及意大利起初也支持其留任,但在美国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后,这四个国家就不再支持加利。尽管加利不是第一次被否决的秘书长,但他仍然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没能连任两届的秘书长。1996年12月31日卸任。

加利的继任者是科菲·安南,这是由于加利没能连任,所以他的继任者须从其代表的非洲选出。

1997年11月16日,加利担任法语国家组织的(La Francophonie)的首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加利目前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

布特罗斯·加利出版有两本回忆录:

《通往耶路撒冷的埃及之路》(1997年版,有关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进程)

《不屈不挠:美国-联合国的传奇》(1999年,有关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

Ⅷ 弗里得曼 美国经济学家 这是何许人也

核物理学家弗里德曼·肯德尔(Jerome I. Friedman,1930~)
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里查德·泰勒(Richard E. Taylor,1929~)、亨利·肯德尔(Henry W. Kendall,1926~)分享,凭借对“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研究”)
出生:1930年3月28日出生于美国依利诺斯州的芝加哥,父母都是俄国移民
学历:1950年,入芝加哥大学
1953年,取得硕士学位
1956年,取得博士学位,指导教师费米
经历:1957年,任斯坦福大学高能物理实验室副研究员
1960年,转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不久就参加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联合研究小组
1980年,弗里德曼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主任
1983年—1988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
在美国超级对撞机下马之前,他负责设计与之配套的探测器。

相关学说
弗里德曼.肯德尔和理查德·泰勒有关电子与质子和束缚中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进行的。在建设SLAC时,泰勒负责磁铁和谱仪的安装,后来成了实验项目的总负责人;弗里德曼和肯德尔为谱仪研制了粒子探测器,后来负责处理实验数据,并在1972年代表实验小组全体成员作了总结报告。1967年,大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并达到设计能量,作为试运行开始了一系列电子-质子散射实验,包括电子-质子弹性散射实验、正电子-质子弹性散射实验和电子-质子非弹性散射实验。但是,这些实验的结果只是证实了已有的结论。当入射电子能量进一步加大时,就进入了从未有人探索过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区域。这时,电子的能量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可以深入到质子内部,甚至将质子打碎。由于质子分裂成碎片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散射电子的能量应当比平常低的多。然而,实验发现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大角度散射截面比弹性散射的大得多。起初,他们认为,是实验结果不正确,或者是解释有错误,还可能是因为出现了系统误差,误差的来源也许是所谓的“辐射修正”,即入射电子或散射电子以光的形式辐射掉了相当大的能量。于是,他们对辐射修正作了仔细研究。结果证明,辐射修正并不重要。他们把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和电子-质子弹性散射以及电子-电子弹性散射分别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散射角增大电子-质子弹性散射截面急剧下降,而深度非弹性散射截面与电子-电子弹性散射截面之比却变化不大。这一事实表明,电子以极大的能量深入到质子内部时,遭遇到的不是“软”的质子靶,而是和电子类似的点状“硬”核。然而,当时实验物理学家们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SLAC理论组的成员布约肯(J. D. Bjorken)运用流代数求和规则对实验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标度无关性对实验结果作了解释。但是,由于流代数是很抽象的数学方法,他的工作一直未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后来,费恩曼把质子看成是点状部分子的复合体,把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看成是电子与质子内的部分子发生弹性散射。经过计算,证明布约肯的标度无关变量正是部分子动量与质子动量之比。就这样,费恩曼从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和标度无关性找到了部分子模型的重要证据。人们很快明白,部分子和夸克原来是一回事。另外,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还表明,盖尔曼在1962年提出的电中性粒子“胶子”有可能存在。1971年,韦斯柯夫(V. F. Weisskopf)和库提(N. Kurti)提出,正是这种“胶子”在夸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才使夸克组成强子。接着,1973年创立了量子电动力学;1979年丁肇中小组首先找到了支持胶子存在的证据。显见,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引起了粒子物理学的一系列新进展,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夸克-胶子”时代。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论证”)
出生:1912年7月31日出生于纽约市,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
学历:1932年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士
1933年 芝加哥大学硕士
1946年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经历:1937年~1940年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
1940年~1941年 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45年~1946年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经济学与企管副
教授:1946年~1948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1948年~1963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年~1982年 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Paul Snowden Russell Distinquishe Servic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1953年~1954年 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Visiting Fulbright Lecturer)
1964年~1965年 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Wesley Clair Mitchell Visiting Research Professor)
1967年冬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
1972年冬 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重要著作:《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范》(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价格理论:初稿》(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与施瓦兹(Anna J.Schwartz)合著
生平:历史终于向他低头
1. 弗里德曼从50年代开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在当时一个笃信政府几乎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时代,他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宣扬自己的独特经济见解。由于坚信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随时随地与人展开辩论,遭到当时世人的嘲弄,受尽白眼。
2. 时代不同了,数十年后,历史终于向这位经济学伟人低头,承认他与凯恩斯齐名,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重要著作: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论》(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
·《价格理论》(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与施瓦兹(Anna J.Schwartz)合著

相关学说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明确地提出?quot;恒久性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依据。在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用于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弗里德曼还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试图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由于在"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引自《政治经济学大词典》/张卓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第926--928页)

Ⅸ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个人资料

加利
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 (Boutros Boutros-Ghali)1922年11月14日出生于开罗的一个书香门第,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他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攻读政治学和国际法,1949年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54年作为研究学者前往美大学埃及英语非洲犹太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翌年回国后,他先后任记者、开罗大学国际法教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委员、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埃及国际法学会会长等职。

加利于1973年步入政界,1977年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1980年成为埃及民族民主党书记处成员,1987年当选为议会议员,1991年5月出任副总理兼外交国务部长。加利长期活跃在外交舞台上,曾多次代表埃及参加重要的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具有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通过决议,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他是联合国历史上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非洲人,1996年12月31日卸任。1997年11月16日任法语国家组织首任秘书长,任期4年。

加利通晓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并用这些文字写作。他一直坚持记日记和拂晓起床进行写作,已有100多本著作问世。他学识渊博,是一位国际法专家,深谙北南关系、第三世界和非洲问题,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理论方面著述颇丰,成绩卓著,先后获得二十多个国家颁发的荣誉称号。1995年4月,获希腊奥纳西斯国际谅解和社会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对地中海地区国际问题的解决作出的贡献。

加利的妻子是位埃及犹太人,他们膝下无子女。

加利曾多次访华。加利在埃及外交界工作期间曾多次访华。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1922年11月14日—),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1992年1月—1996年12月)。

布特罗斯·加利出生于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 (埃及首相)(1846年—1910年)。加利于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的学位,另外还有巴黎政治研究学院的国际关系学的毕业证书。此后直到1977年,他是开罗大学的国际法以及国际关系的教授。1975年,他成为政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担任非洲政治研究所主任。1954年到1955年,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63年至196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到1968年,担任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他于1973年步入政界。在1977年至1991年期间,他担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自1980年开始,为埃及执政的国家民主党书记处成员,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1991年5月至同年12月,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在其担任外交国务部长期间,在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之间的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人。被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加利的工作引起了众多争议。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在调停上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问题上,加利遭到了更猛烈的质疑。尽管他的支持者们将之归咎于美国对联合国行动的抵制,但加利已渐渐成为空洞的联合国的象征。

有三个非洲国家为首(埃及,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的10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提议布特罗斯·加利留任第二个五年任期直至2001年。但是,美国表示反对。尽管英国,波兰,韩国以及意大利起初也支持其留任,但在美国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后,这四个国家就不再支持加利。尽管加利不是第一次被否决的秘书长,但他仍然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没能连任两届的秘书长。1996年12月31日卸任。

加利的继任者是科菲·安南,这是由于加利没能连任,所以他的继任者须从其代表的非洲选出。

1997年11月16日,加利担任法语国家组织的(La Francophonie)的首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加利目前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

布特罗斯·加利出版有两本回忆录:

《通往耶路撒冷的埃及之路》(1997年版,有关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进程)

《不屈不挠:美国-联合国的传奇》(1999年,有关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

热点内容
大学专业课题库 发布:2025-08-10 19:47:38 浏览:969
上大学选什么专业最好 发布:2025-08-10 19:45:26 浏览:701
贵州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发布:2025-08-10 19:22:17 浏览:446
湘雅医院肿瘤专业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10 19:22:16 浏览:234
研究生答辩导师问什么 发布:2025-08-10 19:20:54 浏览:293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课目 发布:2025-08-10 19:03:24 浏览:217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名单 发布:2025-08-10 19:03:15 浏览:70
南京审计大学工程造价专业 发布:2025-08-10 19:02:39 浏览:252
天津科技大学老师待遇 发布:2025-08-10 19:00:10 浏览:931
2016西南大学特殊教育考研 发布:2025-08-10 18:56:50 浏览:444